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討我國社保機制的完善

2013-09-22 06:54龐志華
投資與創業 2013年1期
關鍵詞:人口老齡化養老金社會保障

龐志華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口老齡化的程度不斷加深,失業人口的增加,社會保障體系在人民的生活中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從養老保險出現的問題談起,同時介紹了其他的社會保障難題,并在最后提出了如何完善社會保障制度體系的方法和措施。

關鍵詞:社會保障;養老保險

最新發布的《化解國家資產負債中長期風險》研究報告預測,到2013年,中國養老金的缺口將達到18-3萬億元。報告指出,人口老齡化沖擊下我國養老金的統籌賬戶將給財政造成巨大負擔。做好基本養老保險工作是各級政府的基本職責和工作重點之一,但是我國的基本養老保險正面臨著許多困難和問題,在實踐中政出多門,影響了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確定性、強制性與完善性,不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亟待研究和解決。

一、基本養老保險存在的問題

1.人口老齡化越來越嚴重。我國人口老齡化速度加快,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據第五次人口普查,目前我國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達8811萬人,到2030年,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將達到18,2%,絕對數超過2,5億人。按照國際通行標準,60歲以上人口比重達10%以上或65歲以上人口比重達7%以上即為老年型人口社會。對于老年型人口社會,社會保障就顯得尤為重要。一方面,老年人歲數大,不能很好的照顧自己,生活照料需求增多。另一方面,家庭養老功能弱化,在一些經濟不發達的地區,退休職工的養老問題更是嚴重。

2.養老金替代率偏高。養老金替代率是指退休者領取的養老金占其退休前工資收入的百分比,這個比例應當是保持適中比較好。國際勞工組織1952年提出的《最低社會保障標準公約》規定,參加老年保險30年的職工,退休金替代率40%可以接受,這也是目前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的待遇水平。從國際社會看,只有少數國家的基本養老保險替代率超過60%。如美國、加拿大的法定養老金平均替代率為40%,日本為68%。而我國的替代率普遍偏高,維持在70%至80%,這里還不包括非統籌支付的費用,如果加上非統籌費用,替代率將更高,遠遠超出社會經濟的承受能力。

3.養老基金缺口太大。前文已述,到2013年,養老金缺口可能達到18.3萬億元。之前的年度養老金都是有結余,2012年我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2.37萬億元。突然一下出現這么大的缺口實在是匪夷所思,也許是因為統計口徑的不同。養老金缺口如果一直存在,那么它的含義就是未來退休的人員將可能將無法領到足夠的退休金來生活。

二、其他的社保問題

社會保障制度是國家通過立法而制定的社會救助、保險等一系列制度的總稱。是關系到國家穩定的一項重要經濟和社會制度。主要分為社會保險制度、社會福利制度、社會救濟制度、社會優撫制度和社會互助制度等?,F如今不光養老保險方面存在突出問題,在其他一些社保問題上也存在一些難題。

1.法律不健全,立法滯后

世界上其他國家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和發展,都是立法在先。而我國目前很多現行的社會保障法律法規,都是在經濟運行中出現問題時的應急產物,無法在根本上解決問題。比如當國企經營不景氣,面臨破產,如何安置職工等問題就出現了。這時候政府才考慮如何設立失業保險法,立法總是滯后于經濟的發展,沒有前瞻性。

2.農民工等非正規就業人群保障難

我國的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70%,如何對于這些人口進行社會保障服務是很困難。雖然目前有大量農民工涌入城市,但是還是有60%的農民無法享受到社會保障帶來的福利。隨著農民收入的逐年下降,這一問題也日益嚴重。還有城鎮的下崗失業人員的社會保障也存在困難。因為我國的失業保險并不包括農村就業人員與城鎮非職工人員,覆蓋率太低。國家用于下崗失業保險的經費包含兩部分:一是發放下崗職工的基本生活費,二是失業保險基金的支出。這兩項合計占GDP的比重較低。

