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良瞼袋整形術在伴有淚槽和瞼頰溝的中老年下瞼袋中的應用

2014-04-17 17:37師軍濤劉亞麗
中國實用醫藥 2014年6期
關鍵詞:脂肪組織

師軍濤 劉亞麗

【摘要】 目的 使用改良的瞼袋整形手術方法, 達到改善伴有淚槽和瞼頰溝的中老年下眼袋的術后效果。方法 延長瞼緣內則切口過淚點至內眥部;在傳統眼袋整形手術過程中將眶肌筋膜韌帶提緊固定于外眥韌帶上或眶外側壁上, 眼輪匝肌切口上、下緣部分疊合縫合加固, 將疝出的脂肪以“脂肪瓣”的形式間斷縫合于眶下緣骨膜處。結果 根據156例隨訪資料, 132例滿意, 24例基本滿意。結論 使用改良后的瞼袋手術方法, 能明顯改善瞼袋術后的效果。

【關鍵詞】 瞼袋;脂肪組織;眼輪匝肌緊縮;改良手術;淚槽;瞼頰溝

瞼袋是下瞼的皮膚、眼輪匝肌、眶隔等組織退行性變松弛而眶脂肪膨出和下垂形成下眼瞼袋狀物, 瞼袋形成的形態程度及外觀有明顯的個體差異, 下瞼袋整形術是常見的整形美容手術之一, 傳統的瞼袋整形術注重切除疝出的眶隔脂肪及多余的皮膚, 傳統瞼袋整形術有的效果不佳, 甚至有并發癥的出現如瞼外翻, 瞼形畸形, 并且效果也欠持久。作者在臨床手術實踐中, 結合瞼部的局部解剖, 仔細思考瞼袋的形成機制、瞼袋皮膚軟組織的生理變化及瞼袋個體差異化。對傳統瞼袋成形術術式進行幾個方面的改良, 矯正伴有淚槽和瞼頰溝的中老年下瞼袋156例, 效果滿意, 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本組男性4例, 女性152例, 年齡38~65歲, 為混合型瞼袋伴有淚槽和瞼頰溝明顯者, 雙側下瞼均有不同程度皮膚皺紋, 瞼袋突出伴顴部組織松垂。術后隨訪1個月~1年, 滿意132例;基本滿意24例, 不滿意0例。療效評定標準:滿意:眼袋及皮膚皺紋明顯消失, 切口瘢痕不明顯, 無任何手術并發癥;基本滿意:眼袋及皮膚皺紋基本消除, 眼輪匝肌稍臃腫, 無任何手術并發癥;不滿意:眼袋消除不明顯, 下瞼外翻, 睫毛脫落, 切口瘢痕明顯。

2 手術術式的改良

2. 1 皮膚切口設計的改良 取仰臥位, 兩眼向上注視, 此時下瞼處于緊張狀態。選擇沿下眼瞼皺襞的隱線設計切口, 對于皮膚過于松弛者, 則切口應適當上移至下瞼緣睫毛根部下1 mm, 切口內端設計超過淚小點以內2~3 mm, 外端至外眥角向外下方與魚尾紋方向平行延伸4~6 mm。受術者取仰臥位, 碘酒固定設計線。

2. 2 下眼輪匝肌處理的改良

2. 2. 1 在皮膚與眼輪匝肌之間潛行向下分離5 mm, 不到眶下緣,然后從外眥部進入眼科彎剪在眼輪匝肌和眶隔之間分離出潛行隧道, 于下淚點外側停止。避免損傷淚點和淚道。分離后用眼科彎剪沿皮膚切口水平線向下約3 mm弧形剪開眼輪匝肌。在外眥拐彎后的延長線直接切開皮膚及眼輪匝肌。用雙齒拉鉤提起眼輪匝肌, 在眼輪匝肌深面向下剝離至眶下緣。形成眼輪匝肌肌皮瓣, 其關鍵是眼輪匝肌的切口與皮膚切口不在同一水平線。

