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教學中“錯誤資源”的有效利用

2014-04-15 11:18趙蘭芳
甘肅教育 2014年5期
關鍵詞:錯誤資源預設三角形

趙蘭芳

〔關鍵詞〕 數學教學;錯誤資源;利

用;錯誤觀;預設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4)

05—0043—01

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學生不可避免地會發生這樣那樣的錯誤。教師如果對這些錯誤能夠有效利用,就會使學生加深對錯誤的認識,使教學效率進一步提高。下面,筆者就數學教學中如何有效利用錯誤資源,談談自己的點滴體會。

一、樹立正確的錯誤觀

1. 教師要樹立正確的錯誤觀。首先教師要認識到學生犯錯是不可避免的,不應以學生犯不犯錯為衡量學生好壞的標準;其次教師應認識到學生出現的錯誤是一種寶貴的教育資源、課程資源,不能完全否定學生的錯誤。

2. 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錯誤觀。學生出錯,教師不應為他們辯解,而應指出來,請學生來解讀,之后再加以引導。教師首先給他們講數學家、科學家對待錯誤的故事,讓學生認識到“人生自古誰無錯”;其次引導學生看到錯誤的價值;再次幫助學生認識到要“吃一塹,長一智”,不犯同樣的錯誤;最后在錯誤面前人人平等,無論是自己出現的錯誤還是他人出現的錯誤,都要讓學生學會正確面對。

二、合理利用學生的錯誤

1. 利用錯誤,在爭論中明理。對于學生在課堂上出現的錯誤,教師不能急著解釋、下定論,而是要把錯誤拋給學生,“將錯就錯”,把學生的錯誤作為一種教育資源,給他們一些研究和爭論的時間和空間,引導他們從正反兩個角度去修正錯誤,從而讓學生在爭論中分析,在爭論中明理,在爭論中內化知識。

2. 利用錯誤,讓學生在求異中發展。在不斷探索并獲取知識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方法是各不相同的。學生的創新求異,難免伴隨著錯誤。但學生不斷犯錯的過程,其實就是不斷改正錯誤、完善方法的過程。因此,教師不能輕易否定學生的思維成果。即使是一些看似錯誤的回答,也可能蘊含著創新的火花。教師要利用這一資源,讓學生在糾正錯誤的過程中,自主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最終深化對知識的理解。

三、精心預設,故意誘發學生犯錯

1. 憑借經驗,預設錯誤。思維總是開始于疑問或者問題,開始于驚奇或者疑惑,開始于矛盾。制造矛盾是引發思維的一種方式,它不但能引起學生對某些易錯問題的注意,而且使學生經歷從錯誤認識到正確認識的過程,進而喚醒學生的潛能,提高學生的反思能力。如,教學“能被2、5、3整除的數的特征”,學完“能被2、5整除的數的特征”后,讓學生猜想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征”。學生都認為“個位上是3、6、9的數都能被3整除”。等他們舉實例驗證時發現這個猜測是錯誤的,學生探究的積極性更高了,學得也更扎實了。

2. 用心設計,誘導錯誤。有些學習內容,學生在探究新知識的過程中不容易出錯,而這并不等于學生對知識掌握得深刻、靈活。此時教師可以故意設置一些“陷阱”,誘導學生犯錯。如,教學“認識三角形”,學生已經得出:三角形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這時教師可出示問題:有一個等腰三角形,其中的兩條邊分別為3厘米和7厘米,那么這個等腰三角形的周長是多少?有兩個答案:如果三角形的腰7厘米,周長就是7×2+3=17(厘米);如果三角形的腰3厘米,周長就是3×2+7=13(厘米)。許多學生表示同意,教師故意不表示看法,而是鼓勵他們再思考。實踐證明,在課堂上,經常有意識地讓學生犯一些錯,經歷一些挫折,快快樂樂地“上一會當”,能使他們對于知識的理解更深刻。

總之, “錯誤”是一種寶貴的教學再生資源,智慧的教師善于捕捉有利于課堂教學、有利于學生思維發展的有價值的錯誤。智慧課堂需要更多“點錯成金”的智慧型教師,借教師的一雙慧眼,細心捕捉錯誤資源,與學生一起“做思維體操”,使學生最終“撥開云霧見明月”,為促進動態生成添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編輯:謝穎麗endprint

猜你喜歡
錯誤資源預設三角形
三角形,不扭腰
三角形表演秀
數學課堂中錯誤資源的有效利用
小學數學課堂“錯誤資源”合理利用淺析
淺談數學教學中錯誤資源的有效利用
畫一畫
問題是預設與生成間的橋
論幽默語境中的預設觸發語
預設留白 生成精彩
作為預設觸發語的重動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