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高黨校鄉鎮干部培訓針對性實效性研究

2013-08-15 00:53中共重慶市萬州區委黨校課題組
重慶行政 2013年4期
關鍵詞:鄉鎮干部黨校針對性

□ 中共重慶市萬州區委黨校課題組

鄉鎮干部是我國基層政權機關的主體,是履行黨的執政使命的最基層的執政骨干力量。提高黨校鄉鎮干部培訓的針對性實效性既是形勢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黨校工作條例》和《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訓改革綱要》的迫切需要。

為進一步提高黨校鄉鎮干部培訓的針對性實效性,我們采取問卷調查、座談討論、個別走訪、綜合分析等形式,進行了專題調研。課題調研組共發放調查問卷1000份,回收有效問卷864份。在深入分析研究基礎上,形成了本報告。

一、提高黨校鄉鎮干部培訓針對性實效性是形勢發展的必然要求

(一)強化基層政權建設、夯實黨的執政基礎迫切要求提高黨校鄉鎮干部培訓針對性實效性

鄉鎮是我國最貼近人民群眾的一級政權機關和最基本的獨立行政單元,承擔著社會管理、發展經濟、公共服務、基層建設等眾多職能。鄉鎮干部是鄉鎮政權機關的主體,處在改革發展穩定第一線,是黨在農村各項方針政策的具體執行者,是農村各項工作的組織者、指揮者和推動者,是履行黨的執政使命的最基層的執政骨干力量,肩負著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服務人民群眾的重要職責。在“您認為提高黨校鄉鎮干部培訓針對性實效性對于夯實黨的執政基礎有什么作用”的問卷調查中,60.42%的人認為 “有重要作用”,35.42%的人認為 “有一定作用”??梢?,加強和改進對鄉鎮干部的培訓,提高黨校鄉鎮干部培訓的針對性實效性,對于強化鄉鎮基層政權建設、夯實黨的執政基礎無疑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二)確保鄉鎮干部具備主動適應形勢發展需要的綜合素質、履職能力迫切要求提高黨校鄉鎮干部培訓針對性實效性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當前,世情、國情、黨情繼續發生深刻變化,我們面臨的發展機遇和風險挑戰前所未有?!毙蝿莸陌l展變化,要求我們的各級干部必須以馬克思主義的寬廣眼光觀察和審視世界,不斷增強科學判斷形勢和駕馭復雜局面的能力,不斷掌握新知識,積累新經驗,提高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行政的能力,不斷加強黨性修養,嚴以律己,提高拒腐防變和抵御風險的能力。

然而,反觀我們部分鄉鎮干部,其綜合素質和履職能力與形勢發展的要求還存在一定的差距。調查中我們發現,有相當一部分的鄉鎮干部存在對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立場堅定,但對帶領群眾走好這條道路的能力不足感到焦慮;對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普遍認同,但在實際工作中表現出比較復雜的矛盾心態;對立足基層干事創業具有較高的熱情,但在人生價值取向上具有一定程度的功利化傾向;對基層反腐倡廉建設總體滿意,但對現實生活中的消極腐敗現象感到憤懣等問題。這些狀況表明,部分鄉鎮干部對世情、國情、黨情的深刻變化認識不足,對搶抓發展機遇和應對風險挑戰的理論、心理和能力儲備不夠,迫切需要通過學習培訓解決這些突出問題。 在“您認為提高黨校鄉鎮干部培訓針對性實效性是否有助于提高干部綜合素質和履職能力”的問卷調查中,51.04%的人認為“有重要作用”,43.75%的人認為“有一定作用”,僅有2.08%的人認為“沒有多少作用”。這充分說明,提高黨校鄉鎮干部培訓針對性實效性,有助于提升干部綜合素質和履職能力。

(三)把握黨校辦學規律、推進黨校事業發展迫切要求提高黨校鄉鎮干部培訓針對性實效性

隨著干部教育培訓多元化、市場化趨勢的日益凸顯,黨校辦學面臨前所未有的嚴峻形勢。從培訓環境來看,全國干部教育培訓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干部網絡培訓快速發展,干部培訓主體日益多元,“跟著項目走”已經成為干部培訓經費管理的基本特征,這些都對黨校辦學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從培訓需求來看,各級各類干部對培訓內容的需求呈現多樣化、個性化、差異化的特點,大多數干部愿意參加適應工作和自身發展需求的各種知識和能力培訓,這對黨校教學的內容設計、教學方法選擇提出了挑戰;從培訓方式來看,各級各類干部對研討交流式教學、現場體驗式教學、情景模擬式教學、案例式教學等現代培訓方式抱有較高期盼,對干部自主學習、個性化學習有較高要求。

