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古代思想家養生思想評述

2014-01-25 08:50高鳳清周蘇婭常存庫
中醫藥信息 2014年4期
關鍵詞:道教血氣老子

高鳳清,周蘇婭,常存庫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40)

養生一詞,最先見于道家經典《莊子》,涵保養、持護生命之意。在先哲們的理論寶庫中,有關養生益壽的內容隨處可見,并成為影響養生保健思想不可或缺的部分。

1 老子道法自然,通玄達妙的養生觀

先秦時期,老子是深諳養生之道的大師,他的養生思想充盈著古代的哲學思維。老子在道統世間萬物的整體觀的基礎上,認為整個世界不可分割,并體現人與自然的美妙和諧?!独献印返诹轮赋?“道者,萬物之奧”,“道”是天地萬物的奧妙,也是自然界的普遍規律。萬物莫不有道,它在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幾乎無所不用。知“道”,方知修養之道也。如“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都是順應自然,采取無為之道來養生的方法,正所謂“無為而無不為”。中醫養生正是遵循這樣的自然之“道”。正如《黃帝內經》所云:“法于陰陽,和于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逆于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之?!奔热皇篱g萬事萬物都產生于“道”,遵循“道”的規律而運動變化,人作為自然的一部分,亦是如此。所以,正常的養生過程就要遵循其自然性的過程。人只有遵循自然的規律,才能選擇正確的養生方法。

老子的天道觀和人道觀概括為:天道自然,人道無為。這也是老子養生的兩個基本原則,主要表現為無為而為和恬淡虛無?!盁o為”并非什么也不做;“虛無”也并非什么也沒有。這個“無”是內涵大“有”的“無”;這個“虛”是可感知不能視知的“虛”。無為是道之自然的必然反映,在老子看來,無為,事物則能按照自身規律順利發展,因為要使事物處于自然狀態,就不能對它橫加干涉,讓事物正常發展。這也是養生問題時所應堅持的原則。所以只有在無為的自然狀況下,人才能健康的生活。從無為進一步深入,就到了另一個境界:恬淡虛無。恬淡虛無,就是恢復人道之自然的狀態。無為而為和恬淡虛無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如何保持健康的心境呢,由于人之有為皆因欲念而起,所以這就要虛其心,靜其神。心虛則欲望不起,神靜則念頭不生。恬淡虛無,與大自然相融,抱樸守真,追求生命的價值是老子養生觀的重要原則。而如何做到人道自然呢,在老子看來,少私寡欲是其秘訣。他一再強調要外表單純,內心淳樸,減少私心,降低欲望,不要和別人爭奪,以免造成精神緊張,危害身體。正如《老子》二十章曰:“我獨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嬰兒之未孩?!彼嬲]人們要像嬰孩一樣簡單快樂,就能達到身心愉悅的目的。保持童心童趣,熱愛生活,簡單樸素,是養生的秘訣。這就是老子保精得道養生的實踐體會。老子最終得出了順其自然、少私寡欲是利于身心正常的結論。

2 孔子仁德愛人,惜身惜福的養生原則

孔子一生周游列國,顛沛流離,歷盡坎坷,可他卻能壽得“古稀”,這與他具備的獨特的養生思想是分不開的??鬃拥乃枷霚Y源豐博,其核心是“仁”,“仁”就是博愛,是一種珍惜生命,愛人愛己之愛,他的“仁德愛人”,浸透著養生的理念。他著名的命題叫“仁者壽”(《論語·雍也》),仁與壽是在辯證統一中考量養生問題,這是中國古代最早的具有理論形態的養生學命題。他主張對內追求身心內外和諧,對外講求平等待人??鬃幼⒅氐赖?、精神和心理修養。如何做到對外講求平等待人呢?就是要重人事,重倫理,孔子主張“孝為德之本”,把“仁愛”與“孝”聯系在一起使得“仁愛”有了更加廣泛扎實的社會基礎?!叭蕫邸迸c養生有何關系?《論語·學而篇》云:“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歟”“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辈⑻岢?“事父母,能竭其力”,“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這種道德修養與長壽關系密切,能在良好的環境中,共享天倫之樂而健康長壽的思想與醫學上的養生方法異曲同工。他仁慈、謙己的品德修養,為后世養生家所強調的養生必先養德和儒醫養生學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如唐代孫思邈醫德高尚,“有疾厄來求者,不得問其貴賤貧富,長幼姘蚩,怨親善友,華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親之想。因而壽得百年有一”。又如《中庸》所說“大德必得其壽。不可貪圖蠅頭小利,也不逃避應當承擔的損失”,如果一個人能做到“仁德愛人”,內心自然就會平靜淡泊,無憂無慮,這對身心健康無疑是頗有稗益的,這也是他長壽養生的秘訣之一。