2. 2. 2 將眼輪匝肌切口下份眼輪匝肌向外毗方向輕輕提拉, 使眼輪匝肌處于自然張力狀態,將多余的松弛肌肉予以切除, 在其中外1/3眼輪匝肌的深層, 以蚊氏鉗游離1.0 cm 的眶肌筋膜韌帶(不剪斷此韌帶), 將之向上方牽拉至外毗韌帶處, 用3-0 絲線將眶肌筋膜韌帶行褥式貫穿縫合固定在眶外緣骨膜處, 即可見顴外組織明顯上移, 提拉后,將切口上下緣的眼輪匝肌部分重疊做間斷縫合, 以不使瞼緣外翻為度。然后囑患者睜眼上視, 展平并切除多余的下瞼皮膚及魚尾紋處的類三角形肌皮瓣。

2. 3 眶隔脂肪處理的改良 在瞼-頰溝打開眶隔筋膜, 適當輕壓眼球, 有部分眶隔脂肪自然溢出, 將釋放的眶隔脂肪不做切除, 而是展開和平鋪于眶下緣, 用5-0無損傷縫合線與眶下。

3 討論

下瞼由皮膚、皮下、 眼輪匝肌、下瞼瞼板、 眶隔及眶隔脂肪, 瞼結膜構成。其中眼輪匝肌位于眶緣表面, 起自內毗韌帶, 環繞瞼裂后終止于內毗韌帶, 部分纖維止于顳部及頰部的皮膚及額肌??艏〗钅ろg帶位于外毗韌帶內下方, 起于下瞼眼輪匝肌外側1/3的深面和下瞼板外側1/3 下緣, 止于上頜骨眶下緣的外下1/4 骨膜上, 長12~15 mm , 寬10 ~12 mm。隨著年齡的增長, 人的皮膚、眼輪匝肌、眶隔筋膜出現退行性病變, 而致組織松弛, 使眶內脂肪向外疝出[1],形成了瞼袋。中老年患者, 不但有眶內脂肪、眶隔筋膜、眼輪匝肌及皮膚等組織退行性改變導致組織松垂, 眶隔內脂肪膨出形成瞼袋,淚溝加深。 而且顴眶部皮膚、皮下組織亦有退變和松弛[2], 表現為下瞼皺紋明顯, 顴部組織呈下垂狀。面部皮膚松弛原因:皮膚附屬器——汗腺、皮脂腺功能的自然減退, 皮膚質地變化;皮膚真皮層膠原降解加速、合成減少;彈力纖維變性, 導致皮膚出現皺紋、松弛;機體代謝減緩, 導致局部脂肪堆積;皮膚支撐結構整體下移。

基于下瞼解剖和皮膚軟組織隨年齡生理變化, 個人認為面部皮膚軟組織的松弛, 是立體的松弛, 各解剖層次的老化有各自的特點, 皮膚軟組織的松弛不僅僅是垂直上下的松弛, 在水平方向上也有松弛的表現, 而且解剖各層次彈性系數不同, 皮膚軟組各層隨年齡生理變化及重力作用老化的表現各有特點, 所以各層次手術處理應針對各層次的特點。

①傳統切口設計線是自下淚點下2~3 mm處平行瞼緣劃線, 至外眥時此線約距外眥4 mm, 為了避免損傷淚點和淚道, 下瞼皮膚內側切口端不應超過淚點, 但在手術中發現, 多數眼袋內側部皮膚松弛, 不超過淚點切口不去除皮膚, 常常影響手術效果, 出現內眼角皮膚堆積感。經改良切口內側超過淚小點至內眥, 內眥皮膚根據松弛程度適度切除, 只要熟悉解剖, 手術技巧嫻熟, 不會損傷淚點和淚小管。