應對形勢的發展變化,黨校要發揮在干部教育培訓中的“主渠道”、“主陣地”和“熔爐”作用,必須按照習近平在2012年全國黨校校長會議上提出的 “適應黨和國家大局的要求,促進黨的中心任務的落實;適應黨的干部教育和理論武裝的要求,促進干部素質和能力的提高;適應黨的理論建設的要求,促進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的要求,深入研究干部成長規律,準確把握干部培訓需求,深化教學改革,豐富培訓內容,改進培訓方式,不斷提高干部培訓的針對性實效性。

在 “您認為提高黨校鄉鎮干部培訓針對性實效性對于把握黨校辦學規律、推進黨校事業發展有何作用”的問卷調查中,59.38%的人認為 “有重要作用”,36.46%的人認為“有一定作用”。這充分說明,提高黨校鄉鎮干部培訓針對性實效性無疑是把握黨校辦學規律、推進黨校事業發展的有效途徑。

二、當前部分黨校在鄉鎮干部培訓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理念不新,培訓缺乏吸引力

干部培訓理念是施教機構在干訓活動中理性化的思維模式,是干部教育培訓事實的本質性反映。在黨校干部培訓的課堂上,如何奉獻給參訓干部以更好的精神食糧,如何讓黨校課堂既具有理論的維度,又具有現實的厚度,培訓理念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我們在調查中發現,部分黨校在鄉鎮干部培訓工作中觀念陳舊、理念不新的問題較為突出,導致培訓缺乏吸引力。在“您對當地黨校培訓理念的評價”問卷調查中,37.5%的人認為 “不新穎”,6.25%的認為“很不新穎”,3.13%的選擇了“說不清”。

在個案訪談中,一些受訓干部反映,部分黨校教師由于沒有牢固樹立和運用現代培訓中引導、分享和幫助的理念,因而自我角色調整不夠,往往把自己當做“高高在上”的教育者,不是用理性的光芒來吸引人、說服人,而是信奉“我說的就是真理”、“你說的沒有道理”,致使培訓效果大打折扣。

(二)內容不實,培訓缺乏說服力

《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訓改革綱要》明確提出,干部培訓內容要堅持“黨的事業發展需要什么就培訓什么,干部履職盡責需要什么就培訓什么”。然而,當前部分黨校的干部培訓內容與此要求尚有一定差距。尤其是在鄉鎮干部教育培訓中,培訓的內容與鄉鎮干部的本職工作結合不夠緊密,學非所用、學用脫節等現象比較普遍。主要表現為教學內容側重于理論性和知識性的較多,沒能針對鄉鎮干部年齡、崗位的不同特點,實行“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的分層次、分類別、按需求設計。受訓干部作為教育培訓工作的主體,基本上沒有什么發言權和主動權。相當一部分學員認為,這種理論與實際相脫節的培訓,缺乏說服力,受訓后不管用、不實用、不能用。

在“您對黨校培訓內容的評價”問卷調查中,22.92%的人認為 “培訓內容較為空泛,缺乏說服力”,12.5%的人認為“培訓內容陳舊,談不上有說服力”。

(三)方式不活,培訓缺乏感染力

培訓方式是干部教育培訓的重要環節,是影響教育培訓效果的重要因素。近些年來,許多黨校在干部教育培訓方式上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社會快速發展的形勢相比,當前的干部教育培訓方式仍顯陳舊,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干部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調研發現,部分黨校在鄉鎮干部培訓方式上,還主要以固定時間、固定師資、“填鴨式”授課為主,實行的是教師上面講、學員下面聽的“灌輸式”的傳統教學方式,課堂氣氛死板,感染力不強,參訓學員的學習興趣不濃。有的授課教師在各種班次的課件幾年一成不變,缺乏新穎獨到的見解,不能以恰當的方式抓住受訓干部的興奮點,致使干部在培訓時提不起精神,從而直接降低了培訓的質量和效果。

