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才驅動競爭力

2013-08-08 00:59王曉燕
鍛造與沖壓 2013年22期
關鍵詞:科研院所競爭力驅動

文/王曉燕

人才驅動競爭力

文/王曉燕

有關資料統計,全球發展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革,對一個國家制造業競爭力的推動,人才驅動則居首位。

我國人才發展總體水平與世界先進水平有較大差距,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也不匹配,人才“不夠用”、“不適用”、“不被用”的問題比較突出。制造業中,一些區域出現人才結構性短缺,行業間人才分布失衡,高端人才及重點產業、領域人才嚴重不足;高校等培養出來的人才與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脫節;一些企業人才缺乏充分施展才能的平臺和條件。人才不適用的根本問題在于人才培養與需求脫節。其中,大學可以說是創新人才培養的基地和科技創新的重要源頭,需要特別強調大學的科技產出要超越學術影響層面。大學應以國家需求為導向,從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文化引領等方面服務國家戰略,提升人才、學科、科研三位一體的創新能力。目前,很多企業與高校建立了聯合研發機構,通過市場牽引和技術推動,將產業發展植入學科研究機構,加快了技術轉移。

創新型人才的培養需要具備三個條件:首先是人才工作體制與機制,其中包括人才評價、培養、選拔任用、合理流動機制及鼓勵人才創新創造的分配和激勵保障機制等;其次是建設使人才發揮作用的平臺,樹立“大人才觀”,真正樹立起“以用為本”的人才工作理念,在實踐中發現人才、培育人才、鍛煉人才、使用人才、成就人才,最大限度地激發各類人才的創造活力,讓行業的創新人才走出來,促進行業的全面發展;最后建設循環良好的創新教育環境,通過政府、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努力,優化科研人員生存環境,促進創新型人才和成果的不斷涌現。

我國很難出現國際級大師人物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科研評價機制和人才評價機制不盡合理。我國很多企業、科研院所對所有專業領域人才的評價使用的是一個標準和尺度,這種“標準化”的評價無疑扼殺了創新人才,對于那些高層次的創新人才不是“標準化”可以衡量的,不同專業、方向的評價標準應有所不同,應采取“業內評價”體系,這樣才能夠客觀評價科研成果。

無論國家、行業還是企業、高校、科研所,如何建立資源共享機制,提升“政產學研用”結合的集成化和組織化程度,充分發揮人才驅動的競爭力是一個不小的難題,也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命題。

猜你喜歡
科研院所競爭力驅動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驅動防滑仿真系統分析
航天科研院所“雙創”路徑研究
屈宏斌:未來五年,雙輪驅動,砥礪前行
科研院所重點實驗室運行管理探索與實踐
軌旁ATC系統門控柜接收/驅動板改造
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轉化模式選擇的博弈分析
論外賣品牌的競爭力
日本競爭力
基于S3C6410的Wi-Fi驅動移植實現
“北上廣深”pk城市競爭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