②術中對眼輪匝肌切口改良低于皮膚切口, 目的是為了在瞼板上保留較多的肌肉, 以避免皮膚和瞼板之間直粘連, 形成雙眼皮皺褶和輕度瞼外翻畸形, 同時皮膚切口接近瞼緣, 愈合后, 癱痕更加隱蔽, 另外因皮膚與肌肉的彈性系數不同, 皮膚與肌肉在相同的時間內因生理變化和重力因素松弛程度不同, 可以精確分別去除皮膚和眼輪匝肌多余的組織, 達到下瞼緣立體的正常外觀形態的重建。對于眼輪匝肌手術處理的改良, 其本質是眼輪匝肌張力的重建, 眼輪匝肌退行性改變是形成眼袋的重要原因之一, 所以重建眼輪匝肌的張力就是改善眼袋的有力手段, 皮膚軟組織的松弛不僅僅是垂直上下的松弛, 在水平方向上也有松弛的表現, 同樣眼輪匝肌也是存在垂直與水平的松弛, 所以我們手術改良中將眼輪匝肌做了水平方向的外上方向的收緊固定[3], 垂直方向的眼輪匝肌水平切口的重疊縫合, 通過上述方法的改良即可達到接近下瞼生理立體解剖學外觀形態。

③眶隔脂肪的改良處理是基于Hamra[4]認為眼袋形成絕大多數老年人并不是框隔脂肪增多膨出造成, 主要是下瞼前壁老化松弛形成。加之眶下緣處中老年人往往是脂肪萎縮凹陷, 有些人眼周膚色發暗, 形成老百姓所說“眼袋”老態。所以我們采取了將溢出的脂肪修正均勻固定于眶下緣骨膜[5], 在瞼頰處自然過度, 防止瞼溝畸形出現。

綜上所述, 伴有淚槽和瞼頰溝的中老年下瞼袋應用改良瞼袋整形術明顯優于傳統瞼袋整形術, 臨床實踐已充分證明, 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高景恒.實用美容手術. 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 1988: 53-54.

[2] 邢新,歐陽天祥,李軍輝,等.眶隔縮緊在改善瞼袋整復效果中的作用.中國實用美容整形外科雜志, 2004,15(4):183-186 .

[3] 王煒,王衛竣,林曉曦,等.眶肌筋膜韌帶提緊眼袋整形的新思路.中華醫學美容雜志,2000,6(6):284-287.

[4] Hamra ST.The zygorbicula dissection in composite rhytidectomy:an ideal midface plane.Plast Reconstr Surg,1998,102(5):1646-1657.

[5] 杜太超,張委,王積恩,等.凹陷性瞼袋手術方法及瞼袋分型商榷.中華醫學美容雜志,2000,6(3):124-126.

【摘要】 目的 使用改良的瞼袋整形手術方法, 達到改善伴有淚槽和瞼頰溝的中老年下眼袋的術后效果。方法 延長瞼緣內則切口過淚點至內眥部;在傳統眼袋整形手術過程中將眶肌筋膜韌帶提緊固定于外眥韌帶上或眶外側壁上, 眼輪匝肌切口上、下緣部分疊合縫合加固, 將疝出的脂肪以“脂肪瓣”的形式間斷縫合于眶下緣骨膜處。結果 根據156例隨訪資料, 132例滿意, 24例基本滿意。結論 使用改良后的瞼袋手術方法, 能明顯改善瞼袋術后的效果。

