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建東辛西油田油藏分類精細化管理系統

2013-09-22 06:54張衛華
投資與創業 2013年1期
關鍵詞:采收率油藏管理系統

張衛華

一、課題背景及課題提出

(一)課題背景

1.東辛西油田是一個由30套開發層系,77個大小含油斷塊組成的復雜斷塊油田,其特點是:斷塊破碎,含油層系多,油水關系復雜。

2.舊有的油藏管理模式嚴重制約著開發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課題提出

經過認真分析,我們認為影響油藏管理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幾點:

1.油藏問題分析的時效性和準確性。

2.各級開發管理部門的協調性。

3.油藏基礎資料的準確性以及現場問題反饋的及時性。

4.油藏管理的全方位、全過程的監督和跟蹤的精細化、動態化和科學化。

5.油藏管理人才技術能力的提升及激勵機制。

針對以上幾點油藏管理的主要因素,我們提出了“創建東辛西油田油藏分類精細化管理系統”這一研究課題。

二、油藏分類精細化管理系統的內涵及特點

油田開發精細化管理,是針對高速高效開發油田精細油藏經營管理,進一步提高開發效果而形成的管理模式。

其特點為:

1.創造性的將“分類精細管理”的概念及方法應用到開發工作中,變“單個分析問題”為“系列分析問題”,將以往的“單兵作戰”變為“多人聯合”,打破區塊管理的個人界限,實現油藏管理的多樣化、精細化,使油藏管理真正實現科學化、動態化。

2.以“油藏分類”為依托,實現“單井問題多人分析,百家爭鳴經驗推廣”的運行方式,實現精細地質研究、油藏分類精細管理管理、所礦結合油水聯動的新型油藏管理模式。

3.創建一個“個人、小組、動態室”相互學習溝通、資源共享的開發管理平臺,提高優良管理經驗實踐速度,提高油藏精細開發管理水平。

三、油藏分類精細化管理系統的具體做法

(一)創立油藏管理精細化標準

1.界定油藏分類指標,對油藏進行合理分類。

2.根據油藏分類,建立油藏開發管理的預警指標體系。

(二)精細油藏管理,努力實現良性開發,為實現可持續發展做到減產有序、穩產有方,增產有效

東辛西油田經過多年的高速高效開發,主力油田普遍進入特高含水、原油產量遞減階段,原油產量遞減幅度明顯加快。因此,不應再維持產量指標上的穩定,而必須是高效益的穩產。

1.實施精細油藏描述,摸清家底

東辛西油田所管轄的77個大小含油斷塊,地下構造和儲層變化較大,是開采難度較大的油區。油田開發的主要矛盾是對油藏地下潛力認識不清,致使治理措施帶有一定的盲目性。

(1)利用現有地質資料進行精細動態研究,提出開發過程中存在的注采矛盾,重點抓關鍵環節。

一是明確描述的方向,二是細節描述精確到位,三是油藏描述流程合理。

(2)把精細油藏描述作為龐大的系統工程來抓,切實做好“三個整體,四個原則”。

三個整體就是整體規劃、整體描述、整體實施:四個結合就是精細油藏描述工作和成果的轉化與產能建設、注采井網調整完善、控水穩油綜合治理、三次采油相結合。

2.精細油藏管理,細化管理單元、量化考核指標,實施單元產量目標化管理

單元目標化管理,就是將油藏基本的單元作為管理對象,為每個單元量身制定一套“治療方案”,堅持實施水井治理、措施方案優化、基礎地質完善等各項工作,并落實到責任人,以達到增強油田穩產基礎的目的。

(1)轉變油藏開發方式,有效挖潛老區剩余油。

(2)“三員”孤立分析向一體化分析轉變。

(3)單井分析向井組分析轉變。

(4)籠統分析向“個性”把握轉變。

3.優化措施、產量結構,實現措施創新。

(1)優化措施過程管理,提高油井措施效益

(2)應用盈虧平衡分析方法,改善單井開發效果

一是最大限度地發揮高效井潛力。

二是優化低效井管理,使其向高效井轉化,

三是綜合治理無效、低效井,使其有效、高效井轉化,

四是重新認識特高含水井,變“敞開”為“間開”;重新認識非主力層,變“配角”為“主角”:重新認識油水過渡帶,變“禁區”為“特區”。

(三)針對不同類型油藏分類目標化管理,有效提高單元采收率

隨著油田開發進入中后期,潛力挖潛逐漸向中低滲透薄層轉移,因此為了進一步提高采收率,及時轉變觀念,做好油藏管理的“四個轉變”:一是油水井動態分析由區塊整體向井組、單井轉變:二是注水方式由單一向多樣性轉變;三是潛力分析由平面向縱向轉變:四是完善注采關系由主力開發層系向小層油砂體轉變。

