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資源開發與生態文明建設的耦合研究

2014-03-03 22:23李軍紅許多多
西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4年2期
關鍵詞:生態旅游文明資源

李軍紅 許多多

(①山東財經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 山東濟南 250014②中國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公司 北京 100034)

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的“五位一體”的新發展戰略,為我國的文化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作為文化建設重要組成部分的文化資源的開發應當如何與生態文明建設的理念、原則、目標深度融合,是一個值得認真思考的新課題。

一、文化資源開發與生態文明建設的耦合關系

耦合在物理學上的含義是指“兩個或兩上以上的系統或運動方式之間通過各種相互作用而彼此影響以至聯合起來的現象,是在各子系統間的良性互動下,相互依賴、相互協調、相互促進的動態關聯關系?!盵1]藉此推而廣之,文化資源開發與生態文明建設的耦合,就是在文化資源的開發利用過程中與生態文明建設之間產生相互作用彼此影響的現象。文化資源的開發與生態文明建設存在內在的耦合性,兩者聯系緊密、相互促進,處于一種互惠共生的關系。其耦合關聯作用主要體現在:一方面,文化資源通過生態旅游、生態設計、生態影視等形態的開發,將資源優勢轉化為文化資本,發展了非物質經濟,從而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進程;另一方面,生態文明的建設為文化資源的開發帶來新契機的同時,也對文化資源開發產生指導約束作用,保證了文化資源的合理開發與文化生態的傳承,由此完成二者的良性耦合。

(一)文化資源開發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必然要求

現代工業文明造成的自然物質資源日益枯竭與人類生存環境的日漸惡化,呼喚著生態文明的誕生。生態文明是人類在深刻反思工業文明破壞生態基礎上選擇的一條以資源環境承載力為基礎,以建立可持續的產業結構、生產方式和消費模式為著眼點,以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共生、良性循環、全面發展、永續繁榮為宗旨的人類文明的新道路。生態文明建設要解決的突出問題是走出工業文明“自我毀滅的經濟”[2],這必然要求轉變經濟成分,轉變經濟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模式,使經濟增長擺脫對物質財富增長的依賴。正如生態經濟學家赫爾曼·E·戴利所說,當經濟增長達到生態極限時,“物質的定量規模是給定的東西”,將不可能永遠增長,而“非物質的定性的生活方式”這個可變的量所帶來的“質量性發展才是社會進步的途徑”。[3]通過大力發展非物質的文化產業來改變經濟增長的發展方式和社會財富的增值路徑,也就自然地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必然選擇。文化產業具有附加值高、空間占用少、物耗能耗低、環境污染小的特點,能極大減少經濟發展對自然資源的依賴和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不僅如此,文化產業具有巨大的產業融合功能和溢出效應,對其它產業的拉動提升有助于推動產業升級和結構優化,對實現生態文明建設目標有重大戰略意義。從這個意義上說文化產業是與生態文明最相契合的產業形態。文化產業的發展像其他產業一樣也是需要資源的,尤其需要文化資源作為產業的驅動要素。文化資源是“文化產業的核心要素,是文化產業發展的基礎”[4],貫穿于人類物質生產和精神生產的整個發展過程,不僅蘊藏在歷史文化傳統之中,還存在于社會文化和自然現實之中,它既以可感的物質化、符號化的形式顯現,又以無形的思想化、智能化的形式存在,這些都具有開發為文化產品及催生文化產業的可能性。將文化資源作為經濟發展要素,經過挖掘、整合、創新、包裝等途徑開發成文化產品,通過市場化配置、集團化運作、多元化投入、科技化提升等方式由文化商品向文化資本轉化,為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實現生態文明開辟了現實道路。工業文明與生態文明的區別,在于工業主義向文化主義的轉向,在于生產目標從無限制的開掘自然資源轉向對文化資源的開發利用。文化資源開發對生態文明所倡導的根本宗旨具有正向推動作用,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題中應有之義。