【關鍵詞】 瞼袋;脂肪組織;眼輪匝肌緊縮;改良手術;淚槽;瞼頰溝

瞼袋是下瞼的皮膚、眼輪匝肌、眶隔等組織退行性變松弛而眶脂肪膨出和下垂形成下眼瞼袋狀物, 瞼袋形成的形態程度及外觀有明顯的個體差異, 下瞼袋整形術是常見的整形美容手術之一, 傳統的瞼袋整形術注重切除疝出的眶隔脂肪及多余的皮膚, 傳統瞼袋整形術有的效果不佳, 甚至有并發癥的出現如瞼外翻, 瞼形畸形, 并且效果也欠持久。作者在臨床手術實踐中, 結合瞼部的局部解剖, 仔細思考瞼袋的形成機制、瞼袋皮膚軟組織的生理變化及瞼袋個體差異化。對傳統瞼袋成形術術式進行幾個方面的改良, 矯正伴有淚槽和瞼頰溝的中老年下瞼袋156例, 效果滿意, 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本組男性4例, 女性152例, 年齡38~65歲, 為混合型瞼袋伴有淚槽和瞼頰溝明顯者, 雙側下瞼均有不同程度皮膚皺紋, 瞼袋突出伴顴部組織松垂。術后隨訪1個月~1年, 滿意132例;基本滿意24例, 不滿意0例。療效評定標準:滿意:眼袋及皮膚皺紋明顯消失, 切口瘢痕不明顯, 無任何手術并發癥;基本滿意:眼袋及皮膚皺紋基本消除, 眼輪匝肌稍臃腫, 無任何手術并發癥;不滿意:眼袋消除不明顯, 下瞼外翻, 睫毛脫落, 切口瘢痕明顯。

2 手術術式的改良

2. 1 皮膚切口設計的改良 取仰臥位, 兩眼向上注視, 此時下瞼處于緊張狀態。選擇沿下眼瞼皺襞的隱線設計切口, 對于皮膚過于松弛者, 則切口應適當上移至下瞼緣睫毛根部下1 mm, 切口內端設計超過淚小點以內2~3 mm, 外端至外眥角向外下方與魚尾紋方向平行延伸4~6 mm。受術者取仰臥位, 碘酒固定設計線。

2. 2 下眼輪匝肌處理的改良

2. 2. 1 在皮膚與眼輪匝肌之間潛行向下分離5 mm, 不到眶下緣,然后從外眥部進入眼科彎剪在眼輪匝肌和眶隔之間分離出潛行隧道, 于下淚點外側停止。避免損傷淚點和淚道。分離后用眼科彎剪沿皮膚切口水平線向下約3 mm弧形剪開眼輪匝肌。在外眥拐彎后的延長線直接切開皮膚及眼輪匝肌。用雙齒拉鉤提起眼輪匝肌, 在眼輪匝肌深面向下剝離至眶下緣。形成眼輪匝肌肌皮瓣, 其關鍵是眼輪匝肌的切口與皮膚切口不在同一水平線。

2. 2. 2 將眼輪匝肌切口下份眼輪匝肌向外毗方向輕輕提拉, 使眼輪匝肌處于自然張力狀態,將多余的松弛肌肉予以切除, 在其中外1/3眼輪匝肌的深層, 以蚊氏鉗游離1.0 cm 的眶肌筋膜韌帶(不剪斷此韌帶), 將之向上方牽拉至外毗韌帶處, 用3-0 絲線將眶肌筋膜韌帶行褥式貫穿縫合固定在眶外緣骨膜處, 即可見顴外組織明顯上移, 提拉后,將切口上下緣的眼輪匝肌部分重疊做間斷縫合, 以不使瞼緣外翻為度。然后囑患者睜眼上視, 展平并切除多余的下瞼皮膚及魚尾紋處的類三角形肌皮瓣。

2. 3 眶隔脂肪處理的改良 在瞼-頰溝打開眶隔筋膜, 適當輕壓眼球, 有部分眶隔脂肪自然溢出, 將釋放的眶隔脂肪不做切除, 而是展開和平鋪于眶下緣, 用5-0無損傷縫合線與眶下。

