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信息化條件下提高場站飛行保障效能的方法

2013-09-03 06:32郭光新劉志海宮金明
中國信息化·學術版 2013年7期
關鍵詞:場站效能

郭光新 劉志海 宮金明

【摘 要】本為主要分析了信息化作戰的基本特征及其對航空兵場站保障提出的新要求,飛行場站進行效能評估的原則和提高場站飛行保障效能的方法。

【關鍵詞】信息化作戰,場站,飛行保障,效能

【中圖分類號】 G202【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1672-5158(2013)07-0047-02

信息化條件下航空兵部隊遂行大規模作戰,飛行任務難度大、強度高,對場站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航空兵場站信息化條件下的飛行保障效能不僅影響著航空兵部隊的作戰能力,甚至還直接決定整個戰爭的勝負。

一、信息化作戰的基本特征及其對航空兵場站保障提出的新要求

(一)信息化作戰的基本特征

信息化戰爭與以往其他形式的戰爭相比,戰爭的突然性、殘酷性極大增加,其高損耗、高效能的特點將使物資消耗、人員傷亡成倍增加。另一方面,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指揮自動化系統的廣泛應用,使情報的獲取、傳輸、處理和決策一體化,加上大量精確制導武器的應用,使得目標被發現即意味著被摧毀。這些無疑給戰時后勤保障工作提出了極高的要求。要完成后勤保障任務,只有著眼未來信息化戰爭對后勤保障的新要求,提高部隊戰時后勤保障能力。

(二)航空兵信息化作戰對場站保障提出了新的要求

目前,我軍許多場站仍沿用傳統的保障模式,保障理念落后、保障方式老舊、保障資源利用不高、保障準備時間較長、飛行保障計劃穩定性差,信息化程度低、場站指揮手段落后。這導致場站綜合保障能力還相對較弱,無法發揮場站的最大保障效能,嚴重制約空軍航空兵戰斗力發揮,難以適應信息化戰爭的需要,也無法適應未來航空兵多機種、大機群、高強度聯合作戰的需要。因此,信息化戰爭對航空兵場站后勤保障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一,要求精確保障。信息化作戰后勤保障的突出特點是精確保障。主要表現為:一是時機精確。要求保障人員對保障的時機進行準確預測,能進行實時保障。二是數量精確。裝備保障涉及到大量計算工作,過去依靠手工進行計算,耗時多、效率低、計算誤差較大。使用計算機后,大量的裝備保障計算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準確率高。信息技術的應用,還可使裝備指揮機構對物資的流程進行全程監控,隨時改變物流的目的地,確保物資流向、流速和流量的精確,使裝備物資庫存數量變少、品種更精,裝備物資供應精確、實時。

第二,注重時效性。信息化作戰對后勤保障的時效性要求更高。以快取勝是信息化作戰的顯著特點,作戰行動的實時化,必然要求后勤保障的同步實時。另一方面,后勤保障系統自身的信息化為實時保障創造了條件。后勤保障系統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不僅使保障的各個部門連為一體,而且使整個保障系統通過備指揮信息系統與前方作戰、指揮系統連為一體。這就使得后勤保障系統各部門之間,后勤保障系統與前方作戰、指揮系統之間,能夠實時地傳遞和交換信息,保障各環節所占用的時間大大減少,使保障行動實時或近實時。

二、飛行場站效能評估研究的原則

對場站飛行保障效能進行評估,可以運用系統分析的基本方法對場站飛行保障進行系統分析,保障場站飛行保障系統結構分析、組織方式分析、組織階段分析、效能分析,并以此為基礎確定相應的評估原則。場站飛行保障效能評估必須具備可行性、科學性、規范性、穩定性。同時,還應根據保障系統的軍事性、復雜性和動態性特征,研究滿足對其進行評估的特殊原則。

第一,滿足作戰牽引的原則。進行場站效能評估研究要以航空兵作戰為牽引,保障作戰需求。以作戰為牽引,著力解決影響保障航空兵戰斗力生成的深層次原因。

第二,滿足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原則。飛行保障系統指標有的是定性指標,有的為定量指標,以往進行飛行場站評估時往往借助經驗進行定性評估,評估結果往往主觀性比較強。對保障系統指標進行量化評估有助于避免人為因素影響,使評價更具客觀性。

第三,滿足動態與靜態評估相結合的原則。飛行保障效能評估指標有些是隨保障條件而變化的,采用動態與靜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評估可使評估結構更具客觀性。

三、信息化條件下提高場站保障效能的方法

(一)建立完善的場站信息系統

完善的信息系統是實現場站各種保障資源、保障力量和保障行動有機融合的紐帶。場站信息化建設總體目標應緊緊圍繞航空兵及其他作戰力量駐扎、作戰和訓練保障需求,實現廣域范圍內的場站各類信息系統與保障裝備的一體融合、保障需求實時可知、保障資源實時可視、保障活動實時可控。

