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師生物學專業教育類課程體系改革的研究與實踐*

2013-12-02 04:49張祥沛尤秋琴
菏澤學院學報 2013年2期
關鍵詞:學時生物學課程體系

張祥沛,尤秋琴

(曲阜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山東 曲阜 273165)

高師生物學專業教育類課程體系改革的研究與實踐*

張祥沛,尤秋琴

(曲阜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山東 曲阜 273165)

立足于高師培養目標和基礎教育新課改對生物教育人才的需求,對高師生物學專業教育類課程體系改革的基本原則、新課程體系的構建、課程計劃的制定和實施,進行了探索性的研究與實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介紹了開展高師生物學專業教育類課程體系改革的一些工作、認識和成績.

高師;生物學專業;教育類課程體系;改革

1 問題的提出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對中學生物學教師素質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為了了解畢業生的工作情況,征求他們對母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意見和建議,以改進教育教學工作,于2006年9月對我們學院2002屆至2005屆生物科學專業(師范類)畢業生進行了追蹤調查,共發出問卷232份,收回有效問卷216份.在“你認為自己從事中學生物學教師工作的最大影響因素是____”一項調查中,給出四個選項:A.生物學專業知識水平低;B.相關學科知識面窄;C.缺乏必要的生物學從師技能;D.個性心理素質較差.調查結果是,回答A的13人(占6.02%)、B的43人(占19.91%)、C的123人(占56.95%)、D的37人(占17.13%).使我們震驚的是,認為“缺乏必要的生物學從師技能”是自己從事教師工作的最大影響因素的竟高達56.95%.其他師范院校的調查結果也表明:“師范生的專業基礎知識較扎實,但組織管理能力較差,難以勝任班主任工作,不能有效地組織和指導學生的實踐活動;不善于口頭表達,不善于板書,不會制作教具,不會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專業思想不穩定”[1]等等.由調查結果得出如下結論:我院生物學專業畢業生在從師技能培養方面,存在著嚴重的不足與缺陷,畢業后不能盡快、更好地適應中學生物學新課程教學的需要.

我們認為,這種狀況雖然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如辦學指導思想存在著重“學術性”輕“師范性”的傾向;生物學專業教育類課程任課教師不了解中學生物學新課改實際,缺乏中學生物學教學經驗以及指導學生從師技能訓練的能力;但是,生物學專業教育類課程體系不合理,門類單一、數量少、缺乏層次,教學效果差,是其根本原因.生物學專業教育類課程體系亟需進行調整和改革.對此,我們進行了一些探索性的研究與實踐.

2 高師生物學專業教育類課程體系改革的基本原則

根據國家教育部有關文件精神[2],“進行教學內容及課程體系改革要更新教育觀念,樹立以人的全面發展為中心,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從知識傳授向能力培養轉變的觀念;面向世界、面向現代化,課程體系要反映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趨勢,不斷吸收新的科技成果;面向生產實踐,為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強化基礎理論,加強技能培養,適當拓寬專業面,以適應社會經濟多方面的需要.”基于上述要求,我們提出的生物學專業教育類課程體系改革的基本原則是:1)高師生物學專業培養目標與中學生物教育實際需要相適應的原則;2)高師生物學專業教育類課程體系相對穩定與彈性開放相統一的原則;3)高師生物學專業教育類課程計劃的科學性、可行性、靈活性并重的原則;4)學生的理論學習與實踐學習相結合的原則;5)學生的知識、能力與情感態度價值觀協調發展的原則.

3 高師生物學專業教育類新課程體系的構建[3]

在調研基礎上,針對目前基礎教育新課改的需要和高師生物學專業教育類課程體系改革現狀,提出了高師生物學專業教育類課程體系改革的新思路.結合生物學科特點和學校實際,在“教育心理學”、“教育學”、“教育技術學”等公共教育專業課的基礎上,構建了相對系統的高師生物學專業教育類新課程體系.具體內容和結構如圖1所示.

