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陜甘寧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項目的成效與做法

2014-02-01 04:47牛志鵬
中國水土保持 2014年7期
關鍵詞:項目區梯田群眾

孫 浩,牛志鵬

(黃河水利委員會 水土保持局,河南 鄭州450003)

(責任編輯 張培虎)

1 項目建設成效

2010—2012年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陜甘寧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項目涉及陜西、甘肅、寧夏3 個省(區)的37 個項目縣(市、區),由水利部、國家農發辦于2010年聯合啟動。通過3年的建設,共計完成綜合治理面積483.90 km2,治理小流域195 條,總投資6.08 億元。項目的實施有效地控制了項目區內的水土流失,強化了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增強了抗御自然災害能力,改善了農業基本生產條件,促進了農業產業結構合理調整和農村經濟全面發展,項目的基礎效益、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初步顯現。

1.1 基礎效益良好

通過項目實施,項目區共計新增坡改梯4.66 萬hm2,植被覆蓋率提高10.15 百分點,達到28.7%,綜合治理程度達到了75.2%,控制水土流失面積125.77 km2,提高水資源涵蓄量1 019.59 萬m3,降低土壤侵蝕模數3 600 t/(km2·a),年均減少土壤侵蝕量174.2萬t,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態環境得到了改善。同時,由于梯田糧食產量的提高,在實現糧食自給有余的前提下,加快了剩余坡耕地的全面退耕還林還草,為發展林草植被建設和生態修復創造了條件,生態環境得到改善,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局面逐步形成。

1.2 經濟效益顯著

項目實施后,減少了雨水沖刷及干旱等自然災害對當地農業生產的危害,不僅改良了土壤物理化學性質,還使田地的保水、保土、保肥能力大大提高,增加了農作物的產量,提高了項目區群眾的收入。項目區新增糧食生產能力1 001.45 萬kg,新增經濟林產品生產能力213.36 萬kg,農民人均年增收434.8 元。陜西省利用地埂種植黃花菜,僅此一項便可使項目區農民年人均增收110 元,增幅達5%,經濟效益顯著。

1.3 社會效益明顯

通過項目的實施,各項目縣(市、區)建成了一批高標準的梯田,使區域糧食產量大大提高,穩定的糧食生產有力地促進了項目區土地利用結構的調整,使農業由單純種糧型向糧經(糧果)結合型、由單純數量型向質量效益型、由傳統自給型向現代商品型轉變,加快了農業產業化進程。同時,高標準、大規模的梯田建設還有效地改善了項目區農業生產條件,減輕了農民的耕作強度,提高了勞動生產效率,加快了土地流轉,為項目區群眾擺脫貧困、走向富裕創造了條件。3年來,項目區有70 余萬群眾從中受益,7.2 萬人實現脫貧。

2 主要經驗與做法

2.1 強化行政推動,注重責任落實

強化行政推動,注重責任落實是搞好項目的重要保證。農業綜合開發項目涉及多行業、多部門,關系千家萬戶,必須堅持政府主導,強化行政推動,充分發揮各級政府的組織領導作用。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各項目縣(市、區)均成立了以政府分管領導為組長,有關部門及鄉鎮負責人為成員的建設領導小組,以行政推動項目建設,協調各方關系。同時將項目建設納入政府或部門年度目標任務,與考核掛鉤,采取縣、鄉、村逐級簽訂責任書,領導干部包鄉鎮、技術干部駐工地等措施,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為項目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2.2 加強前期工作,注重項目設計

項目前期工作是搞好項目的基礎。各項目縣(市、區)按照項目申報要求,組織大量人力物力,深入項目區,通過座談走訪、現場勘查、調查問卷等方式,詳細了解項目區的有關情況,摸清了現狀,為前期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收集了第一手資料。項目設計階段,技術人員根據批復的可行性研究報告,進行了更細致的調查,根據項目實際,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和科學合理的措施配置,將因設計與實際不符對項目建設造成的不利影響降到最低程度,保證了各項目的順利實施和效益最大化,使項目區群眾得到了實惠。

