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制琴成為生命中的必須——訪制琴大師許學慈

2014-01-14 03:03孟建軍
樂器 2014年9期
關鍵詞:制琴筒子京胡

文/孟建軍 劉 沙

北京陶然亭公園北門的斜對面,就是中國戲曲學院附中。原來這里是北京舞蹈學院的所在地,當年那些邁著八字步走道的長腿女孩出出進進,成為吸引人們目光的一道風景,而今這里卻成為培養戲劇人才的搖籃。

在戲曲學院附中大院比鄰球場的一排平房里,有一間屋子里裝滿了竹子。這是一個誕生京胡的制琴作坊。一位年屆八旬的制琴師傅,就是這間作坊的主人,他叫許學慈。

提起許學慈的名字來,中國京胡界很少有人不知道他。從1950年至今,許學慈的制琴生涯已經延續了60多年。至今,老人家還在制琴第一線辛勤地工作著。

師從名師學手藝

1949年,15歲的許學慈從河北易縣來到北京。1950年,他進入了方椿樹、傅立山、張鵬達創辦的友聯樂器社學徒。許學慈主要跟傅立山學習制作琵琶,也跟另外兩個師傅學習制作其他民族樂器。傅立山是琵琶制作名家,許學慈記得1960年全國樂器制作評比,傅立山的琵琶得了第一名。

上世紀文化大革命之前的六十年代,彭真擔任北京市市長的時候,為了使樂器制作后繼有人,便提議讓老藝人帶徒弟。北京民族樂器廠的資深樂器制作師洪廣源師傅挑選了三個徒弟:許學慈、李運智、沈貴茹?!昂閺V源把我挑去學習制作京胡。老藝人挑選徒弟時,首選做活比較踏實、心靈手巧的人?!痹S學慈師傅說,洪廣源最大的特點是善于制作京胡,為專業院團服務,他做得好。要什么調門,要什么音都非常標準,能夠達到使用者的要求。

1963年,北京民族樂器廠在前門開了一個門市部,叫“北京民族樂器廠洪廣源門市部”。洪廣源帶著三個徒弟在那里接制作、維修的活,工作緊張而又充實,一直干到文革開始。文革之后,政治運動波及到了樂器廠。洪廣源因為是業主出身,他被批技術第一、不突出政治,于是被下放到車間勞動,離開了門市部。

京胡好做也難做

“京胡最好做,也最難做?!痹S學慈說這話時深有感觸,“說好做就是你看看就能會做,但真正做出要什么音有什么音的京胡就不容易了,就看你自己如何選料搭配?!痹S學慈師傅說,京胡的筒子和擔子搭配得當非常重要,筒子和擔子要搭配合適,如果搭配不合適,出來的音就不好。我問許師傅:您有什么制作訣竅?他回答:我也沒什么訣竅,就是憑自己的經驗。至今我還是按照洪廣源教的方法,筒子與擔子搭配著做京胡。

許師傅說:“竹子要是不干,就用火烤干;擔子不直,就烤干掰直?!彼€說,制作京胡沒有固定標準,硬的筒子就讓它薄一點,松軟一點筒子就讓它厚點,全憑自己的經驗,但也不是絕對的。許師傅做了個形象的比喻:“有的人個子不大,說出話開當當的;有的人個子大,說話嗓門小。筒子也一樣,看著哪都好,就是不出音。不出音怎么辦呢,只能做別的用?!痹S師傅還介紹道:西皮調門高,若制作高調門的西皮琴,不僅筒子短小,擔子還要短。二黃擔子長,弦也長,調門低。二黃的筒子直徑、長短都不相同,根據調門不同來決定。說起京胡開風口的尺寸,許師傅說這都是活的。為何要開風口呢?許師傅說,不開風口,就像人得了傷風感冒,鼻子不通氣一樣。風口透氣,大了不行,小了也不行。他拿著一把正在修理的京胡擔子說:“這個風口就太大了。燙軸眼是京胡制作中必須要掌握的一門技術,一定要注意別燙歪了,全憑手上的經驗。初學者剛開始的時候,應先找一個破竹子練習燙軸眼?!痹S師傅說,現在很多廠家制作的京胡都是用銑床銑的軸眼,它的缺點是軸眼不圓,“銑鉆銑鐵是很圓的,為何銑竹子就不圓呢?因為竹子有橫豎絲。你看著它圓了,其實不太圓。銑完了后,按照鉆頭的大小,還拿通條燙一下?!痹S師傅補充道:“我都是燙眼,因為我沒有那套銑床設備?!?/p>

跟演奏名家都是朋友

在幾十年的制琴生涯中,許師傅跟無數琴師打過交道,幾乎那些老京胡演奏家都使用過他的京胡,如楊寶忠、沈玉才、姜鳳山、何順信等一批著名京胡演奏家。許師傅回憶:“楊寶忠看起來名氣挺大,其實這人特好,平易近人,沒有架子。來了以后就操起一把胡琴拉起來。如果這時進來一個業余的拉琴的人,聽說他是楊寶忠,就向他請教拉法,他馬上就給人家講弓子的拿法、拉法,給人拉琴示范。不保守,一點架子都沒有。他老是說笑話,特別幽默。聽說他還拉小提琴,拉得還不錯,但是我沒有見過。他把提琴的功夫也用到京胡上去了?!?/p>

“聽說他也做京胡?”我問。許師傅回答道:“他自己不做。原來有個叫季振江的是我們前輩,他在家里給楊寶忠加工制作京胡。那是民國二十六年到二十八年,當時王府井大街有一個百代公司,給楊寶忠代買京胡?!痹S師傅稱認識徐蘭沅,但沒給他做過琴。聊起一些人們鮮為人知的歷史來,許師傅津津樂道。他說,現在楊寶忠刻字京胡都是寶貝了。

