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新形勢下如何做好應用型高等學校入學教育的思考

2014-01-12 08:59陳家宇
商品與質量·消費研究 2014年9期
關鍵詞:入學新生應用型

陳家宇

【摘 要】工業化進程對人才結構的轉變和廣大民眾對高等教育需求量的加劇,促進了應用型高等教育的發展。本文探討了如何根據應用型高效的培養目標和教育教學規律的要求,結合學生的心理特征、行為特點等具體情況研究、分析了應用型高校入學教育的內容體系、方式方法、載體途徑、基本規律、基本原則,以及管理體系和長效機制的構建,以期為社會應用提供有效的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高等學校;小學教育

作為高等教育的奠基工程,新生入學教育一直是國內外高校關注的熱點課題;隨著我國社會經濟和學生身心特點的快速發展變化,在我國高等教育向應用型高等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下,這也成為學生管理工作中一個需要持續跟進的重要課題。

一、正確認識新形勢下的入學教育工作

(一)應用型高等教育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主流方向

一方面,工業化進程的推進使得社會對應用型和實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和細化,這就要求教育不僅要培養理論研究型人才,更要培養應用實用型人才。另一方面,經濟的發展也使得廣大民眾有能力也有需求接受高等教育。這些因素都導致了高等教育向大眾化方向發展和高等學校的功能分化。一種兼有普通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特點的新類型大學——應用型高等學校便應運而生,并且已經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

(二)新形勢下,入學教育面臨新的課題

作為高等教育的第一堂課,應用型高校的入學教育不僅要解決傳統入學教育要解決的任務,也面臨一些新的課題。在意識形態和價值取向多元化的沖擊下的90后獨生子女帶著對傳統綜合性大學的認知走進應用型高等學校時,如何把握好教育對象的新變化和新期待,如何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應用型高等教育的內涵和外延,科學有效地開展入學教育,幫助學生快速有效地實現生活自理、角色轉變以快速適應大學生活是一個需要系統研究、深入探索的課題。

三、做好入學教育工作的關鍵

(一)要準確把握入學教育的內涵與特點

入學教育是指高校依據高等教育的特點和規律,遵照國家教育目標和大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在生活、學習、思想、心理等方面,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實施的一些列旨在幫助大學新生有效適應大學生活的教育活動,既是一種適應性教育,也是一種養成教育,既具有引導性又具有漸進性。

(二)要充分認識入學教育的主要功能和重要意義

入學教育既承擔著解決新生如何有效適應大學生活的顯性功能,也承擔著促進學生身心發展與健全人格的隱形功能;既承擔著引導學生樹立正確“三觀”的宏觀功能,也承擔著疏導和調節學生具體問題的微觀功能;既承擔著引領思想、陶冶情操的德育功能,也承擔著提升綜合能力、培養綜合素質的輔助功能。高等學校的入學教育是引導大學新生深入了解學校、快速認識高等教育和大學生活特點、準確把握所學專業及其發展趨向,以幫助大學新生有效實現角色轉變、快速適應大學生活的通識教育。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關鍵環節,是構建校園文化的重要內容,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基礎性工作,是引導大學生健康成長切入點,是大學新生大學生涯的起點和基石,對大學生的整個大學生涯具有導航性和基礎性作用。其效果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成長與發展,影響著學校的教育與管理,關于學風與校風的形成,對大學生個人的成長成才、高校的教育質量乃至整個社會的人才供需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要明確入學教育的主要思路

在突破傳統入學教育一定程度上存在的內容空洞、形式單一、時間不當等不足的基礎上,面對新媒體時代“90后”新生的具體特征,積極推進入學教育改革。在內容上避免空洞單一,健全課程體系,完善課程結構;在方向上弱化制度宣講,強化思想引領與精神鼓舞;在形式上突破呆板說教,加強形式創新與載體創新;通過提升入學教育質量為成功實施大學教育奠定堅實的基礎。

