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新世界觀
—— 兼與王玉樑先生商榷

2014-03-03 08:00
關鍵詞:辯證唯物主義唯物主義世界觀

(西北大學,陜西 西安 710075)

王玉樑先生幾十年一貫堅持和完善他的“客體主體化的效應價值論”,2013年7月(已80歲高齡)又出版《從理論價值哲學到實踐價值哲學》新著,為推進價值哲學研究從抽象價值哲學轉向現實價值哲學研究做出了新貢獻,令人敬佩,謹表恭賀!

讀完新著后,有一個問題不明白,謹提出商榷。

我的問題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精神實質,是斯大林表述的“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呢,還是“實踐唯物主義新世界觀”?

我的目的主要不是對“馬克思(主義)哲學”在實踐中的成敗功過作出價值判斷或價值評價,而是根據新著提出的“最根本的是要在價值哲學研究中堅持實事求是思想為指導”[1]8,先搞清楚“馬克思(主義)哲學”精神實質是什么這一基本史實,撥亂返正,正本清源,還原“馬克思哲學”本來的真實面目。我這里講的“馬克思哲學”,“不是從人們口頭上所說的、所思考出來的、所設想的、所想象的東西出發”,也不是斯大林、黃楠森教授的教科書中向人們講授的“馬克思主義哲學”,而是依據馬克思、恩格斯著作文本進行歷史考證和聯系現實的歷史研究,得出的本來意義上的真實的“馬克思哲學”。

新著提出實踐價值哲學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作指導,強調要堅持唯物主義實踐論;但全書多處一再反對和批評用“實踐唯物主義”術語稱謂馬克思主義哲學。我的問題由此產生。

我的觀點很明確:本來意義上的真實的“馬克思哲學”的精神實質,斯大林表述為“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術語是抽象的、片面的、不準確的,用“實踐唯物主義新世界觀”術語稱謂比較準確、全面、深刻、合適。

我的態度很鮮明:我曾著文指出,列寧1908年在“唯批·第六章”里第一次用“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稱謂馬克思哲學體系,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史上第一次大倒退[2]38。1938年斯大林在《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4章2節》第一次提出“辯證唯物主義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政黨的世界觀”和“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馬克思列寧主義哲學教科書體系模式”,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史上第二次大倒退[2]38。自2010~2011年我曾連續公開發表七篇“評黃楠森先生的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的文章,指出這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史上第三次大倒退[2]37。自2009~2013年五年里,我發起、倡導、組織陜西省哲學界開展“回歸馬克思,發展馬克思”系列研討活動,主編出版了七本文集,主題歸一,就是闡發馬克思的實踐唯物主義的新世界觀、歷史觀和價值觀。

我的主要理由和根據是:(1)據史家考證:馬克思、恩格斯一生和他們的全部著作文獻中從未見到他們把自己的哲學概括稱謂為“辯證唯物主義”一詞,而見到他們把自己的哲學概括稱謂為:“實踐人本主義”(1844“經濟學哲學手稿”)、“現實人道主義”(1845“神圣家族”)、“實踐活動的唯物主義”(1845“關于費尓巴哈的提綱”第九條)、“新唯物主義”(1845“關于費尓巴哈的提綱”第十條)、“唯物主義歷史觀”(1846“德意志意識形態”)、“實踐的唯物主義”(1846“德意志意識形態”,恩格斯)“歷史唯物主義”(1890“恩格斯致康·施米特信”)。熟知和精通黑格爾思辯唯心主義和費尓巴哈自然唯物主義的馬克思哲學博士為什么沒有用把“辯證法”和“唯物主義”兩個因素合二為一的“辯證唯物主義”這個名詞來表述自己的新哲學呢?這是為什么呢?對馬克思主義哲學史上這個基本歷史事實(或秘密),我們不能視而不見、熟視無睹,而是值得真正嚴肅研究馬克思哲學的學者認真深入反思的重大學術理論問題,今天是到了揭開這個秘密的時候了。

(2)原來“辯證唯物主義”一詞,是馬克思去世后1886年12月德國工人哲學家狄慈根第一個提出的哲學術語新名詞,用以表達他理解的自然宇宙觀和認識論[3]246,令人贊賞。

可是,1895年普列漢諾夫第一次用“辯證唯物主義”稱謂馬克思的哲學,并批評用“經濟唯物主義”稱謂馬克思的哲學,就值得研究了。因為他指出:“‘經濟唯物主義’這一名字是非常不恰當的。馬克思從來未把自己稱為‘經濟唯物主義者’”[4]198。但是,他忽視了馬克思也從未把自己稱為“辯證唯物主義者”,忽視了馬克思有自己明確的哲學術語稱謂。

