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語篇構型與功能語篇分析概說

2013-08-15 00:50龔長華
長春大學學報 2013年3期
關鍵詞:語言學語篇語境

龔長華

(廣東藥學院 外國語學院,廣州510006)

談到語篇和語篇分析,就不免遇到“text”和“discourse”的概念區分問題。David Crystal認為,text是語言學和語音學的一個前理論術語(pretheoretical term),指的是為分析和描寫目的而記錄下來的一段語言。Text不僅指結集的書面材料,也指口語材料(后者經某種轉寫);discourse指的是一段大于句子(sentence)的連續語言(特別是口語)。從最一般意義上講,一段話語是語言學中具有前理論地位的一個行為單位(unit):它是一些語篇的集合,構成各種可識別的言語事件(SPEECH event)[1]307,96。同時,他也認為“discourse”和“text”都可以用來表示更寬廣的含義,也就是所有具有可定義(definable)交際功能的語言單位[2]。系統功能語言學家Steiner&Veltman[3]把discourse解釋為“作為過程的語言”,是動態的;而text是“以詞語編碼的,并以言語、書面語或符號傳遞的語言活動的產物”,是靜態的。Halliday[4]137-146則認為,“text”與“discourse”是同一個事物從不同視角觀察的兩個概念,它們是可以互相定義的?!皌ext”是語言產品,側重語言過程的語篇;“discourse”是社會產物,是語言文化語境中的篇章。通常來講,“discourse”是指有一定長度的語言文字,而“text”可以是以一個簡單單詞形式的口語表達。

在國內,黃國文就曾比較過text與discourse的不同含義以及翻譯,他發現在國內有些學者認為這兩個術語在意義上有差別,也有一些學者認為沒有必要將他們嚴格區分[5]3-4,不過在Halliday的系統功能學派中,text使用的頻率要比discourse高得多[6]5。胡壯麟[7]認為,話語(discourse)和篇章(text)在實際使用中具有地域色彩,美國學者喜歡用“話語”這個詞,與之配套的就是“話語分析”(discourse analysis);而歐洲學者更喜歡用“篇章”的說法,相應的就是“篇章語言學”(text linguistics)”。他還認為,“語篇語言學”或者“語篇分析”這兩種說法實際上談的是同一個內容,因此除非特殊情況需要區分“話語”或者“篇章”外,用“語篇”統稱這兩個名稱則更好。

1 語篇與非語篇

deBeaugrande&Dressler在《語篇語言學導論》(Introduction to Text Linguistics)[8]中對語篇進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確定一連串的小句是否構成語篇的7個標準,如果其中任何一個標準沒有得到滿足,該語篇就不具備交際性;不具備交際性的語篇就是“非語篇”(non-text)。這7個標準分別為:銜接(cohesion)、連貫(coherence)、意圖性(intentionality)、可接受性(acceptability)、信息性(informativeness)、情境性(situationality)和互文性(intertextuality)。

de Beaugrande&Dressler提出的評判語篇標準是從語篇的交際性來區分語篇和非語篇的?!般暯印迸c“連貫”是以語篇為導向的(text-oriented)?!般暯印敝傅氖潜韺诱Z篇的語言成分,它存在于“語法依賴”(grammatical dependency),“連貫”是語篇世界(textual world)的組成成分相互影響、相互關聯的方式,語篇世界是一種語義網絡,潛藏于表層語篇之中?!耙鈭D性”、“可接受性”、“信息性”、“情境性”和“互文性”則是以使用者為導向的(user-oriented)?!耙鈭D性”和“可接受性”從正反兩個方面闡述語篇:前者是語篇生產者為了實現某個意圖而創造出語義銜接而連貫的語篇,它關心的是語篇生產者的主觀態度;后者則關心語篇接受者的主觀態度,并且為獲取知識或提供計劃中的合作。關于“信息性”與“情境性”,每個語篇在意義上都具有一定的信息性,但是信息性卻影響著接受者的興趣。同時語篇信息性高低與事件發生情景相關聯,包括語篇本身、語篇描述事件發生時的環境和場景、語篇生產者與接受者共有的知識(shared knowledge)等?!盎ノ男浴敝傅氖菍σ粋€語篇的理解和運用依賴于使用者對先前理解和熟悉的語篇的認識和認知,他們認為,任何一個語篇都是對其他語篇的吸收和轉換的結果。

從語篇信息交際性來看,de Beaugrande&Dressler提出的語篇標準具有很強的解釋性,它們不僅涉及到語篇語義結構和句法結構,還涉及到語篇生產者的動機選擇、語篇生產者與接受者對世界的共同認知、彼此語言能力對等問題,預判產生的語境制約、語篇體裁的相互作用等等,這些標準互為制約又互相聯系,從而保證語篇交際目的的實現。

