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青花與元雜劇

2013-09-11 05:27李紹斌
唯實 2013年2期
關鍵詞:元青花青花瓷

李紹斌

(作者系中共江蘇省委黨校圖書館原館長)

在中國歷史上,元代是一個十分特殊的時期。元代雖然僅存在短短的九十幾年,竟也創造出獨特的燦爛文明,特別是產生出了堪與唐詩、宋詞相媲美的元曲,創燒出了獨步天下的青花瓷器。在元代中后期以元雜劇、人物故事為題材的青花瓷可以說是元曲、中國畫與彩繪瓷的完美結合。千古無匹的至正型元青花瓷器,件件美輪美奐,價值連城,深受人們的喜愛和收藏家們的追捧,是理所當然的。

元曲——中國文學史上的絕唱

近代學者王國維在他的《宋元戲曲考·序》中指出:“唐之詩、宋之詞、元之曲,皆所謂一代之文學,而后世莫能繼焉者也?!痹谥袊膶W史上,唐詩、宋詞、元曲是三足鼎立的豐碑,后代無法逾越的高峰。元曲包括散曲和雜劇。散曲是一首首可以清唱的歌詞;由散曲成套組成的雜劇,有一定的故事性,是集念、唱、做、打為一體的綜合性舞臺戲劇表演藝術。元曲起源于民間,流傳于街巷,因為題材廣泛,揭示現實深刻,貼近百姓生活,人物形象生動,演唱格調清新,為人們所喜聞樂見。在元大都有劇作家組成的沙龍書會,有專供演出的劇場,有生、旦、凈、末分工的專業演員,還有歡喜看戲的廣大觀眾。所以元代雜劇十分興盛,中國戲劇已經發展到成熟階段。

在元朝短短的幾十年間,涌現出240多位有名有姓的劇作家,創作出600多種不同內容的戲劇佳作,另有佚名雜劇200多部,真是前無古人。元代戲劇家鐘嗣成在《錄鬼簿》中著錄元雜劇458種,明代戲劇理論家朱權《太和正音譜》著錄元雜劇535種。錢曽《也是園藏雜劇》收藏失去作者姓氏的雜劇劇本120余種,其中反映春秋故事的10種,西漢故事的5種,東漢故事的8種,三國故事的21種,水滸故事的8種,六朝故事的一種,唐代故事的12種,五代故事的6種,宋代故事的9種,神仙故事的16種,雜傳故事的20種。元代戲劇創作和演出之盛由此可見一斑。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元曲的崛起,能與唐詩、宋詞鼎足而立,絕不是偶然的。蒙古族建立全國政權以后,北方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相互融合,詩與音樂相聯系而發展,戲與故事相結合而生動。剛健清新的民族歌舞,通俗易唱的民間小調,使元曲吸收多種文化藝術的元素,從而取代了已經僵化了的宋詞的地位,成就了一代之文學。這是其一。

其二,長期以來,封建儒家傳統思想束縛人心,而元代少數民族思想奔放。元政府的文化政策比較寬松,宗教信仰多元化,所以劇作者的思想也比較解放。這為元曲的產生提供了思想上的條件。

其三,元仁宗以前的幾十年中,廢除了科舉,讀書人失去了當官進階的基礎,沒有了生計,淪入社會的底層。他們在尖銳的民族和階級矛盾中,與被奴役、被壓迫的勞動人民共同飽受政治上的暴虐統治、經濟上的殘酷壓榨和生活上的悲慘痛苦。正是由于他們深入社會現實,了解人民疾苦,所以他們的劇作也就比較真實地再現元代社會的方方面面。有的借古諷今,揭露統治者的兇殘暴虐;有的詠史懷古,總結歷史興衰、朝代更替的經驗教訓;有的反映社會的黑暗和人民的反抗;有的描寫男女的純真愛情,鞭笞封建禮教;有的托物言志,抒發文人的報國志向和清高情懷。

其四,元統治者在征戰統治之余、腐敗享樂之際,雖然文化不高,竟也喜好聽曲看戲?;謴涂瓶己?,竟規定“以曲取士”,考官出題,考生按題填曲,以決定優劣。如同宋代以一句唐詩為題作畫,以切合詩意,匠心獨到之畫為優一樣。這也是元曲興盛的一個原因。