在《禮記·禮運》中記載了孔子“在邦無怨,在家無怨”的樸素養生思想。如何能無欲無求,不貪求利、淡泊名利,心平氣和,無憂無慮,達到身心內外的和諧呢?《論語·季氏篇》載: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笨鬃诱J為少年時期,血氣未寧定,應當戒在好色上;壯年時期,血氣正剛強,精力充沛,應當戒好斗上;到了老年時期,血氣已衰退,應當戒在好貪求得上。戒色、戒斗、戒利的思想正是今天養生保健準則。從戒色、戒斗、戒利到戒煙、戒酒,戒去的是蝕身污心之毒,換來的是六腑無恙和心腦清明,這是孔子養生思想中的大智慧。他提出的戒色、戒斗、戒利的思想,與中醫古籍《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中“是以志閑而少欲,皆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愿”,“是以嗜欲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賢不肖,不懼于物,故合于道”的養生觀點是一致的。

3 道教身心兼顧,返樸自然的養生智慧

老子樸素的唯物論和辯證法思想,后來被道家所吸收。道家追求人與自然和諧,提倡做超凡脫俗的“神仙”,其養生思想是道教的重要組成部分。道教奉老子為祖師,以《道德經》、《正一經》和《太平洞極經》為其主要經典。道教獨特的養生思想和方法與道教產生與發展同步。道教主張形神合一,清靜無為,既形體與精神相結合。形是人體,神是人的精神活動,神不能脫離形而存在。道教的重要經典的《太平經》就曾指出:“人有一身,與精神常合并也……常合則吉,去則兇?!本褪钦J為形神“常合即為一,可以長存也?!睍x代道教養生家葛洪在《抱樸子》中說:“形須神而立焉”,“形者神之宅也”,“形勞則神散,氣竭則命終”,進一步闡述了形神相依的觀點。

所以,在修煉過程中,道教追求重視精神的修養,也不可忽視形體的鍛煉,兩者要有機結合。由此形體鍛煉成為道教養生的主要方法之一,《莊子·刻意》中就有“導引之士,養形之人”、“熊經鳥申”等的記載。西漢劉安的《淮南子》中也有“熊經鳥伸,亮游猿攫,鵝視虎顧”等闡述。形體修煉以三國時期名醫華佗創制的“五禽戲”流傳最廣?!拔迩輵颉蹦7吕匣⒌挠⑽?,鹿的舒暢,熊的剛毅,猿的靈巧,鳥的展翅。經常練習“五禽戲”,就能達到強身健體,祛病延年的效果。由此,從古至今,形體鍛煉在我國廣泛流傳,經久不衰。

道教養生方法還強調人的心靈與自然之道的內在相通,道教認為人、社會、自然其本質是一個有機整體,天人相應。根據這一養生理淪,道教的養生方法大多是順應自然的養生方法。人不能違背天地之道。如《老君說一百八十戒》中就規定說:“不得焚燒野田山林”、“不得妄伐樹木”、“不得妄摘草花”、“不得冬天發掘地中蟄藏蟲物”、不得妄上樹探巢破卵”、“不得籠罩鳥獸”、“不得熱水潑地致傷蟲蟻”等等。這種重視自然生態才能對人進行養生的戒律的“大養生”意識,對于我們現代社會來說無疑也是值得借鑒的。著名的醫學家孫思邈在他的《備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等著作中,將道教的煉養與醫家智慧相結合,提出了諸多適用的養生方法,其中順應自然的哲學理念以及放松入靜的具體方法也已被現代心理學所吸收,為我國的文化寶庫增添了新的內容。

道教強調以生為樂,最高信仰是享其天年,長生不死。首部道教典籍《無始無量度人上妙經》和早期經典《太平經》都崇尚仙道貴生?!短浇洝分赋?“人居天地之間,人人得壹生,不得重生也”。道教對當世生命的重視,同其他宗教的生命觀存在著巨大的差異,例如,佛教認為生死輪回,身體和靈魂分離,而軀體只不過是靈魂的棲息地,不值得珍重。道教則竭力主張精神與肉體是有機的統一體,強調要“樂生、重生、貴生”。

中國古代的養生理論與實踐,是華夏傳統文化思想寶庫中的一顆璀璨的珍珠,先賢們那種敬天憫人的胸懷及探究自然規律,追求人內外和諧的執著與聰慧,深刻影響著后世的養生保健思想。我們從老子的“恬淡虛無”,孔子的“仁德愛人”,道家“形神合一”之說中,感受到了先哲思想體系中的養生意識;從《黃帝內經》等古典醫學理論中體會到了對古典養生哲理的實踐和運用。

猜你喜歡
道教血氣老子
老子“水幾于道”思想解說
經皮血氣分析儀TCM4的結構原理及日常維護保養與常見故障處理
淺談急診科POCT血氣分析儀及血氣標本質量控制
西夏道教補議
道家道教研究
智者老子
黑珍珠
不同橈動脈穿刺方法在血氣分析患者的應用
茅山道教楹聯意蘊審美
老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