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觀與宇宙觀關系的認識誤區及合理重建

2014-03-24 20:43姚曉艷
關鍵詞:世界觀哲學馬克思主義

姚曉艷

(中南民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湖北武漢 430074)

眾所周知,在學術界和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世界觀和宇宙觀概念幾乎是等同的。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普遍認為中國最原始的宇宙觀概念已經過時,應該淡化或消失,世界觀概念則應真正引進中國“土壤”,使之本土化、大眾化、通俗化,并逐漸取代宇宙觀?,F實卻是宇宙觀不但沒隨著人們的淡化而消失,反而在某些層面更容易讓人理解和接受。這就是問題所在,即人們沒有真正認識世界觀與宇宙觀的關系,對其缺乏學理上的透徹分析和深入研究。

一、世界觀與宇宙觀關系的認識誤區

(一)誤區一:將宇宙觀等同世界觀

宇宙觀又稱世界觀。我們已習慣用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或宇宙觀來定義哲學。但仔細推敲,這樣的表述有失嚴謹?!笆澜纭焙汀坝钪妗笔莾蓚€交叉概念,其涵義部分相同,部分相異。在這兩個不同的概念中,其相同的部分是二者都有指稱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一切事物總和的涵義。正是這個緣故,在“世界觀”和“宇宙觀”詞條中,這兩個不同的術語涵義完全等同?!笆澜缬^為人們對世界的總的根本的看法,也叫宇宙觀;宇宙觀即世界觀”,《現代漢語詞典》對“世界觀”和“宇宙觀”的解釋代表了學界的普遍觀點[1]。許多哲學專業工具書也大都如是說:“世界觀,亦稱宇宙觀。人們對整個世界即對自然界、社會和人的思維的總的根本看法?!保?]“宇宙觀即世界觀,是人們對整個生活世界的總的根本看法?!保?]

在馬克思主義(哲學)教科書和各類哲學辭典中,宇宙觀和世界觀幾乎是等同和互譯的。這種認識是不正確的,宇宙更多的是指一切物質及其存在形式的總體,而“世界”一詞在現代漢語中用意更為寬泛,指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一切事物的總和。因此,在現代哲學中,世界觀概念運用更為廣泛、普遍,意義更為確切,但宇宙觀不能與之完全等同。

(二)誤區二:宇宙觀將被世界觀取代

現在通行的教科書對“世界觀”的看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世界觀是人們對整個世界的總體看法和根本觀點”[4],一種是“世界觀是人們對于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以及人與世界關系的根本觀點、根本看法”[5]。在這里,世界觀概念居主導地位,對宇宙觀概念完全沒有表述,視為淡化或摒棄。許多學者認為“宇宙觀”是一個與當今哲學理念和現實生活相去甚遠的過時概念,應該棄之不用,從而強調世界觀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實際情形恰好相反,“宇宙觀”概念不僅照用,而且它所蘊含的哲學理念是一些哲學研究者矢志不渝的價值目標。這是因為研究者們對超越認知能力、包羅萬象的知識的好奇與渴求;對建構自圓其說的獨立體系的不變情結;習慣于考證傳統的典籍文獻,遠離社會實踐的誤區。由此看來,當今哲學需要擯棄的不是一個已經過時的“宇宙觀”概念,而是這個概念所蘊含的陳舊的哲學理念和范式:混淆哲學和科學的關系以及脫離自然、社會和人等。這就意味著我們已經習慣了的“世界觀”概念也應隨著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重新界定,而不是簡單地取代宇宙觀概念。

(三)誤區三:回歸宇宙觀,消解世界觀

學界許多學者認為宇宙觀或世界觀主要是馬克思主義用語,實際在哲學史或非馬克思主義哲學家那里有多種名稱。在中國,宇宙觀或世界觀又稱為道學、玄學、理學;在西方,宇宙觀或世界觀又叫本體論、形而上學、純粹哲學、第一哲學等等。雖然這些稱呼之間有許多觀點上的差別,但它們都有一個共同之處,就是對我們所面對的宇宙作整體研究。因此,宇宙觀概念在所有這些稱呼中是最確切的,它指明了這種學問的研究對象,我們應該回歸中國傳統哲學術語宇宙觀,同時消解世界觀。