(二)生態文明觀是文化資源開發的價值取向

文化資源的開發是一個多方面的系統工程,但其核心是要解決開發的價值取向問題。生態文明為文化資源的開發戰略和開發模式建立了一個全新的價值標準,對于文化資源開發的價值選擇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沒有生態文明觀的指導,文化資源的開發不僅會對自然生態環境造成破壞,例如,為拍一部影片損毀植被,為了開發旅游破壞自然風貌等,更重要的是會帶來文化價值的淪落,文化生態的荒漠化,會影響文化的可持續發展與社會的文明進步。首先,堅持生態文明觀,可以解決文化資源開發與保護的矛盾。文化資源彌足珍貴,它是民族文化認同的標志,是維系民族社群存在的生命線。而在經濟利益驅動下的掠奪性開發往往對文化資源造成毀滅性的災難,歷史文化遺存一旦被破壞,傳統文化紐帶一旦被割裂,文化生態平衡一旦被打破,失去的就不僅僅是某一項文化資源,可能就會造成文化基因譜系的斷裂、文化多樣性的消失。所以以生態文明為導向,以生態的角度規劃和協調文化資源的良性開發,在適度的、有節制的開發中既保護所開發資源的本身,更保護其獨有的文化特征及其賴以生存的文化生態,做到開發是可持續的開發,保護是有效利用中的保護。通過對文化資源開發的可持續營運,“既滿足當代人的和目的性的文化生存與發展的需求,又延續文化生態的和規律性成長的需求?!盵5]其次,堅持生態文明觀,可以協調文化資源開發的多重效益。開發文化資源,從經濟效益來看,是創造文化財富、推動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從社會效益來看,是提升國民素質、促進人全面發展的內在動力;從文化生態效益來看,是積累和再生、傳承和創新文化資源的有效手段。如果文化資源開發價值導向片面,僅僅是偏執地追求開發的經濟效益及其在多大程度上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卻忽略社會價值、文化價值及可以作為新的文化增長點的可能性,“必然導致文化產業與文化發展之間、文化產業與社會發展之間的歷史對抗性,從而導致人類文明發展的不可持續?!盵6]要解決這些矛盾,實現多重效益的有機統一,就必須以生態文明作為文化資源開發的理念,尋找文化資源開發的新路子,以開發出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文化生態效益融合的文化產品去服務人、激勵人、培育人,在人的全面發展中實現生態文明的價值追求。

綜上所述,文化資源開發最根本的目的是為了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通過給生命帶來意義或增加精神上的財富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在本質上,這是生態文明的具體體現,體現了生態文明追求的人—自然—社會—經濟—文化的和諧統一的精神旨歸。以生態文明觀來約束指導文化資源的開發,將有利于文化產業健康有序發展,從而實現與生態文明的耦合互動與良性共生。

二、生態文明視野下我國文化資源開發審視

生態文明是人類社會走向人、自然、社會協調發展的必然選擇,文化資源的開發以其獨特的綠色優勢將成為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途徑。但在現實的文化資源開發的現象世界中,我們常??梢钥吹讲簧龠`背生態文明要求的錯誤做法。

(一)開發行為短視導致文化資源難續

只顧眼前利益、不顧未來、不計代價的短視開發突出表現在:一方面是對歷史文化資源的錯位開發、超容量開發,尤其是對世界文化遺產的商業化、人工化、城市化的旅游業開發,造成人文生態環境被破壞甚至消逝,這已經現實地構成時下中國最為嚴峻的文化生態安全問題;另一方面,為了急于將有開發價值的文化資源推向市場,把原本神圣莊嚴的民俗活動、宗教儀式等當成賺錢的工具,出賣文化資源的毛坯而忽略文化價值的挖掘,形式化、表淺化、空洞化的表現扭曲了文化資源的本真性與原生性。這種急功近利、殺雞取卵式的掠奪式開發、必將造成文化資源的薪火相傳難以為繼,直接影響文化資源的科學與持續利用。