(四)要架構入學教育的課程體系

在實踐中逐步明確入學教育“教什么”這一基礎問題,并遵循入學教育的時效性,從培養生活自理能力入手,從修正心理認知出發,形成以快速適應大學生活、有效實現認知與角色轉變、合理規劃大學生涯為三大核心,內容涵蓋軍事訓練、校史校情、理想信念教育、三觀教育、培養正確的大學觀、專業認知、學會學習、心理健康、生活管理、校園文化、黨團輔導、職業生涯規劃、生活生存技能訓練、生活習慣的養成教育、學會理財、駕馭網絡、人際溝通以及班級組建等各方面,時間貫穿整個新學期的課程體系。

(五)要摸索實踐立體化的教育模式。

在教育內容上要實現從生活到學習、從日常行為到心理認知、從外在環境到理想信念、從學生個體引導到班級組建的拓展和延伸。在教育內容的組織上要實現結構化、體系化建設,在教育方式上要突破傳統的單一說教形式,而是根據教育內容和教育目標靈活選擇實地參觀、主題班會、專家講座、演講辯論等各種方式展開,還可以引入了團隊心理輔導、拓展訓練等體驗式的教學方式。實施主體也要從輔導員等基層學管人員拓展到學院領導、專家學者、團學干部、優秀校友以及社會人士等各層面,最終形成齊抓共管、全員參與的格局。

三、做好入學教育工作要把握好“四性”原則

1、科學性。在確保教育內容科學性和嚴謹性的基礎上,遵循教育教學的基本規律和科學原則,是有效開展入學教育的基礎和前提。

2、規范性。入學教育既要服務于社會經濟發展對人才質量的需求,服從于高校的辦學理念和人才培養目標,又要服務于學生的身心發展與成長成才,服從于學生的身心特點,其實施必須有計劃、有目的、有組織、有步驟、有系統地展開。

3、特色性。入學教育的教育內容和教學方式既要充分尊重當下學生具體的身心特點,又要結合高校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創新,并能夠被學生愉悅地接受,真正做到既與時俱進又特色鮮明。

4、時效性。入學教育不是一觸而就的簡單過程,而是一個具有時效性、結構性的漸進的過程,其實施要充分尊重新生入校后的心理變化過程而有邏輯、有層次地相繼展開,逐步深入。

四、構建入學教育研究和實踐的長效機制

在具體實踐中還應該摸索建立入學教育研究和實踐的長效機制,與時俱進地做好項目的推廣與跟進。

1、通過實踐總結、對外學習交流等方式進一步整合教育內容、優化教育結構,力爭實現內容模塊化,提升系統性;方式多樣化,增強吸引力;活動項目化,強化執行力;主體全員化,形成聚合力;載體多元化,擴大覆蓋面;作用長效化,保持影響力;最終形成科學、系統的教育體系。

2、強化入學教育的隊伍建設,加強入學教育的實施與執行;針對不同院系、不同專業的學生細化入學教育的教學計劃以及教案、課件。

3、加強入學教育過程中特殊案例的收集與整理工作,逐步健全入學教育案例庫。

4、摸索入學教育的考核與評價模式,彌補以往入學教育只有過程沒有結果的不足,也為入學教育的效果考核提供有效參考。

5、針對國內外環境更加復雜,學生身心特點更加個性化的現實,與時俱進地做好跟進和創新。

參考文獻:

[1]梁亞寧;淺析大學新生入學教育[J];知識經濟;2012年06期

[2]付曉琳,郭威,等.淺析“90后”大學生的特點[j].中外教育研究,2010,(2).

猜你喜歡
入學新生應用型
應用型本科院校機械控制工程實驗教學改革實踐探索
重獲新生 庇佑
入學通知書
產業教授融入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實現路徑
新生月賽優秀作品
枯蓬新生
五行真經
新生
入學面試
入學第一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