3 討論

下瞼由皮膚、皮下、 眼輪匝肌、下瞼瞼板、 眶隔及眶隔脂肪, 瞼結膜構成。其中眼輪匝肌位于眶緣表面, 起自內毗韌帶, 環繞瞼裂后終止于內毗韌帶, 部分纖維止于顳部及頰部的皮膚及額肌??艏〗钅ろg帶位于外毗韌帶內下方, 起于下瞼眼輪匝肌外側1/3的深面和下瞼板外側1/3 下緣, 止于上頜骨眶下緣的外下1/4 骨膜上, 長12~15 mm , 寬10 ~12 mm。隨著年齡的增長, 人的皮膚、眼輪匝肌、眶隔筋膜出現退行性病變, 而致組織松弛, 使眶內脂肪向外疝出[1],形成了瞼袋。中老年患者, 不但有眶內脂肪、眶隔筋膜、眼輪匝肌及皮膚等組織退行性改變導致組織松垂, 眶隔內脂肪膨出形成瞼袋,淚溝加深。 而且顴眶部皮膚、皮下組織亦有退變和松弛[2], 表現為下瞼皺紋明顯, 顴部組織呈下垂狀。面部皮膚松弛原因:皮膚附屬器——汗腺、皮脂腺功能的自然減退, 皮膚質地變化;皮膚真皮層膠原降解加速、合成減少;彈力纖維變性, 導致皮膚出現皺紋、松弛;機體代謝減緩, 導致局部脂肪堆積;皮膚支撐結構整體下移。

基于下瞼解剖和皮膚軟組織隨年齡生理變化, 個人認為面部皮膚軟組織的松弛, 是立體的松弛, 各解剖層次的老化有各自的特點, 皮膚軟組織的松弛不僅僅是垂直上下的松弛, 在水平方向上也有松弛的表現, 而且解剖各層次彈性系數不同, 皮膚軟組各層隨年齡生理變化及重力作用老化的表現各有特點, 所以各層次手術處理應針對各層次的特點。

①傳統切口設計線是自下淚點下2~3 mm處平行瞼緣劃線, 至外眥時此線約距外眥4 mm, 為了避免損傷淚點和淚道, 下瞼皮膚內側切口端不應超過淚點, 但在手術中發現, 多數眼袋內側部皮膚松弛, 不超過淚點切口不去除皮膚, 常常影響手術效果, 出現內眼角皮膚堆積感。經改良切口內側超過淚小點至內眥, 內眥皮膚根據松弛程度適度切除, 只要熟悉解剖, 手術技巧嫻熟, 不會損傷淚點和淚小管。

②術中對眼輪匝肌切口改良低于皮膚切口, 目的是為了在瞼板上保留較多的肌肉, 以避免皮膚和瞼板之間直粘連, 形成雙眼皮皺褶和輕度瞼外翻畸形, 同時皮膚切口接近瞼緣, 愈合后, 癱痕更加隱蔽, 另外因皮膚與肌肉的彈性系數不同, 皮膚與肌肉在相同的時間內因生理變化和重力因素松弛程度不同, 可以精確分別去除皮膚和眼輪匝肌多余的組織, 達到下瞼緣立體的正常外觀形態的重建。對于眼輪匝肌手術處理的改良, 其本質是眼輪匝肌張力的重建, 眼輪匝肌退行性改變是形成眼袋的重要原因之一, 所以重建眼輪匝肌的張力就是改善眼袋的有力手段, 皮膚軟組織的松弛不僅僅是垂直上下的松弛, 在水平方向上也有松弛的表現, 同樣眼輪匝肌也是存在垂直與水平的松弛, 所以我們手術改良中將眼輪匝肌做了水平方向的外上方向的收緊固定[3], 垂直方向的眼輪匝肌水平切口的重疊縫合, 通過上述方法的改良即可達到接近下瞼生理立體解剖學外觀形態。

③眶隔脂肪的改良處理是基于Hamra[4]認為眼袋形成絕大多數老年人并不是框隔脂肪增多膨出造成, 主要是下瞼前壁老化松弛形成。加之眶下緣處中老年人往往是脂肪萎縮凹陷, 有些人眼周膚色發暗, 形成老百姓所說“眼袋”老態。所以我們采取了將溢出的脂肪修正均勻固定于眶下緣骨膜[5], 在瞼頰處自然過度, 防止瞼溝畸形出現。

綜上所述, 伴有淚槽和瞼頰溝的中老年下瞼袋應用改良瞼袋整形術明顯優于傳統瞼袋整形術, 臨床實踐已充分證明, 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高景恒.實用美容手術. 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 1988: 53-54.

