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2014-03-22 10:55王燕
教育學 2014年4期
關鍵詞:教學質量有效性課堂教學

王燕

摘要:真正有效的課堂教學應是通過課堂教學活動,讓學生在認知和情感上均有所發展;應重視情境創設,充分調動學生有效的學習情感;使學生能夠主動參與,探究有效的學習過程;還應深鉆教材,確保知識的有效性;更應緊密聯系生活實際,創設有效的生活情境;還要注重反思,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課堂教學;有效性;學習情感;教學質量

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通過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使學生在數學上有提高,有進步,有收獲。有效的課堂教學是通過課堂教學活動,讓學生在認知和情感上均有所發展?!稊祵W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學有價值的知識,有實用性的知識,促進學生的發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從事小學數學教學研究以來,對于數學課堂的有效性有幾點認識如下:

一、重視情境創設,充分調動學生有效的學習情感

調動有效的學習情感,既能培養學生的學習信心、調動其學習的主動性,又能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1.情境創設應目的明確

每一節課都有一定的教學目標任務。情境的創設,要有利于學生數學學習,有利于促進學生認知技能、數學思考、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的發展。所以,教學中既要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創設情境,又要充分發揮情境的作用,及時引導學生從情境中運用數學語言提煉出數學問題。如果是問題情境,教師提出的問題則要具體、明確、有新意和啟發性,不能籠統地提出諸如“你發現了什么”等問題。

2.教學情境應具有一定的時代氣息

作為教師,應該用動態的、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學生。在當今的信息社會里,學生可以通過多種渠道獲得大量信息,教師創設的情境也應具有一種時代氣息,讓他們學會關心社會,關心國家發展。

3.情境的內容和形式應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與年齡特征進行設計

教學情境的形式有很多,如問題情境、故事情境、活動情境、實驗情境、競爭情境等。情境的創設要遵循不同年齡兒童的心理特征和認知規律,要根據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而設計。對低、中年級的兒童,可以通過講故事、做游戲、直觀演示等形式創設情境,而對于高年級的學生,則要創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等的問題情境,用數學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學生。

二、深鉆教材,確保知識的有效性

知識的有效性是保證課堂教學有效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條件。對學生而言,教學知識的有效是指新觀點、新材料,他們不知不懂的,學后奏效的內容。第一,學生的知識增長取決于有效知識量。教學中學生知識的增長是教學成敗的關鍵。第二,學生的智慧發展取決于有效知識量。發展是教學的主要任務,知識不是智慧,知識的遷移才是智慧。在個體的知識總量中并不是所有的知識都具有同樣的遷移性,而是其中內化的、熟練的知識才是可以隨時提取,靈活運用,這一部分知識稱為個體知識總量中的有效知識,是智慧的象征。第三,學生的思想提高取決于有效知識量。這種知識是指教學中學生獲得的、實在有益的內容,即有效知識。第四, 教學的心理效應取決于有效知識量。通過對知識的獲取產生愉悅的心理效應,才能成為活動的原動力和催化劑。

三、主動參與,探究有效的學習過程

課堂教學的核心是調動全體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全過程,使學生自主地學習、和諧地發展。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但我們也不得不承認,處于成長發展中的小學生,是不成熟的學習主體。由于受年齡、經驗、知識、能力的限制,他們提出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畢竟是有限的。因此,只有發揮教師作為組織者、引導者、點拔者的作用,才能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主動性,讓學生學會學習。尤其在學生疑難處、意見分歧處,或在知識、方法歸納概括時,更要教師及時加以點拔指導。有效的學習過程還可以通過游戲實施。小學生注意的特點是無意占優勢,尤其是低年級往往表現出學前兒童所具有的那種對游戲的興趣和渴望,他們能一連幾小時地玩,卻不能長時間地一動不動地坐在一個地方。新課程要求“面向每一個學生,特別是有差異的學生”。因此針對差異性,可以實施分層教學策略,最大限度地利用學生的潛能實施教學過程分層,放手讓學生獨立思考,展示學生個性,從而使每一個學生都得到發展,使數學課堂教學真實有效。

四、聯系生活實際,創設有效的生活情境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力求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與童話世界出發,選擇學生身邊的、感興趣的數學問題,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動機,使學生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睌祵W教學中,教師要不失時機創設與學生生活環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又是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景,使學生從中感悟到數學的樂趣,產生學習的需要,激發探索新知識的積極性,主動有效地參與學習。在創設生活教學情境時,一要選取現實的生活情境。教師可直接選取教材中提供的學生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進行加工或自己創設學生感興趣的現實生活素材作為課堂情境。二要構建開放的生活情境。教師要對課內知識進行延伸與拓展,將抽象知識學習過程轉變為實踐性、開放性的學習過程,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大膽提出猜想,不斷形成、積累、拓展新的數學生活經驗。三要創設多元的生活情境。

五、注重教學反思,促進課堂教學質量

記得有人說過“教無定法,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因為我們的教師不是圣人,一堂課不會十全十美。所以我們自己每上一節課,都要進行深入的剖析、反思,對每一個教學環節預設與實際吻合、學生學習狀況、教師調控狀況、課堂生成狀況等方面認真進行總結,在不斷“反思”中學習。以此來促進課堂教學質量,教學效果也一定會更好。

教學作為一種有明確目的性的認知活動,其有效性是廣大教師所共同追求的。無論課程改革到哪一步,“有效的課堂”是我們教師永恒的追求。我們要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在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前提下,改革課堂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實效。

猜你喜歡
教學質量有效性課堂教學
提高中小學音樂欣賞教學質量對策探討
班級家長會有效性的探究
談如何提高初中歷史線上直播的教學質量
思辨性閱讀不能忽視“小心求證”——關于論據的有效性探討
簡約化初中化學課堂教學實踐探索
自然拼讀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有效融入
我國股票市場的有效性研究
我國股票市場的有效性研究
數學開放題在初中課堂教學的探索
靠近“最近發展區”,增強教學有效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