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興市晚稻生產現狀及發展對策

2013-12-24 06:43姚海根邊永高
浙江農業科學 2013年7期
關鍵詞:嘉興市單產晚稻

姚海根,姚 堅,邊永高

(1.浙江省嘉興市農業科學研究院,浙江嘉興 314016;2.嘉興市農經局,浙江嘉興 314050)

嘉興市地處浙北平原,是浙江省晚粳稻主栽區,晚稻在全市糧食生產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城市化建設的推進,區域內晚稻種植面積日漸縮減的趨勢已不可逆轉,糧食安全面臨威脅[1-2]。分析2001年以來的晚稻生產現狀,提出發展對策,對穩定和提高嘉興市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確保糧食安全和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具有重要意義[3]。

1 生產現狀

1.1 在糧食生產中的主導地位不變

嘉興市屬浙北平原水網地帶,系太湖流域晚粳稻種植區之一,水稻栽培歷史悠久,曾是浙北重要的商品糧基地。2001年以來,嘉興市水稻種植雙季改單季,以一季晚粳稻為主,平均年種植面積12.8萬hm2,約占浙江省晚粳稻面積的27%,平均年總產量104萬 t,約占全省晚粳總產量的32%,平均產量8.10 t·hm-2,為浙江省水稻單產最高地區。

晚稻生產是嘉興市的傳統產業,在全市糧食生產中占有極重要的位置,其平均播種面積占糧食總播種面積的67.0%,平均總產量占糧食總產量的79.9%。盡管年際間的比重有波動,但在糧食生產中的主導地位保持不變。

1.2 種植面積與總產逐年下降

隨著沿海經濟社會的迅猛發展及糧經種植結構的調整,嘉興市的晚稻種植面積與總產量逐年下降。據嘉興市統計資料 (表1),全市晚稻種植面積2001年為14.353萬 hm2,至2011年下降為11.900萬hm2,10年減少了2.453萬 hm2,減少17.09%,平均年減少0.267萬~0.220萬hm2,年遞減率1.86%;其占水田面積的比例由81.0%下降至67.0%,占糧食播種面積的比例也相應由70%下降為58.6%??偖a量由115.6萬t下降為99.9萬t,平均年減少1.7萬~1.5萬t,年遞減率1.45%,占糧食總產量的比重也相應由82.2%下降為73.8%,年遞減1.07個百分點。分析表明,近幾年晚稻種植面積的遞減速度要大于晚稻總產量的遞減速度。

1.3 單產水平穩步提高

嘉興市的晚稻單產由1949年的2.355 t·hm-2,提高到2011年的8.394 t·hm-2,年平均遞增率2.05%。其中,20世紀50-80年代初期增長較慢,此后增長加快。1984年晚稻單產 (6.345 t·hm-2)過“綱要”,1998年晚稻單產 (7.551 t·hm-2)破“千斤”,2011年為單產歷史最高。2001年以來平均單產穩定在8.103 t·hm-2,標準差0.244 5 t·hm-2,變異系數3.01%,年平均增加33.9 kg·hm-2,年平均遞增率0.413%。顯然,近10年間的晚稻單產雖年際間存在波動,但仍呈平緩增長趨勢 (表1)。

1.4 種植制度以春花單季稻為主

建國后,在以糧為綱方針指引下,以多產糧為目標,種植制度由單季改雙季,全面推廣早稻-連晚兩季稻栽培制度,改制面積最大達95%以上。1993年糧食購銷體制改革后,早稻面積調減,單季晚稻面積逐步增加,特別是2001年取消糧食定

表1 嘉興市2001-2011年晚稻種植面積與產量

購任務后,更以春季作物-晚稻的單季稻種植制為主。近5年來全市的種植結構,春花茬單季晚稻約7.67萬hm2,占總晚稻面積的65%左右,蔬菜茬等晚稻約4.2萬hm2,占總晚稻面積的35%左右;其中春大豆、春玉米、西 (甜)瓜、夏季蔬菜等茬的連作晚稻面積約0.47萬hm2,僅占總晚稻面積的4%左右,純單季晚稻面積達96%,這有利于全市晚稻單產的穩定和提高。