總之,從總體上看,元雜劇題材豐富,視野開闊,藝術精湛,形象豐滿,在中國文學史上占據了一席之地。

元青花——中國陶瓷史上的絕品

青花瓷雖然發軔于唐代,但并不成熟。經過宋代幾百年的斷檔,到元代中后期,突然出現并完美起來,堪稱奇跡。然而,偶然性存在于必然性之中。北宋末年,1115年女真貴族建立奴隸制國家——金,1127年金兵南下,俘虜了宋徽宗、宋欽宗,宣告北宋滅亡。宋室南遷,宋高宗在江南建立南宋。北方廣大漢族人民不堪戰亂屠戮,紛紛南逃。

北方勞動人民的南遷,不僅在江南開發農田,興修水利,促進了農業生產,同時繁榮了城市和商業,帶動了手工業的發展。范文瀾主編的《中國通史》特別寫到制瓷業的發展:“南宋瓷窯增多,各地瓷器產量有不同程度的增長。瓷窯規模較大。江西的景德鎮在南宋時有較大發展;吉州窯和浙江龍泉窯以及廣東、福建沿海地區的瓷窯也都發展迅速,是重要的瓷器產地?!痹瓉碓诒狈綗斐鼍来善鞯娜旮G、鈞窯、官窯、定窖、磁州窯等地的窯工師傅們,遷居江南以后,為了生計,重操舊業,各自找到自己的謀生之路,利用江南優質制瓷原料,運用自己的制瓷技術和裝飾技藝,大大促進了瓷業生產的發展。

磁州窯以氧化鐵為著色劑的釉下彩繪,在吉州窯發揚光大;定窯的復燒技術和裝飾手法,在景德鎮等地廣為使用,燒出影青和“南定”;汝窯、官窯的窯工、技師,在杭州燒造出修內司和郊壇下官窯,在龍泉窯、越窯燒出精美的宮廷用瓷。在龍泉窯的產品中,有模印“河濱遺范”銘款者,可證明有些窯工們,來自北方。古籍中的“河”字,多指黃河。如“舜陶于河濱”,即是黃河之濱。而北宋時期的幾大名窯,皆出于黃河流域的河南、河北。來自北方的窯工們在龍泉傳授精湛的傳統制瓷工藝,自然視之為“河濱遺范”。

南宋制瓷業經歷了150年的發展,景德鎮的白瓷、影青瓷,在胎和釉上為元代青花瓷、樞府瓷的成功燒造打下基礎;吉州窯的釉下彩繪技法,又成為元代釉下青花彩繪的先導。一個用氧化鐵,一個用氧化鈷,只是著色劑材料的差異。而在瓷胎上以毛筆繪畫紋飾,再上釉,高溫一次燒成的技法則是相通的。

元朝統治者對外開拓疆土,擴大貿易,直達西亞和歐洲。西亞阿拉伯民族特別喜愛藍色,美索不達米亞的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早就燒造出藍釉陶器和藍琉璃。藍釉陶器和藍琉璃的著色劑,就是當地出產的氧化鈷礦料。元朝建國以后,東西方經濟文化得以交流。特別是到了元代中晚期,西亞的蘇麻離青料與景德鎮的優質瓷土、釉料和高超的制瓷技術相結合,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和繪畫風格與中國傳統繪畫技法、紋樣元素相融合,創燒出以氧化鈷為著色劑的釉下藍色彩繪瓷器,并一下子成熟起來,產生出影響巨大的胎白、釉亮、畫精、型美的青花瓷。

元青花人物故事繪畫——中國美術史上的杰作

瓷器的燒造,是中國傳統手工業。元青花瓷器的生產,其大宗自然是為了銷售,以滿足出口和國內之需。既然成了商品,便與經濟相關聯,而其上的紋飾、款識,又與當時的社會生活、思想觀念、民俗風氣、藝術形式相聯系,必然是當時人們的價值取向、意識形態的反映。

從目前所知的資料分析,如果說元朝延祐六年前后,景德鎮的彩繪瓷仍以鐵的氧化物為著色劑,生產釉下褐彩的話,那么,元青花的燒造當在延祐之后,至治到至正二十年,前后不過三四十年的時間。至正十一年前,或為西亞回回商人來料、來紋樣加工定燒;或為皇室特需燒造,作為饋贈西亞的欽察、察合臺、窩闊臺、伊爾等幾個汗國的禮品;或作為外貿出口,為國家換取國外稀珍物品。至正十一年之后,景德鎮的青花瓷,則主要為國內商人、富戶生產燒制。因為至正十一年暴發了紅巾軍大起義。劉福通、徐壽輝、方國珍、張士誠等領導的農民義軍聲勢浩大,元朝統治已搖搖欲墜。