圖1 高師生物學專業教育類新課程體系

新課程體系的主要特點是:1)我們把7門系列課程劃分為專業基礎必修課(1門)、專業特色限選課(2門)和專業特色任選課(4門)三個層次類型,它們作為既相對獨立又相互聯系的三個板塊,使得新課程體系表現出既相對穩定又具有彈性和開放性的結構特點,克服了舊有課程體系所具有的“單一性”、“封閉性”、“排他性”等缺陷[4].2)課程的修習方式采用必修、限選與任選三個不同的系列.在必修、限選與任選課的處理上,一是壓縮了必修課的課時,如“生物學教學論”已有原來的56學時減為40學時;二是大幅度增加了限選課和任選課的門數及總學時數,如已有原來的“生物學實驗教學研究”、“生物學教學專題”兩門增加為現在的6門,總學時由原來的64學時增加為188學時.

4 高師生物學專業教育類課程計劃的制定和實施

4.1生物學教學論

“生物學教學論”是高師生物學專業的專業基礎必修課,是生物學專業教育類課程體系的龍頭課程,課時規定為40學時.該課程以課程論、教學論、學習論為理論指導,結合“教育心理學”、“教育學”、“教育技術學”的有關知識,重點學習生物學教學的目標、過程、原則、方法、手段、評價,以及生物學教師的素質、學生的學習活動等內容.采用教師講授為主、學生討論為輔的教學方法.

4.2中學生物學教材分析

該課程為生物學專業的專業特色限選課,是“生物學教學論”課程的延續和拓展,主要介紹教材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養和提高學生分析與運用教材的能力,重點放在實踐環節,計劃課時為34學時.該課程采用教師講授與學生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利用微格教學、多媒體教學等現代化教學手段,幫助學生提高教材分析能力.

4.3生物學實驗教學研究

生物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然而,過去只是在“生物學教學論”課程中涉及部分實驗教學內容,重點放在實驗的理論教學上,實驗教學能力的培養沒有得到真正落實.基于這種情況,我們增設了“生物學實驗教學研究”課,并將其確定為生物學專業的專業特色限選課,課時也為34學時.該課程選取典型的中學生物學實驗內容,以學生自己設計、操作為主,分專題、分階段進行實驗教學技能的訓練.

4.4生物學教學專題

“生物學教學專題”是生物學專業的專業特色任選課,課時為30學時.教學目標為,以本科專業基礎課程為基礎,探討大學和中學生物學教材中的知識銜結點,使師范生從較高的生物學專業知識和理論高度,處理中學生物學教材內容,提高他們的職業素養.本課程具體以細胞、新陳代謝、生殖發育、遺傳變異、生命活動調節、生物與環境、酶等專題為教學內容,緊扣中學生物學教材的重點內容,使學生真正感到學有所用,為從教前的知識準備打下良好基礎.

4.5生物學課堂教學技能

“生物學課堂教學技能”課程,為高師生物學專業的專業特色限選課,計劃課時為30學時.主要講授導入技能、語言技能、提問技能、講解技能、變化技能、演示技能、板書技能、課堂組織技能、結束技能等生物學課堂教學必需的基本功.該課程結合微格教學、教育實習和見習等教學實踐活動,重點突出學生教學技能的訓練.

4.6生物教育技術

為提高學生實驗管理能力、現代化教學媒體的使用技能、課件和簡單教具的制作技能,我們設立了“生物教育技術”課,確定為專業特色任選課,課時為30學時.重在使學生了解中學生物學實驗室、標本室、培養室、生物園的管理知識,掌握制作簡單教具的技能,具有生物學多媒體教學課件的制作與應用技能,為畢業后從事中學生物學教學打下基礎.以教師講授理論結合學生實踐的形式教學,著重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

4.7生物學實驗設計

在中學生物學新課標教材中,新增加了大量探究性實驗和實踐活動,對中學生物學教師的實驗設計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鑒于此,我們設立了專業特色任選課“生物學實驗設計”,課時為30學時.本課程從中學生物學實驗和高師生物學實驗兩個領域選題,采用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主開展實驗設計、實施實驗過程的教學形式,使學生掌握生物學實驗設計的原理、方法和內容,提高實驗設計能力.

