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花蒿青蒿酸制備及其生物穩定性研究

2014-01-08 07:55徐定華唐雯熙張曉蓉劉繼旋
天然產物研究與開發 2014年10期
關鍵詞:紫外光青蒿室溫

徐定華,唐雯熙,張曉蓉*,李 杰,劉繼旋

1吉首大學植物資源保護與利用湖南省高校重點實驗室;2 吉首大學生物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湖南吉首 416000

青蒿酸是黃花蒿(Artemisia annuaL.)植物中倍半萜類成分之一[1-4],化學構象適宜,具有重要的藥用和開發價值,我國資源豐富。研究表明青蒿酸具有較好的抗腫瘤活性,對人肝癌細胞SMMC-7721、人白血細胞K562、白血病P388 等多種癌細胞具有殺傷作用[5,6]。還可減少C/EBPδ mRNA 的水平,抑制hAMSCs 的生脂分化[7]。青蒿酸為青蒿素生物合成重要前體,有望低成本體外轉化為青蒿素,近年來青蒿酸制備技術也隨之發展,已有多種青蒿酸分離純化工藝報道,如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譜法分離青蒿酸[8],產物純度大于96%;采用皂化-硅膠柱層析法從青蒿酸提取母液制備青蒿酸[9],純度達95%。也有報道通過單流程工藝制備較高純度青蒿酸[10]。國外有報道通過酵母轉基因技術生物合成青蒿酸。雖然已有多種青蒿酸制備工藝報道,目前青蒿酸尚未實現工業化,一些關鍵技術還有待解決;有關青蒿酸生物穩定性未見相關報道。青蒿酸分子含有一個羧基,4,5-位以及11-位碳雙鍵易斷裂,通過紫外光斷裂11-位雙鍵,插入一個甲基和2 個氫,生成二氫青蒿酸,青蒿酸在光氧化條件下氧化其4,5-位雙鍵,生成烯丙過氧氫,提供氯化氫條件,甲酯化生成青蒿酸甲酯,分子中雙鍵使青蒿酸具有一定不穩定性[11-13]?;谇噍锼嶂匾拈_發應用價值,本文探究了溶劑法、吸附分離法制備青蒿酸,對產品進行了表征,分析了青蒿酸的生物穩定性,以期為青蒿酸的工業開發與利用提供實驗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試劑與儀器

黃花蒿(Artemisia annuaL.)為野外采集,由吉首大學陳功錫教授鑒定。青蒿酸標準品(HPLC >99%,批號120628,四川省維克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島津高壓液相色譜儀(LC-10AT,天津島津液壓有限公司),干燥箱(上海博訊實業有限公司),申光熔點儀(WRR,上海精科),紫外分光光度計(天津島津液壓有限公司),紫外燈(253.7 nm,30 W),高分辨質譜儀(MAT95XP,美國Thermo Finnigan 公司),96 孔細胞培養皿,甲醇(HPLC,上海國藥),乙腈(HPLC,上海國藥),其它試劑均為國產分析純,實驗用水均為超純水。

1.2 實驗方法

1.2.1 青蒿酸制備工藝

將1000 g 黃花蒿植物于60 ℃干燥至恒重,粉碎,過40 目篩,甲醇浸提24 h/次,3 次,植物∶甲醇=1∶10、1∶10、1∶5(g/mL)。合并濾液,濃縮,浸膏乙醚溶解,并加入堿液24 h 反應后,收集堿液層,濃HCl 調pH=1,24 h 反應,再加入乙醚,萃取,收集乙醚,濃縮,浸膏硅膠柱層析分離,收集青蒿酸流份,濃縮,乙酸乙酯溶解浸膏,-20 ℃結晶,收集青蒿酸結晶,真空干燥,備用。

1.2.2 青蒿酸表征

1.2.2.1 青蒿酸溶液配制

精確稱量青蒿酸標準品及青蒿酸樣品各10 mg,色譜甲醇溶解,容量瓶定量至10 mL,母液濃度為1 mg/mL,備用。實驗用青蒿酸標準品溶液及青蒿酸樣品溶液均采用色譜甲醇稀釋。

