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失的靈暈與泛濫的圖像

2014-03-20 17:10李昱瑤
2014年40期
關鍵詞:武俠片中國電影微電影

李昱瑤

摘 要:就我國而言,電影產量一直在逐步上升,電影和電視于現如今已成為了大部分人群的生活娛樂必需品。而在現如今消費經濟下的電影藝術,卻遭到了曲解與變形,當電影不被當成藝術,而是被作為一種賺錢途徑與手段,電影人與觀眾就不得不直視面對一些棘手問題,如中國武俠片的淡沒,以及微電影帶給當今社會的不良風氣等,但是觀眾對于中國電影仍寄予了美好的期望,希望中國電影能夠找到并且堅持屬于自己的藝術靈韻。

關鍵詞:中國電影;武俠片;微電影

一、電影業的“問題”發展

單就我國而言,電影產量一直在逐步上升,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局局長童剛在本屆年會上透露,截至10月底,2011年中國電影的全國票房已突破110億,預計全年將突破130億,繼續保持著大約30%的增長率。而電視方面,2012年,我國成了當之無愧的世界電視劇“第一大國”,全年電視劇產量高達1.7萬集。由此可以看出,電影和電視于現如今已成為了大部分人群的生活娛樂必需品,充分受到了廣大群體的喜愛。無論是電影還是電視,其存在本身就是一門藝術,綜合了演員表演、導演思想、攝影技術、后期剪輯等多種技術技巧,影視作品對大眾思想素質有著極大的影響,而在現如今消費經濟下的影視藝術,卻遭到了曲解與變形,當影視不被當成藝術,而是被作為一種賺錢途徑與手段,電影電視人與觀眾就不得不直視面對一些棘手問題。

二、“高產低質”的中國電影

到了二十世紀末和二十一世紀初,電影產業在產量高居不下的情況下,中國出現了一批相對比較浮躁、缺乏營養、娛樂至死的電影。

中國電影在早期一直是“獨具特色”的,最早的“紅色”抗戰電影和戲曲電影,一直作為中國標志的武俠片,以及八九十年代風靡的香港動作電影(鼎盛時期來自世界其他國家的電影人都會來到香港學習電影風格和技術),一旦中國電影為大眾所接收與肯定之后,中國電影行業迅速膨脹,當然,中國電影也在這個過程中向其他國家吸取有用經驗,一定程度上也得到了成長和發展,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也產生了很多問題。

(一)中國武俠片的淡沒

以中國的武俠片為例,武俠電影是中國屹立在世界上的一張名片,它是影響力最大的中國電影類型,同時由于它獨特的視聽效果,以及蘊含一種中國人文精神,實際上是非常好的能夠傳播整個華人,整個中華民族精神和文化藝術的一個載體。1928年舊上海明星電影公司制作了一部名為《火燒紅蓮寺》的電影,成為中國武俠電影的開山之作,它帶動了中國電影史上第一次武俠電影熱。無論是從技術積累的角度,還是從題材拓展的角度來看,“武俠”兩字自此片后便成了中國電影軍械庫中的常規兵器,一代又一代的少年從此在劍光俠影中長大,心中都孕育這一個屬于自己的武俠夢,“中國功夫”也在全球范圍內打響了自己的名號。二十一世紀是一個物質文明高度發達的世紀,人類社會已經完全進入高度信息化時代,但是,越是在這樣的情形下,武俠片越是會更頻繁出現在銀幕中。但是進入到二十一世紀,中國武俠電影卻在世界的舞臺上淡化了光芒,究其原因,無非是以下幾點。

(1)武俠題材陳舊,內容單一

武俠電影在二十世紀創下了光輝成績,在人們心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到了二十一世紀,電影人在武俠題材選擇上卻顧慮太多,缺乏新意,在消費經濟的約束下,電影制作方過多與考慮到觀眾的喜好,卻忽略了導演自身對電影的“靈魂賦予”,想要投機取巧抓住觀眾的“懷舊情懷”、“經典情懷”,利用陳舊的武俠題材“翻拍”,卻沒考慮到觀眾的“審美疲勞”。