然而,這種認識是錯誤的。中國傳統哲學中宇宙觀概念的原有形態自近代以來已不能完全適應時代的需要,它不可能真正解決中國救亡圖存和實現現代化的問題,所以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傳入中國勢所必然,即世界觀概念只會被發展而不會被消解。完全回歸宇宙觀,消解世界觀,就會阻礙社會的發展。宇宙觀集中體現了中國傳統哲學精神,但如今我們的重要使命是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批判地繼承中國傳統哲學的優秀遺產。世界觀概念之所以能在中國生根、開花、結果,正是因為它吸取了傳統宇宙觀中的精華,與中國的實際、國情和任務變革相結合。

世界觀和宇宙觀在哲學中是一個問題的兩種說法,在內容上沒有區別。但從文字學釋義來看,世界觀的用意比宇宙觀更為寬泛,世界觀即是對世界的看法,包括如何看世界、看什么范圍層次上的世界、世界是怎樣的等內容。

二、世界觀與宇宙觀的區別

(一)世界觀與宇宙觀產生的背景不同

我們通常所說的世界觀概念源于西方,由西方傳入中國,宇宙觀概念則是由中國古代哲學生成的。這可以從“世界”和“宇宙”的概念回溯中得到進一步啟示。

據有關資料記載,“世界”一詞來源于佛經,并非現代名詞,追溯其源頭乃出自佛教?!斗鸾涛幕倏啤分兄赋?,世界是佛教用語,“世”指時間,“界”指空間[6]?!斗鸾涛幕o典》中對“世界”的定義即:世界是佛教術語,指眾生生存的地方,包括過去、現在、未來三世,東、西、南、北、上、下六界[7]?!坝钪妗备拍钪袊糯陀?,現存中國古籍中最早將“宇”和“宙”連在一起的見于《莊子·齊物論》:“有實而無乎處者,宇也;有長而無本剽者,宙也”。它的意思是“宇”是有實在而不限于方位、處所的,即空間,“宙”是有綿延長度而無本始、終末的,即時間。戰國末期的著作《尸子》也有廣為流傳的言語,即“上下四方曰宇,往古來今曰宙”[8]。

可見,世界觀和宇宙觀是在“世界”和“宇宙”概念的淵源中演變而來的,是代表了中西兩種不同文化的概念。

(二)世界觀與宇宙觀的內涵不同

世界觀是人們對世界各種現象的總的看法、根本觀點、一般信念??梢哉f,任何世界觀都是在追求一種境界,追求擺脫現實世界的制約、束縛,追求從根本上把握世界、主宰世界。世界觀以整個世界為研究對象,它不僅包括外在的客觀世界,也包括人類主體及其實踐。世界觀是人們把一切事物都作為客觀對象所作的客觀的描述,是共性問題。不同人的世界觀是不一樣的,但人們的出發點是一致的,那就是按照事物的本來面貌描述事物,并盡可能窮根究底。廣義的世界觀是指自然觀、人生觀、認識論三方面的總稱。

宇宙觀是人們對宇宙的整個圖景及一般性質的觀點。宇宙是天地萬物的總稱,是時間和空間的總和,認識宇宙是人類永久的使命。宇宙觀以宇宙的本質、構成、演化及規律為研究對象,探討宇宙的共性問題。但是這種共性只能說是世界觀中的某一領域、某一局部事物和現象的共性,與世界觀相比,宇宙觀研究和回答的仍是具體問題、個別問題。因此,世界觀和宇宙觀的內涵之間不能畫等號。

(三)世界觀與宇宙觀的外延不同

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自然觀(宇宙觀)、歷史觀、人生觀、道德觀、科學觀等都是世界觀的具體表現。對于自然界的總看法叫做宇宙觀,也叫自然觀。按照邏輯學對屬種概念的劃分,世界觀、自然觀、歷史觀、人生觀、道德觀等為一系列屬種概念,其中世界觀是屬概念,宇宙觀和歷史觀等是世界觀的種概念,世界觀和宇宙觀之間是屬種關系。在邏輯學中,概念間的屬種關系反映的是客觀事物之間一般和個別、共性和個性的關系。