3.醫療保險制度存在的問題

由于社?;鸾y籌賬戶的關系,即個人的醫療費用同個人所繳納的費用聯系不緊密,再加上一些客觀情況,比如國有企業效率低下、人口老齡化日益嚴重,很多企業無錢繳費或者拖延繳費甚至有錢也不繳費,造成了醫療費用無法很好的征集。而且,這樣的邏輯體系,即職工看病、醫生開藥、國家和企業買單的“三不管”機制,又導致醫療費用浪費和一些職工得不到醫療保障的問題同時存在。

三、完善社保機制的措施

1.建立完善的社會保障法律制度

2010年出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有利于推動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趨于完善。社會保障立法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的重要組成部分,應將其放在重要突出的位置上,所以健全社會保障制度體系就變得尤為重要。一是加速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目前的社會保障只是重點在城鎮居民,而更應該受到保障的應該是農村的人口。下一步要加強農村弱勢人群的保障。二是建立統一的工傷保險運行體系。

2.擴大社會保障制度的覆蓋范圍

社會一直在發展進步,出現了多元化的就業格局。為了適應多元化的就業格局,我國的社會保障制度也應該做出變革。第一,要從觀念上改變。目前我國的社保范圍還是以正規就業人群為主要保障對象,對于一些非正規就業人群則不受保障。所以應該使非正規就業人群也享受到社會保障帶來的福利。同時,非正規就業人群對于保險的繳費能力較弱,那么社會保障就應該做出合理的改變,制定多層次的繳費標準,以滿足不同層次的人群要求,使得大部分的非正規人群都能得到合理的保障。而且,我國不同地區的貧富差距不同,因此要針對每個地區實施符合當地的物價標準,完善保障體系,使各類保障能夠最大程度的滿足不同地區人民的需求。

3.盡快推行彈性退休制度

推遲退休年齡,是世界上很多國家應對老齡化和養老金危機的一種措施。但是我們要從我國的國情出發,一方面推遲退休年齡可以延緩養老金的發放,緩解目前的養老金缺口,另一方面,由于我國人口眾多,勞動力供應豐富,就業壓力巨大,如果進行退休年齡的推遲,會導致失業率的增加。所以國家制定決策時應該統籌兼顧,不能顧此失彼。因此,彈性的退休制度變為可能。細想一下,雖然勞動力眾多,但是高級專業人才、高端技工等人才匱乏,在勞動力市場上很是缺乏。對于這批高級專業人才可以適當延長退休年齡,不失為一種好方法。

4.解決社保資金增值保值困難的問題

國外的一些社?;饋碓磸V泛,而且投資渠道也很多。一般都能進行風險投資,所以增值的可能性很大。而我國由于政策法律的限制,社保資金還未能完全在資本市場一展身手,只能投資于一些低風險低收益的基金品種或者存款、債券。目前的通貨膨脹率居高不下,導致這些收益都被過高的物價所吞噬。所以應該擴大社保資金的用途,擴大其在股票市場等風險稍大的市場的投資,完成社保資金的保值增值任務的完成。

四、結論

社會保障,是一個很重要的經濟和社會問題,關系到國家的穩定。如何完善社會保障制度體系依然是擺在社會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難題。政府應當有所作為,顯示出社會主義社會保障制度體系的優越性,達到對弱勢群體的有效保障,維護國家的平穩運行。

猜你喜歡
人口老齡化養老金社會保障
新時代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的根本遵循
中國人口老齡化:現狀、成因與應對
基于CiteSpace的近十年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可視化分析
技術創新視角下人口老齡化對經濟增長的影響
技術創新視角下人口老齡化對經濟增長的影響
日本逾10萬人被漏發養老金
您的退休養老金足以養老嗎?
老齡事業
關于擴大我國社會保障基金來源的研究
城鄉社會保障制度銜接模式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