1.5 栽培方式以直播為主

進入21世紀,隨著社會經濟的加快發展、農村勞動力的轉移及科技水平的提高,嘉興市晚稻栽培上直播等“輕簡栽培”方式開始在生產上推廣,其中以節本省工省力的直播方式推廣最快。2004年,嘉興市晚稻直播栽培面積達6.91萬hm2,占全市晚稻總面積的53.5%;至2007年,直播面積已達11.43萬hm2,占市晚稻總面積達90.2%,其中免耕直播面積4.52萬hm2,占直播總面積的39.5%。近年來,嘉興市晚稻機械化育插秧生產有了較快的發展,機插秧面積由2005年的13.33 hm2發展至2011年的1.49萬hm2,占當年晚稻總面積的12.5%。盡管嘉興市晚稻機插秧生產發展較快,但在規?;a程度并不很高的當前,晚稻直播栽培技術仍最受農民歡迎,傳統的手插秧栽培在嘉興已成為歷史。

1.6 主栽品種較為突出

實踐表明,在提高水稻產量水平的諸因素中,優良品種的推廣普及是最主要的。10年來,嘉興市著力推廣優質高產的晚粳主導品種,常年主栽品種面積保持在65%左右。2001-2004年,以秀水110、秀水994為主,占晚稻種植面積比例54.4%~73.7%;2005-2007年,以秀水09、嘉花1號、嘉991為主,占晚稻種植比例58.8%~67.5%;2008-2009年,以秀水128、秀水09為主,占晚稻種植面積比例55.9% ~60.6%;2010-2011年,以秀水114、秀水134為主,占晚稻種植面積比例62.7%~66.9%。主栽品種具有高產穩產,熟期適中,綜合性狀好,品質較優,抗性強等特點,在生產上的不斷更新 (3年左右),確保了全市晚稻高產穩產及單產水平的穩步提高。

2 制約因素與存在問題

2.1 種植面積繼續縮減

隨著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和城市化建設的推進,公路用地、建設用地不斷增加,使耕地面積迅速減少;水田挖塘養殖,果樹、經濟作物的加快發展,使晚稻種植面積日漸縮減,其趨勢還將延續。據灰色GM(1.1)模型還原式 (=13.371 5e-0.011125t,ˉΔt=2.08%,t=0,1,2,…,14,即2001-2015年)預測,嘉興市晚稻面積2012年為11.83萬hm2,2015年下降為11.4萬hm2,按2011年基數,預計4年后還將下降0.5萬hm2,年均減少0.125萬hm2,年遞減率1.07%。面積的縮減趨勢將不可逆轉。

2.2 提高單產難度增加

據嘉興市2001-2011年統計,全市晚稻平均單產8.104 t·hm-2,已達到較高的水平,單產繼續提高難度將加大。據單產灰色GM(1.1)模型還原式(=523.56e0.006336t,ˉΔt=1.78%,t=0,1,2,…,14,即2001-2015年)預測,嘉興市晚稻單產2012年為8.415 t·hm-2,2015年提高至8.580 t·hm-2,依2011年為基數,預測年均增加3.1 kg,年遞增率0.554%,幅度相對較小。究其原因:一是目前推廣應用的品種的生產能力受限制,盡管個別高產田塊的雜交粳稻單產可突破11.250 t·hm-2,但大面積生產超 9.0 t·hm-2終有難度;二是高產栽培技術到位率還不高,農戶生產差別懸殊,現階段生產者多為50歲以上老人,文化水平偏低,科學適用技術接受程度低,管理粗放;三是土壤生產力限制,由于長期大量施用化肥(2009年全市折標肥投入量50.93萬t,折耕地用量2.397 t·hm-2,比2003年增加3.23%),土壤有機肥及微量元素缺乏,養分不平衡,理化性狀劣化,地力逐步衰竭,將限制單產的進一步提高;四是農民種稻積極性不高,化肥、農藥價格高漲,勞動力成本不斷提高,生產成本持續增加。如2011年調查14家大戶,晚稻成本 (種子、化肥、農藥、農機、水電、雇工、租田)計15 645元·hm-2,比2008年增加2 280元·hm-2,提高17.1%,純收益僅6 765元·hm-2,種糧比較效益低;五是農田基礎設施老化,溝渠破損堵塞,排灌不暢,河床抬高,地下水位上升,抗災減災能力減弱,也限制單產的提高。