系統功能語言學創始人Halliday[9]134提出的區分語篇和非語篇的標準,側重于語篇的組成機理。他認為,語篇體裁結構(generic structure)、語篇結構(包括主位結構和信息結構)和銜接是區別語篇和非語篇的3個因素。語篇體裁結構在語言系統之外,是作為更高層次符號結構投射的語言,所有語篇,包括最隨意的即興談話在內,都具備其獨特的語篇體裁結構。語篇體裁形式在詞匯語法(lexicogrammatical)或者音系學(phonological)方面前景化模型可能就是某些語篇或者整個語篇的特征,甚至是整個語篇種類或者語篇體裁類型的特征。

在系統功能語言學框架當中,語篇體現了語言系統特定的語篇形成資源。在這些資源當中,主位系統和信息系統都是結構性的。主位系統的選擇和信息系統的選擇會有助于結構的派生:主位選擇有助于形成詞匯語法結構,它由小句體現;信息結構有助于形成信息結構,它是直接由音系系統通過語調群體現的相關卻不同的等級[9]133。從語言結構表現形式來看,主位結構由“主位”(Theme)和“述位”(Rheme)構成,它表現語言的講話者角度(speaker angle)。信息結構由“舊信息”(Given)和“新信息”(New)構成,它表現語言的聽話者角度(hearer angle)。

Halliday&Hasan(1976)詳細論述了語篇的5種銜接關系:指稱、替代、省略、連接和詞匯銜接。他們指出,銜接是一個語義概念,它存在于語篇之中并且確定語篇的意義關系。當語篇中某個成分的解釋需要依賴于對另外一個成分的解釋時,就出現了銜接。一個成分“預設”了另外一個成分,也就是說,除非借助于另外一個成分,否則無法有效地說明它,這個時候銜接關系就建立起來了[10]4。銜接關系不是結構性的,不是通過結構配置的任何形式來實現[9]133。沒有銜接的語篇就不可能有預設成分和被預設成分,就不連貫,就不可能是一個有意義的語篇。

2 語篇分析與功能語篇分析

語篇分析的起源是1952年Zellig Harris在《語言》期刊上發表的文章Discourse Analysis[11]。他認為,語言形式不是散漫的單詞或者句子,而是相連而成的語篇,語篇分析就是要研究句子之上的語言模型。不但要理解詞素的意義,還要理解作者在形成語篇時的想法。Widdowson[12]3認為,Harris的文章不僅僅具有歷史意義,文章討論中提出的問題現在依然存在。

語篇分析一直受到語言學家的重視,如Brown,Chafe,Chilton,De Beaugrande,Dressler,Fairclough,Fowler,Grice,Halliday,Harris,Hasan,Hoey,Hyland,Labov,Martin,O’Halloran,Schiffrin,Sinclair,Stubbs,van Dijk,Widdowson,Wodak,Yule等等。語篇分析的早期研究是在模仿形式句法[4]137-146。后來,隨著語言學理論的不斷發展,語言學家和語言工作者也不斷探尋利用不同的語言學理論對語篇進行研究,因此語篇分析的研究一直不斷。正如Millers[13]所言,從語篇分析這個概念出現到現在這短暫的歷史里,不同的研究人員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語篇分析,分析重點也由強調語言使用的一個方面轉到另外一個方面,他們的學術思想對語篇分析內容、研究方法等方面都產生了積極的影響。Fairclough[14]將“篇章導向的語篇分析”與“社會理論導向”的語篇分析方法進行了對比,認為這兩種觀點并不是互相排斥的,他倡導在語篇分析中堅持語言學和社會學的雙導向。van Dijk[15]認為,話語既是交際事件(communicative event)或言語成品(verbal product),同時也具有其社會性和符號性。他關注話語和意識形態的關系,話語中的意識形態不僅僅體現人們的信仰,還具有說服功能,可以用來改變別人,話語反映的意識形態蘊藏在話語的語境、話題、局部意義、語式、風格、修辭、互動策略以及操縱等當中。Widdowson[12]在闡述語篇分析時提出“前語篇”(pretext)的概念,他認為“前語篇”和“語境”(context)、“上下文”(cotext)一樣是語篇分析必須考慮的因素。Schiffrin[16]總結介紹了6種用于語篇分析的理論和方法:言語行為理論(Speech act theory)、交互社會語言學(Interactional sociolinguistics)、交際文化學(the ethnography of communication)、語用學(pragmatics)、會話分析(conversation analysis)、變異分析(variation analysis),概括了這些理論基礎及分析步驟,并將這些理論方法運用到實際語篇分析中。