[2] 邢新,歐陽天祥,李軍輝,等.眶隔縮緊在改善瞼袋整復效果中的作用.中國實用美容整形外科雜志, 2004,15(4):183-186 .

[3] 王煒,王衛竣,林曉曦,等.眶肌筋膜韌帶提緊眼袋整形的新思路.中華醫學美容雜志,2000,6(6):284-287.

[4] Hamra ST.The zygorbicula dissection in composite rhytidectomy:an ideal midface plane.Plast Reconstr Surg,1998,102(5):1646-1657.

[5] 杜太超,張委,王積恩,等.凹陷性瞼袋手術方法及瞼袋分型商榷.中華醫學美容雜志,2000,6(3):124-126.

【摘要】 目的 使用改良的瞼袋整形手術方法, 達到改善伴有淚槽和瞼頰溝的中老年下眼袋的術后效果。方法 延長瞼緣內則切口過淚點至內眥部;在傳統眼袋整形手術過程中將眶肌筋膜韌帶提緊固定于外眥韌帶上或眶外側壁上, 眼輪匝肌切口上、下緣部分疊合縫合加固, 將疝出的脂肪以“脂肪瓣”的形式間斷縫合于眶下緣骨膜處。結果 根據156例隨訪資料, 132例滿意, 24例基本滿意。結論 使用改良后的瞼袋手術方法, 能明顯改善瞼袋術后的效果。

【關鍵詞】 瞼袋;脂肪組織;眼輪匝肌緊縮;改良手術;淚槽;瞼頰溝

瞼袋是下瞼的皮膚、眼輪匝肌、眶隔等組織退行性變松弛而眶脂肪膨出和下垂形成下眼瞼袋狀物, 瞼袋形成的形態程度及外觀有明顯的個體差異, 下瞼袋整形術是常見的整形美容手術之一, 傳統的瞼袋整形術注重切除疝出的眶隔脂肪及多余的皮膚, 傳統瞼袋整形術有的效果不佳, 甚至有并發癥的出現如瞼外翻, 瞼形畸形, 并且效果也欠持久。作者在臨床手術實踐中, 結合瞼部的局部解剖, 仔細思考瞼袋的形成機制、瞼袋皮膚軟組織的生理變化及瞼袋個體差異化。對傳統瞼袋成形術術式進行幾個方面的改良, 矯正伴有淚槽和瞼頰溝的中老年下瞼袋156例, 效果滿意, 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本組男性4例, 女性152例, 年齡38~65歲, 為混合型瞼袋伴有淚槽和瞼頰溝明顯者, 雙側下瞼均有不同程度皮膚皺紋, 瞼袋突出伴顴部組織松垂。術后隨訪1個月~1年, 滿意132例;基本滿意24例, 不滿意0例。療效評定標準:滿意:眼袋及皮膚皺紋明顯消失, 切口瘢痕不明顯, 無任何手術并發癥;基本滿意:眼袋及皮膚皺紋基本消除, 眼輪匝肌稍臃腫, 無任何手術并發癥;不滿意:眼袋消除不明顯, 下瞼外翻, 睫毛脫落, 切口瘢痕明顯。

2 手術術式的改良

2. 1 皮膚切口設計的改良 取仰臥位, 兩眼向上注視, 此時下瞼處于緊張狀態。選擇沿下眼瞼皺襞的隱線設計切口, 對于皮膚過于松弛者, 則切口應適當上移至下瞼緣睫毛根部下1 mm, 切口內端設計超過淚小點以內2~3 mm, 外端至外眥角向外下方與魚尾紋方向平行延伸4~6 mm。受術者取仰臥位, 碘酒固定設計線。