1.斷塊油藏提高采收率對策及管理方法

以斷塊油藏為研究對象,逐個單元進行分析,將東辛西油田斷塊油藏分為4大類,即:簡單型斷塊(相當于整裝油藏)、開啟型斷塊、半開啟型斷塊和封閉型斷塊。對于這類油藏采取的主要技術和管理方法如下:

①精細油藏研究,搞清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規律。

②搞好注采調整工作,實施“控水穩油工程。

③優化零散新井井位部署,增加可采儲量。

2.巖性油藏提高采收率對策及管理方法

該類油藏主要包括營11、營6、營691等斷塊,地質儲量1985x104t。該類油藏進一步分為中高滲油藏和低滲透油藏。

①多技術優化結合,控制高滲透油藏含水上升速度。

②攻堅啃硬,改造“x2低”單元,提高儲量動用程度。

3.稠油油藏提高采收率對策及管理方法

該類油藏主要分布在東辛油田營8東營組、營47-8等7個斷塊,地質儲量3500x104t,采收率21.5%。針對這類油藏,充分應用新工藝、新技術,加大難動用儲量開采力度。

(四)優化人力資源與評價考核激勵機制一體化聯動,激發技術潛能

在油藏經營管理過程中,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最大限度挖掘廣大油藏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的潛能。極大激發工作熱情和積極性。

1.堅持人員培訓注重素質的觀點,采取多種培訓形式,培養人才。

2.開展崗位技術練兵和形式多樣的動態分析觀摩會,加強技術人員之間的交流,充分發揮好典型的導向、示范、激勵作用。

3.創建一個“個人、小組、動態室”相互學習溝通、資源共享的開發管理平臺,提高優良管理經驗實踐速度,提高油藏精細開發管理水平。

四、油藏分類精細化管理系統實施效果

經過分類精細化管理的實施,較好地實現了油田開發儲采平衡,油田開發實現了良性循環。

1.含水上升率:含水上升趨勢得到有效控制,油田含水由年初的91.6%→目前的91.3%。

2.減緩產量遞減:油田日油水平由年初的1913噸→目前的1958噸。

3.自然遞減同期對比由11.29%→8.19%,綜合遞減由3.2%→1.2%

五、油藏分類精細化管理系統推廣意義

(一)油田開發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實施油藏分類精細化管理系統油藏管理模式后,油田能實現高含水期產量的穩中有升,自然遞減得到有效控制,遏制斷塊含水上升趨勢,穩產基礎進一步改善。

(二)油田各斷塊采收率進一步提高,為實現油藏最佳效益開發奠定基礎

通過精細地質勘探研究和油藏描述技術結合實際開發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在井間滯留區、構造高部位部署的新井均能取得較好的效果,進一步挖掘了剩余油潛力,提高斷塊的最終采收率,為實現油藏最佳效益開發奠定基礎。

(三)技術創新能力取得長足進步

通過推行三級聯動的油藏經營管理,采油廠人才激勵機制更加完善,逐步實現了油田專業技術人才、管理人才的合理配制和有效接替。人才結構更加科學,為采油廠今后的持續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猜你喜歡
采收率油藏管理系統
基于單片機MCU的IPMI健康管理系統設計與實現
基于物聯網的IT運維可視化管理系統設計與實現
低滲透油藏C02吞吐選井條件探討
Q井區標定采收率及計算可采儲量研究與應用
關于低滲透油藏地質特征與開發對策探討
淺談油藏地質特征及開發對策
玉米淀粉水解液的制備及對油藏中產甲烷菌的激活
玉米淀粉水解液的制備及對油藏中產甲烷菌的激活
基于分布式數據庫Cedar的高效工單管理系統設計與實現
基于.NET框架的內容管理系統設計與實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