1.2.2.1 熔點測定

取5 mg 青蒿酸晶體于50 ℃干燥至恒重,研磨,于熔點儀中測定其熔點,重復3 次。

1.2.2.2 UV-vis 表征

青蒿酸甲醇溶液于比色皿掃描分析,波長范圍200~450 nm 掃描,以甲醇為空白對照,測定青蒿酸最大吸收峰。

1.2.2.3 TLC 分析

展層劑:石油醚-乙酸乙酯-丙酮(80∶19∶1,v/v/v);顯色劑:香草醛-無水乙醇-濃硫酸(0.5 g∶9 mL∶1 mL);顯色溫度:100~110 ℃;顯色時間:5~10 min。

1.2.2.4 HPLC 檢測

精密吸取青蒿酸樣品溶液10 μL,注入液相色譜儀,紫外檢測器測定峰面積。色譜柱條件:wondas II C18(4.6 mm × 250 mm,5 μm);流動相:乙腈-0.1%乙酸水溶液(7∶3,v/v);流速為1 mL/min;柱溫為30 ℃,紫外檢測波長為203 nm。

青蒿酸濃度計算公式如下:

1.2.2.5 質譜分析

青蒿酸溶解于乙醚溶液用于質譜檢測分析。質譜檢測條件為毛細管溫度180 ℃,噴霧電壓5 kV,離子透鏡補償電壓15 V,碰撞能量20%~42%,殼氣為氮氣,毛細管電壓38 V,注射泵流速3 μL/min。

1.2.3 生物穩定性檢測

光照條件:取三組供試青蒿酸樣品溶液,第一組采用自然光照室溫保存,第二組用錫箔紙包裹避光室溫保存。第三組供試樣品溶液分別以每孔300 μL 加入96 孔板,室溫紫外燈下照射,光照距離20 cm,取樣待檢。

溫度條件:取三組供試青蒿酸樣品溶液,第一組4 ℃條件下避光保存,第二組室溫條件下避光保存,第三組60 ℃條件下避光保存,取樣待檢。

保存時間:供試青蒿酸溶液,室溫避光保存。植物樣品為野外采集,自然陰干,室溫避光貯藏,植物青蒿酸含量檢測采用甲醇室溫提取,1年保存時間。

HPLC 法檢測生物活性,青蒿酸標準品溶液及樣品溶液濃度均為0.08 mg/mL。

2 結果與分析

2.1 青蒿酸制備工藝

黃花蒿青蒿酸制備工藝流程如圖1 所示。制備工藝設計了有機溶劑提取、反萃取-萃取粗分離、吸附柱分離及結晶、真空干燥等4 個操作單元制備。青蒿酸分子中含有一個羧基,屬于極性分子,制備工藝選用極性較強的有機溶劑甲醇提取。青蒿酸呈弱酸性,為弱電解質,工藝采用5% NaOH 皂化及濃HCl 還原,利用反萃取及乙醚萃取粗分離。通過硅膠柱吸附分離法以及石油醚結晶精制,得到青蒿酸產品。通過該工藝產物得到青蒿酸結晶350 mg,制備工藝的產率為61.7%,青蒿酸制備工藝物料平衡及產品收率總結于表1。

圖1 青蒿酸制備工藝流程圖Fig.1 Preparation process of artemisinic acid

表1 青蒿酸制備工藝物料平衡及產品收率Table 1 Material balance and product yield of artemisinic acid by preparation process

2.2 青蒿酸表征

采用HPLC 法對產物青蒿酸進行了純度檢測,對青蒿酸晶體進行了UV-vis、熔點、TLC、質譜表征,結果如圖2 所示。產物青蒿酸純度為96% (圖2 A)。青蒿酸晶體透明,小立方形(圖2B 插圖所示)。青蒿酸晶體甲醇溶解后,紫外檢測表明最大吸收峰為220 nm;青蒿酸結晶熔點為130(132 ℃;TLC 檢測表明青蒿酸的Rf值為0.42(圖2 C 箭頭所示);質譜檢測其質子峰為[M]+234(圖2 D),與文獻報道一致[1]。