在 “您對黨校培訓方式的評價”問卷調查中,29.79%的受訪者選擇了“方式不活,感染力較弱”,10.42%的受訪者選擇了“方式陳舊,缺乏感染力”。

(四)管理不嚴,培訓缺乏約束力

調查發現,一些干部尤其是領導干部到黨校參加培訓,不能及時調整角色和轉變身份,缺乏接受黨校管理的意識,因而在培訓期間專車接送、隨意請假、遲到早退、在課堂上接聽手機、不參加班級活動等現象較為普遍。同時,部分黨校在學員管理過程中把“以學員為本”簡單地理解為“為學員服務”,只注重在學習、生活、考察等諸多方面為學員提供周到細致的服務,而忽視對參訓學員進行科學有效的管理。教與學分離、教與管分離、管與學分離、學與評分離等問題較為突出。一些黨校雖然制定了比較完善的學員管理制度,但由于這些制度原則性要求較多,無法對參訓干部實行嚴格有效的管理和約束,制度執行力總體上仍然不強。

(五)激勵不夠,培訓缺乏驅動力

《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條例(試行)》明確規定:“要建立干部教育培訓的考核和激勵機制,將干部的教育培訓情況作為干部考核的內容和任職、晉升的重要依據之一”。條例同時規定,干部教育培訓考核的內容包括干部的學習態度和表現,掌握政治理論、政策法規、業務知識、文化知識和技能的程度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等。但調查表明,這些規定的落實情況總體上看仍然較差,鄉鎮干部的培訓情況與其考核、任職、晉升基本上沒有掛鉤。盡管鄉鎮中青年后備干部在提拔以前都按要求到黨校參加了規定時間的培訓,但在提拔晉升時,很少將其在黨校的學習態度和表現情況作為一個重要的依據。在“您認為黨校培訓與干部提拔任用的關系”問卷調查中,29.17%的人選擇了 “關系不太緊密”,17.17%的人選擇了“關系很不緊密”,2.08%的人選擇了“說不清”。

在個案訪談中,一些鄉鎮干部認為,到黨校學習只是一種形式上的要求,學得好不好對我影響不大。有的甚至錯誤地認為,“黨校學習好,不如用心跑”。由此可以看出,當前鄉鎮干部培訓激勵機制不健全,干部學習培訓驅動力不強的問題不容忽視。

三、制約和影響鄉鎮干部培訓針對性實效性的因素分析

(一)部分區縣黨政領導對干訓工作不夠重視是影響鄉鎮干部培訓針對性實效性的思想性因素

干部培訓主要是根據區縣黨委政府的干訓計劃,由組織人事部門調訓,而當地黨政領導對干部培訓的重視程度,則對干訓計劃的制定有著極大的影響。由于部分地方領導對干訓工作的重視不夠,因而干部教育培訓“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現象卻不同程度地存在。據有關資料顯示,2012年度,作為干部培訓主陣地主渠道的重慶各區縣黨校,實際的培訓班次和培訓人數差距很大,有的區縣干部培訓達30多個班次,培訓人數超過7000人;有的則僅有寥寥數次,甚至僅僅1次,參訓僅100余人。而針對鄉鎮干部的專項培訓,則更是難得一見了。通過調查分析,我們認為部分區縣干部培訓工作力度不大,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一是目光短淺,有的領導同志把自己任期內能夠適應工作需要作為干部使用的目標要求,卻不肯花大力氣培養干部的可持續發展能力;二是急功近利,重慶區縣大多經濟發展水平較低,捉襟見肘的地方經濟使得部分領導同志不愿把十分有限的資金投入到難以立竿見影的干部教育之中;三是從工作實際看,目前各區縣都存在改革發展壓力巨大,人少事多現象突出的問題,在這樣的情況下再抽調干部參加培訓,勢必進一步加劇工學矛盾,致使部分領導干部不愿組織經常性的干部培訓。

(二)干訓工作層次性結構性缺陷是影響鄉鎮干部培訓針對性實效性的體制性因素

鄉鎮干部培訓規劃的制定和調訓安排主要由區縣組織人事部門負責。就目前調訓的實際情況而言,各區縣無論是在培訓對象的層次安排還是在培訓對象的結構設計上,都存在一些明顯的缺陷。首先,從培訓對象的層次安排看,各區縣主要是遵循按行政級別分層次培訓,培訓的重心向各級領導干部傾斜,只要達到相應級別,則不分工作內容和崗位特點,一起培訓。而一般干部,特別是普通鄉鎮干部獲得培訓的機會較少。干部培訓層次安排上的“重上輕下”現象,無疑會對鄉鎮干部培訓的針對性實效性造成不利影響。