2.3 自然災害威脅增大

自然災害是影響嘉興市晚稻高產穩產最主要的因素。嘉興市地處亞熱帶季風區,氣象災害種類多、危害重,臺風、洪澇、秋雨、低溫和冷害等災害性天氣發生頻繁,尤其以臺風暴雨洪澇、持續性秋冬霪雨發生最多、危害最大。如1991,1995年6月中旬至7月上旬的長期梅澇,嘉興市受澇面積計25萬hm2,損失糧食44.7萬t;1999年“630”特大洪澇,2005年8,9月臺風云娜、卡努的襲擊,2006年10月上旬的臺風麥沙并伴低溫危害;2008,2009年11月上、中旬連陰雨 (分別達10,13 d,降雨99.8,133.7 mm,時值晚稻成熟期致穗芽霉變嚴重)等均對嘉興的晚稻生產造成重大損失。隨著全球氣候不斷惡化,嘉興市氣象災害的發生有加劇的趨勢。

病蟲害威脅。隨著耕作制度的多樣化和暖冬天氣的持續,及不合理的化肥施用和農藥的濫用,嘉興市農作物病蟲為害日趨嚴重。如1980年晚稻稻瘟病暴發,全市損失糧食16萬t;2005年晚稻褐稻虱大暴發,發生面積達72%,損失糧食6萬t。近年來,晚稻稻卷葉螟、褐稻虱、灰稻虱及條紋葉枯病發生為害持續加重,威脅晚稻高產穩產。同時,多年來稻瘟病抗性品種的推廣應用,可使稻瘟病生理小種發生改變,也可使水稻抗性鈍化、喪失,從而構成稻瘟病暴發的潛在威脅。

2.4 農技研究推廣力量薄弱

農技隊伍人員少、技術力量薄弱是嘉興市晚稻產量增長緩慢的又一重要因素。一是高產栽培技術研究人員少,如嘉興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嘉興市農業科學研究所),20世紀90年代初期有糧油作物栽培研究技術人員5人,至2005年僅剩1人,因而系統的水稻高產栽培技術研究無從著手。二是基層農技推廣力量薄弱。如南湖區,20世紀90年代后期有8個鄉鎮,從事糧油作物技術推廣的人員達21人,2001年后經撤鄉并鎮為5個鎮2個街道,從事糧油作物技術推廣的人員有的調離,有的提早“退養”,至2011年減至10人,且其中5人為新招大學畢業生,生產實踐知識尚欠缺。目前,在基層鄉鎮,不但技術推廣人員少,而且還要承擔鎮政府的諸如拆遷、征地、民事調解等一些額外工作,對本專業技術工作只處于應付狀態,無力開展有關高產栽培的配套技術試驗工作。三是基層農技人員待遇偏低,工資、獎金等福利與公務員相比尚有一定差距,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工作積極性的發揮。

3 發展對策與措施

3.1 認真落實強農惠農政策,調動農民種稻積極性

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國務院《關于促進農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見》《國家糧食安全中長期規劃綱要》等文件精神,深入宣傳中央連續6個1號文件關于加強“三農”工作和確保糧食安全的重要意義,切實落實中央、省、市關于“種糧補貼、良種補貼、農資綜合補貼、大型農機具購置補貼”和“稻谷最低收購保護價”等強農惠農、穩定發展糧食生產的扶持政策。要確保政策到位、不縮水、不走樣,充分調動鎮、村干部重農抓糧積極性和農民務農種糧積極性。