(二)開發模式雷同導致文化資源浪費

由于歷史和現實等諸多因素影響,我國各地文化資源稟賦不同,適合的開發模式應具有差異性。但目前各地文化資源開發思路單一,開發模式高度雷同,旅游演藝、節慶會展、文創園區建設幾乎成為各地文化資源開發的共同選擇。各地大肆興建的文化產業園呈現四級共存狀況:省級文創園、市級文創園、區級文創園、企業投資的文創園。這些項目往往一哄而上,大建快建,很多項目不僅未能發揮產業集群作用,反而擠占了土地,浪費了大量資金。而這些文創園在功能定位上又極其相近,多數與傳媒、動漫、時尚藝術設計、文化旅游等有關。這種盲目開發與重復建設,必然消耗一定的資源能源,與生態文明的追求背道而馳。

(三)開發能力不足導致文化資源流失

我國豐富的文化資源具有其它國家和地區無可比擬的優勢,然而文化資源的開發是需要通過創意借助資本與科技的力量才能實現轉化,創意是文化資源開發利用的關鍵。目前,某一文化資源一旦開發出成功的文化產品,往往就會出現一擁而上、低水平模仿的局面,像后宮戲、抗日神劇充斥熒屏,養生保健類圖書的扎堆發行、大型山水實景演出的紛紛上馬等,這些現象都折射出開發原創力的匱乏。更重要的是,創新能力不足使豐富寶貴的文化資源被發達國家搶占先機,而且西方的文化價值觀在中國文化元素包裹下更輕而易舉地俘獲了國人。開發能力不足導致文化資源的流失,對我國的文化生態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以上問題警示我們,在文化資源的開發過程中,只有以生態文明為指導,在整體規劃、局部開發、生產制作等諸多環節上堅持生態文明理念,才能向人民群眾提供高質量的文化產品與文化服務,推動文化產業發展,繁榮社會主義文化,實現社會和諧。

三、文化資源開發與生態文明建設的耦合路徑

以生態文明為指針,對文化資源進行生態化開發,生產生態文化產品和服務,發展生態與文化和諧共生、文化與經濟高度融合的生態文化產業,是建設生態文明的必由之路。

(一)文化資源的生態旅游開發

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特別顧問H.Ceballos Lascurain于1983年首次提出生態旅游 (Ecotourism)概念時明確了生態旅游的對象是自然風貌。一直以來,許多國家和地區嚴格按此規定將生態旅游的對象限制在純自然領域。然而隨著生態旅游發展到一些歷史悠久的國度如中國,因“天人合一”哲學思想的指導,其自然與文化往往無法分割,有學者將生態旅游資源的范疇進行了拓展,提出生態旅游對象“不僅僅只是具有‘自然美’的大自然,還應該包括與自然和諧、充滿生態美的文化景觀”[7]。所以,對生態旅游資源的開發不應該僅僅局限于自然生態資源,還應當包括生存于大自然中的人類所創造的人地關系和諧共生的文化資源。

“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和獨特的人文生態系統,采取生態友好方式,開展的生態體驗、生態教育、生態認知并獲得心身愉悅”[8]的生態旅游方式將成為生態文明的重要載體。

對文化資源進行生態旅游開發,結合各地資源稟賦有諸多開發的模式。比如可以在挖掘自然生態的文化精神價值基礎上,以農田景觀觀光、農事農活體驗為主開發鄉村生態游,滿足都市人返璞歸真的精神心理需求,有效整合鄉村資源,繁榮農村經濟與文化。在生態旅游開發火熱的西部,特別是自然風貌與民間文化遺存較完備的地區和少數民族聚集區,因其文化生態旅游資源極為豐富,以民族風情、民俗活動游覽為主開發的民族文化生態游成為一種低耗高效型的文化經濟形式,其中建設原地展示型的民族文化生態村是將民族文化與其形成、依存的原生環境有機呈現給游客的有效開發模式。盡管“民族文化生態村”最初是學者們對民族文化的保護與傳承所進行的嘗試,不是以旅游開發為目的,但保山市騰沖縣和順鄉、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基諾鄉巴卡小寨等試點文化生態村旅游效益的凸顯,使“文化生態村”由學術主導的應用實驗項目升格為生態旅游的重要內容。在合理適度的旅游開發中將民族文化原地在場、原汁原味地展示出來,同時廣大村民通過自主管理、自主經營而獲得實惠后,又大大提升了對本民族文化的自信與自覺,由此形成了民族文化、生態保護與旅游發展的良性循環演進。

