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殊教育專業課《行為改變技術》教學質量提升策略之我見

2014-03-20 22:05陳琳
文教資料 2014年28期
關鍵詞:教學質量報告案例

陳琳

(南京特殊教育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南京 210038)

特殊教育專業課《行為改變技術》教學質量提升策略之我見

陳琳

(南京特殊教育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南京 210038)

《行為改變技術》是特殊教育專業的基礎課程之一,學好這門課程將使學生在未來工作崗位上更好地處理特殊兒童的行為問題,使特殊兒童更好地適應和發展。結合多年教學經驗,作者對如何提升這一課程的教學質量進行深入思考,總結出五個方面的策略與同行分享。

《行為改變技術》 教學質量 教學策略

《行為改變技術》是我校特殊教育專業的基礎課程之一,在我校特殊教育專業的各個培養方向均已有多年教學歷史?!缎袨楦淖兗夹g》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又特別注重實踐能力培養的課程,因此,如何通過有效教學使學生較好地掌握課程內容,成為既具有理論知識又具有實踐能力的特殊教育專業人才是承擔該課程的教師多年來思考的主要問題之一。通過多年教學實踐,筆者對如何提升《行為改變技術》這一課程的教學質量進行深入反思,有以下心得體會,歸納為五個方面的策略與同行分享。

一、使學生充分了解《行為改變技術》的重要性、必要性及應用的廣泛性,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行為改變技術》是建立在心理學理論基礎之上,旨在減少、消除個體不良行為,塑造、增進個體良好行為的各種原理、方法的課程[1]。由于特殊教育專業的學生未來的主要服務對象是各類型特殊兒童,因此,我們在第一節課上就給學生呈現各種實例以展示各類型的特殊兒童或多或少存在的不同程度的行為問題,而這些行為問題對學生的發展有著非常不利的影響,同時學生的行為問題會嚴重干擾教師的教育教學。如果特殊教育教師不會應用《行為改變技術》,那么就可能對兒童的行為問題束手無策,不僅無法管理學生的日常行為,甚至可能因為學生的問題行為干擾正常的教學活動。這樣一來,學生自然了解成為一名合格的特殊教育教師,《行為改變技術》是必須掌握的方法和技術。認識到這門課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能夠大大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此外,我們還強調《行為改變技術》應用的廣泛性,它并非只針對特殊兒童,它的應用領域并非只有學校,因此即使學生畢業后進入普通教育領域工作,這些方法同樣能夠幫助他們管理普通兒童的行為。同時,學好《行為改變技術》可以指導家長對兒童的行為進行管理。這樣使學生認識到《行為改變技術》應用的廣泛性,從而進一步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案例教學使理論和實踐完美結合,增加課程的生動性和趣味性,引發學生思考。

在《行為改變技術》的課堂教學中,很多理論性教學內容對于學生而言可能是比較枯燥乏味的。因此,為了增強課程的生動性和趣味性,我們采用案例教學方式,在課堂上提供豐富多樣的典型性案例,引領學生對這些典型案例當中的不同類型的特殊兒童的不同問題行為進行分析和討論,啟發學生深入思考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點,使枯燥的課程內容變得生動和充滿趣味,同時縮短教學情境與實際生活情境的差距。所謂案例教學,是指一種教師根據教學要求,選取包含典型問題的案例作為核心素材,引導學生對案例中的問題查找相關資料、進行分析討論,從而使學生對該問題形成理論知識和解決技能[2]。例如,教師講解正強化原理時提供利用正強化原理改變某輕度智障幼兒吸吮手指行為的案例;在介紹漸隱原理時結合漸隱原理對自閉癥兒童進行計數訓練的案例等。幾乎每一種原理的講授都會結合一個或多個案例,使學生真正掌握該原理的內涵和精髓。教師在課堂上需要注意的是,實施案例教學的目的不僅是吸引學生的興趣,更重要的是引發學生思考。因此,教師在案例教學時需要拋出一個又一個問題讓學生追尋答案。案例中提到的方法不一定就是最對的,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進行創新性和批判性思考。例如,教師向學生提出問題:如果不運用這種方法還可以運用什么方法?為什么兩個案例中兒童的問題行為相同卻應用不同的行為改變策略?學生通過反復思考對理論有更深入的認識,對實踐方法有更深入的領會和理解。此外,案例教學不僅使學生對應對特殊兒童行為的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時使他們對各類型特殊兒童及普通兒童的生理、心理和行為表現也有更進一步的認識,這些都為他們未來工作做好準備,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鼓勵學生在學期內實踐,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正所謂“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為了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真正將所學方法應用于實踐,在學期一開始,教師就對學生提出課外實踐的要求:根據學生能力情況,或分組或個人完成一篇《行為改變技術》實踐應用報告,學期末上交。這份報告將作為平時成績考核的加分項目。完成報告的學生有加分,沒有完成的不會扣分。這樣一來,班上大部分學生為了獲得加分在期末時都能完成報告。要注意的是在布置該任務時特別強調學生完成報告的過程中需要不斷與教師溝通進展情況,從而保證報告質量和真實性。如發現學生的報告有抄襲現象,則取消其加分。此外,即使沒有上交期末報告的學生,其實踐能力同樣會得到鍛煉。因為除期末實踐報告外,教師會結合教學進展情況不斷給學生布置小的實踐任務,例如:設計觀察數據表、進行短期的行為觀察、將觀察到的行為數據轉化為圖表、根據案例分析行為改變策略等。有了平時小的實踐任務的積累,學生更有信心完成期末實踐報告。期末考試結果顯示,能夠認真參與實踐的學生在期末案例分析題上的表現更好,他們更能合理分析案例中特殊兒童的問題行為情況,更準確地找到合適的解決策略,更完整地給出行為改變的方案,這從另一個角度說明實踐要求對教學效果的增強發揮了重要作用。