第一,建立場站各類信息系統與保障裝備的一體融合。在包括聯勤保障力量、空軍保障力量、其他軍兵種保障力量和地方保障力量在內整個保障力量體系中,場站內各類信息系統、保障裝備與相關系統和保障裝備實現無縫連接與一體融合。

第二,實現場站保障資源實時可視。通過應用自動識別技術、電子數據交換技術、條形碼技術、射頻技術等現代信息技術,對場站的保障車輛等裝備和倉(油)庫設施、設備進行數字化改造,實現場站物資查找、調配、運輸和分發的可視可控。即:場站保障資產可視,能隨時了解設施裝備、物資力量及資金信息;保障資源的全狀態可視,能隨時了解物資再辦、倉儲、在運狀態,保障力量駐扎、行進狀態,保障裝備設施完好狀態;保障全過程可視,能隨時了解保障實施進展情況,后勤資源歷史數據等。

應以信息化為支撐,集中力量對場站設施、裝備進行信息化改造,實現保障裝備的智能化、保障資源的可視化,從而縮短決策時間、提高保障效率。

第三,實現保障活動實時可控。構建以控制流為核心,以反映人力流、物資流、資金流狀態的信息流為主要內容的保障指揮控制系統,通過信息流和控制流的快速流動,實現對保障活動的有效控制。

(二)建立高效的場站指揮體系

指揮體系是場站后勤保障系統的中樞,高效的指揮體系是實現場站快速保障的重要手段。信息化條件下航空兵遂行作戰任務,沒有一個靈敏高效的場站后勤指揮體系,根本不可能實現對航空兵部隊實施快速、有效保障。

當前,場站后勤保障指揮手段還比較落后,沒有獨立的通信網,現有的自動化指揮設施、設備還不完善,性能不穩定、效率很低,這嚴重制約著場站后勤保障能力發揮。

第一,建立一體化的場站指揮平臺。按照信息共享、資源可視、全程控制的要求,保證場站各級互聯互通,實現指揮平臺的一體化。同時,收集與場站后勤保障人員、裝備、物資及戰場區域相關的情況,保障能力評估等信息,增大信息流,提高指揮人員的反應能力。第二,減少指揮層次。刪繁就簡,合理設置指揮要素,簡化環節、縮短流程,形成上下貫通、橫向相連的指揮體系。

(三)建立結構優化的場站保障單元

隨著航空兵部隊裝備不斷更新和信息化條件下多機種協同作戰,提高場站各保障專業的保障能力成為必然。為有效提高場站保障能力,對場站各保障單元進行模塊化編組,優化保障結構。

第一,進行場站保障結構的優化。根據新形勢下的保障要求,著力提高專業保障人員素質,優化專業保障人員和通用勤務人員比例。優化各保障專業比例,提高綜合保障效能。

第二,進行場站保障單元和要求模塊化的分組。模塊化是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的先進理念和有效方法。模塊化最大的好處在于可實現各專業、各職能、各層次人才的精確定位,實現最優化配置。根據信息化條件下多機種協同作戰保障的需要,把單一專業組成的保障分隊調整為多專業合成的保障分隊;同時,實現各保障分隊的靈活組合,實現保障單元的模塊化分組,適應保障任務的需求。

第三,采取多種方法,提高各類保障人員業務素質。提高場站綜合保障能力,必須要有一批業務精良的專業保障人員。隨著場站信息化的不斷推進,對場站人員素質要求越來越高,而場站保障人員院校畢業后參加過相關培訓的不多,造成操作新的保障裝備業務不夠熟練,知識面達不到信息化的要求。這就要求對場站各類人員經常充電,提高業務能力。

參考文獻

[1] 徐瑞剛. 航空兵場站信息化人才建設探析.空軍軍事學術.2012. 02

[2] 夏新民.徐德輝.劉次仿.裝備精確保障模塊化體系研究. 東南軍事學術2008.05

[3] 姜琨 康毓波 于立國. 淺析現階段航空兵場站信息化建設.空軍軍事學術.2010.09

猜你喜歡
場站效能
立足優化設計提高作業效能
首發專列
基于改進TOPSIS有人/無人機協同作戰效能評估
中學英語教學中多元智能理論指導下學生自我效能感的培養
油田三相分離器效能分析
油田三相分離器效能分析
海鐵聯運場站協同應用系統的研發和應用
場站管道焊接工藝及質量的把控
教師情緒調節自我效能感對主觀幸福感的影響及作用機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