發展生態旅游,生態是基礎,文化是靈魂,文化資源的特色性與原真性決定了生態旅游產品品位的高低和生態旅游目的地吸引力的大小。因此,要深層次開發生態旅游產品,為游客提供高質量的旅游體驗,必須深入挖掘當地獨特的文化資源,將文化內涵融于生態旅游產品設計之中,突出自然野趣、田園風光與民族氣息、歷史文化的結合,平衡生態、文化、旅游的關系,形成三位一體、整合發展的格局,以實現環境、經濟、社會、文化全面可持續的發展目標。

(二)文化資源的生態設計開發

“從廣度上說,設計領域幾乎涉及人類一切有目的的活動。從深度上看,設計領域里的任何活動,都離不開人的判斷、直覺、思考、決策和創造性技能?!盵9]作為人類勞動創造的物質成果及其轉化的文化資源是設計者取之不盡的靈感源泉,設計過程其實就是調動文化資源進行創作的一種有目的的創造性活動。由于生態危機的不斷發生,發達國家逐步將對生態的關注融入設計領域,生態設計理念對城市規劃、環境設計、藝術設計、建筑設計等產生了深遠影響。生態設計關注人與環境的關系,強調在設計過程中充分考慮生態效益,運用人類的智慧最大限度地合理運用資源和能源,在設計實踐中貫徹3R原則(即REUSE“重復利用”、REDUCTION“減量”、RECYCLING“再生回收”),設計出既能保護環境節約資源、又能滿足人的物質和精神需要的產品。

生態設計涉及人類的一切生產和生活領域。在建筑設計中,早在20世紀70年代,McHarg的“設計結合自然”、西蒙斯的“大地景觀”、魯道夫斯基的“沒有建筑師的建筑”等一系列作品就掀起了“生態設計思潮”,將人與自然和諧的生態文化理念融入建筑設計中。在當代藝術設計界,藝術家將生態觀念介入從產品構思、設計、制造、使用到廢物利用等全過程,注重使用再生材料、減少材料消耗。黑龍江省牡丹江市的龍江書刻藝術做了有益的探索,其創作所采用的材料都是廢棄的木材,比如老房子拆卸下來的房梁、門板、家具、窗格,報廢的船板、馬樁、牛槽等使用過的、留有歲月痕跡的材料。這些帶著歷史滄桑感和自然親和力的材料在藝術家的手中經過刀鑿墨染,與融合了現代文化符號的古老文字渾然一體,高雅古樸,內斂脫俗,化腐朽為神奇的設計使這些飽含著生態美學的作品進入了上海世博會的展廳。日本的生態藝術設計也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日本“瀨戶內海國際藝術祭”邀請國際頂級藝術家、建筑家、設計家和策展人,根據當地環境設計作品,通過在廢棄屋和大自然中展開大規模的環境藝術“建立起意義的世界,讓世界從大地的根基中涌現出來,卻不以對大地的消耗為代價”[10],使得瀨戶內海十余個廢棄島嶼重獲新生,復育自然景觀,造就公共藝術,恢復人氣文脈,重塑地方經濟,成為人與自然合作的藝術杰作。

設計是與人類的衣、食、住、行等密切相關的創造性活動,是推動著社會經濟發展的文化生產力。當下的設計需要擯棄傳統的設計思維模式,樹立生態文明的設計理念,在實現設計對象使用與審美功能的同時,應謀求材料使用最小化、產品耐用性最大化、產品使用能耗最低化,這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設計的人文關懷,也體現出和諧、節約的價值取向。

(三)文化資源的生態影視開發

以1982年捷克斯洛伐克舉行的“生態電影”國際觀摩活動為肇始,反思工業文明與追尋生態文明主題的影視節目在全球市場大行其道,僅“2000年以來美國出品的100部故事片和50部動畫片,發現其中24%和19%與生態多樣性、自然平衡、節能減排等主題內容有直接與間接的關聯”[11]?!逗筇臁?、《世界末日》、《2012》、《阿凡達》等美國大片的連續上演,《微觀世界》、《遷徙的鳥》、《帝企鵝日記》、《海洋》等法國生態紀錄片的頻頻獲獎,宣告著生態影視的已然崛起。

