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境社會學的本土化與國際性

2014-04-16 13:26洪大用中國人民大學教授100872
江蘇社會科學 2014年5期
關鍵詞:社會學學者學術

洪大用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100872

環境社會學的本土化與國際性

洪大用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100872

主持人語面對日益嚴峻的環境問題,不同地區正在探尋各自的應對策略,也正在積累地方經驗。為此,第四屆東亞環境社會學國際研討會,以“多樣性:環境與社會”為題在南京召開。為了明晰環境社會學學科特征,我們特別策劃了該訪談,并用筆談的形式展現。通過深入的半結構訪談,學者們從不同角度作出了各自的回答,同時也向人們展示環境社會學的發展歷史、研究對象、研究方法、關注焦點等等特征。這組重點反映的只是大陸學者的部分成果。

四篇筆談呈現了環境社會學者的最新思考。中國人民大學的洪大用從中國環境社會學的發展歷史和趨勢的角度探究了當前中國環境社會學學科發展的幾大重要議題,指出了學科發展所需要注意的問題以及可能的趨勢。南京大學的張玉林闡述了環境史對理解環境社會學具有不可或缺性,建議在開展環境社會學本土化的研究時要關注中國特定社會的環境史。中國社會科學院王曉毅試圖整體地和歷史地去研究環境問題背后“難纏”的社會因素,將環境問題放回到社會生活中去、將環境變化視為社會變遷的一個部分去理解。并就此展開討論。河海大學的陳阿江以自身多年實地研究經驗,探討了環境社會學研究中的雙重特征:科學精神與中國傳統。

從學科角度講,環境社會學大概有以下三種涵義:一是運用社會學的理論和方法研究環境問題,尤其是現代社會的環境問題;二是企圖顛覆傳統社會學甚至廣義上包括社會科學的環境社會學,強調研究環境約束下的社會;三是強調研究環境和社會的互動關系,特別是社會系統與環境系統交叉所形成的環境-社會復合系統??梢哉f,以上三種意義上的環境社會學在國內的學術研究中都有體現。最近的二十多年來,中國環境社會學學科發展迅速,但也面臨著嚴峻挑戰。在正視并主動有效地回應挑戰基礎上繼續推進中國環境社會學的健康發展,是學科共同體的重要責任。

一、中國環境社會學的快速發展與挑戰

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之前,中國環境社會學發展可以說是處在一個沒有學科意識的自發階段。在此階段,雖然環境問題的社會學研究已經展開,但當時學科意義上的環境社會學應該說是不存在的。此后,特別是2000年以來,具有學科意識的環境社會學研究逐步得到強化。應該說,2007年[1]2007年,首屆中國環境社會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在中國人民大學召開。是個具有標志性的年份,此后不僅形成了明確的學科意識,學科建設也采取了很多具體行動。

首先,組織機構和研究平臺建設取得了實質性成效。一方面,我們改組成立了中國社會學會環境社會學專業委員會。另一方面,環境社會學的研究平臺紛紛建立,不少高校社會學系加強了環境社會學方向的碩士和博士培養,人才培養取得了實質性進展??傮w來看,環境社會學研究機構的數量增長了,層次提高了,人才培養規模增長也較快。

其次,學術交流形成了制度化機制。2006年,中國人民大學主辦了首屆中國環境社會學學術研討會,隨后河海大學和中央民族大學分別于2009年和2012年主辦了第二屆與第三屆中國環境社會學學術研討會,今年中國海洋大學將舉辦第四屆研討會。國際交流方面,在2007年首屆中國環境社會學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經中日韓三國和臺灣地區環境社會學者集體協商,形成了東亞環境社會學交流網絡。2008年在日本東京舉辦了首屆東亞環境社會學國際學術研討會,2009年在臺灣地區舉辦了第二屆研討會。其后,每兩年舉辦一屆,2011年在韓國富川,2013年在中國南京,2015年將在日本仙臺。