(3)“世界觀”概念,指人們觀世界得出的關于世界的總體觀念?!笆澜纭弊鳛椤坝^”的對象,指由“現實的人、社會、自然”(構成世界的三要素)有機結構合成的有機體?!笆澜缬^”,在邏輯上可劃分為“普遍世界觀”、“特殊世界觀”、“個別世界觀”三層次。舊“唯物主義”(如費爾巴哈),包括樸素的“辯證唯物主義”(例如古代中國老子的道法自然說、古希臘赫拉克利特的活火說)以為形而上的自然觀就是世界觀,是用“特殊世界觀”(自然觀)取代“普遍世界觀”,雖有合理因素可吸取,但從世界觀總體看,是抽象的、片面的、錯誤的。當然,這種最古老的樸素的“辯證唯物主義”舊唯物主義哲學,在哲學史上的地位是應當充分肯定的。

(4)“辯證唯物主義”術語的含義,其優點在于把“辯證法”和“唯物主義”兩個因素合二為一,其缼點在于缼少“現實的人”和“實踐”兩個關鍵要素的含義。因此,原來抽象的“辯證唯物主義”一詞,雖能抽象地表達無人的自然宇宙界物質存在運行的本質和規律,卻無法表達馬克思直面現實人的生活世界,發現的人的實踐活動的本質和規律,無法完整全面、準確、深刻地表達馬克思創造的“現實的人、社會、自然”(世界三要素)在“物質實踐”基礎上一體化的“實踐唯物主義新世界觀和歷史觀”。

(5)“新世界觀”概念,是恩格斯1888年在《費爾巴哈論·序言》[5]213中評價馬克思1845年的《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提出的。馬克思“新世界觀”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里用的術語是“實踐活動的唯物主義”[6]502、“新唯物主義”[6]502。恩格斯1846年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以“實踐的唯物主義者”自居[6]527,表明他認同馬克思的提法。馬克思之后把馬克思哲學稱謂為“實踐唯物主義”的第一人是我們中國哲學家李達,1937年在《社會學大綱》里提出的。肖前先生晚年(最遲自1993年)更明確地提出和倡導“馬克思主義哲學精神實質就是實踐唯物主義”,并主編出版《實踐唯物主義研究》文集(1996年)。我提出“馬克思的實踐唯物主義新世界觀”[7-8],以表明贊同、支持、闡發李、肖二位哲學大家的觀點。

(6)每一種真正的哲學都有它獨特的基本概念、核心內容、精神實質和獨特本質。例如黑格爾哲學的“絕對精神”、“思辨”和“過程”(或“否定之否定”),費爾巴哈哲學的“自然”、“人”和“直觀”。馬克思哲學的基本概念是“現實的人”、“物質實踐”和“歷史發展”,“實踐唯物主義新世界觀”術語最能完整、全面、準確、深刻地表達馬克思創造的新唯物主義哲學的獨立性特征。

(7)新著提出實踐價值哲學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實事求是作指導,卻未聯系當今中國面臨的嚴峻的現實實踐問題(如生態環境惡化、貧富兩極分化等),令人有些遺憾。新著強調要堅持唯物主義實踐論是對的。但是,它講的唯物主義的實踐的物質基礎,只是指舊哲學本體論意義上的人之外的自然界物質存在[1]67,不是把人之外的自然界物質存在和人化自然界物質存在二者一起,共同作為馬克思哲學的實踐的物質基礎,這就很難與費爾巴哈舊的直觀唯物主義自然物質觀或世界觀劃清界線了。請看馬克思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和《德意志意識形態》里對費爾巴哈自然物質觀的批評。

(8)新著下大力批判“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中的實踐核心論”[1]50-69??墒?,在新著認同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形成標志的《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11條里,每一條都論實踐,實踐原則一以貫之。顯然,實踐在馬克思哲學里不僅處于核心地位,而且是馬克思哲學的本質或精神實質。