至正十二年,朱元璋參加紅巾軍;至正十七年以后,率部攻占皖南、浙東一帶;至正二十年,大敗陳友諒于鄱陽湖,完全控制饒州景德鎮。這期間,由于戰爭頻仍,社會混亂,對外貿易斷絕,東西方人員往來驟減。以前從西亞進口而來的蘇麻離鈷料所剩無幾,只能為國內漢族富戶少量地燒制青花瓷器。因此,在青花瓷上不僅繪制了較多的古代傳統吉祥植物、動物紋樣,而且在青花瓷上出現了平話、雜劇中的漢族人所崇拜的英雄豪杰、功臣良相人物,以及所喜聞樂見的忠孝節義、悲歡離合故事,無疑這是史無前例的。這些題材的出現,恰恰將元代青花瓷的創制,推向了一個空前絕后的頂峰。

就目前所知,繪制人物故事的元青花瓷器大約有以下數種:

國內外博物館收藏的人物紋元青花藏品有:

1.“蕭何月下追韓信”梅瓶南京博物館收藏

2.“蒙恬將軍”玉壺春瓶湖南省博物館藏

3.“四愛圖”梅瓶 武漢市博物館藏

4.“周敦頤愛蓮圖”玉壺春瓶 江西上饒博物館藏

5.“陶淵明愛菊圖”玉壺春瓶 廣東省博物館藏

6.“道教全真七子”大罐北京大都會博物館藏

7.“尉遲恭單鞭救主”大罐廣西橫縣文管會藏

8.“唐太宗與尉遲恭”大罐美國波士頓博物館藏

9.“三顧茅廬”大罐 美國波士頓博物館藏

10.“三顧茅廬”梅瓶 裴格瑟斯基金會藏

11.“周亞夫屯細柳營”大罐日本安宅美術館藏

12.“孟月梅寫恨錦香亭”大罐 日本萬野美術館藏

13.“昭君出塞”大罐 日本出光美術館藏

14.“西廂記—拷紅”梅瓶英國維多利亞博物館藏

近年來大拍賣公司人物紋元青花拍品有:

1.“錦香亭”大罐 佳士得2005年秋拍

2.“鬼谷下山”大罐 佳士得2005年秋拍

3.“三顧茅廬”大罐 蘇富比1994年秋拍

4.“林和靖愛鶴”菱口盤北京瀚海2005年秋拍

5.“拜月亭”蓋罐 蘇富比1994年拍品

私人收藏人物紋元青花殘器有:

1.“拜月亭”大碗殘件

2.“西游記”香爐殘片

3.“西廂記”梅瓶殘片

4.“寒窯記”大碗殘片

5.“燕青賣線”玉壺春瓶殘片

6.“八仙—呂洞賓”盤殘片

7.“陶淵明愛菊”大碗殘片

8.“昭君思鄉”粉盒蓋殘件

9.“轅門射戟”大罐殘片

從以上不完全統計的人物故事紋元青花,可以看出其繪畫內容,大多有著宋元話本和雜劇的影子。

我特將有著對應題材的元雜劇部分列舉如下:

1.西廂記:王實甫《崔鶯鶯待月西廂記》、李景云《崔鶯鶯西廂記》

2.王昭君:馬致遠《破幽夢孤雁漢宮秋》、關漢卿《漢元帝哭昭君》、張時起《昭君出塞》、吳昌齡《月夜走昭君》

3.韓信:金仁杰《蕭何月下追韓信》、武漢臣《窮韓信登壇拜將》、王仲文《淮陰縣韓信乞食》、李壽卿《呂太后定計斬韓信》、鄭廷玉《漢高祖哭韓信》、無名氏《韓元帥陰渡陳倉》