四、利用畢業論文選題,深化學生的實踐能力。

很多學生雖然參與了學期內的實踐活動,期末上交了《行為改變技術》應用的實踐報告,但由于課內外的時間有限,即使上交了期末報告也無法保障效果。我?!缎袨樽冏兗夹g》課程多開設在大二下學期,學生通常在三年級上學期開始畢業論文的選題工作。為使學生有機會進一步提高《行為改變技術》的應用實踐能力,教師特利用畢業論文選題機會,給學生提供《行為改變技術》的理論或實踐的選題方向,使對《行為改變技術》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利用畢業論文寫作這一段較長的時間,再進行一次與以往課內外實踐相比更專業性、教師指導更全面具體的實踐活動。很多選擇《行為改變技術》方向論文選題的學生在此后完成畢業論文的過程中對《行為改變技術》的應用有了更全面與深入的了解。他們更加認識到學會和學好《行為改變技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過他們的論文可以發現其在教師的指導下實踐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很多學生都表示掌握《行為改變技術》增強了他們從事特殊教育事業的信心。

五、校外支持服務,指導在職教師真正掌握方法與技術。

不管是在校學生還是畢業后已經走上特殊教育教師工作崗位的年輕教師們,我們都鼓勵他們在實踐中遇到問題時多和老師溝通。特別很多畢業生往往在工作后才真正體會到遇到特殊兒童各種各樣的行為問題卻束手無策之感,這時他們更需要老師給他們針對性指導。當學生就個案中問題行為的解決策略和老師交流時,雖然大部分時間教師無法親自觀察該個案的行為表現 (學生就業的學校分布在全國各地),但可以通過學生對個案的具體描述給出分析和建議,或者引導學生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這些校外支持或多或少解決了學生的燃眉之急。此外,在與特殊學校一線教師進行教學研討活動時,經常就一線教師們提出的行為問題給出一些解決問題的建議。而這些案例可以拿到課堂上展示給學生。

總而言之,為了提高《行為改變技術》這門課程的教學質量,使學生能夠真正掌握《行為改變技術》,從而在未來更好地為特殊兒童服務,教師既要向學生闡明學習《行為改變技術》課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又要通過多種形式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還要和學生保持聯系為學生在實踐中遇到的問題提供咨詢和指導。筆者相信通過不懈的努力,在未來我們還會探索出更加完善的策略使《行為改變技術》這門課程的教學質量不斷提升。

[1]王輝.行為改變技術[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17.

[2]陳琳.談特殊教育專業實施案例教學的意義及案例的特殊性[J].華章,2013(11):184.

猜你喜歡
教學質量報告案例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提高教學質量,重在科學管理
隨機變量分布及統計案例拔高卷
一圖看懂十九大報告
發生在你我身邊的那些治超案例
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幾點思考
一個模擬案例引發的多重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