?

移動互聯網產業發展態勢及中國移動應對策略淺析

2013-07-30 07:02儲軼鋼
中國信息通信 2013年6期
關鍵詞:移動互聯網應對策略

儲軼鋼

摘 要 移動互聯網已成為推動行業轉型的重要驅動力量,也是中國移動的主要戰略之一。因此對移動互聯網的發展進行全面的跟蹤和探討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聚焦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現狀、應用特征、用戶需求、發展趨勢以及業務模式。在此基礎上探討中國移動的應對策略,包括總體策略、重點舉措等。

關鍵詞 移動互聯網 產業發展態勢 應對策略 重點舉措

1 引言

近年來,移動互聯網成為當今世界發展最快、市場潛力最大、前景最誘人的業務。它的增長速度和帶來的經濟效益是任何專家未曾預料到的。2012年我國移動智能終端出貨量超過2012年之前歷史上出貨量總和,總出貨量2.58億部,增速達到167%,2012年已成為中國移動互聯網的第一個普及年。移動互聯網帶來的真正融合導致本來各行業單獨發展的態勢被終結,而在紛繁的戰略布局舉措的背后,仍有較多焦點問題需要整個產業鏈來關注和解答。面對移動互聯網領域復雜的競合關系,中國移動如何借力實現全業務轉型的愿景應引起高度關注。

2 移動互聯網產業發展態勢分析

移動互聯網將移動通信和互聯網這兩個發展最快、創新最活躍的領域連接在一起,并憑借全球數十億的用戶規模,正在開辟信息通信業發展的新時代。

2.1 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現狀

(1)移動互聯網已取代互聯網成為行業新的領導力量

①上網入口從PC轉向移動終端

移動互聯網的人均上網時長超過 PC 互聯網后延續快速增長態勢,截至 2013 年 3 月, 兩者的差距已經擴大到了 29%。

②業務創新關注點從互聯網轉向移動互聯網

互聯網巨頭全線進入移動互聯網應用 ,移動應用成為開發者重點關注方向。

(2)手機呈現非語音化趨勢明顯

手機用途顯著變化,用戶花費大量的時間用于于語音、短信之外的非傳統通訊業務,如瀏覽、游戲、社交等。

(3)社會化網絡正在影響幾乎所有業務

綜合性社交網絡進一步發展,發展滲透傳統業務(音樂、圖片、視頻、電子商務、游戲等);而傳統互聯網業務(游戲、視頻、照片、電子商務等)則又增加社會化媒體特征,形成垂直社交網絡。

(4)移動互聯網覆蓋面有質的變化,大眾化時代來臨

2012年以前覆蓋面主要稱為核心用戶,包括IT男性/ 時尚女性/ 商業精英等,普遍較為熟悉互聯網,而2012年及以后主要轉向覆蓋大眾用戶。

(5)產業鏈重心發生偏移,運營商有被旁路的危險

以終端為主要媒介的應用程序商店模式逐漸成為業務的主導模式,直接顛覆了原來移動運營商的I-Mode模式、移動夢網等模式,運營商被部分旁路。

2.2 移動互聯網應用特征和用戶需求

移動互聯網是一種基于用戶身份認證、環境感知、終端智能、無線泛在的互聯網應用業務集成,最終目標是以用戶需求為中心,將互聯網的各種應用業務通過一定的變換在各種用戶終端上進行定制化和個性化的展現。它具有典型的特征:接入移動性、時間碎片性、生活相關性、終端多樣性、社交化。

相比于傳統電信市場下的用戶需求,移動互聯網用戶需求趨勢的特征可簡要歸納為:多樣化、整合化、碎片化和合理化。

2.3 發展趨勢

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趨勢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終端與平臺。低端的智能手機普及,已極大地刺激用戶從功能手機向智能手機過渡;目前主要廠商的手機操作系統有近十種之多,除了蘋果IOS是封閉的外,幾乎其他所有的操作系統都是開放的,開放能力+開放平臺已成為必然選擇。針對網絡平臺,隨著3G網絡的進一步優化和TD-LTE等4G技術和標準的完善,移動通信的帶寬正在顯著增加中,已在進入基于www的真正移動互聯網時代。