應當承認哲學史上有各種各樣極不相同的“實踐觀”。因此,這里有必要對馬克思的“實踐觀”作深入探索。首先,應對其形成歷史加以考察。馬克思的“實踐觀”發生于《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表述“實踐”為“勞動”,1845年《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表述“實踐”為“革命的實踐”、“改變世界”,1846年《德意志意識形態》表述“實踐”為“物質實踐”、“人改造自然”、“人改造人”。其次,應對三年三種表述異同加以解析?!拔镔|實踐”和“勞動”無疑同一,是馬克思強調自己“實踐觀”的物質基礎,因為“物質實踐”就是人的物質生產勞動實踐活動過程,其實質是人的自然力與外界自然物發生物質變換或新陳代謝的歷史活動過程?!案锩膶嵺`”與“人改造自然”、“人改造人”、“改變世界”同一,是馬克思強調自己“實踐觀”的本質,即實踐是人作為主體與外界客體發生的主體與客體交互作用互動的正反雙方,向變化的人的社會歷史活動過程。正如馬克思指出:“環境的改變(即主體客體化,或人改變客觀世界,包括自然界和社會界——引者解讀)和人的活動或自我改變(即客體主體化,或人改變主觀世界,包括人改變自己的體力、智力、能力、意識、觀念、思想、性格、作風、習慣等多方面,不可能不包含人的主觀精神意識因素——引者解讀)的一致(這是一個真實的主體與客體交互作用互動的正反雙方向變化的人的社會歷史活動一體化過程——引者解讀),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為革命的實踐?!保ㄗ兓?、變革或創新——引者解讀[6]500)再次,馬克思1883年去世,人們在馬克思墓碑上刻了馬克思1845年《關于費爾巴哈提綱》第11條“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敝两衲贡写?,這句話可謂蓋棺定論,最能表達馬克思一生的思想精髓和馬克思的實踐觀,不就是“改變世界”(實踐)嗎?可見,人作為主體在改變客觀世界同時又改變自己的主觀世界,外現為人的對象、現實、感性物質活動過程,這就是馬克思的“實踐觀”?!爸黧w人”、“實踐(改變世界過程)”、“內含主客體互動雙向互變的辯證法”和“唯物主義外觀”四因素,在馬克思的“實踐唯物主義新世界觀”里交匯融合為一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能把四者再分隔孤立開來,這才是馬克思的實踐觀的本義。

(9)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自斯大林1938年第一次提出“辯證唯物主義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政黨的世界觀”及“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馬克思列寧主義哲學”教科書體系(唯物論、辯證法、歷史唯物主義;斯大林去世后,蘇聯紅色教授又增加了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部分;從而形成唯物論、辯證法、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歷史唯物主義4大塊經典傳統體系邏輯結構——作者注[9]),到黃楠森先生2011年提出“辯證唯物主義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世界觀”及“馬克思主義哲學”教科書體系(一總:辯證唯物主義總原則;六分: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辯證唯物主義歷史觀、辯證唯物主義人學、辯證唯物主義價值論、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辯證唯物主義方法論;卻無馬克思的實踐論——作者注[10]),時間過了73年。馬克思主義哲學教科書的實際效應怎樣呢?基本事實是:我們教學的所謂“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教科書體系,不僅講的實際內容背離現實歷史,而且在體系邏輯結構上說不通,更是違背馬克思本人意愿的。實際上是在打著抽象的“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旗號下,已異化為非人的“機械唯物主義斗爭哲學”,并成為一切極“左”思潮和行為的哲學基礎,真正是誤人子弟!很顯然,“馬克思哲學”被誤解和曲解了。問題究竟出在哪里?“馬克思主義哲學”教學和實踐的這一效應結果難道還不值得有正義感的人們認真深入反思嗎?“馬克思主義哲學”該改革了。

(10)我贊同新著提出的“要使價值哲學走出困境,必須從自發到自覺”[1]2。我也算參加價值哲學研究的一名老兵,上世紀80年代基本上是跟著王玉樑先生學習,是一位價值哲學研究的自發愛好者,但自發者盲,無所作為。

直到90年代我才進入自覺階段。我理解的“自覺”,就是自覺者醒,自省者得,自悟者通,自信者立,自勇者為。1998年我發表了3篇哲學論文:一是《論價值是現實人的歷史存在方式:歷史價值論》(《社會科學刊》1998年2期),提出價值是一個歷史范疇;二是《歷史價值論:一種對價值的歷史性研究》(《西北大學學報》1998年4期),提出運用現實歷史發展過程的思維方式研究價值;三是《新實學論綱》(《江海學刊》1998年4期),初步提出新實學體系邏輯架構:“由實踐唯物主義歷史觀、科學實證的宇宙觀和自然觀、能動實踐的認識論、務實為本的價值論、理論聯系實際的辯證方法論五部分構成?!敝赋觥靶聦崒W最根本的特征是實踐性”。算是我為哲學和價值哲學研究發展做出的一點小貢獻吧。