自從Halliday創建系統功能語法以來,系統功能語言學理論也被廣泛應用于語篇分析。Halliday曾明確指出,他構建系統功能語法的目的,是為語篇分析(包括口語語篇和書面語篇)提供理論框架,表述語篇之外的意義[17]41。他認為,語篇分析不是語言學理論的“應用”(application),而是語言學理論的一部分,是涉及具體語言實例(instance)描述的一部分[18]192。系統功能語言學者對語篇分析的興趣由來已久,Firth(1957)研究了語境和語言功能的問題,Mitchell(1957)分析了市場買賣交易話語,Halliday(1967)從主位/述位、新舊信息研究語篇,以及后來關于語篇的銜接、語域研究等[19]。近來,Halliday多次提出,系統功能語言學是一個“適用語言學”(appliable linguistics),就是關注解決人們使用語言、制造意義過程中遇到的種種問題[18,20]。

Martin[19]1,26-27在系統功能語言學理論框架探討篇章結構問題,提出“語篇語義學”(discourse semantics),實踐了以篇章為中心而不是以小句為中心的新的語篇分析方法,他認為語篇語義學包括6個子系統:協商(negotiation)系統、識別(identification)系統、連接(conjunction)系統、概念(ideation)系統、評價(appraisal)系統和周期性(periodicity)。在語篇語義學中,協商系統涉及人際意義;識別系統涉及篇章意義;連接系統涉及邏輯意義;概念系統涉及經驗意義;評價系統則關注態度資源、介入資源和級差資源等;周期性則關注語篇的信息流(information flow)。Martin的“語篇語義學”將語篇分析切入點從小句分析延伸到整個語篇分析。

Firth注重在語境下理解和分析語篇,在他的影響下,Halliday的系統功能語法從一開始就強調語法對語篇分析的指導意義。功能語篇分析一般來看有以下幾個特點:

(1)根據系統功能語法的層次思想,功能語篇分析可以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從意識形態(ideology)、文化語境(context of culture)、情景語境(context of situation)入手,分析語篇的體裁(genre)或者語域(register)以及它們與語言之間的關系;也可以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從分析語言形式(form)的選擇、及物性(transitivity)分析、作格性(ergativity)分析、語氣(mood)與情態(modality)分析、主謂結構(thematic structure)分析、信息結構(information structure)和銜接系統(cohesion)分析著手,對語篇進行分析。

(2)根據系統功能語法語境的思想,功能語篇分析離不開語境,語境與語篇彼此之間存在相互制約、相互構建的關系。Halliday&Hasan[21]認為,語境與語篇不是兩個獨立現象,而是同一種現象的不同視角,它們之間就好像氣候(climate)與天氣(weather)的關系,從不同的視角觀測同一個現象就可以構建對整體與部分的認識。語境與語篇之間是雙向預測關系(bi-directional prediction),語境是語篇產生的環境和依據,語篇不能脫離語境,同樣,理解語篇構成(語場、語旨和語式)就能夠推測語篇產生的語境。

(3)語法分析與功能語篇分析相結合。Halliday指出,不管語篇分析的最終目的是什么,它必須以語法為基礎,語篇分析不能代替語法分析,沒有語法分析為基礎的語篇分析根本算不上是分析,只能算是對語篇的評論[17]42。功能語法分析也是語篇分析的內容,正因為我們知道形式的不同會帶來意義的不同,我們才要研究語言使用者是怎樣通過選擇形式來達到意義表達的目的的[22]。

(4)口語語篇分析和書面語語篇分析。Halliday構建系統功能語法之初就十分注重口語語篇的分析和研究??谡Z不是雜亂無章或者就是單指方言俚語,他認為,人們在自然狀態下的口語更加能夠真實反映語言的使用和擴充語言系統的意義潛勢,口語自有其復雜性。Halliday[18]132指出,口語與書面語之間是互補關系,這兩種語篇只是在意義組織策略以及復雜性處理的方式上有所不同。Eggins&Slade[23]曾對口語語篇進行了深入的功能語篇分析,通過分析對話語篇中的語氣、情態等挖掘其中的人際意義。

在國內,黃國文1988年出版國內第一本介紹語篇分析的著作《語篇分析概要》[5],全面介紹語篇分析的理論和方法。在《語篇分析的理論與實踐》[6]中,他利用系統功能語言學理論對廣告語篇進行了系統研究,這是利用單一理論進行語篇分析的典范。黃國文根據多年的語篇分析實踐指出,Halliday創立的系統功能語法具有嚴密的理論框架,可操作性強,是一種比其他理論更適合語篇分析的理論,完全可以與Sciffrin介紹的6種理論媲美。他把用系統功能語言學理論作為理論指導的語篇分析稱為“功能語篇分析”(functional discourse analysis),或者“系統語篇分析”(systemic functional analysis),以區別于以其他理論為指導的語篇分析[24-25]。朱永生[26],黃國文、徐珺[27],黃國文[28]等對語篇分析和話語分析的研究進行了詳細的梳理和回顧。胡壯麟[29]、常晨光[30]、楊信彰[31]則將功能語篇分析應用于語言教學之中,拓展了功能語篇分析理論和發展。