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科學世界觀中,“世界觀”已不再是以往舊哲學中的蒼?!坝钪嬗^”,而是與人的實踐活動相聯系的現實的外在自然和人類社會的總和。世界觀在不同的學科和領域有不同的認識。如在自然科學領域,人們認為世界是一個物質的、實在的、有形有狀的客觀世界;在天文學領域,世界是獨立于整個自然科學的世界定義之外的;在社會學領域,世界就是我們人類社會所居住的地球;在哲學領域,世界是所有存在的總稱,包含它自身、自然、人類社會、過去、將來等等。而宇宙觀的外延較窄,與世界觀不等同。

三、世界觀與宇宙觀的具體聯系

(一)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包含宇宙觀部分

宇宙觀主要指自然科學特別是物理學層面,是研究物質結構、物質相互作用和運動規律的自然科學;世界觀主要指哲學層面,它是哲學的樸素形態,哲學是其理論表現形式。哲學以科學為基礎,是各門具體科學知識的概括和總結,具體科學又必須以哲學為指導,因此二者是共性和個性、一般和個別、普遍和特殊、抽象和具體、指導和被指導的關系。

馬克思生活在資本主義前期發展、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尖銳化、無產階級日益貧困的時代,他關注的并不是茫茫宇宙,而是對社會變革和人類解放的渴望,他的宇宙觀實質上是世界觀。宇宙因為擁有生命而充滿生機,因為有了人類而顯示出生命的尊貴和靈性所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的世界觀既不同于舊唯物主義哲學的自然世界,也不同于唯心主義哲學的精神世界或理念世界,而是以人的實踐活動為基礎和紐帶聯結而成的自然、社會和人相統一的現實生活世界。

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不等于馬克思主義哲學,它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核心部分。我們可以把馬克思主義世界觀理解和表述為現實生活世界觀,而自然觀(宇宙觀)、歷史觀和人生觀則是這一世界觀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其中世界觀中的精神和物質、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實際上是人與外部世界的關系問題,它不僅包含宇宙觀和認識論方面,還包含實踐論和評價論方面。宇宙觀是馬克思主義世界觀的狹義部分,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不僅推動了自然科學(宇宙觀)的發展,還進一步推動了真正意義上社會科學的產生和發展。

(二)中國古代傳統的(非科學性質的)宇宙觀即世界觀

中國傳統的宇宙觀是指一個人或一群人觀察或解釋他們所在的世界的方式。中國古代(非科學性質的)宇宙觀包括對生命、社會及其制度的全部看法,也就是當今我們所說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世界觀,是主體與客體的關系問題,是人們對周圍世界所表現出來的某種態度。它是一種意識形態,屬于社會經濟基礎之上的上層建筑的組成部分,體現著社會經濟關系的內容,也彰顯著特定社會集團的意志、愿望和要求。

在中國傳統(非科學性質)宇宙觀中,儒家哲學的和諧觀最有典型意義。儒家和諧思想強調,通過道德修養達到自身的和諧,進而實現人與人的和諧;人類社會和諧了,才能處理好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身心和諧、人倫和諧、天人合一等?!疤烊撕弦弧笔且浴疤臁岁P系”為中心思考宇宙和人生問題,它是一種世界觀和宇宙觀,是一種思維方式,代表一種值得追求的人生境界?!疤烊酥H”歷來是中國思想家關懷的主題。

中國傳統的宇宙觀是對個人、社會團體、階級乃至整個社會的行動方向及其對現實的態度具有決定作用的原則、觀點和信念的總和,即我們所說的世界觀。社會意識形態中的哲學、科學、政治、道德等因素是世界觀和宇宙觀的主要組成部分。在中國古代宇宙觀中,人們的心理及感情因素占據主導地位,因為它們可以決定人們的性格和情緒,決定人們行動的方向,即為自己的世界觀而斗爭。這明顯可看出中國古代(非科學性質)宇宙觀所倡導的信念和認識是同世界觀相通的,都是為了在現實世界中更好地把握和主宰世界,從而推動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四、世界觀與宇宙觀關系的合理建構