而今我也步入人生老年階段了,理應做到自知者明,自容者安,自勝者強,自由者樂。人貴有自知之明,我自知自己能力有限,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了解、研究、理解、掌握只達到了實事求是要求的說真話、講實話、按照事實說話的水平。我記得小時聽老人們講的話:“人不可一日無事,無(正)事生非?!蔽疫€能為哲學和價值哲學研究發展做些什么事呢?我認為,哲學和價值哲學研究發展要克服自發性、盲目性、非理性、空想性、欺騙性和純粹理論概念思辨的抽象性,就應自覺的直面現實歷史,不應回避現實歷史問題,一切回避或不能說明和解決現實歷史問題的價值哲學,其實都無現實價值?,F實歷史的前提是“現實的個人”的存在,因此,價值哲學研究應從“現實的個人”出發?!艾F實的個人”承載和構成現實的“人類”、“人群”、“個人”三大層次結構,由此亦可把價值分為“普世(遍)價值”、“特殊價值”、“個別價值”三大層次結構。實踐是現實人的歷史存在方式?,F實人的各種價值活動是由許多方面和環節構成的現實歷史實踐活動過程,“需要”(問題)和“效應”(效用)是現實人的價值歷史實踐活動過程的開始環節和結尾環節,而“發展”(創新)則是中心和關鍵一環。王玉樑先生的“客體主體化效應”價值說或實踐效應論,說到底,就是客體滿足主體人的生存和發展的需要,客體主體化效應說與滿足主體需要說現在卻勢不兩立,是不是各持一極端了呢?二者互補起來,融合為一,不是很有價值嗎?

(11)“新實學”,是我1995年提出的新哲學名詞[11]。它立足現實歷史之上,源于《周易》舊實學,取《周易》中“天地人合一(易)”的神道、乾卦的天道、坤卦的地道、“百姓日用”的人道的義理學中蘊涵奠定的我中華民族的以人為本的務實求真、實干創新、厚實包容、求實實用的實學精神精華;與時俱進,吸取馬克思的實踐唯物主義新世界觀、歷史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之精髓;中西合璧,貫通古今,融合創新,旨在解釋和解決現實人的現實生存、解放和自由發展問題,以務實事的自由實踐活動為樂。

2004年6月6日我向第四屆中日價值哲學學術研討會提交《論新實學務實為樂的價值觀》,收入會議文集,并于2005年在《西北大學學報》第2期上發表。今天這篇文章就算作“再論新實學務實為樂的價值觀”吧。敬請王玉樑先生批評指正。(本文是作者2014年5月18日在西安舉行的全國“從理論價值哲學到實踐價值哲學學術研討會”上的發言文章)

[1]王玉樑.從理論價值哲學到實踐價值哲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2]周樹智.論馬克思的以現實的個人為本的新世界觀:三評黃楠森先生的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J].文化學刊,2010(6):44-46.

[3](德)狄慈根.狄慈根哲學著作選集[M].楊東莼,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社,1978.

[4](俄)普列漢諾夫.論一元論歷史觀之發展[M].博古,譯, 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社,1965.

[5](德)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德)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周樹智.論馬克思的實踐唯物主義新世界觀:上篇—五評黃楠森先生的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J].文化學刊,2011(3):12-21.

[8]周樹智.論馬克思的實踐唯物主義新世界觀:下篇—六評黃楠森先生的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J].文化學刊,2011(4):25-36.

[9]聯共(布)中央特設委員會編.蘇聯共產黨(布)歷史簡明教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69.

[10]黃枬森.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的當代構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89.

[11]周樹智.中國需要新實學[J].人文雜志,1995(2)增刊:7-12.

猜你喜歡
辯證唯物主義唯物主義世界觀
唯物主義何以言“否定之否定”?——“否定之否定”的“前世”“今生”與“再生”
智能化的“世界觀”
《世界觀—雕塑遺產》
遠洋東方境世界觀售樓處
實踐唯物主義不是方法
走向理性:近代以來中國世界觀的嬗變
知識產權制度未來發展試析——基于辯證唯物主義觀視角
例談數學教學中辯證唯物主義的滲透
高等數學教書育人例談
哲學唯物主義不必擁抱量子力學的多世界解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