其次是業務?;ヂ摼W業務的發展重心、用戶消費方式和業務組織模式發生了重要變化,形成了以終端和互聯網為中心、基于接口開發和開發者廣泛參與的新的互聯網業務模式。

再次移動互聯網與云計算融趨勢合明顯。智能手機和業務平臺即將步入“云”時代 ,如下圖所示:

最后,隨著HTML5技術與云計算技術的不斷發展成熟,高效率跨平臺的移動Web運行環境未來很可能將取代操作系統成為移動互聯網競爭新的制高點,業務模式也將繼移動夢網、應用商店之后發生新一輪重大變革。

3 中國移動應對策略淺析

3.1 中國移動在移動互聯網領域的發展現狀

中國移動在全國布局了九大基地,其中中國移動互聯網業務注冊用戶達到4億,并形成MM和飛信+兩大開放平臺,整體的運營用戶超了6億,現在包括18項左右自有業務,整體的活躍用戶數超過2億。

從三大運營商的對比看,中國移動用戶規模占優,如2012年1季度,移動互聯網用戶以中國移動為主,占86.09%,其次是中國聯通占7.97%、中國電信占5.94%,但是中國移動在整個移動互聯網中的用戶占比持續下降,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憑借3G的運營優勢和終端優勢發展了大量的高端用戶群體。

總體而言,三大運營商內容同質化競爭比較明顯,總體上相比其他互聯網公司優勢不明顯,在內容差異化和運營靈活性方面不足,商業模式創新能力也不足,在用戶體驗滿足上也一直是軟肋。

3.2 總體策略

中國移動已將移動互聯網定位為主要戰略之一,實施“智能管道+開放平臺+特色業務+友好界面”策略,構建移動互聯網主導地位,拓展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等新業務新應用。建議采取如下總體策略:平臺型服務是重點,參與內容和應用,并充分發揮自有優勢,培育新型能力,創新機制與文化,發揮中國移動的三大優勢:智能管道、用戶信息、特色業務,進行三大能力的培育:產品設計能力、平臺技術創新與整合能力、互聯網營銷能力。

3.3 重點舉措

(1)充分發揮中國移動互聯網基地的功效

國內目前唯有中國移動專門成立了移動互聯網基地,負責移動互聯網網絡、業務乃至商業模式的開發,因此需要充分發揮基地平臺的功效,從產品、渠道和服務等方面提高用戶滿意度和活躍度。建議采取如下策略:充分利用好合作伙伴的力量,從技術、流程和利益等方面更好的服務好合作伙伴,加強與行業合作開放性共建,另一方面也需改善對基地模式的管控手段;加強業務的互通融合,通過基地平臺深入整合中國移動分散在各地的優勢資源,比如飛信、郵箱、微博之間的融合,以及MM平臺與音樂、游戲、視頻、書籍等數字內容的融合等;堅持平臺化運營為主的策略 ,基地以MM與139社區兩大平臺為依托,為用戶提供各類融合型的移動互聯網業務;實施精品化戰略,基地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定制服務功能,通過不斷的迭代使得服務精準度和品質進一步提高。

(2)加強業務平臺基礎能力開放、匯聚,加強產業鏈合作,實現雙贏

電信能力是中國移動相對于互聯網服務商的差異化優勢所在。開放電信能力,擴大電信業務的使用場景,增加產業鏈對中國移動的依賴?;陔娦磐ㄓ嵞芰?,以更開放、更靈活的,自行開發配置的方式向用戶提供通信服務的設想,讓用戶、開發者,中國移動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共贏,就是能力開放平臺的宗旨。建議構建“資源承載層,能力開放層,業務應用層”的三層業務網絡架構,實現業務快速開通、用戶靈活支撐:通過“能力聚合開放層”,逐步實現資源的適配、聚合和對外開放;通過“統一的開放服務接口”,實現面向移動互聯網的簡單開放,降低業務開發和開放門檻;建設業務網絡統一認證平臺,實現“一點認證、全網服務”,提升用戶體驗。