3 結語

從20世紀80年代初,“篇章語言學”(text linguistics)這一術語逐漸淡出,被“語篇分析”所代替,該術語中不包含“語言學”這個詞,表明“篇章研究是獨立于語言學(默認指形式語言學)的,被界定了另一個分離的學科”[4]。從文獻上看,語篇分析涉及到多種學科,如符號學、心理學、人類學、文學等等,但是語篇分析也是一個尚未定性的學科,沒有公認的單一的理論作指導,也沒有統一的分析步驟和分析方法[16,24-25]。實踐證明,功能語篇分析是系統功能語言學理論研究和發展的重要組成,它將語言層次思想、語境思想和語法分析用于包含口語語篇和書面語篇的語篇分析當中,可以深入分析和考察人們是怎樣使用語言識解經驗、表達意義的。

[1]Crystal D.A Dictionary of Linguistics and Phonetics[M].Oxford:Basil Blackwell,1985.

[2]Crystal D.The Cambridge Encyclopaedia of Langua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116.

[3]Steiner E,Veltman R.Pragmatics,Discourse and Text[M].Norwood N J:Ablex,1988.

[4]韓禮德M A K,姜望琪,付毓玲.篇章、語篇、信息:系統功能語言學視角[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1).

[5]黃國文.語篇分析概要[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6]黃國文.語篇分析的理論與實踐:廣告語篇研究[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

[7]胡壯麟.語篇的銜接與連貫[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4:2-3.

[8]de Beaugrande R,Dressler U.Introduction to Text Linguistics[M].London:Longman,1981:2-10.

[9]Halliday M A K.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The Social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and Meaning[M].London:Edward Arnold.1978.

[10]Halliday M A K,Hasan R.Cohesion in English[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11]Harris Z.Discourse Analysis[J].Language,1952,28(1):1-30.

[12]Widdowson H G.Text,Context,Pretext:Critical Issues in Discourse Analysis[M].Oxford:Blachwell,2004.

[13]Millers S.Discourse[M].London:Routledge,1997.

[14]Fairclough N.Analyzing Discourse:Textual Analysis for Social Research[M].London:Routledge.2003.

[15]vanDijk T A.Ideology: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M].London:SAGE Publications,1998.

[16]Schiffrin D.Approaches to Discourse[M].Oxford:Basil Blackwell,1994.

[17]Halliday M A 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2nd ed.London:Edward Arnold,1994.

[18]Halliday M A K.Complementarities in Language[M].Beijing:Commercial Press,2008.

[19]Martin J R.English Text:System and Structure[M].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4.

[20]常晨光,廖海青.系統功能語言學理論與實踐的辯證關系:適用語言學探索[J].外語與外語教學,2010(5):11-14.

[21]Halliday M A K,Hasan R.Language,Context and Text:Aspects of Language in Social-Semantic Perspective[M].Geelong Victoria:Deakin University Press,1985.

[22]黃國文.系統功能句法分析的目的和原則[J].外語學刊,2007(3):39-45.

[23]Eggins S,Slade D.Analyzing Casual Conversation[M].London:Cassell,1997.

[24]黃國文.功能語篇分析縱橫談[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1(12):1-4.

[25]黃國文.功能語篇分析面面觀[J].國外外語教學,2002(4):25-32.

[26]朱永生.話語分析五十年:回顧與展望[J].外國語,2003(3):43-50.

[27]黃國文,徐珺.語篇分析與話語分析[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6(10):1-6.

[28]黃國文.中國的語篇分析研究:寫在中國英漢語篇分析研究會成立之際[J].外語教學,2007(5):6-9.

[29]胡壯麟.語篇分析在教學中的應用[J].外語教學,2001(1):3-10.

[30]常晨光.功能語篇分析對英語口語教學的啟示[J].中國外語,2005(5):54-58.

[31]楊信彰.系統功能語言學與教育語篇分析[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7(6):17-20.

猜你喜歡
語言學語篇語境
創作與做夢:精神分析語境下的“植田調”解讀
新聞語篇中被動化的認知話語分析
體認社會語言學芻議
《復制性研究在應用語言學中的實踐》評介
主題語境八:語言學習(1)
認知語言學與對外漢語教學
跟蹤導練(三)2
從語篇構建與回指解決看語篇話題
語篇特征探析
話“徑”說“園”——來自現象學語境中的解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