2. 2 下眼輪匝肌處理的改良

2. 2. 1 在皮膚與眼輪匝肌之間潛行向下分離5 mm, 不到眶下緣,然后從外眥部進入眼科彎剪在眼輪匝肌和眶隔之間分離出潛行隧道, 于下淚點外側停止。避免損傷淚點和淚道。分離后用眼科彎剪沿皮膚切口水平線向下約3 mm弧形剪開眼輪匝肌。在外眥拐彎后的延長線直接切開皮膚及眼輪匝肌。用雙齒拉鉤提起眼輪匝肌, 在眼輪匝肌深面向下剝離至眶下緣。形成眼輪匝肌肌皮瓣, 其關鍵是眼輪匝肌的切口與皮膚切口不在同一水平線。

2. 2. 2 將眼輪匝肌切口下份眼輪匝肌向外毗方向輕輕提拉, 使眼輪匝肌處于自然張力狀態,將多余的松弛肌肉予以切除, 在其中外1/3眼輪匝肌的深層, 以蚊氏鉗游離1.0 cm 的眶肌筋膜韌帶(不剪斷此韌帶), 將之向上方牽拉至外毗韌帶處, 用3-0 絲線將眶肌筋膜韌帶行褥式貫穿縫合固定在眶外緣骨膜處, 即可見顴外組織明顯上移, 提拉后,將切口上下緣的眼輪匝肌部分重疊做間斷縫合, 以不使瞼緣外翻為度。然后囑患者睜眼上視, 展平并切除多余的下瞼皮膚及魚尾紋處的類三角形肌皮瓣。

2. 3 眶隔脂肪處理的改良 在瞼-頰溝打開眶隔筋膜, 適當輕壓眼球, 有部分眶隔脂肪自然溢出, 將釋放的眶隔脂肪不做切除, 而是展開和平鋪于眶下緣, 用5-0無損傷縫合線與眶下。

3 討論

下瞼由皮膚、皮下、 眼輪匝肌、下瞼瞼板、 眶隔及眶隔脂肪, 瞼結膜構成。其中眼輪匝肌位于眶緣表面, 起自內毗韌帶, 環繞瞼裂后終止于內毗韌帶, 部分纖維止于顳部及頰部的皮膚及額肌??艏〗钅ろg帶位于外毗韌帶內下方, 起于下瞼眼輪匝肌外側1/3的深面和下瞼板外側1/3 下緣, 止于上頜骨眶下緣的外下1/4 骨膜上, 長12~15 mm , 寬10 ~12 mm。隨著年齡的增長, 人的皮膚、眼輪匝肌、眶隔筋膜出現退行性病變, 而致組織松弛, 使眶內脂肪向外疝出[1],形成了瞼袋。中老年患者, 不但有眶內脂肪、眶隔筋膜、眼輪匝肌及皮膚等組織退行性改變導致組織松垂, 眶隔內脂肪膨出形成瞼袋,淚溝加深。 而且顴眶部皮膚、皮下組織亦有退變和松弛[2], 表現為下瞼皺紋明顯, 顴部組織呈下垂狀。面部皮膚松弛原因:皮膚附屬器——汗腺、皮脂腺功能的自然減退, 皮膚質地變化;皮膚真皮層膠原降解加速、合成減少;彈力纖維變性, 導致皮膚出現皺紋、松弛;機體代謝減緩, 導致局部脂肪堆積;皮膚支撐結構整體下移。

基于下瞼解剖和皮膚軟組織隨年齡生理變化, 個人認為面部皮膚軟組織的松弛, 是立體的松弛, 各解剖層次的老化有各自的特點, 皮膚軟組織的松弛不僅僅是垂直上下的松弛, 在水平方向上也有松弛的表現, 而且解剖各層次彈性系數不同, 皮膚軟組各層隨年齡生理變化及重力作用老化的表現各有特點, 所以各層次手術處理應針對各層次的特點。