第三,圖書資料建設和信息共享取得新進展。我們翻譯了一些國外環境社會學的經典著作和教材,同時也出版了一些自己著作和教材。另外,中國環境社會學網[1]“中國環境社會學網”是中國社會學會環境社會學專業委員會主辦,由中國人民大學環境社會學研究所承辦的專業網站,其宗旨是“促進環境社會學研究、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網址為http://ces.ruc.edu.cn/。的建立也意義重大,它對于推動信息共享、促進學術交流以及凝聚學科共同體力量促進學科建設,具有重要價值。

第四,通過“以書代刊”形式出版了環境社會學刊物?,F在,環境社會學專業委員會會刊已經確定以書代刊出版《中國環境社會學》,2013年由中央民族大學承辦,出版了第1輯。

總之,中國環境社會學取得了快速發展和實質性的進步,其發展的內外部條件都得到了很大改善:一是中國社會學會界已意識到了這門學科的重要性,給予了很多積極的支持;二是中央推進“兩型社會”特別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為環境社會學的快速發展提供了重要契機。

當然,中國環境社會學的發展也面臨著一些重要挑戰。首先,人才儲備還很不足。相對于北美、歐洲和日本而言,中國環境社會學從業人員的規模并不大,研究者的知識背景和研究議題也過于多樣化。多樣化彰顯了這個學科富有生命力和活力的一面,但也對形成共識、相互切磋和共同提升帶來了一定的挑戰。其次,知識準備不足。中國環境社會學還是個年輕、弱勢學科,發展的時間并不長,學科知識的積累和普及依然有限。第三,理論創新不足。中國有著很好的發展環境社會學的條件與土壤,但具有廣泛社會影響、能夠奠定這門學科基礎的代表性著作和論文依然不足,具有國際影響的重大理論創新成果更是幾近于零。作為社會學的分支學科,環境社會學需要證明它能對環境問題和環境治理實踐進行有效的學術回應,而且有相當高的學術水準。這是它在社會學學科內獲得學術同行認可、獲得合法性與話語權的重要前提。第四,學科之間的關系問題。環境社會學需要與其它環境社會科學具有明確的相互區別的研究視角。因此,環境社會學在發展中,還面臨著與其它環境社會科學之間的互動和競爭問題。第五,國內學者參與國際交流的積極性不強、參與度不夠。目前,學者們比較積極地參與國內學術會議,但對國際學術研討會的參加并不積極。第六,國內學者國際發表不足。目前,中國環境社會學者在國際刊物上的發文非常少,尤其是在英文重要期刊發表的成果有限。最后,中國學者也沒能獲得國際環境社會學界的重要獎項,比如“巴特爾杰出環境社會學獎”。所以,在進一步扎根本土開展創新性研究和提升國際性方面,中國環境社會學還有非常大的空間,還要付出更多努力。

二、推進環境社會學本土化與國際性提升的良性互動

中國環境社會學的發展既是本土的,也是國際的。表面上看,環境社會學學科是舶來品,但是實際上主要是國內實踐的需要。在國內學者推動下,環境社會學的本土化也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成效。

首先,中國環境社會學是在直接回應中國環境問題的過程中產生和發展的,學者們希望能提供觀察、分析和解決中國環境問題的不同視角和路徑。

其次,它的研究內容是本土的,例如公眾環境意識、水污染及其治理、海洋開發、草原生態退化、民間環保組織建設等。這些研究都不是簡單地在西方環境社會學研究后面跟風,而是緊緊圍繞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環境問題與公眾的關切而展開,體現了中國環境社會學界的現實關懷。

再次,中國環境社會學者在研究過程中所使用的方法和思維模式具有一定的本土性,我們在定量研究方面與西方學者相比還有一定差距,即是基于個案的定性分析以及政策取向的研究。