生態影視是一種“探討人類與周圍物質環境的關系,包括土地、自然和動物,是從一種生命中心的觀點出發來看待世界”[12]的影視作品。借助于影視藝術影像符號傳播的獨特優勢,生態影視通過對原生態的自然書寫所展示的和諧相生的生態美,或對末世鏡像的災難書寫所呈現的瘡痍滿目的悲劇感,從根本上啟發觀眾的自我救贖與生態責任,為生態文明與人類精神世界的合理建構提供了寶貴的精神資源。伴隨著生態觀念的日益增強,各種類型、各種題材的影視作品對于生態意識的表達逐漸顯現出萬千成熟的姿態。大型美食類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以中華飲食文化為媒介,傳遞出浸潤在美食背后的明晰而樸素的生態思想——對自然的感恩和對人與自然關系的深沉思考。影片不僅表現人類從自然的饋贈中獲取食物,同時也反復表達人類對自然贈予的感激與敬畏,“不同地域的中國人,運用各自智慧,適度、巧妙地利用自然,獲得質樸美味的食物。能把對土地的眷戀和對上天的景仰,如此密切系于一心的唯有農耕民族?!盵13]人與自然的互利共生、生態的平衡永續的思想在時空交疊的味覺刺激中得到了充分表達,在誘人的“食”文化包裹下的東方生態智慧也使該片的海外版權熱銷,促進了中國國家形象的積極輸出。

《舌尖上的中國》的成功表明,發展生態影視,應該在立足影視的藝術性本位基礎上拓寬創作思路,多方面挖掘文化資源的生態意蘊,利用多種類型載體和精湛的藝術表現形式,有機地承載深厚理性的生態命題,引領觀眾“把對自然的認同視為一種崇高的境界,通過最大限度地發掘人內心的善以及弘揚這種善來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14]

結語

生態文明深刻融入和全面貫穿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的“五位一體”的新戰略,要求文化資源開發與生態文明建設耦合發展,開發文化資源推動文化產業的發展是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途徑,生態文明又是文化資源合理、有序、適度開發的價值導向。遵循生態文明的科學理念開發利用文化資源,實現文化資源開發模式的生態化轉型,必將成為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的戰略選擇。

[1]周宏,等.現代漢語辭海[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3:820-821.

[2](美)萊斯特·R·布朗.生態經濟——有利于地球的經濟構想[M]].林自新,等,譯.北京:東方出版社,2002:5.

[3](美)赫爾曼·E·戴利.超越增長——可持續發展的經濟學[M].諸大建,等,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01:5-10.

[4]呂慶華.文化資源的產業開發[M].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2010:31.

[5][6]胡惠林.應當樹立文化產業發展的生態文明觀[N].文藝報,2008(28).

[7]楊桂華.論生態旅游資源問題[J].思想戰線,1999(6).

[8]全國生態旅游發展綱要(2008-2015年)[EB/OL].青海省環保局網站.http://www.qhepb.gov.cn/hjgl/zrst/stbh/201003/t20100331_11815.html.

[9]楊礫,徐立.人類理性與設計科學:人類設計技能探索[M].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8:11.

[10]王茜.生態文化的審美之維[M].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7:175.

[11]花建.文化產業對生態體閑城市建設的貢獻[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4).

[12](美)魯曉鵬.中國生態電影批評之可能[J].唐宏峰,譯.文藝研究,2010(7).

[13]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舌尖上的中國[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12:262.

[14]胡志紅.西方生態批評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45.

猜你喜歡
生態旅游文明資源
基礎教育資源展示
請文明演繹
漫說文明
一樣的資源,不一樣的收獲
推動武陵山片區民族文化生態旅游脫貧
資源回收
寧都積極創建鉤刀咀生態旅游型清潔小流域
對不文明說“不”
資源再生 歡迎訂閱
生態旅游對野生鳥類行為的影響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