圖2 青蒿酸表征Fig.2 Characterization of artemisinic acid

2.3 青蒿酸生物穩定性分析

2.3.1 溫度穩定性分析

青蒿酸具有適宜化學構象,不僅可生物轉化為青蒿素,且具有重要的藥用用途,保持其生物穩定性是其開發利用的前體。因此,探究了4 ℃、室溫、60℃等溫度條件下青蒿酸生物穩定性。采用TLC 法、HPLC 法對3 種溫度條件下保存0、12 h、2、5、15、30 d 的青蒿酸含量動態變化進行了定性定量分析。TLC 分析結果顯示,4 ℃、室溫、60 ℃條件下保存0、12 h、2、5、15、30 d 后青蒿酸斑點清晰可見,Rf值均為0.46(圖略)。進一步采用HPLC 法對不同溫度條件下保存的青蒿酸含量進行定量檢測,結果如圖3 A、B、C 所示。由檢測結果可知,4 ℃、室溫、60 ℃條件下保存0、12 h、2、5、15、30 d 青蒿酸HPLC 檢測保留時間均為12.6 ± 0.2 min。根據公式計算可知,3 種條件下青蒿酸濃度基本保持不變,分別為0.08、0.08 ±0.01 mg/mL 以及0.075 ±0.05 mg/mL,可見青蒿酸在4~60 ℃溫度條件下具有較好的生物穩定性。

圖3 不同溫度保存條件青蒿酸含量HPLC 分析Fig.3 Content analysis of artemisinic acid preserved under different temperatures by HPLC

2.3.2 光穩定性分析

以避光條件為對照,研究了青蒿酸對紫外光及自然光的生物穩定性。TLC 分析結果顯示,自然光照條件保存0、12 h、2、5、15、30 d 青蒿酸斑點仍清晰可見,與避光保存青蒿酸標準品斑點顯示一致。將青蒿酸進行紫外光照0、2、4、6、8、10、12 h,TLC 檢測發現青蒿酸斑點隨著紫外照射時間延長,斑點逐漸變小,顏色變淡,6 h 后青蒿酸斑點完全消失(圖略)。進一步對自然光及紫外光處理的青蒿酸含量進行HPLC 檢測,結果如圖4 所示。由圖4 A 檢測結果可見,自然光照條件下青蒿酸吸收峰與避光保存標準品吸收峰一致,含量穩定,檢測濃度保持在0.07~0.08 mg/mL。紫外光照處理后(圖4 B),青蒿酸含量隨著紫外光照時間延長逐漸降低,紫外光照2 h 后青蒿酸濃度降為0.04 mg/mL,4 h 后降為0.02 mg/mL,紫外光照8 h 后青蒿酸幾乎完全被光解。以上結果表明,自然光照條件下青蒿酸具有較好的穩定穩定性,青蒿酸對紫外光非常敏感。

圖4 不同光照保存條件青蒿酸含量HPLC 分析Fig.4 Content analysis of artemisinic acid preserved under different lights by HPLC

2.3.3 青蒿酸保存時間分析

室溫避光貯藏條件下,對體外及植物體內保存的青蒿酸生物穩定性進行了分析。HPLC 檢測結果如圖5 所示。由圖5A 檢測結果顯示,在體外保存1年后,青蒿酸吸收峰與標準品吸收峰一致,含量穩定,濃度保持在0.07~0.08 mg/mL。由圖5B 檢測結果可知,植物體在自然條件下保存1年后,青蒿酸含量基本穩定,濃度約為1.5%~1.6%,生物穩定性良好。以上結果表明,植物體內外保存一年時間青蒿酸生物活性穩定良好。

圖5 植物體內外保存青蒿酸含量HPLC 分析Fig.5 Content analysis of artemisinic acid preserved in and out of plant by HPLC