3.2 嚴格土地管理,穩定水稻種植面積

要認真貫徹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等文件精神,嚴格土地管理,完善耕地保護政策,切實保護耕地。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要在抓好糧食生產扶持政策“四補貼”切實落實的前提下,堅決貫徹執行中央和省、市關于糧食生產的相關意見和政策措施,適度發展果蔬等經濟作物,堅決制止拋荒。要鼓勵農民以轉包、轉讓、出租、互換、股份合作等多種形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在當前開展的“二分二換”土地流轉工作中,各級農業部門要做好服務,積極發揮專業合作社和種糧大戶的作用,出臺優惠政策,鼓勵搞好承包,種足種好水稻。耕地的使用必須優先服從確保全市晚稻種植面積穩定的大局。

3.3 加大科技投入,選育高產優質多抗良種

良種是提高單產的基礎,在當前晚稻面積漸減、總量要求穩定在105萬t的條件下,只有提高單產才是唯一出路。2001年以來,嘉興市重點推廣秀水110、秀水09、秀水134等高產抗病優質品種,全市晚稻單產穩定在8.10 t·hm-2左右,要繼續提高單產難度加大。因此,農業科研部門要加強對優質、超高產、多抗常規及雜交晚粳稻新品種(組合)的選育,要廣泛引進種質資源,深入研究超高產育種機理,整合資源、聯合攻關,集中力量突破瓶頸[4-5]。農技部門要積極向外地引進超高產新品種,開展試種示范。政府應加大對新品種選育的人力、財力的投入力度,對做出貢獻的有關育種單位和個人給予重獎,以激發其選育新品種的積極性和工作熱情。

3.4 加強技術培訓,提高科技種稻水平

要按照“用培養新型農民發展農業”的要求,結合新型農民培訓項目,以從事農業生產經營的專業農民為重點,以村為基本實施單元,采取集中辦班、現場指導、科技咨詢等多種形式,開展農業生產技術培訓,提高農民科學種田水平和生產經營能力。當前,在全面推廣水稻直播技術、測土配方施肥、病蟲草綜合防治技術、肥藥減量增效技術等輕型栽培技術中,更應加強技術培訓,切實提高技術到位率,才能真正實現低耗、優質、高產、穩產栽培。農技科研部門要加強高產栽培技術、機械化育插秧技術[6]的研究及良種良法配套組裝,在栽培技術上主攻提高單產水平。農技推廣部門要抓好糧食生產功能區、高產示范基地建設,做好新品種新技術,科學施肥用藥,機械化育插秧等新技術的示范展示工作,使廣大農民對實用技術看得到,學得會,用得上。

3.5 加強水田質量和基礎設施建設,增強產糧發展后勁

由于長期“化肥飄飄”,土壤理化結構劣化,將限制高產穩產的實現。為此,要嚴格制訂耕地保護制度,提高耕地質量,加快沃土工程實施步伐,加強中低產田改造,提高基本農田的質量等級,鼓勵和引導農民種植綠肥、增施有機肥、秸稈還田、科學合理施用化肥、推廣測土配方施肥等。要出臺農機秸稈粉碎還田作業、增施有機肥補貼制度,由點到面逐步鋪開,切實解決秸稈焚燒和培肥地力的問題。同時,要抓住國家增加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的大好時機,積極擴大投資規模,大力開展農田水利基礎建設和設施改造,改善農田基礎條件,推進標準糧田建設,增強水稻生產的抗災、減災和避災能力,增強發展后勁。

