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C語言生態課堂的構建

2014-01-12 08:59秦放曾維佳
商品與質量·消費研究 2014年9期
關鍵詞:整體性生態課堂開放性

秦放 曾維佳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對生態問題的關注程度越來越高,生態課堂是也成為較為重要的研究主題之一。生態課堂強調人的個性發展,構建生態的C語言課堂,要求以學生為主體,注重課堂教學的整體性,營造平等的師生關系,構建開放的課堂生態,創設雙贏的教學形態,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關鍵詞】生態課堂;整體性;開放性;協變形;共生性

一、引言

隨著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對生態問題的關注程度越來越高,生態平衡、生態和諧已經成為當今社會的重要主題之一。以生態學的視角來審視教育、以生態學的原則和方法來考量教育的現象也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在這一教育生態化背景下對于“生態課堂”的研究也應運而生。

二、生態課堂的理論解讀

“生態課堂”即為“生態化課堂”,是指一種生態狀態下的課堂,或者是達到了生態狀態的課堂[1],即“由生命體(教師和學生)與教學生態環境(物質環境和精神環境)構成的統一體。物質環境包括自然、時空、設施等因子,精神環境包括教學信息、師生感情、課堂氛圍等因子。各因子之間的‘關聯表現為相互影響、相互作用……”[2] 。

由此可見生態課堂是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課堂上不僅要考慮學生的綜合需求,還要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教師不僅要做教學的主導者,還要做學生學習的引導者;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還要關注學生的價值體現。生態課堂是我們追求的理想課堂,最終的目標瞄準的是學生的健康發展和幸福成長。

三、生態課堂的基本特征

生態課堂把教師、學生、環境及教學信息等作為課堂生態系統的組成要素,并以此來建立一種系統化、可持續發展的課堂形式,作為一種獨特的生態,生態課堂具有以下特征:

(1)整體性:“人們不僅不能把部分孤立于整體,而且也不能使各個部分互相孤立”[3],生態課堂的各組成要素組成了一個統一的整體,各要素間彼此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內在統一、平衡發展,生態系統只有作為一個整體,才能發揮其最大作用。

(2)開放性:生態課堂是一個開放的系統,這意味著一方面系統內部各要素間相互作用、相互適應以實現課堂整體的最優化,另一方面系統又不斷與外部環境進行信息、物質及能量等交換來達到自身的更新與持續發展。

(3)協變性:課堂生態系統中一種要素的變化會引起另一種要素發生協同變化,這種相互適應、共同進化即為協變形。如:作為課堂課堂生態環境的教學設施的變化與作為課堂主體的學生的學習效果的變化之間存在協變性,作為課堂主體的教師的情緒情感的變化與作為課堂主體的學生的情緒情感的變化之間也存在協變形。

(4)共生性:多爾赫認為“教育是促進人們之間相互的滿意關系,促進有意義的學習以及促進人格發展的一種共同生活”[4]。作為課堂生態系統的主體教師與學生之間,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為條件和依托,雙方相互影響,共同存在。師生在課堂中應地位平等,關系民主,互相尊重,生態課堂應為教師、學生之間對話提供生態環境,促進師生共同成長。

四、C語言生態課堂構建

C語言作為計算機類專業基礎課,其課堂教學應該創設生態課堂,構建C語言生態課堂具體可采用以下四項措施:

(一)注重課堂教學的整體性

整體性是系統的最大特點,C語言生態課堂作為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在課堂教學中應將教學主體、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設備及教學儀器等合理的組織到一起,給予學生整體發展的教育。在教學中,可以按項目為導向為學生分組,每組由教師與學生共同商定,選擇合適難度的題目,每一小組分為6個人6種角色:項目經理、技術經理、分析人員、設計人員、開發人員及測試人員,按項目的不同時期,可一人兼任多個角色,也可一個角色多人擔任,每個人的機會均等,項目完成后各小組展示成果,由教師和小組評定綜合給分,由此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拓展學生的思維,全方位的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

(二)營造平等的師生關系

傳統的課堂都是以教師為主導,老師教,學生學,教學信息單向的流動,學生被動的參與課堂,被剝奪了思維的權利也被抹殺了個性差異,師生處于不平等的地位。生態課堂要求師生之間建立一種平等的“伙伴”關系。教師必須轉變角色,尊重學生,與學生平等對話,以學生為本,將課堂由單純的“傳導、授業、解惑”的場所變成師生合作交流的場所,學生成長的心靈家園,讓學生擁有話語權和探究權。

(三)構建開放的課堂生態

開放性是生態課堂不斷發展的源動力,沒有開放性,課堂也就失去了其應有的意義。生態課堂的開放性主要包括:物的開放性、人的開放性和課程的開放性。這就要求在課堂中師生雙方應坦誠的敞開精神世界,這樣才能彼此理解、學習,互相進步;要求我們不能自封在教室限定的課堂中,而應走出去,帶著書本的知識走入社會這個大課堂,從生活中學習,豐富課堂;同時也要求教師對教學目標、教學過程和教學結果的設定是開放的,即在一定的限定范圍內,根據具體情況,彈性的調整教學目標,設定開放的問題,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問題,對于問題的答案不是非此即彼,允許存在不同的觀點,為學生創造一個寬松、民主的課堂氛圍。

(四)創設雙贏的教學形態

課堂是生態主體和諧共生、互動雙贏的重要平臺,教師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針對一些問題,可以采用課后調研資料,課堂討論的形式啟發學生自由發表意見(也可以采取小組辯論賽的形式),增強學生的理解、應用、應變能力,鍛煉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對討論內容的引導,疑難問題的解決,學生情緒的調控等問題的解決,教師也提高了自身的知識水平和管理課堂的能力。

五、結語

總之,生態課堂是師生交往、生生合作、共同發展的課堂。構建生態的C語言課堂教學,要把學生作為主體,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讓學生成為真正學習的主人。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讓課堂成為師生共同發展的舞臺,重煥課堂生命活力,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杜召鳳.生態課堂的構建[D].華東師范大學.2010.14

[2] 顧曉東.高中地理生態課堂構建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4.16、17

[3] (法)埃德加·莫蘭著,陳一壯譯.復雜性理論與教育問題[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26

[4] (德)沃爾夫岡·布列欽卡著,胡勁松譯.教育科學的基本概念:分析、批判和建議[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49

猜你喜歡
整體性生態課堂開放性
小學低年級構建開放性美術教學的實踐研究
例析三類開放性問題的解法
基于開放性歷史教學的學生獨立探究品格之培養
基于開放性歷史教學的學生獨立探究品格之培養
基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下社區合唱的整體性研究
淺談如何上好中學語文期末復習課
這里的課堂揚起低碳、生態的風帆
略論整體性視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生態學視閾下的《基礎日語》課堂教學
互聯網環境下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管理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