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海城郊蔬菜基地小菜蛾種群數量消長規律

2013-12-24 06:43汪恩國王永才
浙江農業科學 2013年7期
關鍵詞:消長蔬菜基地小菜蛾

潘 偉,汪恩國,王永才

(1.浙江省臨海市古城街道農業公共服務中心,浙江臨海 317000;2.臨海市植物保護站,浙江臨海 317000;3.臨海市農業科學研究所,浙江臨海 317000)

臨海城郊蔬菜基地常年種植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 (Plutella xylostella L.)是蔬菜基地的重要害蟲,可周年發生,對產量和品質影響較大[1-2]。為弄清臨海城郊蔬菜基地小菜蛾種群長期活動規律和季節性消長規律,揭示其危害特性,為防治決策和綠色防控提供依據,于2002-2012年進行了城郊蔬菜小菜蛾種群數量變化規律研究。

1 材料與方法

1.1 監測地點

針對城郊蔬菜生產特點,選擇地處臨海城郊的古樓蔬菜生產基地,建立小菜蛾性誘監測點,監測面積4 hm2,監測時間2002-2012年。保持逐日性誘調查,并進行系統監測[3-10]。

1.2 監測方法

小菜蛾成蟲性誘監測,設3個誘捕器,呈三角式布放,相距30~50 m。每處布放自制陶器誘缽1個,缽口直徑為23 cm,缽內盛水并加少許機油,在缽口離水面1~2 cm處掛放誘芯,每30 d更換1次。每日上午8:00-9:00檢查誘蛾數,并及時清除缽內當日誘獲的蛾子。小菜蛾發生危害采取不定期調查,每次隨機抽樣5~10塊菜地,每地采用5點取樣,每點查20株幼蟲量及其葉片危害情況。

1.3 統計分析

每日檢查誘蛾量,分別記錄每缽誘集蟲量,并記載調查日期和天氣情況。其成蟲數量采用單缽誘量統計。通過小菜蛾種群發生的統計分析,應用生物統計原理,對主要氣象影響因子進行相關回歸擬合并建模,探索主要相關影響因子。

2 結果與分析

2.1 城郊蔬菜基地小菜蛾發生危害特性

經調查觀測,小菜蛾成蟲產卵有較強的寄主選擇性,趨于甘藍、花椰菜、青花菜、白菜等作物上產卵。卵一般單產或數粒聚集在一起,多產于葉背近葉脈處或葉面凹陷處,葉柄上極少。初孵幼蟲潛葉取食葉肉,殘留葉面啃皮,使葉片成透明的斑塊,俗稱開天窗;2齡后在葉面危害,前3齡食量少,4齡為暴食期,占總食量的78%左右,可將葉片吃穿至孔洞或缺刻;蟲口密度高時,可將葉肉全部吃光,只剩葉柄和葉脈。幼蟲老熟后在被害葉面或枯葉、枯草上吐絲作繭,在繭內化蛹。通過逐日性誘調查發現,小菜蛾適應性廣,無論寒暑都會持續繁衍。其種群數量消長的時間曲線不因季節變化而中斷,可在甘藍、花椰菜、青花菜、青菜、白菜、芥菜等十字花科蔬菜上周年發生為害。全年發生12~13代,主害期每代都有3~4個蛾峰,每雌蛾可產卵110~170粒。據2002-2004年田間甘藍調查,春季3月百株幼蟲1 430條 (320~2 000條),秋季10月份百株幼蟲350條 (50~460條),對十字花科蔬菜發生為害較為嚴重。

2.2 小菜蛾種群數量年度間變化規律

據2002-2012年小菜蛾逐日性誘監測分析(圖1),城郊蔬菜基地小菜蛾種群數量年度間變化較大,其種群數量總體變動呈螺旋式下降趨勢。2002-2006年處高位運行,平均年誘蛾量2 031頭,最高峰為2004年誘蛾量4 312頭,然后漸趨向下處低位運行;2007-2012年誘蛾量分別為532,432,320,210,332和151頭,漸趨探底。經曲線函數模擬,設 N為全年誘蛾量 (頭·缽-1),t為數值化年度,即2002年為初始長度(t=1),且 t=(1,2,3,……,n),依次創建曲線函數模型:N=3 133.5e-0.2645t,t= {1,2,3,……,n}(n=11;r=0.817 6**;r0.01=0.734 8)。綜上分析,小菜蛾年度大發生 (即全年單缽誘蛾量1 000頭以上)的頻率為36.4%,大發生年份對十字花科蔬菜成產和品質提升存在潛在威脅。

圖1 2002-2012年小菜蛾種群數量變化動態

2.3 小菜蛾種群數量季節性消長規律

2002-2012年小菜蛾逐日性誘監測結果如圖2顯示。城郊蔬菜基地全年小菜蛾季節性消長呈M形曲線變化,即表現為春峰期和秋峰期,春峰期較為突出,相對峰值較大而峰期較長。雖年度間峰量變化大,但峰期發生頻率100%,主要出現在3-6月 (即第2~6代),個別早發年份初增長期在2月中旬,遲發年份延至7月上旬;秋峰期在10-11月 (第10~12代),峰值相對較小而峰期有所縮短;有的年份表現不明顯,發生頻率81.8%。經統計分析,小菜蛾2月誘蛾量 (m2)是全年的發生基數,3月誘量 (m3)與2月誘量呈正相關關系:m3=3.652 9 m2+0.005 7(n=11;r=0.992 9**;r0.01=0.734 8);春峰期誘量 (y1)與2月誘量關系模型為:y1=9.479 3 m2+343.83(n=11;r=0.931 7**;r0.01=0.734 8);全年誘量 (y)與2月誘量關系模型為:y=12.221 m2+666.48(n=11;r=0.872 4**;r0.01=0.734 8)。綜上表明,小菜蛾發生為害與其種群基數存在顯著的相關關系,加強2,3月田間小菜蛾監測,對提升春峰期和全年發生量預報預警非常重要。