最后,中國學者初步的理論創新也體現了本土特征。比如,我本人有關“社會轉型范式”的研究,強調了具體地分析環境與社會關系的重要性,指出要辯證地看待中國社會轉型的環境影響,既要看到社會轉型加劇了環境破壞,也要看到社會轉型帶來了環境保護的新形勢,為通過組織創新和結構優化促進環境保護提供了可能。包智明等學者在草原環境問題研究中提出的理論解釋——在自上而下的生態治理脈絡中,地方政府集“代理型政權經營者”與“謀利型政權經營者”于一身的“雙重角色”,使環境保護目標的實現充滿了不確定性。還有陳阿江有關“文本規范”與“實踐規范”的探討,張玉林有關“政經一體化”的分析,林兵在對西方社會學理論反思和批評基礎上提出的理論建構[1]林兵:《環境社會學理論與方法》,〔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版。,沈殿忠關于環境社會學學科的理論主張等。今后,我們還要繼續深入,進一步推動中國環境社會學的理論創新,提煉出具有更強解釋力的學術觀點,由此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理論流派。

與此同時,中國環境社會學的國際化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國際化進程與本土化進程是并行不悖、良性互動的。自有“學科意識”以來,中國環境社會學界就非常重視提升國際性水平。

首先,中國環境社會學的發展很開放,樂意接受國際上已有的優秀成果,對國際學術界的前沿問題保持密切的關注,并抱著虛心學習的態度。在一定意義上,中國環境社會學的發展有著后發優勢,是站在一個比較高的學術起點上。

其次,中國環境社會學已經進入了國際學術社區。近幾年,與歐美學術社區的交流取得了一些實質性的成果,建立了東亞三國四地的交流網絡,學術會議形成了制度。

再次,我們在教師交流和學生互派方面也取得一些進展,在國家留學基金委資助下,很多學生到美國、日本等國攻讀學位,接受聯合培養。在“走出去”的同時,我們也邀請國外環境社會學家來華訪學。

第四,國內學者的國際發表有所突破,并且有不斷增加的趨勢。學術成果的國際發表是擴大中國環境社會學國際影響力,提升其國際性的重要渠道。國外學術圈之所以不太了解中國大陸的環境社會學研究,與我們的外文學術發表匱乏有關。近年來,國內學者開始在國際學術期刊發表論文。比如,我本人與美利堅大學社會學系的肖晨陽博士、美國環境社會學家鄧拉普以及密歇根州立大學的有關學者一起,已經合作發表了幾篇英文論文[2]參見“The Nature and Bases of Environmental Concern among Chinese Citizens,in SOCIAL SCIENCE QUARTERLY,Volume 94,Number 3,September 2013,DOI:10.1111/j.1540-6237.2012.00934.x;Gender and Concern for Environmental Issues in Urban China,Society and Natural Resources,Volume 25 Issue 5,2012,June;Effects of attitudinal and sociodemographic factors on pro-environmental behaviour in urban China,Pp1-8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2011 doi:10.1017/ S037689291000086X;Gender differences in environmental behaviors in China,“Population and Environment(2010),Volume 32,Number 1,88-104,ISSN 0199-0039。另外,法國《環境社會學年鑒》收錄了我的一篇介紹中國環境社會學的文章[3]參見L’evolution de la sociologie chinoise de l’environnement,Pp.343-350,Sous la direction de Remi Barbier et al. Manuel de Sociologie de L’Environnement,Presses de I’Universite Laval,2012。國際社會學會環境與社會研究委員會現任主席斯圖爾特·洛基主編的《社會與環境變遷手冊》也收錄了我的一篇學術論文[4]參見China’s economic growth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Approaching a‘win-win’situation?—A discussion of 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theory,with Chenyang Xiao and Stewart Lockie,Pp.45-57,in Stewart Lockie etal.Ed.Routledge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London&New York:Routledge Taylor&Francis Group,2014.。

最后,一些在國外學習環境社會學的人回國工作的日漸增多,這是中國環境社會學國際性提升的又一個重要表現。正因眾多高校都引進了這方面的青年學者,從而推動中國環境社會學發展的新鮮力量。