其次,從培訓對象的結構設計來看,各區縣對鄉鎮干部特別是普通鄉鎮干部,普遍側重于一般性政治理論的面上培訓,以培訓對象工作內容和崗位特點為基礎的專項培訓較少。這與鄉鎮干部通過培訓提高工作能力,特別是提高崗位適應能力的期望也有較大的差距。問卷調查表明,鄉鎮干部最希望學習的內容分別是“能力提升類”(63.54%)和“政策實踐類”(60.42%),這些數據,反映了鄉鎮干部對通過培訓提高履行崗位職責能力的迫切要求。

(三)施教機構未能有效做到因人施教是影響鄉鎮干部培訓針對性實效性的主體性因素

以黨校、行政院校為主的干訓施教機構,在對培訓對象的研究把握方面存在明顯的不足,在培訓過程中很難做到因人施教。迄今為止,各施教機構對絕大多數培訓班次沒有進行過訓前調研,由于對培訓對象的培訓需求把握不準不細,因而,無論是在培訓的時間安排還是內容設置上都同學員的期望有明顯的差距。例如,目前在培訓的時間安排上,一般干部的培訓大多在3~7天,而問卷調查顯示,希望培訓時間在30天以上的占調查對象的54.17%,希望在7天之內的只有13.54%;73.96%的調查對象認為黨校培訓應更多地側重于現實問題研究,而認為通過培訓提高了業務技能的,僅有31.25%。有的班次雖然進行了調查,但這些調查主要是在學員入學后進行的,對培訓過程中的針對性實效性的提升影響不大。也有個別班次進行了提前調查或者要求培訓對象編寫工作案例入校,但因間隔時間太短,教師來不及分析和消化調查成果,因而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仍然難以體現。也有的培訓機構推出了菜單式教學以適應學員需求,但由于選擇面較小或者選擇人員分散等原因,實際效果也較為有限。

(四)技術支持系統建設滯后是影響鄉鎮干部培訓針對性實效性的保障性因素

任何具有針對性實效性的教育培訓,都必然有一套完善的與之相適應的配套支持系統,這是做好培訓工作不可或缺的技術性保障。目前從總體上看,區縣尚未建立起一套與鄉鎮干部培訓相適應的技術支持系統。具體表現為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具有鮮明特色的鄉鎮干部培訓教材體系建設嚴重滯后。迄今為止,重慶市各區縣都沒有一套完整的針對鄉鎮干部培訓而編寫的系統性教材,僅有部分區縣黨校結合本地實際編寫過少量簡易讀本,或者就鄉鎮工作的某方面內容編寫過一些專著。如萬州區委黨校的《三峽移民精神概論》、《三峽庫區低碳經濟路徑研究》,開縣黨校編著的《鄉鎮黨委執政能力研究》等,這些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為鄉鎮干部培訓的輔助教材,但既非專為鄉鎮干部培訓編寫,又未構成相互關聯的教材體系,其針對性也是十分有限的。在問卷調查中,33.33%的調查對象認為“適應鄉鎮干部培訓的教材體系建設滯后,培訓無據可依”。

二是立足鄉鎮干部培訓的學科體系建設力度不夠。雖然基層培訓機構普遍比較注意突出培訓中的地方特色,但受單位規模、人才結構等條件限制,普遍不具備建立起與鄉鎮干部培訓要求相適應的學科體系。在培訓過程中,施教人員往往不分專業特長,變成了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的“磚”。這種救火隊式的培訓,使施教者對培訓內容難以進行較為深入的研究。調查中,27.08%的調查對象認為基層黨校學科建設滯后,45.83%的調查對象認為教師能力水平不高,講授內容不能解渴。

