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菌落形態鮑曼不動桿菌生物特征的分析

2013-11-19 05:11王國戧婁婷葉
檢驗醫學 2013年7期
關鍵詞:鮑曼黏液菌落

王國戧, 婁婷葉

(新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檢驗科,河南衛輝453100)

鮑曼不動桿菌是目前臨床上重要的條件致病菌,其分離率居高不下,并且耐藥性強[1],使鮑曼不動桿菌的感染在臨床的治療和預防上成為一個棘手的問題。本研究通過對臨床分離到的不同菌落形態鮑曼不動桿菌體外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和藥物敏感性分析來研究鮑曼不動桿菌生物學特征,希望能為臨床治療和預防鮑曼不動桿菌的感染做一些工作。

材料和方法

一、試驗菌株

試驗研究所用的鮑曼不動桿菌來自于新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2011年1至6月間住院患者的痰液、分泌物、胸腹水等標本,其中痰標本均經過涂片鏡檢適合用于細菌培養,即鏡檢白細胞(WBC)>25個/低倍視野,上皮細胞<10個/低倍視野。我們將試驗菌株分為2組,第1組菌落為黏液型鮑曼不動桿菌,共48株;第2組菌落為非黏液型鮑曼不動桿菌,共64株。

二、方法

1.不同菌落形態鮑曼不動桿菌生物被膜生成能力檢測 用結晶紫染色法[2]對臨床分離的不同菌落形態鮑曼不動桿菌進行生物被膜生成能力檢測。具體方法如下:用細菌標準比濁管將不同組別的鮑曼不動桿菌菌液調節至0.5麥氏濁度,取10μL加入96孔平底組織培養板中(每孔含200μL 1∶50稀釋的LB培養液)。每株菌做3個復孔,一個空白對照孔只加培養液,37℃靜止培養48 h;每個菌的3個復孔中分別加入150μL 0.25 g/L的結晶紫染液,室溫下染色20 min;生理鹽水沖洗5次后晾干;每孔加入95%乙醇300μL,室溫脫色10 min;用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檢測每孔脫色液在570 nm處的吸光度(A570)值。每個菌的A570值等于其3個復孔A570值的平均值減去空白對照孔A570值。

2.不同菌落形態鮑曼不動桿菌體外藥物敏感性試驗 用紙片擴散法檢測2組鮑曼不動桿菌體外藥物敏感性,共檢測哌拉西林、替卡西林-克拉維酸、頭孢他啶、頭孢曲松、頭孢噻肟、頭孢吡肟、安曲南、亞胺培南、阿米卡星、慶大霉素、妥布霉素、環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復方磺胺甲口惡唑等14種藥物,結果判斷參照美國臨床實驗室標準化協會(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2011年判斷標準。

三、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2組鮑曼不動桿菌生物被膜生成能力的差異(A570值)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體外藥物敏感性試驗差異用兩樣本率的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 果

一、不同菌落形態鮑曼不動桿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檢測

第1組48株黏液型鮑曼不動桿菌生物被膜生成能力檢測結果為(1.459±0.353);第2組64株非黏液型鮑曼不動桿菌生物被膜生成能力檢測結果為(0.508±0.248),2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二、不同菌落形態鮑曼不動桿菌體外藥物敏感性試驗

黏液型和非黏液型鮑曼不動桿菌對常用的10余種抗菌藥物除亞胺培南、替卡西林-克拉維酸、妥布霉素、安曲南外,體外耐藥率都超過了50%。除替卡西林-克拉維酸外,2組鮑曼不動桿菌對其他抗菌藥物的耐藥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鮑曼不動桿菌的體外耐藥情況比較[株(%)]

討 論

鮑曼不動桿菌是一種臨床常見的條件致病菌,在非發酵菌種中是僅次于銅綠假單胞菌的第2位條件致病菌。臨床上分離到的鮑曼不動桿菌依據菌落形態的不同分為黏液型鮑曼不動桿菌和非黏液型鮑曼不動桿菌。本研究通過研究2種菌落形態的鮑曼不動桿菌在體外生物被膜的形成能力和體外藥物敏感性試驗發現,黏液型鮑曼不動桿菌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顯著高于非黏液型(P<0.05)。銅綠假單胞菌主要成分是細菌分泌到體外的多糖復合物,而復合物的主要成分是藻酸鹽,藻酸鹽加強了菌體與固體表面的黏附,這有利于生物被膜的形成,鮑曼不動桿菌的黏液型菌落主要成分是否也是由多糖復合物組成,這些多糖復合物的主要成分是否也是藻酸鹽,有待進一步研究。