整體上看,我認為國際學術界越來越關注中國環境社會學的發展,對我們的了解也更多。中國環境社會學的國際性在不斷提升(特別是在東亞的區域)。這當中,2007年召開的中國環境社會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是一次標志性事件。當時,國際環境社會學界的很多重要學者都來到了中國,他們由此開始了解中國環境社會學的發展狀況??梢哉f,我們把成就與不足都讓國外學者看了。當然,整體而言,中國環境社會學在國際學術圈仍然處于邊緣位置,需要繼續自強不息。

三、在回應重大實踐問題中促進環境社會學的學科建設

中國環境社會學者開辟了很多研究領域,論文發表越來越多,這是好現象。但是,在學科初創階段,也比較容易步入歧途。正像一些老前輩說的,有時候我們可能在“立地”方面立的很足了,但是我們沒有實現“頂天”,這樣慢慢的就自我矮化了。因此,如果不能有效地解釋和促進中國實踐,那么環境社會學就很難獲得持續的快速的發展。

近年來,政府也從更高的層面審視環境保護,強調促進社會系統的變革,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生態文明意味著什么?是文明的整體轉型,實際上是中國在結合本國工業化進程以及國際工業化進程的經驗教訓基礎上,努力建設的新的文明形態,支撐這樣一種文明形態是系統的制度變革和制度建設。如此宏大的政策議程必將帶來環境經濟學、環境法學、環境哲學、環境倫理學、環境史學、環境傳播學、環境心理學、環境社會學等等環境社會科學更快發展的重大機遇。

一個學科的長期發展和影響大致取決于兩個方面:一是學科自身的嚴密性、規范程度以及學術水準;二是社會實踐的需求狀況。經濟學本身就是社會科學中最接近自然科學的學科,比其他社會科學更加規范和嚴謹。中國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實踐為環境經濟學的發展提供了現實的需求,所以,其在學科建設、專業建設、課程建設、教材建設以及與之相關的學生培養、科學研究等等方面,都走在了其他環境社會科學的前面。

隨著中國環境保護戰略的調整和生態文明建設實踐的推進,環境社會學也有可能成為繼環境經濟學、環境法學之后,能夠產生更大社會影響力的一門分支學科。2000年以來,中國政府非常強調環境信息公開、公眾參與、環境社會影響評估、社會系統變革和生態文明建設,這些都對環境社會學提出了廣泛的研究議題。如果我們更加積極自覺地參與中國環境治理和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加強知識匯集和提煉,努力使其轉換為實際的可操作的政策工具,環境社會學者就可贏得更廣闊的發展空間,產出更有意義的研究成果,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

進一步說,自覺促進中國環境治理進程,努力參與建設美麗中國,應該是環境社會學者的社會責任和價值擔當。環境社會學者需要關注環境問題的解決策略,探討環境治理中的制度安排,特別是要探討什么樣的策略是比較適合的,什么樣的環境治理政策是有效的,正如在歷屆東亞環境社會學學術研討會上,很多文章都探討了水污染、空氣污染、草原退化以及能源問題等。當然,我們需要進一步關注東亞地區面臨的環境問題和共同的環境治理經驗,這對中國實踐來講至關重要。

有點遺憾的是,目前包括環境社會學在內的環境社會科學研究在一定程度上甚至落后于政府的政策制定與實施進程,我們的學術研究還存在很大不足,還不能有效回應實踐中的重大關切,這是約束環境社會學發展的重要瓶頸。中國環境社會學者確實需要進一步增強責任擔當和實踐關懷,進一步加強對國家和公眾重大關切議題的深入研究。

〔責任編輯:方心清〕

猜你喜歡
社會學學者學術
學者介紹
學者簡介
學者介紹
中國社會學會農業社會學專業委員會成立
邊疆研究的社會學理路——兼論邊疆社會學學科建構之必要性
第八屆全全科學社會學學術會議通知
如何理解“Curator”:一個由翻譯引發的學術思考
對學術造假重拳出擊
學者介紹
孤獨、無奈與彷徨:“空巢青年”與“獨居青年”的社會學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