三是適應鄉鎮干部培訓的師資隊伍建設有待加強。從總體上看,目前以黨校行政學校為主體的培訓機構在師資隊伍建設上,還不能完全適應形勢發展的要求。部分黨校師資隊伍的專業結構不夠合理,教師主要集中在科社、馬列基礎理論等學科上,與現代經濟社會發展聯系緊密的一些新興學科人才嚴重匱乏;有的黨校師資隊伍的專業技術職稱結構偏低,具有高級職稱和較高學歷的專職教師人數不多;一些黨校師資隊伍的年齡結構也不夠合理,斷層現象比較嚴重。雖然近幾年各區縣黨校都加大了人才引進的力度,一批具有研究生學歷的年輕人陸續走進教師隊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師的平均年齡,但總的說來,30~40歲年齡段的,較為成熟的師資仍然偏少。

四、提高黨校鄉鎮干部培訓針對性實效性的對策建議

(一)創新培訓理念,切實增強鄉鎮干部培訓的先導性

一是樹立全員培訓的理念。要貫徹落實中央“全員培訓”的要求,給全體鄉鎮干部以公平的教育培訓機會,無論是領導干部還是一般干部,五年內至少要達到輪訓一遍的要求,堅決防止一些職級低的鄉鎮干部被忽視而長期受不到教育培訓的情況出現。

二是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要以鄉鎮干部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為黨校培訓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充分尊重學員的個性發展要求、主體性精神及培訓需求,以優質的培訓質量滿足干部自身成長的需要。

三是樹立“能本培訓”理念。要以提高鄉鎮干部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作為根本,堅持把能力培養貫穿于干部教育培訓的全過程,堅持把素質和能力的提高作為檢驗培訓效果的重要依據。

四是樹立開放式培訓理念。要通過請進來、走出去,打破校園界限,廣泛利用社會資源,豐富充實培訓內容,讓鄉鎮干部開闊眼界。

(二)把握培訓需求,切實增強鄉鎮干部培訓的前瞻性

一是始終堅持按需培訓。要把滿足干部需求作為黨校立身之本,使培訓工作更加符合黨的中心任務的需要、科學發展需要、履行崗位職責需要和干部健康成長需要。

二是開展培訓需求調研。通過問卷調查、召開座談會、個別走訪、學員“兩帶來”(帶來一個本鄉鎮干部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一個本人希望黨校解決的思想理論問題)等方式加強培訓需求調研,傾聽鄉鎮干部發自內心的培訓愿望和培訓需求。

三是加強培訓需求的分析和預測。要認真分析學員入學時培訓需求調研情況,建立反映需求的動態反饋機制,形成以需求為導向的培訓流程。

四是分類設計培訓方案。要根據不同類別、不同層次、不同崗位鄉鎮干部的需求和素質能力要求,分類規劃初任培訓、任職培訓、專門業務培訓、崗位培訓等培訓班次;分類設計教學計劃,確定教學方式,制定培訓方案。

(三)優化培訓內容,切實增強鄉鎮干部培訓的實用性

一是完善培訓內容體系。在教學結構布局上,要圍繞培訓目標和不同類別鄉鎮干部培訓需求,設計教學單元;在教學課程設計上,要摒棄以“學科中心”安排課程的傳統做法,大力開發具有針對性、適用性、前沿性、前瞻性的精品課程;在教材體系建設上,要組織編寫適合鄉鎮實際的 “鄉土教材”或案例教材。

二是突出基本理論教學。重點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科學發展觀、黨的農村政策等內容,堅定干部的理想信念,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權力觀和事業觀。

三是突出現實問題研究。以服務鄉鎮黨委政府中心工作任務為主線,把農業現代化、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新農村建設、增加農民收入、促進城鄉統籌發展、促進社會和諧作為黨校專題課和師生研究的重點。

四是突出崗位能力培訓。要突出鄉鎮黨委 (政府)工作職責、工作方法及履行職責的基本能力;要提高鄉鎮干部貫徹落實黨的農村政策、促進發展、依法行政、調查研究、化解矛盾糾紛等方面的能力。

五是突出群眾觀教育。在開展黨性黨風黨紀教育、廉潔從政等教育的同時,要大力開展群眾觀教育,引導鄉鎮干部堅持群眾路線,增進群眾感情,掌握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特點、方法和手段,切實提高做好群眾工作的本領。