①傳統切口設計線是自下淚點下2~3 mm處平行瞼緣劃線, 至外眥時此線約距外眥4 mm, 為了避免損傷淚點和淚道, 下瞼皮膚內側切口端不應超過淚點, 但在手術中發現, 多數眼袋內側部皮膚松弛, 不超過淚點切口不去除皮膚, 常常影響手術效果, 出現內眼角皮膚堆積感。經改良切口內側超過淚小點至內眥, 內眥皮膚根據松弛程度適度切除, 只要熟悉解剖, 手術技巧嫻熟, 不會損傷淚點和淚小管。

②術中對眼輪匝肌切口改良低于皮膚切口, 目的是為了在瞼板上保留較多的肌肉, 以避免皮膚和瞼板之間直粘連, 形成雙眼皮皺褶和輕度瞼外翻畸形, 同時皮膚切口接近瞼緣, 愈合后, 癱痕更加隱蔽, 另外因皮膚與肌肉的彈性系數不同, 皮膚與肌肉在相同的時間內因生理變化和重力因素松弛程度不同, 可以精確分別去除皮膚和眼輪匝肌多余的組織, 達到下瞼緣立體的正常外觀形態的重建。對于眼輪匝肌手術處理的改良, 其本質是眼輪匝肌張力的重建, 眼輪匝肌退行性改變是形成眼袋的重要原因之一, 所以重建眼輪匝肌的張力就是改善眼袋的有力手段, 皮膚軟組織的松弛不僅僅是垂直上下的松弛, 在水平方向上也有松弛的表現, 同樣眼輪匝肌也是存在垂直與水平的松弛, 所以我們手術改良中將眼輪匝肌做了水平方向的外上方向的收緊固定[3], 垂直方向的眼輪匝肌水平切口的重疊縫合, 通過上述方法的改良即可達到接近下瞼生理立體解剖學外觀形態。

③眶隔脂肪的改良處理是基于Hamra[4]認為眼袋形成絕大多數老年人并不是框隔脂肪增多膨出造成, 主要是下瞼前壁老化松弛形成。加之眶下緣處中老年人往往是脂肪萎縮凹陷, 有些人眼周膚色發暗, 形成老百姓所說“眼袋”老態。所以我們采取了將溢出的脂肪修正均勻固定于眶下緣骨膜[5], 在瞼頰處自然過度, 防止瞼溝畸形出現。

綜上所述, 伴有淚槽和瞼頰溝的中老年下瞼袋應用改良瞼袋整形術明顯優于傳統瞼袋整形術, 臨床實踐已充分證明, 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高景恒.實用美容手術. 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 1988: 53-54.

[2] 邢新,歐陽天祥,李軍輝,等.眶隔縮緊在改善瞼袋整復效果中的作用.中國實用美容整形外科雜志, 2004,15(4):183-186 .

[3] 王煒,王衛竣,林曉曦,等.眶肌筋膜韌帶提緊眼袋整形的新思路.中華醫學美容雜志,2000,6(6):284-287.

[4] Hamra ST.The zygorbicula dissection in composite rhytidectomy:an ideal midface plane.Plast Reconstr Surg,1998,102(5):1646-1657.

[5] 杜太超,張委,王積恩,等.凹陷性瞼袋手術方法及瞼袋分型商榷.中華醫學美容雜志,2000,6(3):124-126.

猜你喜歡
脂肪組織
GDM孕婦網膜脂肪組織中Chemerin的表達與IRS-1及其酪氨酸磷酸化分析
高脂肪飲食和生物鐘紊亂會影響體內的健康脂肪組織
雙源CT對心臟周圍脂肪組織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相關性
心外膜脂肪組織與代謝綜合征和心血管疾病關系的研究進展
脂肪組織石蠟切片制作方法探討
小鼠脂肪組織石蠟切片制作方法
癌旁脂肪組織來源脂肪間充質干細胞的特征分析
促甲狀腺激素對大鼠脂肪組織中瘦素、脂聯素、TNF-α及IL-6表達水平的影響
靠凍瘦腿or靠凍豐胸
胖孩子脂肪組織6歲時已現病理變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