3 討論

青蒿酸具有重要的開發利用價值。本文探究了青蒿酸制備工藝,通過該工藝可高效制備青蒿酸產品,純度達96%。產物青蒿酸紫外最大吸收峰為220 nm,熔點為130~132 ℃,質譜[M]+234。生物穩定性分析表明,4~60 ℃以及自然光照條件下,保存30 d 青蒿酸生物穩定性的保持良好,含量保持0.08 mg/mL 不變。但紫外光對青蒿酸具有極強的破壞作用,紫外照射6 h 后青蒿酸基本檢測不出,有報道青蒿酸在紫外條件下,4,5-位以及11-位碳雙鍵斷裂發生氧化反應[8],該結果與文獻相符。室溫條件下,青蒿酸在植物體內外保存1年含量基本穩定,生物穩定性好。青蒿酸良好的生物穩定性為其開發利用提供了廣闊前景。

1 Deng DA (鄧定安),Zhu DY (朱大元),Gao YL (高耀良),et al.Study on structure of artemisinic acid.Chin Sci Bull(科學通報),1981,19:1209-1211.

2 Deng DA (鄧定安),Cai JC (蔡俊超).Derivatives of artemisic acid with antitumor activity.Organ Chem(有機化學),1991,5:540-543.

3 Tu YY(屠呦呦),Zhu QC (朱啟聰),Shen X (沈星).Study on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shoot ofArtemisia annuaL.Tradit Chin Med J(中藥通報),1985,10(9):35-37.

4 Deng SJ (鄧思娟),Li CY (李春遠),Chen S (陳實),et al.Allelochemicals isolation and structure identification ofArtemisia annuaL.J South China Agric Univ(華南農業大學學報),2008,29(3):42-46.

5 Sun WC (孫瑋辰),Han JX (韓家嫻),Yang WY (揚蔚怡),et al.Antitumor activities of 4 derivatives of artemisic acid and antemisic Bin vitro.Acta Pharmucol Sin(中國藥理學報),1992,13:541-543.

6 Zhou SW (周生偉),Wang SY (王莎莉),Ya P (亞平).Inhibitory effects of artemisinic acid on proliferation of K562 cellsin vitro.J Chongqing Med Univ(重慶醫科大學學報),2006,31:159-162.

7 Ro DK,Paradise EM,Ouellet M,et al.Production of the antimalarial drug precursor artemisinic acid in engineered yeast.Nature,2006,440:940-943.

8 Liu SQ (劉碩謙),Liu ZH (劉仲華),Tian N (田娜),et al.Phas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artemisinin,dihydro artemisinin acid and artemisinic acid.CN201110038895.

9 Liu ZQ (劉志強).A kind method of extract artemisinic acid from artemisinin crystallization mother liquor.CN 102702220B.

10 Peng XD (彭學東),Zhang H (張海),Zhao JZ (趙金召),et al.A simple new process of extraction and purification artemisinin and artemisinin acid fromArtemisia annualeaf.CN 103087075A.

11 Liu SQ (劉碩謙),Tian N (田娜),Li J (李娟),et al.Advances in studies on combinatorial biosynthesis of artemisinin.Chin Tradit Herb Drugs(中草藥),2007,38:1425-1431.

12 Zeng QP (曾慶平),Pao F (鮑飛).Research achievements in the synthetic biology and metabolic engineering of artemisinin.Chin Sci Bull(科學通報),2011,56:2289-2297.

13 Kong JQ (孔建強),Wang W (王偉),Cheng KT (程克棣),et al.Research progresses in synthetic biology of artemisinin.Acta Pharm Sin(藥學學報),2013,48:193-205.

猜你喜歡
紫外光青蒿室溫
白米青蒿社飯香
室溫過高加劇低血壓?不準確
室溫采集裝置及供熱二級管網智能化改造
藥品保存細解讀
與青蒿結緣 為人類造福
似“粉”非“藍”, 深而不惘
基于Mn摻雜ZnS量子點的室溫磷光傳感應用的研究進展
TPGS修飾青蒿琥酯脂質體的制備及其體外抗腫瘤活性
不同紫外光對無機納米材料改性聚丙烯老化行為的影響
鄉野里的青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