2.3 嚴格質量控制,注重規范管理

質量是項目的生命,嚴格質量控制,注重規范管理是搞好項目的關鍵環節。在項目建設中,各項目縣(市、區)始終堅持“百年大計,質量第一”的方針,按照《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部門項目管理辦法》和《國家農業綜合開發水土保持項目管理實施細則》的要求,嚴格落實項目法人制、招標投標制、建設監理制、合同管理制、群眾投勞承諾制、資金報賬制、公示制和管護責任制等制度,加強質量控制,規范建設程序。省級水利水保主管部門結合項目實際,不斷創新建管機制,制定相應的管理辦法、細則,進一步強化質量控制,提升了管理水平,推動了項目順利實施。

2.4 開展規模治理,注重產業開發

開展規模治理,注重產業開發是項目建設的目的。各項目縣(市、區)始終堅持“集中連片、規模治理”的原則,在梯田建設中打破地界、村界,實行整村、整鄉、整流域集中建設,全面實現機械化施工,規?;潭炔粩嗵岣?。大面積坡耕地的改造,使山區地變平、路通暢,極大地方便了群眾的生產生活,為農機具的廣泛使用、特色產業發展、旱作農業技術推廣和農業結構調整創造了條件、奠定了基礎。各項目縣(市、區)依托新建的梯田,探索出了“梯田+山地果園”、“梯田+馬鈴薯”、“梯田+地膜玉米”、“梯田+中藥材”、地埂種植黃花菜和花椒等各具特色的產業模式,從而大大提高了項目效益。

2.5 加強科技推廣,注重服務培訓

加強科技推廣,注重服務培訓是項目的主要任務。項目實施后,新修梯田的土質、理化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變,加之種植結構的調整,難免會對項目區群眾的利益造成影響,為此各項目縣(市、區)在強化項目管理的同時,還加大了對項目區群眾的培訓,搞好技術服務工作,大力推廣“秋覆膜”、“全膜雙壟”等先進的耕作技術和梯田快速培肥及節水灌溉等技術,確保新修梯田當年不減產,群眾利益不受損。

2.6 加強宣傳引導,注重群眾參與

群眾參與是搞好項目的前提。項目實施中,各項目縣(市、區)充分發揮群眾的主體作用,始終將宣傳工作貫穿于梯田建設的全過程,充分利用報刊、網絡、電臺、電視等進行了形式多樣的宣傳,不斷提高廣大群眾的認知度和積極性,并結合項目公示制度和“一事一議”制度,從項目建設規劃、施工、驗收等各個環節都做到有群眾代表參與,引導群眾積極參與到工程建設管理工作中來,使水土保持工作深入人心,取得了廣泛的群眾基礎,對提高全社會保護生態的意識,調動群眾治理水土流失的積極性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3 項目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2010—2012年國家農業綜合開發水土保持陜甘寧項目實施總體情況較好,項目實施后效益較為明顯,達到了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態環境、改善農村生產和生活條件、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促進農業增產和農民增收等預期目標。但在各級的檢查驗收工作中,也發現個別項目存在前期工作不細致、招投標程序不規范、管護責任落實不到位的現象。建議在今后的項目實施過程中,有關單位要加強設計審查審批,嚴把前期工作質量關;進一步規范招投標程序等建設管理程序,提高工程質量和管理水平;將管護責任落實到具體責任人,積極探索和創新管護模式,以確保工程項目能夠長期、穩定發揮效益。

猜你喜歡
項目區梯田群眾
甘肅梯田
合陽縣節水灌溉項目水資源供需平衡分析
多讓群眾咧嘴笑
《晨云soho》《初晨soho》《漫漫云峰》《日出梯田》
《山區修梯田》
情牽群眾美好生活新期待
秀美梯田
“群眾來求助”等十六則
為群眾美好生活執著追求
淺談亞行貸款項目對項目區發展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