(四)改進培訓方式,切實增強鄉鎮干部培訓的靈活性

一是開展研究式教學。要改變黨校單一的“你講我聽”、“填鴨式”的傳統教學方式,充分尊重學員的主體地位,綜合運用講授式、研究式、案例式、模擬式、體驗式等教學方法,增強教學互動,引導學員在深化學習中提高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是適當采取菜單式教學方式。為了滿足學員的個性化需求,在完成共性化培訓課程的同時,可以將大班改成小班,將菜單式教學引入有關班次的課堂,將若干專題研究課程改為菜單式課程,供學員自由選學。

三是開展現場教學。要把“示范戶”、“土專家”請進課堂“現身說法”,傳授致富經驗和技術,增加教育培訓的吸引力和實用性。要充分發揮鄉鎮現場教學培訓基地的作用,把課堂搬到基地現場里,把資深的專家教授,“請”到鄉鎮干部的家門口,“面對面”地傳授知識,解答問題,使其綜合素質和帶領群眾致富的能力快速提高。

四是開展“送教下鄉”。區縣黨校要根據鄉鎮干部的需求,主動送教上門,將政治理論、黨建知識、農村政策、實用技術、法律法規、領導科學等知識,送到農村基層黨員干部手中,加強鄉鎮干部的理論學習和業務培訓,拓寬培訓渠道。

(五)整合培訓資源,切實增強鄉鎮干部培訓的開放性

一是整合培訓機構。要按照中央的要求,逐步取消一些行業培訓機構,規范干部教育培訓秩序,遏制多頭辦班,突出黨校干部教育培訓主渠道主陣地作用的發揮,集中人力物力財力進一步支持辦好區縣黨校,使培訓效益最大化。

二是建立高質量的干部教育培訓高?;?。按照區域分布和干部需求,選擇一批重點高校作為農村干部教育培訓基地,加強對新知識新信息新技能的培訓。

三是發揮市干部教育培訓網絡學院的作用。完善重慶市干部遠程教育網,讓鄉鎮干部都能參加市干部教育培訓網絡學院的學習,從而拓展學習培訓渠道。

四是加強兼職教師隊伍建設。要聘請一批客座教授,構建以黨校系統和高校教師、科研院所專家學者和領導干部、企業家等組成的“師資庫”。

五是“走出去”開展市外培訓。組織鄉鎮干部到發達地區和對口支援省市培訓,開闊視野,增強改革開放意識。

(六)完善運行機制,切實增強鄉鎮干部培訓的規范性

一是完善鄉鎮干部參訓機制。堅持和完善組織調訓制度,嚴格執行調訓計劃申報制度,加強對調訓計劃的統籌協調,提高調訓計劃的科學性和透明度,解決多頭調訓、重復調訓、多年不訓的問題。

二是完善鄉鎮干部學習培訓考核評價機制。要嚴格執行干部學習考核制度,全面考核評價鄉鎮干部培訓期間的學習態度和表現、掌握運用理論和知識、黨性修養和作風養成等情況,及時向組織部門和干部所在單位反饋。要建立鄉鎮干部教育培訓跟蹤管理制度,不斷拓展和延伸培訓效果。

三是完善鄉鎮干部學習培訓激勵約束機制。要進一步推進培訓與使用相結合,將鄉鎮干部學習情況作為晉級晉職重要依據之一。要把鄉鎮干部學習培訓情況作為干部晉級晉職考察的重要內容。晉級晉職人員要達到規定的培訓時間要求,確因特殊情況未達到要求的,須在晉級晉職后1年內完成培訓。

四是完善培訓經費保障機制。要將鄉鎮干部教育培訓經費列入同級財政教育經費預算,并隨著財政收入的增長同步提高。各鄉鎮干部教育培訓經費不低于干部工資總額2%,確保正常培訓任務的完成。要逐步改變經費劃撥方式,完善經費“跟著項目走”、“跟著干部走”的管理辦法,把經費用到刀刃上。

猜你喜歡
鄉鎮干部黨校針對性
應時而著,為事而作——議論要有針對性
鄉鎮干部如何擺脫“身份迷?!?
央企黨校黨性教育的探索與實踐
學會“針對性”寫作
有的放矢,始得鮮明——議論要有針對性
“老鄉鎮”快退休,“新鄉鎮”還稚嫩 鄉鎮干部亟須“平穩換代”
中共第一所黨校成立于何年何地?
黨校網站創新的實踐與探索
協助黨委創辦高中學生業余黨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