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古論古——解讀文言文的關鍵

2014-02-13 00:12錢正昂
現代語文(教學研究) 2014年1期
關鍵詞:繁體字行文韓愈

文言文的教學,一直糾結于文與言。單方面的重言(文言文教學古代漢語化)或重文(文言文教學古代文學化)固然是不對的,先言后文(文言文教學英語化)和先文后言(違背認知邏輯)其實也很糟糕,所以有人提出文言并重。筆者查閱知網上的論文,什么《文言文教學必須文與言并重》、《問題點穴——破解文言并重難局》、《由語言之徑,入文學之堂奧——文言文教學摭談》、《言文統一的切入點》之類的文章很多。但是筆者認為,對于文言文的教學,文與言只是表面現象,要教好文言文,核心思路是以古論古。所謂以古論古,就是站在古人的立場,考慮古人遣詞造句方式、行文習慣、行文對象。

首先,古人寫文章使用的是繁體字,在教學中,要讓學生識記一些繁體字。實際上,在文言文教學中,很多字如果不知道它的繁體寫法,理解起來就很困難。簡單舉一例,“報”,會意。從帇,從阜,金文字形,左邊象刑具形,即“帇(niè)”;右邊象手按人使之跽跪意,即“阜”,讀fǔ,組合在一起表示治人罪之意。本義:斷獄,判決罪人。如:報囚?!逗鬂h書·魯恭傳》。因此,如果某一個字有繁體形式,可把它寫出來,分析其部件,講清其本義,使漢字的學習上升到一個文化的高度,然后通過例句列舉其引申義等,這樣系統地講析,才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是因為,首先,從接受心理學角度來說,年輕人對新鮮事物往往更樂于接受,學生對繁體字感覺較為新鮮,對所講的繁體字的意思會記得更清楚。其次,學生對一個知識的記憶要想牢固,必須對這個知識有真正的理解,而對一個簡體字,如果講清了其繁體形式,講清一個字的來龍去脈,會對學生增進理解有很大幫助,同時還可以使學生受到文化熏陶,加強文化修養。雖然在整個社會中完全反簡復繁已不可能;但在基礎教育階段進行繁體字教育,使繁體字和簡化字的學習相互促進,可以彌補簡化字文化內涵缺失的不足,能使學生對母語的文化內涵理解得更深刻。只有讓學習者進入到相應的語境中去,才能真正掌握該語言的含義,從而感受它的內在魅力;只有進入到一種語言的原生態中,才能喚起學習者的激情和興趣,也才是合乎人性的語言學習。

其次,古人遣詞造句有他們獨特的方式,在教學中,要讓學生理解古人的遣詞造句方式。對于是遣詞,漢語中一個詞屬于某一詞類,基本上是固定的。這就是“詞有定類,類有定職”。但是,古文中有一部分詞,用法卻很靈活。它們在實際語法結構中,超出了本職范圍,而臨時充當別的職務,取得另一類詞所具有的語法功能。比如名詞作動詞,名詞作狀語,數詞作動詞,動詞的使動、意動、為動用法等。另外,虛詞也是古今殊異。古文中的虛詞,數量雖然不如實詞多,但是使用的頻率卻很高,用法又相當復雜,向來認為“實詞易訓,虛詞難釋”。所以辨別古今虛詞的異同,又是讀懂古文的關鍵。

對于造句,古文的造句結構,跟現代白話文基本是一致的。但是也有區別,具體表現在古文中句子成分的位置、句子成分的省略和一部分句式跟現代漢語存在一些區別。比如古今詞序的差別,最突出的表現在賓語的位置上?!肮胖瞬挥嗥垡病逼鋵嵤恰肮胖瞬黄塾唷?,“沛公安在”其實是“沛公在安”,“唯利是圖”其實是“唯圖利”。其他還有定語后置,狀語后置,主謂倒置等等。還有在句子中省去某些成分或某些詞,是古今漢語都存在的現象,但是古文中的省略現象不僅多而且情況復雜,有不少是現代漢語不允許的。如:項羽召見諸侯將,入轅門,無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視。(《史記·項羽本紀》)?!叭朕@門”的主語是諸侯將,承上賓語省略,這在現代漢語中是不允許的。類似的不一一舉例。另外古文中有一些固定句式,需要記住,掌握這些固定句式,就能收到舉一反三的效果。如:“何以……為”、“無乃……乎”、“……孰與……”“如……何”等等。