許師傅稱,現在他給中國京劇院、北京京劇院、中國戲校、北京戲校的琴師做琴,給著名琴師燕守平和他的徒弟們也都做過琴。在跟許學慈師傅交談過程中,來了幾位湖南的票友。他們說,整個湖南地區拉的比較好的人,使用的都是許師傅制作的京胡。其中一個人說:“我自己就有許師傅九把琴,這次來又訂了四把?!?/p>

據悉他們十幾年來一直在許師傅這里訂制京胡,也是老朋友了。

因人而異有的放矢

幾十年來,為何人們信賴許學慈師傅制作的京胡,他制琴最大的特點是什么?聽到我問這個問題,許師傅哈哈一笑:“也沒什么特點,就是盡量按照琴師的要求,找材料的時候選擇匹配的東西去做?!彼又f:拉法也不一樣,他們一人一個拉法。你這個曲子用這把琴拉的好,換個曲子沒準就不好,還要根據他們的手音大小去做。功力好的,拉出來的音就不一樣,手勁輕的、重的,做法不一樣,你得按照他的要求去做。訂做之前,他們要試拉,我也會觀察他們拉琴的力度,然后讓他們提出對皮子薄厚、松緊的要求,我再有的放矢地去做。

制作京胡,少不了要用蛇皮。許師傅稱,最好的皮子是從蛇尾巴上量一尺以上、一尺半以下的部位,一大張皮子能出兩塊好皮。

我問許師傅對人造皮怎么看?他說,人造皮早就有?!?958年大躍進的時候,我們廠就是用代用皮。開始用絲絹,后來淘汰了,最后使尼龍布,使用了幾年,最后也不了了之了?,F在又出現了仿生皮?!彼J為研究仿生皮是好事,省得用蛇皮了。

許師傅因為工作關系,跟許多琴師打交道,深諳他們的喜好。他說,琴師李慕良愛用綠皮,現在李祖明也喜歡綠皮,但是大部分人喜歡黑皮。

興趣是逐漸培養的

“1963年以前,在車間干活,做大撥的京胡活,剛開始干的時候,也不喜歡,但是沒有別的辦法,我也沒有文化知識,只能學徒?!痹S學慈師傅一邊修理著一把京胡的風口,一邊跟我聊著他的心里話:當時有知識的人不學徒,要是有小學文化,就可以學個會計??磥?,當年許學慈學習樂器制作也是無奈的選擇。在學習過程中,他由不喜歡干到逐漸產生興趣,到悉心鉆研直至成為制琴名家。許師傅說:“我指著這個生活呢,指這個吃飯。它養活了幾代人,老人和下一代。上有老下有小的,就得好好干吧?!?/p>

“假如讓您重新選擇,您還會選擇干樂器制作嗎?”我問許師傅。他沉吟一下說,如果沒有文化知識,還得選擇這個。聽許師傅說完這話,我們都忍不住笑了。其實無論從事什么工作,只要能夠鉆研到家,做到極致,他就是一個對社會有價值的人,一個成功的人。許師傅正是憑借他多年的制作經驗和高超的制作技術,成為受人尊敬的制作大師。

生命不息做琴不止

聊起京胡的發展變化來,許師傅最有發言權,因為他一輩子都在與京胡打交道:“過去京胡用的都是絲弦,樣板戲開始后用的都是鋼絲弦?!痹S師傅說,其實絲弦好聽,它比鋼弦音寬。有很多制琴師對蟲蛀過的“鐵里兒”筒子情有獨鐘。許師傅則認為:“鐵里兒”筒子優點是穿透力強,缺點是出音窄。它適合做高調門的琴,但也不是絕對的。過去拉京胡沒有麥克風,全指著京胡本身響亮,因此琴師喜歡用“鐵里兒”的筒子。許師傅現在不使這樣的筒子,因為現在人們喜歡寬松音的筒子,而“鐵里兒”筒子達不到這個要求,它共鳴小?!斑^去劇場小,僅靠京胡聲音打遠。而現在劇場大,沒有麥克風不行?!痹S師傅說。

許師傅制作的京胡筒子都要刷漆,做法是先刷漆片,再刷清漆。他說這樣好看、防潮。他的琴弓都是自己做,安平的馬尾,安徽的竹子。他說,外面的弓子拉起來不帶勁。

許學慈師傅是1986年把工作關系從北京民族樂器廠轉到了中國戲曲學院的。1996年,他從戲曲學院退休。退休后,他仍然沒有放下手中的制琴工具,退休跟沒退休沒有任何區別。從全國各地慕名而來找許師傅做琴、修琴的人依舊絡繹不絕。許師傅常提醒來做琴的人:要想延長京胡的使用壽命,就別讓京胡受潮,也別干燥。皮子“跳井”是受氣候的影響。皮子時間長了,沒有了爆音,軟綿綿的,就得換皮子。我問許師傅是否計算過一輩子制作了多少把京胡,他笑著說:“算不過來?!?/p>

許師傅帶著他的孫子在這間并不寬敞的工作室里埋頭工作著。他表示,只要身體能動,他就會做下去。制作胡琴,已成為老人家生活里、生命中重要的一項內容。

猜你喜歡
制琴筒子京胡
收藏百年歐洲制琴工具 填補制琴文化研究空白
基于機器視覺的筒子紗密度在線檢測系統
筒子紗包裝自動配重方法研究
香鼠筒子、豆鼠皮 清代皇室貴族的皮草嗜好與毛皮消費
晚風飄來京胡聲
聽懂木頭的聲音
文化演藝平臺打造愛樂人的盛會
論古典主義時期鋼琴藝術的發展
王彩云京胡音樂會即將在京舉辦
我,京胡和電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