(3)構建適合移動互聯網業務發展特征的一體化運營支撐系統

中國移動核心能力在于網絡、信息業務、渠道、客戶、終端的一體化運營能力,在基礎網絡在移動互聯網產業鏈中的控制力減弱時,中國移動所具有的營銷、認證、支付能力對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有重要作用。中國移動應從業務、技術、運營三大方面著手,統一規劃、統一運維、統一流程優化 ,加快整合技術支撐資源,積極推動虛擬化技術應用,逐步構建靈活、易用、擴展、透明的一體化運營支撐系統。近期建議重點聚焦如下工作:實現深度內容計費,實現與業務使用量相關的Qos控制;改造智能策略中心,與相關分析系統,實現聯動;進行策略授權中心與智能策略中心的協同等。

(4)深化四網協同發展,重構領先優勢的無線網絡

目前有線寬帶接入已經進入FTTx時代,互聯網用戶已經普遍體驗視頻聊天、在線視頻觀看、甚至3D交互游戲等業務,在3G網絡推出相應業務之后,移動無線數據業務與有線接入的網速差距有所減小,但由于移動以及無線傳輸的網絡特點,要保證用戶隨時隨地都能使用較高速的3G數據業務應用仍然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中國移動數據業務呈爆炸式增長,勢必需要匹配相應的網絡資源,提升網絡質量是關鍵的議題。中國移動需深化四網協同發展,充分發揮協同效應,積極推動TD-LTE商用進程,提升網絡速度和質量,打造具有覆蓋廣、覆蓋深、質量高、速率高的世界一流無線網,實現網絡效益最大化。其中GSM重點保持新建區域的網絡覆蓋優勢,TD-SCDMA重點完善熱點區域深度連續覆蓋,TD-LTE與TD-S同步建設,WLAN在熱點區域和蜂窩網形成融合覆蓋,實現對蜂窩網數據業務的有效分流。

(5)以MM和飛信+業務為兩大關鍵業務,持續推進

MM是中國移動應用商場,對其有三個定位、三個一站式:面向消費者的一站式的消費平臺,面向產業鏈的一站式的支撐,同時面向開發者的一站式的服務。MM的云服務框架是后面的一個發展重點:為產業鏈上下游的環節,尤其是缺乏資源的一些中小企業提供端到端的服務支撐,包括從應用開發,中國移動提供各種能力,包括位置計費,包括WLAN這些能力提供給開發者。應盡量保證開發者合理的收益,聯合開發者共同打擊盜版,以及傷害消費者利益的事情。

“飛信+”含的內容很多,包括飛信、飛信空間、飛聊、139郵箱、微博,以及彩云等,是一個非常有潛力的流量平臺。建議重點聯合各方的力量,把優質應用提供給消費者,跟產業鏈展開充分的合作,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

4 結束語

面對移動互聯網領域復雜的競合關系,中國移動要獲得競爭優勢, 必須以開放的心態, 以競合的戰略思維, 與產業鏈之間密切合作, 創新商業模式, 分析用戶行為, 挖掘客戶需求, 構建自己的移動互聯網核心產品體系。保證業務內容聚合和創新,拓展移動互聯網市場, 吸引更多用戶, 才能在移動互聯網博弈中取勝。

只有抓住移動互聯網的本質特征,不斷創新,實現價值鏈共贏,才能使移動互聯網的業務和應用日趨成熟和完善。

參 考 文 獻

[1] 沈晶韻,“移動互聯網關鍵技術及典型業務產品研究”,《電信科學》,2010年第10期

[2]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研究院,“移動互聯網白皮書(2013年)”,2013年

[3] 玉瑩,“電信運營商移動互聯網運營策略淺析”,《廣西大學學報》,第32卷增刊,2010年

[4] 李開復,“變遷與機遇—2012年的中國移動互聯網”,艾瑞年會,2012年

[5] 白琳,“2012移動互聯網時代”,艾瑞年會,2012年

[6] “移動互聯網發展趨勢、技術與產品策略”,CCSA培訓材料,2012年

[7] “移動互聯網發展趨勢報告2013年Q1”,百度公司,2013年

猜你喜歡
移動互聯網應對策略
微美學
智能手機在大學生移動學習中的應用研究
基于Android的一鍵智能報警系統設計與實現 
商業銀行在互聯網沖擊下的發展探討
初中英語情趣教學的現狀淺議
筑牢洪災后的輿情“堤壩”
O2O電子商務模式發展問題及對策研究
利率市場化改革對商業銀行的挑戰及應對策略研究
我國信用評級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
大數據環境下基于移動客戶端的傳統媒體轉型思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