關于2種菌落形態的鮑曼不動桿菌的體外藥物敏感性試驗,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除了亞胺培南、替卡西林-克拉維酸、妥布霉素、安曲南外,2種鮑曼不動桿菌對10余種抗菌藥物都有較高的耐藥率,耐藥率在50%以上,并且除了替卡西林-克拉維酸外2種菌落形態的鮑曼不動桿菌的體外耐藥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也就是說生物被膜的形成并不影響細菌在體外的藥物敏感性。關于這一點我們的試驗結果和部分國內外的報道有差異。部分國內和國外的研究報道稱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和體外藥物敏感性結果呈現負相關關系[3-4],但是也有部分研究稱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和體外藥物敏感性結果呈現正相關關系[5-6],各種關于細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和體外藥物敏感性結果的關系研究呈現不一致甚至相反的結論,說明細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和體外藥物敏感性結果并沒有必然聯系。之所以出現相反的結論我認為與以下因素有關:這些不同結果的標本來自不同的地域和國度,因此這些細菌面臨的生存環境和抗菌藥物抑制不盡相同,可能導致了上述不同甚至相反的結論;再者各家報道的細菌來源是否可以代表他們所在的區域,如果他們所用的細菌標本受來源的限制,只代表很小范圍來源的細菌,那就不具有普遍性,這也可能會產生一些誤差。

了解細菌生物被膜的形成能力對指導臨床治療細菌感染有很重要的價值。細菌一旦形成生物被膜,其在體內耐藥性將大幅度增加,這一現象已是共識,并且生物被膜是形成慢性持續性細菌感染的重要原因。

綜上所述,通過本研究我們知道了黏液型鮑曼不動桿菌具有很強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因此我認為,臨床微生物工作人員在向臨床報告微生物鑒定和藥物敏感性結果的同時應告知臨床鮑曼不動桿菌的菌落形態特征,這樣可以提醒臨床醫師在選擇對鮑曼不動桿菌敏感抗菌藥物的同時,采用適當的方法預防生物被膜的形成,這樣可減少鮑曼不動桿菌慢性持續性感染的發生率。

[1]岳文香,黃紹光,饒 潔,等.重癥監護室鮑曼不動桿菌的分子流行病學[J].中華傳染病雜志,2002,20(2):43-45.

[2]楊維青,劉曉峰,黃 震.銅綠假單胞菌臨床菌株生物被膜的定量分析[J].中國抗生素雜志,2009,34(3):181-183.

[3]孟 婕,胡成平,羅百靈.臨床分離銅綠假單胞菌mucA基因突變與藻酸鹽合成的關系[J].中南大學學報(醫學版),2009,52(12):1196-1201.

[4]王 政,劉 丁,黃冬梅,等.鮑曼不動桿菌臨床分離株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與耐藥性的研究[J].中國病原生物學雜志,2010,23(6):405-407.

[5]Rodríguez-Ba?o J,MartíS,Soto S,etal.Biofilm formation in Acinetobacter baumannii:associated features and clinical implications[J].Clin Microbiol Infect,2008,14(3):276-278.

[6]Hassan A,Usman J,Kaleem F,etal.Detection and antibiotic susceptibility pattern of biofilm producing Gram positive and Gram negative bacteria isolated from a tertiary care hospital of Pakistan[J].Malaysian J Microbiol,2011,7(1):57-60.

猜你喜歡
鮑曼黏液菌落
鮑曼不動桿菌雙組份調控系統研究進展
TTC應用于固體食品菌落總數測定研究
不同emm基因型化膿性鏈球菌的菌落形態
鞍區軟骨黏液纖維瘤1例
2014-2017年我院鮑曼不動桿菌分布及ICU內鮑曼不動桿菌耐藥性分析
會陰部侵襲性血管黏液瘤1例
對比分析菌落總數檢測片與國標法用于生鮮乳中菌落總數的檢測
鮑曼關于“世界音樂”作為跨文化策略的研究
黏液型與非黏液型銅綠假單胞菌Cif基因表達研究
黏液水腫性苔蘚1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