當前人們對世界觀與宇宙觀的關系認識不全面,存在一定誤區,這種錯誤認識把世界觀同中國傳統哲學中的宇宙觀割裂開來,同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宇宙觀割裂開來。世界觀不等于宇宙觀,兩者既有區別又有聯系,交叉融合,都蘊含各自的特色和精華,應當互相借鑒、匯合交融、共同發展,而不是摒棄宇宙觀、強調世界觀,或回歸宇宙觀、消解世界觀。

(一)世界觀應吸取宇宙觀哲學的合理內核

中國人自古代起就對宇宙中各個方面的重大問題有卓越的見解,并習慣從總體方面認識事物,把世界看成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比如董仲舒的“天人合一論”、“天人感應說”等形而上學宇宙觀,法家荀況的“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的唯物主義宇宙理論等,都體現了我國古代有機整體論的宇宙觀。宇宙觀哲學是我國最原始的舊哲學,屬于樸素唯物主義,存在一定缺陷,即在精神和物質的關系上重視統一性和一致性,在思維方式上具有直觀性,在事物的研究方法上注重整體綜合。但是宇宙觀哲學留給我們更多的是合理和借鑒之處。宇宙觀哲學中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觀、革故鼎新的發展觀、自強不息的人生觀、知行合一的知行觀、社會和諧的理想觀都集中體現了宇宙觀哲學的合理內核,積淀了中華民族的精神追求和行為準則。因此,我們要辯證地看待宇宙觀哲學的內容,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忽視宇宙觀哲學的合理內核,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就無法對宇宙觀哲學進行批判性的繼承發展,因為世界觀這一概念是從西方國家引進、逐漸融合中國土壤的,它的發展演變過程被省略,也就意味著世界觀概念缺乏歷史和理論發展的基礎,造成人們對世界觀的非歷史性理解。在世界觀從西方引入中國的歷史過程中,包含著一個從西方概念思維轉成中國互系風格思維的變化過程。這是一個根本結構發生變化的過程,是西方世界觀和宇宙認識論上的變化。因此,世界觀應吸取中國傳統宇宙觀中的合理內核,結合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實際,更好地融入中國的土地。

(二)世界觀應注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念與宇宙觀融合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基本理念是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世界觀應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將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基本觀點用最通俗的語言表達出來,為廣大人民群眾理解和接受。因為世界觀不僅是一種理論,還是一種社會意識,它的載體不是少數哲學家,而是人民大眾。歷史是人民群眾創造的,他們在現實中把握著世界,從而形成一定的世界觀,這種世界觀將融會成浩瀚博大的時代精神,是人們思想境界的升華,是書寫人類歷史的精華。

世界觀概念必須經過民族化的中間環節才能夠被運用,這個運用是一個理論和實踐的辯證運動過程。古往今來,人們首先必須滿足衣、食、住、行等基本需要,然后才能從事政治、經濟、軍事、科學、藝術、宗教等一切活動。人類對自然、對世界的認識等一切觀念都是在這個過程中產生的,進而形成自己的世界觀。這種世界觀是某一時間和某一空間的產物,把它說成宇宙觀,是極不科學的,是宇宙觀缺失的表現。對于宇宙觀和世界觀的混淆恰恰說明:人類還沒有建立起全面的、聯系的、完整的宇宙觀。忽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念,世界觀就會處于獨立狀態,陷入幽靈化的命運,單純就概念講概念,無法體現它是如何逾越、融合中國文化土壤的。特別是世界觀和宇宙觀的共同發展、交叉融合就無從談起,使得人們普遍認為中國人只談宇宙觀,西方人只談世界觀。只有將世界觀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念、宇宙觀相結合,才會產生具有民族文化特性、符合民族革命需要、富有民族實際內容的中國化的世界觀特質,真正促進世界觀概念的發展。

