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用心臟死亡捐獻供體的肝腎聯合移植手術預后

2014-04-04 01:16鄭衛萍
實用器官移植電子雜志 2014年6期
關鍵詞:受者移植物供體

近年來肝腎聯合移植(SLK)手術量較前明顯增加,而供體的缺乏催生了心臟死亡捐獻供體(DCD)的應用,但其在SLK應用的效果尚不明確。美國的學者回顧性分析了美國器官共享網絡(UNOS)登記的SLK病例,比較DCD與腦死亡捐獻供體(DBD)的預后,總結影響患者及移植物存活率的供受體因素。2002年至2011年間共3 026例接受DBD的SLK患者,而接受DCD者為98例。DCD組移植腎1、3和5年的存活率分別為67%、57%和51%,低于DBD組的81%、72%、65%(P=0.005 6)。DCD組移植肝的1、3和5年的存活率分別為68%、58%和51%,低于DBD組的82%、73%和66%(P=0.003 5)。DCD組患者1、3和5年生存率為分別72%、64%和57%,也低于DBD組的84%、75%和69%(P=0.020 5)。采用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發現,DCD是導致移植肝〔風險比(HR)=1.60,P=0.006 6〕、移植腎(HR=1.49,P=0.020 5)移植物功能喪失和受者死亡(HR=1.49,P=0.034 9)的獨立危險因素,影響移植物及受者存活的受者高危因素包括非洲裔黑人、糖尿病、接受呼吸機治療、移植物功能延遲恢復、肝癌以及入住重癥監護病房(ICU)治療。此外,供體高齡也是導致不良預后的危險因素。由此得出結論,雖然DCD供體的SLK預后比DBD供體差,但患者術后5年生存率可高于50%,仍然是可供選擇的供體方式。

猜你喜歡
受者移植物供體
本刊常用的不需要標注中文的縮略語(二)
腎移植受者早期外周血CD4+ CD25+ FoxP3+ T細胞、Th17細胞表達變化
不同氫供體對碳納米管負載鈀催化劑催化溴苯脫溴加氫反應的影響
表現為扁平苔蘚樣的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一例
從“受者”心理角度分析《中國好聲音》的成功之道
美國活體肝移植受者的終末期腎病風險
高齡供體的肝移植受者生存分析
終末熱灌注對心臟移植術中豬供體心臟的保護作用
腎移植術后患者新發DSA的預測因素及預防措施
一些含三氮雜茂偶氮染料O,N供體的Zr(Ⅱ)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和抗微生物活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