3.6 積極推進機械化專業化規?;a,加快稻作現代化步伐

針對嘉興市晚稻生產機械化育插秧的薄弱環節,政府及有關部門要認真落實農機具購置政策,擴大范圍,提高標準,擴大補貼機具種類,提高大功率、多功能農機的補貼額度,擴大農機裝備功能,促進農機與農藝結合,推進水稻生產機械化進程,提高生產作業效率和種植效益[7]。要積極培育農機化服務組織,創新和完善農機經營機制,提高農機使用效率。要加快提高水稻集約化、標準化、規?;a水平,進一步發展適度規模經營。要大力扶持種糧大戶、糧食專業合作社、植保合作社和農機專業合作社的發展,有關部門要在資金、土地流轉、政策等方面給予扶持和優惠。使水稻生產的機械化、專業化、規?;娇焖偬岣?,加快稻作現代化步伐。

3.7 著力推進產業化經營,提高種稻生產效益

要進一步擴大“產加銷”一體化經營模式,大力支持糧食加工、經營企業和產銷服務組織與種糧大戶建立穩定的糧食產銷關系,大力發展訂單生產。要引導農民搞好生產、流通、加工、銷售等主要環節,逐步形成企業帶基地,基地聯農戶的發展模式。要以市場為導向,效益為中心,對現有稻米加工企業進行整合,重點培育“金平湖”、“干窯”等知名品牌,進一步提高市場占有率。要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和組織經營土地承包,積極扶持龍頭企業的生產基地建設,通過龍頭企業帶動,推進水稻產業化經營。要加大水稻生產環境和農資投入品質量監控,實行標準化、規范化生產,積極發展無公害、綠色、有機稻米和特色稻米生產,提高稻米生產的附加值。要積極探索和大力推廣“穩糧增效、稻經輪作”的新型種植模式[8],提高糧田生產效益,促進水稻產業可持續發展,進而實現水稻增產、農民增收、財政增長的目的。

3.8 加強農技隊伍建設,提高農技人員服務積極性

落實編制,招收立志為農服務,肯吃苦、有鉆勁的優秀大中專畢業生充實農技隊伍,做到新老交替不脫節;加強對原有技術人員的知識培訓,提高和更新專業知識水平,鼓勵農技人員開展試驗研究,對項目立項給予優先支持;真正提高農技人員的待遇水平,工資、補貼要與政府人員同等相待;落實對農技推廣專業工作的考核,對工作成績顯著的要給予重獎,以提高農技人員服務農業的積極性。

[1] 楊紅旗,溫建.我國糧食生產發展面臨的打挑戰與對策[J].浙江農業科學,2010(1):1-3.

[2] 章秀福,王丹英.中國糧食安全和水稻生產[J].農業現代化研究,2005,26(2):85-88.

[3] 虞國平,朱鴻英.我國水稻生產現狀及發展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09(6):122-126,130.

[4] 程式華.中國水稻品種現狀與展望[J].中國稻米,2000(1):13-16.

[5] 程式華.中國超級稻育種研究的創新與發展[J].沈陽農業大學學報,2007,38(5):647-651.

[6] 朱德峰,陳惠哲,徐一成.我國水稻種植機械化的發展前景與對策[J].北方水稻,2007,37(5):13-18.

[7] 德啟科,趙偉.我國水稻機械化插秧技術推廣現狀與對策分析 [J].農業科技與裝備,2011(10):69-70.

[8] 姚海根,姚堅,邊永高.嘉興市穩糧增效“稻-經”輪作模式發展現狀及對策[J].耕作與栽培,2011(4):44-46.

猜你喜歡
嘉興市單產晚稻
晚稻帖(外一首)
嘉興市第一醫院
農大農企聯手創山西小麥最高單產新紀錄
嘉興市第一醫院
油菜“不務正業”,單產3.4噸
嘉興市第一醫院
單產948.48千克!“金種子”迸發大能量
我國玉米單產紀錄第七次被刷新
淺談施用鎂肥對晚稻產量及經濟效益的影響
再生稻與晚稻常規米質及RVA 譜特征的對比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