5 課程改革取得的成績與存在的問題

該課程體系改革方案,自2006年確定并列入我校教學計劃以來,經過7年的改革實踐得到不斷發展和完善,已取得初步成果.所取得的成果主要有:1)發表相關研究論文12篇;2)出版《生物學教學專題研究》和《生物學新課程課堂教學技能概論》專著2部,主編由科學出版社出版的《生物學教學論》、《生物學實驗教學研究》、《中學生物學教材分析》和《生物學新課程教學專題概論》全國高校統編教材4部,以上著作、教材共計180多萬字,都已用作相關課程的教材;3)獲山東省高等學校優秀教材二等獎1項,山東省教育科研優秀成果一等獎1項,曲阜師范大學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另外,在近兩屆“山東省中學生物學優質課”評選活動中,有多位獲獎者是新課程方案實施后,由我校畢業走上工作崗位的年輕教師.近年來,我們的畢業生在中學更加受歡迎.從畢業生反饋的信息看,我們的課程改革是成功的.

在取得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從中學生物學教學的實際需要為出發點進行高師生物學專業教育類課程體系改革,尚缺乏相應的理論指導,這是亟待解決的理論問題,也正是我們今后研究和努力的方向.在課程改革實踐中,也遇到一些具體問題,如師資力量和教學配套設施不足,教學實踐環節仍有待加強等.隨著我國教師教育改革的深入發展,相信所遇到的這些問題會逐步得到解決.

[1]田秋華.教師職業技能培養與高師教育專業課程改革[J].課程·教材·教法,1996,(3):45-47.

[2]國家教育部.關于實施《高等師范教育面向21世紀教學內容及課程體系改革計劃》的若干意見[J].教育論叢,1998,(1):1-8.

[3]高文.當代師范教育改革若干問題的比較研究[J].高等師范教育研究,1991,(2):70-76.

[4]張愛珠.論“一體化”視野中的我國高師教育改革的基本路徑[J].當代教育論壇,2006,(19):32-34.

TheResearchandPracticeoftheReformofBiologySubjectEducationCurriculumSysteminNormalUniversities

ZHANG Xiang-pei,YOU Qiu-qin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Qufu Normal University,Qufu Shandong 273165,China)

Based on educational objectives in normal universities and the need for biological education talents in the basic education new curriculum reform,the authors carry on exploratively research and practice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biology subject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 reform in normal universities,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course system,the establishment and implement of curriculum program, and achieved good results. The article introduces how to carry out the reform of biology subject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 in normal universities,discusses the understanding and achievements of this work .

normal university;biology major;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reform

1673-2103(2013)02-0117-04

2013-03-21

山東省高等學校教學改革項目(2012405);山東省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項目(SDYY11127)

張祥沛(1960-),男,山東曲阜人,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生物課程與教學論,教師教育.

尤秋琴(1986-),女,山東東明人,在讀碩士生,研究方向:生物課程與教學論.

G642.0

A

猜你喜歡
學時生物學課程體系
《詩詞寫作》課程教學大綱(節選)
學時壓縮下有機化學教學方法探討
谷稗的生物學特性和栽培技術
教學大綱國畫(工筆花鳥)
探索學時積分制 構建階梯式成長激勵體系
初中生物學糾錯本的建立與使用
初中生物學糾錯本的建立與使用
“三位一體”課外閱讀課程體系的實施策略
以創新課程體系引領學生發展
民法課程體系的改進和完善思路*——以中國政法大學的民法課程體系為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