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課程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制作與應用

2014-03-22 10:55王永霞彭蘇忠
教育學 2014年4期
關鍵詞:主線學科信息

王永霞 彭蘇忠

地理學科作為一門集自然學科與社會學科特性于一身的綜合型學科,具有知識性強、趣味性強、教育意義明顯的特點。初中地理的社會學科特性更明顯,因此如何在地理教學中做到寓知識性與趣味性于一身,就顯得尤為重要。

微課程是一種將大容量的信息通過短片播放,以圖文結合的形式,3-5分鐘完成信息的有效傳達的一種多媒體教學方式。地理微課程就是一種在短時間內以興趣為主導,知識為主體、圖片為主要素材的多媒體運用方式。

一、地理微課程的特性

(一)體現地理學科特性—人文性、綜合性、區域性、生活性。2011年新課程標準提出了地理課程的幾大理念,其中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學習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改變地理學習方式成為其中重要的課程理念。地理微課程正是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聯系實際安排課程內容,通過課前微課程的視頻播放激發學生對地理問題的興趣,逐步了解地理知識的功能與價值,為學生在課程中主動學習創造情境。

(二)讓學生參與進來?!皩W會對學生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是新課標對地理教學提出的要求,在任何一個環節中應該盡可能體現這一理念,否則地理教學失去它生命的源泉,將喪失它的存在意義,逐漸失去其學科魅力,因此在微課程制作和引進過程中應注重“生活性”這一原則,同時可以用適當的引入學生的生活情景照片,增強微課程的親和力;

(三)多角度刺激他們的神經。研究表明,學生接受信息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受到信息傳播的方式及其組合方式,單一的信息傳播方式都不是最佳的選擇,只有將多種信息傳播方式進行有效優化整合,學生的信息接受能力將得到成倍增長。地理微課程就是遵循這一原則,將大容量的地理信息通過圖片、文字、音樂、漫畫、視頻、表格等在短時間內同時整合,從而達到最大化的信息傳播力度和效率。

(四)鮮明的對比。無論是文字信息還是圖片信息,通過強烈的對比能夠讓學生的視覺能到一定刺激,強化接受能力。通過通過這一對比信息能夠讓學生在“此處無聲勝有聲”的狀態中得到知識的熏陶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

(五)多學科、多角度。地理本身是一門集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于一身的綜合學科,因此在制作地理微課程的時候,也需要緊密結合這一學科特性,做到學科交叉知識、多角度呈現學科知識這一內涵,只有這樣,才能最大化的將地理學科生命力蓬勃展現,讓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得到最優培養。

二、地理微課程的制作

一個主題教育意義強,切合教學實際的地理微課程制作工序比較復雜,從選題到最終技術合成,主要包括以下過程。

(一)明確主題內容。明確地理微課程需要表現的主題內容,切合的教學知識點,全面挖掘教材中一切可以利用的地理圖像信息和其他信息,盡可能貼近課本內容,實現微課程的知識化。

(二)列出版塊內容,明確主線。這是地理微課程制作最核心的內容,這就像教學中明確教學目標一樣,明確主線,才能讓你的微課程主線清晰,同時選取素材方面能夠得心應手。在主線的選取方面,需要把握三維教學目標。尤其是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把握,這就需要教師具有較強的地理人文素養知識。

(三)尋找素材。依據主線內容及教師現有的生活經歷、知識閱歷等各方面尋找制作地理微課程的素材,從新聞、文字、圖片、音樂、動畫、漫畫方方面面,當然核心內容是圖片,這是地理微課程制作的核心基礎。

(四)技術加工。利用ppt、flash、premiere、會聲會影等圖片、視頻編輯軟件將素材按照主線思想進行合成加工,使其基本按照主線內容完成制作。最后加以適當的配樂。

(五)調整修改。在最后固化格式之前,對微課程進行調試、調整、對于一些與主線內容偏差、或表現不到位的素材信息要加以及時替換、刪除,對于能夠深刻體現主題內容的信息要大膽采用,尤其是注意緊密結合時事。

三、地理微課程的運用

地理微課程的運用主要領域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課前導課,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傳統的地理教學導課很多是利用簡單的圖片、文字或者新聞、甚至視頻進行,但這種導課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最大的就是對于教師素質的體現還不夠充分,誰都能用的圖片不能體現專業地理教師的人格魅力。但如果有一個專業制作的地理微幻燈片意義就截然不同,學生在感受大量與時俱進、貼近他們生活、趣味性強、啟發性強的信息資料后,也能深刻感受到站在他們講臺上一顆專業地理老師的心?!坝H其師、信其道”,最起碼在情感份上,你已經勝出一籌。同時也有利于培養學生對于地理學科的興趣。

(二)對某些復雜地理現象的形象描述,比如黃土高原生態危害原因及預防方法

這種微課程更多采用的是動畫來制作,比如黃土高原生態危害原因及其治理預防辦法,是初中地理教學中的重點,但講解起來卻顯得干巴巴,如何生動形象的讓學生了解,這是我們作為一個專業地理教師需要進一步思考的。動畫制作的微課程就能夠有效解決這一問題。

(三)對章節知識進行再現或者總結

這是當前微課程運用的另一個領域,也即發揮課堂總結的作用,這比教師自我歸納總結更為有效,讓學生自我歸納更具有操作可行性。尤其是在復習課中,效果更明顯,在學生感受海量知識復習的同時,還能寓知識于快樂,不知不覺中掌握本節課的主體脈絡。

四、地理微課程的運用需注意事項

(一)充分發揮自身在地理人文素養方面的優勢,結合時事,盡可能引入時事評析和自己的思考元素,讓學生感受時代發展動脈;

(二)選取一些吸引眼球的圖片和夸張的詞語;

(三)教學中對于“微課程”已有呈現知識應該再次重現,強調其本身的記憶,切不可忽視一些基礎性知識的記憶和掌握。微課程畢竟只是一種輔助教學手段,根本和主要手段還在于課堂教學。

猜你喜歡
主線學科信息
牢牢把握紅色主線凝聚奮進“紅色動力”
科學構建超學科STEAM課程
例析初中生物學教學主線的設計策略
深入學科本質的深度學習——以“表內除法”為例
數字主線
“超學科”來啦
訂閱信息
學生獲獎及學科競賽
展會信息
通性通法:我們的常規武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