第三,古人行文很講規矩,有一定的章法,在教學中,要讓學生掌握古人行文章法。由于社會因素的影響和修辭的需要,古人寫文章有一些表達上的習慣手法。這些手法在當今社會已經沒有什么價值,但是從閱讀古文的需要出發,卻應該讓學生掌握。比如,古人說話寫文章有很多顧忌,所以,常常不把要說的話直接說出來,而是采用一種委婉曲折的說法,拐彎抹角地說出來,這就是所謂的“用詞委婉”。在李密的《陳情表》中,文中用了不少婉詞,比如不說“父死”,而說“慈父見背”,不說“母親改嫁”,而說“舅奪母志”;又用“猥以微賤”“犬馬怖懼”等典雅謙恭的語言,懇切真摯的語氣,多方表白自己的心跡。還有,古人行文喜歡援用古事來證實或者說明自己的觀點?!俺忌敋屖?,死當結草”出自李密的《陳情表》,“結草”,出自《左傳》,晉將魏顆不以父親愛妾殉葬而讓她改嫁,妾父的鬼魂在晉秦的一次戰斗中,結草以絆秦將,使魏顆獲勝。這里只用“結草”二字點出,用來表示自己報恩的誠意。古人還喜歡引經據典。魏征在《諫太宗十思疏》中“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霸共辉诖蟆币馑际钦f:怨恨不在于大小。是刪《尚書·康誥》“怨不在大,亦不在小”一句而來?!拜d舟覆舟”則是壓縮《荀子·王制》中“水則載舟,水則覆舟”而來。這樣的例子也不勝枚舉。另外,古人行文還喜歡割裂詞語和避諱改字。如王勃的《滕王閣序》中“楊意不逢,撫凌云而自惜;鐘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慚”,這里的“楊意”,就是薦舉司馬相如的楊得意,“鐘期”就是春秋時的俞伯牙的知音鐘子期,各被割去中間一個字。至于避諱改字,實在是太多了,這里也不贅語。

第四,古人寫文章講究“合為時而著”,在教學中,要讓學生明白古人的行文背景。唐朝的白居易響亮地提出了“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口號?!拔恼潞蠟闀r而著”,這既是古訓,又是歷代文人富于歷史使命感的一種集中概括?!盀闀r而著”的“時”,即時代之意?!盀闀r而著”,對于讀書人而言,它意味著自己對時代的一種關注,對現實社會的一種關切,對改造社會、促進社會進步的一種責任和使命。古往今來,做到“為時而著”的雖不乏其人,但可以肯定地說,更多的是雖有“為時而著”之心,卻未必有真正的“為時而著”之“文”。究其原因,就在于要想真正做到“為時而著”,就必須傾聽時代的足音,呼吸時代的空氣,把握時代的脈搏,讓自己的心合著時代的節奏一起跳動,真正用心去感悟時代、體驗時代,為時代而唱。比如韓愈的《師說》,如果不懂韓愈寫作的時代背景,很多內容就沒有辦法解釋清楚。這里的“師”,不是指學校里教課的老師,是指給社會上學業有成的士人或者學者做老師,或給當官的當老師。唐朝的時候,反對這樣的老師,認為有人敢于做這樣的老師,是狂人。只有韓愈不管這種風氣,不怕人家的恥笑,敢于做這樣的老師。為了反對這種風氣,批駁這種恥笑,他寫了《師說》。了解了這些,就能理解文章中很多看似矛盾的句子。如韓愈在文中一會兒說“師道之不傳也久矣”,一會兒又說“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這明顯是矛盾的句子,但是如果知道了韓愈寫作所指對象,就不會產生疑問了。

另外,古人行文向來重“氣”。韓昌黎說過:“氣盛則言之短長與聲之高下皆宜?!彼詫W習古文可以因聲求氣。古人行文個性鮮明,比如宋人李涂曾說:“韓如海,柳如泉,歐如瀾,蘇如潮?!闭f的就是韓、柳、歐、蘇這四大家的文章風格各有異趣,韓愈之文雄奇奔放,柳宗元之文雄深雅健,歐陽修之文委婉含蓄,蘇軾之文汪洋恣肆。其他優秀的作家都有自己的特色,學習文言文如果能夠抓住“這一個”特色,無異于抓蛇之七寸。

綜上所述,學習文言文,如果能夠以古論古,那就真正的與古人對話,肯定受益匪淺。

(錢正昂 浙江省象山縣第三中學 315700)endprint

猜你喜歡
繁體字行文韓愈
晚春
哈哈鏡
思維有支架 行文有范式
如何避免行文平淡無奇
《湘江青年法學》行文體例與注釋規范
臺網友鼓動“繁體字申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