4.尉遲恭:尚仲賢《尉遲恭單鞭奪搠》、于伯淵《尉遲恭病立小秦王》、鄭廷玉《尉遲恭鞭打李道煥》、無名氏《尉遲恭鞭打單雄信》

5.錦香亭:王仲文《孟月梅寫恨錦香亭》

6.細柳營:王廷秀《周亞夫屯細柳營》、鄭光祖《周亞夫細柳營》

7.八仙:岳伯川《呂洞賓度鐵拐李》、無名氏《漢鐘離度卻藍采和》

8.西天取經:吳昌齡《唐三藏西天取經》、無名氏《二郎神鎖齊天大圣》

9.鬼谷下山:無名氏《后七國樂毅圖齊》

10.三國故事:王仲文《七星壇諸葛祭風》、《諸葛亮秋風五丈原》、無名氏《劉關張桃園三結義》、武漢臣《虎牢關三戰呂布》、石君寶《東吳小喬哭周瑜》、王曄《臥龍崗》

11.拜月亭:關漢卿《閨怨佳人拜月亭》

12.燕青:李文蔚《燕青射雁》、李文蔚《報怨臺燕青博魚》

13.寒窯記:張酷貧《薛仁貴衣錦還鄉》

14.陶淵明:高仲賢《陶淵明歸去來辭》、無名氏《陶淵明東籬采菊》

通過上述對照分析,我們一方面可以看出元代雜劇的創作和演出在當時十分興盛,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元代雜劇對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影響之深,乃至影響到瓷器的生產和繪畫。

這些元青花人物紋飾,深刻反映了元代社會的現實,蘊藏了元代社會的大量信息,可供我們研究。

其一,反映元代畫家們的動向。元青花瓷人物故事紋飾,無疑是元人的繪畫,而且從繪畫水準上看絕非等閑工匠所能為,必定是有一定造詣的畫家的精心之作。這些以瓷器為載體的元代繪畫杰作,無疑填補了中國美術史上的空白,盡管沒有留下畫家的姓名。那么,這些繪瓷的畫家從何而來?在中國繪畫史上宋代是一個高峰。宋代不論山水畫、花鳥畫,還是人物畫,題材多樣,藝術手法多有創新。佛教畫、肖像畫、歷史人物畫、風俗畫等從多方面反映社會生活。藝術成就的取得,與朝廷設立畫院,專職畫家勤奮創作分不開。元代廢除科舉,讀書人仕途無望;取消畫院,畫家們無用武之地。除少數人被政府起用,如何澄,以畫藝入仕,官至一品。然人在曹營心在漢,曾畫《歸去來兮圖》,表現陶淵明的歸隱生活;一些畫家歸隱山林,畫一些山水畫,如錢選,多畫《山居圖》,隱于繪事,以終其身;絕大多數畫家,則下落不明。這里,不排除一些畫家流落景德鎮,找到自己安身立命之處。以鈷料為墨,以瓷胎為紙,精心創作,既有了生活出路,又有了施展才華的藝術成就感。還有一些畫家在民間進行木刻版畫創作,開拓了世俗人物畫的新領域。元代至治年間,建安虞氏刻印版畫《七國春秋樂毅圖齊》,可以說是我國以版畫的形式木刻印刷的第一部連環畫。元青花鬼谷下山紋飾,便摩繪于這部書中。之外,還有畫家與刻工合作的佛教木刻版畫多種。

其二,反映元代漢人們的呼聲。盡管元代統治者將全國人分成若干等級,一再貶低漢人的地位,但在元雜劇的內容上和元青花瓷器的繪畫上,依然頑強地表現著漢人的意識形態。人物故事紋飾,不論是帝王將相、英雄豪杰,還是才子佳人、文人墨客,無一不是漢民族的人物形象。這些人物故事畫出現在青花瓷器上,不可能是出口之需。因為西亞阿拉伯地區的人,并不了解中國古代的歷史,更不會去崇拜漢人的歷史人物。這些人物故事畫出現在青花瓷器上,也不可能是專供元政府陳設。蒙古族貴族不會數典忘祖,去頂禮膜拜漢人的英雄。那么,這些青花瓷器只能是那些有著重新恢復漢族統治情結的人們,為表達從心底發出的對元人統治不滿情緒,所繪制,所定燒。特別是元朝至正后期,異族統治日趨式微,農民起義方興未艾,朱元璋控制了景德鎮,推翻元朝有望時,這種人物故事青花瓷器的燒制,不論是數量還是質量,應該是一個生產高潮。

猜你喜歡
元青花青花瓷
青花瓷,拍賣界的傳奇
煥活青花瓷國風之美
青花瓷的前世今生
郭德綱巧用寓言勸愛徒
最貴“福祿”元青花 元青花纏枝福祿萬代大葫蘆瓶拍賣價5681萬元
純凈的青花瓷
青花瓷
元青花鑒賞心得
空中青花瓷
元青花的兩個江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