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的有效性解析

2014-03-22 10:55彭桂燕
教育學 2014年4期
關鍵詞:課堂提問解析有效性

彭桂燕

摘要:針對在小學數學課堂如何讓學生漸入“問境”,做到課堂真實有效這個問題,本文筆者根據自身多年的工作經驗,對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的有效性進行了探討,希望對相關從業人員具有借鑒意義。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提問;有效性;解析

前言:課堂提問對教師組織教學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激發學生積極思考,獨立探究,是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手段。它可以反映教師的輸出信息,并及時反饋學生信息,是師生思想認識溝通的橋梁。

一、課堂提問要結合具體情境

在課堂提問時,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和學生實際創設最佳問題情境。問題創設合理,能給學生以熟悉親切之感,容易激發學生思考探究的積極性。學生也容易理解知識的來龍去脈,輕松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如教學“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商是一位數)”時,鞏固完80÷20、130÷30、170÷40等幾道豎式練習后,我開始結合情境圖引導學生列出算式84÷21。我問道:“這個算式和上節課的算式有什么不同?”學生稍作思考就發現“除數不是整十數”。我隨機板書課題,接著發問:“你能解決它嗎?該怎么辦?”學生簡單商議,便得出結論:“21接近20,可以當成20試商,80多里面有4個20,因而商4?!苯酉聛淼挠嬎阒?,學生的勁頭更足了。結合情境的提問,不需教師太多的語言,學生卻學得輕松自然,得心應手。

二、課堂提問要面向全體學生

新課標要求面向全體學生,而學生的素質往往參差不齊,以此教師在課堂教學提問中應切實關注全體學生?!鞍错樞蛱釂枴?,學生會過早關注自己的問題,而忽略別人的作答;“體罰性提問(提問不專心的學生)”,學生沒有進入問題狀態,回答質量差,沒有代表性;“專問優等生”,會讓差等生繼續掉隊,甚至拉大差距;“專問學困生”,會讓尖子生喪失學習興趣,因經常無所事事而成為中等生;“一對一的提問”,會讓多數學生“身在課堂里,心在課堂外”。所以,我們的課堂提問應盡可能讓學困生回答記憶性、概念性問題,讓中等生回答基礎性、普遍性問題,讓尖子生回答比較性、拓展性、概括性問題。教師應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能力、智力等個性特征,讓所有學生都能在課堂教學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悅,獲得自信與發展,從而達到“面向全體學生,抓兩頭,帶中間,整體進步,全面提高”的最佳境界。

三、課堂提問要有一定啟發性

學習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并通過獨立的思考、體驗、領悟,訓練思維,獲取知識,發展能力。教師要適時提出有思考和探究價值的問題,讓學生去思考、去交流、去發現、去反思、去總結。如教學完“圓柱的側面積計算”,我分別出示底面是三角形和長方形的兩個直柱體,問道:“你能求出這兩個直柱體的側面積嗎?求出結果后在小組內交流下你的想法,看看你發現了什么?”學生算出結果后,有的仿照圓柱體側面積的推導過程把直柱體的側面展開,找各個邊分別代表著什么,學生不難發現一條邊是高,而另一條邊正好是底面周長。學生都理解了所有直柱體的側面積都等于底面周長乘高的道理。

四、課堂提問要把握好時機

需要是最好的動力。當學生知識儲備充足之時,有疑惑意欲發問之時,有所感準備表達之時,都是教師最佳的提問時機。教師在恰當的時候提問,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樂意表達,也有觀點可表達。如教學完圓的周長和面積之后,我啟發學生思考:“圓的周長和面積有什么區別?同桌之間說一說,再在全班交流?!庇捎趯W生對圓的周長和面積特別熟悉,經過鑒別比較,學生發現:1.意義不同(周長是圈的長度,面積是圈圍成平面的大?。?;2.計算方法不同;3.本質不同(周長是線的長短,面積是面的大?。?;4.單位不同。

五、課堂提問要疏密有度

重點問題的提出后,教師要留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讓學生自我探索、合作交流、組織表達,讓學生透徹地理解知識。教學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時,我先列出算式196÷36。然后,當學生確定把36當成40來試商時,我啟發學生思考:“觀察余數,仔細思考,看看你發現了什么?”很快,優等生發現了余數是52,大于除數,開始皺眉思索。我不吱聲,等待著。接著越來越多的學生發現了矛盾,我還是不吱聲繼續等待。教室的氣氛越來越緊張,終于差等生也發現了矛盾。教室了炸開了鍋,“余數比除數大啦!”“我們的商太小啦?!边@時,我緊追不舍:“我們該怎么辦?”“把商改大點兒?!薄按笊??!薄按笊?可以嗎?”“不可以,52里面沒有2個36?!笔杳苡卸鹊恼n堂提問給優等生和差等生提供了公平的學習機會。

六、課堂提問要注重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

教師在課堂提問中不僅要關心知識的學習和能力的提高,還要關心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教師應教育學生學會提問、學會傾聽、學會思考、學會質疑、學會比較、學會表達、學會辯論,從而讓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全面的提高。有經驗的推銷員只會問“你要幾個咸鴨蛋”,而不會說“你要不要咸鴨蛋”,可見,提問有方法和藝術的差別。隨著課改的深入,課堂提問作為一項重要的數學教學技能,已越來越受到數學教師的重視。我們有必要改進和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的技巧,最大限度地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以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

結語:總之,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有效的課堂提問也絕非千篇一律。教師在進行藝術性課堂提問時,盡量使提問語言達到準確、精煉、生動、親切、幽默,讓學生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中學習。有效的課堂提問是激活學生的思維,開啟創新之門的鑰匙。只要我們用心堅持有效的課堂提問,學生一定會還我們一個驚喜。

參考文獻:

[1]陳雅蓉.優化課堂提問策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J].中小學校長.2009(04)

[2]楊華.精心設問構筑有效數學課堂[J].江西教育.2010(33)

[3]劉小紅.淺談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有效提問[J].新課程(中).2011(07

猜你喜歡
課堂提問解析有效性
班級家長會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閱讀不能忽視“小心求證”——關于論據的有效性探討
睡夢解析儀
我國股票市場的有效性研究
我國股票市場的有效性研究
復合場中類拋體運動解析
“Fe2+與Fe3+”相關解析
靠近“最近發展區”,增強教學有效性
對稱巧用解析妙解
數學課堂提問七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