圖2 小菜蛾1年中各旬期誘蛾量變化動態

2.4 影響小菜蛾種群發生的主要氣象因子

根據對小菜蛾成蟲數量與氣象要素關系分析,氣溫、雨量和日照3大要素在不同時段對小菜蛾種群發生發展都有一定的影響,其中氣溫對小菜蛾種群數量變動存在極顯著相關關系。通過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396個旬期的旬平均氣溫與旬誘蛾量統計分析 (圖3),城郊蔬菜小菜蛾發蛾量(M)隨氣溫 (T)的變化而變化,其關系模型為M=-0.069 4T2+3.07T-18.427(n=396,r=0.527 3**)。由此可見,小菜蛾田間發蛾的旬平均氣溫區間位于7~37℃,最適旬平均氣溫在22℃左右;當旬平均氣溫7℃以下或37℃以上時,則田間誘不到成蛾;7~10℃時小菜蛾種群處低密度狀態,并呈低位運行;當旬平均氣溫10~22℃時,其種群數量隨氣溫升高而升高,反之當旬平均氣溫23~37℃時,隨氣溫升高而下降,并出現低谷期。

圖3 2007-2011年旬平均氣溫與小菜蛾當旬誘蛾量的關系

3 小結與討論

3.1 小菜蛾種群長期運動和季節性消長的規律性

2002-2012年間,臨海城郊蔬菜基地小菜蛾種群數量運動呈螺旋式下降趨勢,大發生頻率36.4%;其季節性消長呈M形曲線變化,即表現為春峰期和秋峰期,春峰期在3-6月 (即第2~6代),發生頻率100%;秋峰期在10-11月 (第10~12代),發生頻率81.8%。兩者之間關系不顯著,但春峰量和全年量與2月份誘量存在極顯著的線性關系。加強2,3月田間小菜蛾監測對提升春峰期和全年發生量預報預警意義重大。

3.2 小菜蛾季節性數量消長與氣溫的相關性

通過誘蛾量與氣象要素關系分析可知,氣溫對城郊蔬菜小菜蛾種群數量變動存在極顯著相關關系,其發蛾量隨氣溫的變化而變化。由此可見,小菜蛾田間發蛾的旬平均氣溫區間為7~37℃,最適在22℃左右;當旬平均氣溫在7℃以下或37℃以上時,則田間誘不到成蛾;7~10℃時小菜蛾種群處低密度狀態并呈低位運行;當旬平均氣溫在10~22℃時,其種群數量隨氣溫升高而升高;反之當旬平均氣溫23~37℃時,隨著氣溫的升高而下降,并出現低谷期。因此,應用上述模型可提供一種新型、簡單、實用的預測預報方法,對提高小菜蛾預測預報或預警防控具有良好的指導意義。

[1] 汪恩國.放心菜病蟲害治理[M].北京: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2001:11-90.

[2] 汪恩國,鄭永利.浙江臨海小菜蛾成蟲數量季節消長規律研究 [J].昆蟲知識,2007(2):271-274.

[3] 鐘慧敏.蔬菜常見病蟲害測報與防治[M].上海:上??萍汲霭嫔?,1994:62-105.

[4] 李正龍,汪恩國.小菜蛾性誘監測效果與種群數量時空變化規律研究[J].安徽農學通報,2011(11):54-55.

[5] 謝良清,汪恩國.小菜蛾不同性誘劑性誘監測效果 [J].現代農業科技,2011(13):150-151.

[6] 汪恩國,劉偉明.性誘劑對西蘭花主要害蟲綜合控制效果及其田間誘殺技術研究[J].農學學報,2012(1):18-25.

[7] 李振宇,諶愛東,章金明,等.不同性誘劑誘芯對小菜蛾引誘效果研究 [J].應用昆蟲學報,2011,48(2):324-327.

[8] 汪恩國,劉偉明.西蘭花苗期斜紋夜蛾發生危害與防治指標的探討[J].浙江農業科學,2010(3):603-605.

[9] 汪恩國,劉偉明.西蘭花苗期甜夜蛾發生危害與防治指標研究 [J].中國農學通報,2010(5):232-235.

[10] 吳華新,鄭永利.蔬菜害蟲性誘劑田間群體誘殺技術[J].中國蔬菜,2010(7):20-22.

猜你喜歡
消長蔬菜基地小菜蛾
北方冬小麥越冬前后生物量消長規律*
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與半閉彎尾姬蜂種群動態研究
武漢地區春甘藍小菜蛾發生動態與氣象因子關系研究
農谷三安模式 蔬菜基地大白菜喜獲豐收
小菜蛾半閉彎尾姬蜂簡化擴繁技術
寶雞地區春甘藍小菜蛾種群動態研究
京劇表演流派的消長與嬗變——由京劇凈行“尚派”成立問題而生的思考
參觀曹家橋蔬菜基地
淺析“菜籃子”工程建設之“喜”與“憂”
現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