(2)絢爛的畫面,淡出的江湖

進入了高科技化的時代后,人類的需求也隨之水漲船高,那在電影方面,觀眾對電影的觀看感受自然有了新的選擇,但是看了《英雄》和《十面埋伏》等武俠大片之后,我們不禁感嘆,畫面色彩確實很華麗,動作特技也很精彩,可是我們所追求的“江湖”在何處?僅僅是挑幾處美麗的風景,讓所謂的“武林高手”在山水竹林中盡情“武”上一番,我們根本看不出江湖的氣氛在哪里,江湖之氣并不是只有打打殺殺,更能打動人的是江湖情誼: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兩肋插刀義不容辭、英雄救美互生情意等等流傳至今的佳話,現如今經過無數次的翻拍與舊梗重用,已將這些經典變成了“俗套”?!敖睂τ谖鋫b片導演來說,是極其重要的,他們通過影片表現出來的“江湖感”既是作者風格的獨特標識,武俠導演現如今該做的是樹立新的“武俠情懷”,而不是一味的守舊與翻拍。

(3)泛濫的“模仿至上”,遺失的“中國”特色

上文說道,武俠電影一直是中國特色電影的代表,在世界電影的發展歷程中,一些國家也先后找到了屬于自己的“特色電影”,比如美國好萊塢西部片,印度寶萊塢式歌舞電影,泰國的恐怖電影等等,但是這個時期,中國的特色電影——武俠片反而勢頭不如從前,中國電影在堅持特色這一方面做得確實不夠好,當看到其他類型的電影迅速走紅,打開了電影市場之后,電影人也紛紛爭相效仿,從而把重心從“武俠片”的上面轉移開來,造成了“山寨”飛滿天,原創武俠卻少人問的現象。

三、“去糟粕,取精華”重樹中國電影風華

電影作為一個產業,電影人考慮其經濟收益也是自然而然的,但是應當遵循對“度”的考量,過分揣測觀眾心理或是過分追求電影特效和畫面的絢爛,都不是最佳選擇。

現如今,更是出現了另一番令人唏噓的現象,即是中國“微電影”的興起。微電影是微時代——網絡時代的電影形式,名稱富有中國特色,事實上脫胎于國外早已有之的“短片”。微電影之“微”在于:微時長、微制作、微投資,以其短小、精練、靈活的形式風靡于中國互聯網。微電影的風靡應該說是一種必然結果,前期也出現了一些勵志、感人類的優秀作品,如《老男孩》、《父親》等,但是發展到后來,基于網絡的便利條件,一些電影制作方打起了擦邊球,以網絡播放器為平臺,大量以“性愛”為主題的微電影肆意橫行,惡俗地嘩眾取寵,只為獲得高點擊,或是單純地為了盈利。

不得不說的是中國電影仍舊有杰出的代表,如李安導演的作品《臥虎藏龍》,長期以來一直作為中國武俠片的頂峰代表,以現實主義為主打的賈樟柯電影作品《三峽好人》、《小武》等,新銳導演寧浩的“瘋狂系列”以及號稱“中國西部片”的《無人區》,還有代表中國電影的最高成就之一陳凱歌作品《霸王別姬》等一些十分優秀的中國電影,是值得中國電影人學習的,觀眾們希望更多的看到這一類的電影的誕生,不斷地給中國電影注入新的力量,而一些帶有一些不良意圖的電影或是風格、技術過于偏執的電影,我們希望電影人能夠重新考量其出發點,為觀眾帶來更高更優的視聽感受。

四、總結

處于當代消費經濟的強壓下,電影人對于電影會做出不停的選擇,是嘩眾取寵、勉強揣測觀眾的口味,亦或是偏執于畫面的華麗、特效的強勢,過于追求要帶給觀眾視聽盛宴,卻淡化了電影的本質,還是堅持信念,注重電影實質,作出能夠讓觀眾印象深刻、回味無窮的電影,我相信觀眾的評價與選擇是最好的衡量標準。中國電影需要堅持自己的特色,而不是勉強吸取外來精華失去自我本真,中國電影人需要在自己的作品中灌入自己的理念與創新思想,而不是把電影作為一個商品,單方面為了獲取利潤。觀眾也對于中國電影寄予了美好的期望,希望中國電影能夠找到并且堅持屬于自己的藝術靈韻。(作者單位:四川大學藝術學院)

參考文獻:

[1] 李道新.中國電影文化史(1905-2004)[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2] 賈磊磊.中國武俠電影史——電影叢書[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5

[3] 李道新.中國電影批評史(1897-2000)[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猜你喜歡
武俠片中國電影微電影
道義與中和
城郭烽煙又起武俠死灰復燃?《繡春刀2》能不能給武俠電影帶來出路?
境生象外:“意境”觀下的《刺客聶隱娘》
從互文性看中國電影名稱的翻譯
當下中國大陸喜劇電影的藝術特征與發展
以微電影《調音師》為例談中國微電影在敘事上的改進
國產奇幻電影的好萊塢元素分析
項目教學法在微電影制作教學中的應用
“微電影”的作用研究及傳播意義
電影表演與女權主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