(三)世界觀應吸收宇宙觀的“和諧”理念,適應當今時代的現實需要

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求和平、謀發展、促合作是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面對大調整、大變革的世界,胡錦濤同志提出了和諧世界的理念,著力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使“和諧”的理念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過程中的價值取向?,F代學術界對“和諧世界”的理解主要集中在文化上,認為中國傳統文化理念是“和諧世界”的歷史文化來源,還有學者認為“和諧”是儒家基本思想之一,包括“天人合一”和“人我合一”的宇宙觀。所以人們普遍認為中國傳統哲學的宇宙觀注重和諧觀念,強調的是合作性,即通過與周圍環境的合作來解決問題,而世界觀哲學總是處于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斗爭之中,不同世界觀的共同特征主要表現為對抗性,即通過對抗和矛盾沖突來解決問題,造成人們大力倡導傳統宇宙觀中和諧思想的局面,認為它更切合當今時代的發展,是中國傳統文化精髓“和合”思想基礎上的價值回歸,具有不可替代的現實意義。

這就使我們深思:當今人們談論的世界觀不排除斗爭,更需要的是倡導和諧的觀念,使世界觀能夠積極吸收宇宙觀中和諧的理念,由單純從世界看世界的世界觀轉為從宇宙看世界的宇宙觀。辯證的整體和諧發展不排除“斗爭”和暫時的倒退,人們對世界觀的理解、接受和實踐轉化有一個歷史的、實踐的和文化的過程。因此,世界觀作為西方文化的一種理論學說,只有不斷在和諧發展中汲取宇宙觀的積極因素,才能推陳出新,使其發展上升到更高的和諧境界。黨中央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提出的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根本戰略原則,就是遵照以人為本的和諧宇宙觀的富有成效的實際應用。

(四)世界觀和宇宙觀都應汲取中西方思想文化中的營養

西方的思想文化歷來主張神本主義、人的對立競爭等,而中國的思想文化則強調普遍聯系、有機和諧等,兩者存在結構性差異。但在眾多西方思想如潮水般涌入中國時,只有馬克思主義在中國被自下而上地接受,與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發生對話,因為它具備了與中國傳統思想對話與構和的可能性。中國馬克思主義的產生和發展與西方馬克思主義是無法分開的,在歷史性、政治性上是一脈相承的。隨著中西方科學與文化交流的擴大,中國人應從西方宇宙觀中尋找自己所缺乏的東西,西方人也開始從中國傳統宇宙觀與方法論中尋找自己所沒有的理論智慧?!爸形鞣降挠钪嬗^和世界觀的歷史趨向應該是互相匯合交融、取長補短、綜合發展,開始合流?!保?]

正如我們所熟知的世界觀概念,它一開始就是作為一種強勢的西方文化出現,之所以能夠被中國化,根本原因在于中國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這一點已經成為共識。但是中西方民族所處的自然環境、社會制度、經濟狀況、文化心態以及歷史演進的不同,使得在科學發展道路上人們形成的世界觀和宇宙觀有所不同。這就要求我們要把世界觀和宇宙觀互化、融合和共生的辯證和諧作為一條基本經驗,既需要實踐智慧和文化創新,也需要深入研究兩種文化的融合規律。

與中國傳統哲學文化中的宇宙觀相結合,才會使世界觀概念更具有民族內涵和本土形式。反之,世界觀概念就難以真正深入人心,難以產生心理共鳴和形成文化上的認同。宇宙觀也要結合現代西方文明成果中世界觀的精華部分,拋棄宇宙觀中文化保守不合時宜的思想,在保持自身精神實質的基礎上吸納世界觀的精華,與時俱進。

[1]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G].6 版.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

[2]金炳華.馬克思主義哲學大辭典[G].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

[3]馮蕙.哲學辭典[G].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9.

[4]本書編寫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5]李秀林.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原理[M].5版.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6]陳聿東.佛教文化百科[M].修訂版.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7]任道斌.佛教文化辭典[G].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

[8]鄭文光,席澤宗.中國歷史上的宇宙理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9]李志林.中西自然觀合流趨勢之瞻望[J].新華文摘,1986(6).

猜你喜歡
世界觀哲學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
智能化的“世界觀”
菱的哲學
《世界觀—雕塑遺產》
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
馬克思主義穿起了中國的粗布短襖
遠洋東方境世界觀售樓處
走向理性:近代以來中國世界觀的嬗變
大健康觀的哲學思考
馬克思主義的“破舊”與“立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