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萊奧·維納《敘事曲》的解讀

2014-04-25 00:24文/韓
音樂生活 2014年6期
關鍵詞:敘事曲維納單簧管

文/韓 庶

對萊奧·維納《敘事曲》的解讀

文/韓 庶

本文簡單介紹了匈牙利作曲家、音樂教育家萊奧·維納(Leo Weiner)。并對萊奧·維納(Leo Weiner)的單簧管與鋼琴敘事曲的作品結構布局進行解讀,就如何演奏好該作品進行了簡單分析,強調正確的音準控制是完成本作品的關鍵環節,準確把握樂句劃分是重要標志 。

敘事曲 結構布局 音準 樂句

1.作曲家及作品簡介;

萊奧·維納(Leo Weiner,1885.4.16—1960.9.13)匈牙利作曲家、音樂教育家。早年萊奧·維納就讀于布達佩斯音樂學院學習鋼琴和作曲理論,師從匈牙利著名鋼琴家喬納斯·考斯勒(Janos Koessler)。學習期間就贏得包括弗蘭茲·李斯特(Franz Liszt)獎學金等眾多獎項。萊奧·維納(Leo Weiner)的作品風格受到當時匈牙利偉大的鋼琴家、作曲家弗蘭茲·李斯特(Franz Liszt)的深刻影響,具有典型的浪漫主義后期的音樂特點。其主要作品有三首弦樂四重奏、兩首小提琴奏鳴曲,及交響詩和眾多的室內樂和鋼琴作品。其中一首鋼琴作品《??怂刮枨肥潜姸噤撉傺葑嗉宜熘?。

1908年萊奧·維納任教于布達佩斯音樂學院教授音樂理論。1912年—1920年期間還從事室內樂教授的工作。萊奧·維納對于音樂理論和曲式分析方面有著杰出的貢獻,他所分析的貝多芬奏鳴曲至今還是各大音樂學院和鋼琴演奏家們極力推崇的版本之一。

《單簧管與鋼琴敘事曲》這部作品是萊奧·維納一部較為成熟的器樂作品。作品是一部單樂章套曲,創作于20世紀初,作品較為全面地發揮了單簧管和鋼琴兩種樂器自身的技術特點。此曲對單簧管演奏技術要求較高,無論運指技術、音色控制、結構處理等方面,對每一名單簧管演奏者來說都具有一定的挑戰性。

2.作品的結構布局;

該作品共341小節,表面看是一首單樂章作品,但在樂曲的內部卻有幾次速度及體裁上的明顯變化,因此,該作品的整體結構表現的是單章套曲的結構原則,所謂“單章套曲”就是在一個樂章中表現出了多樂章的原則,這種結構原則是由匈牙利著名作曲家李斯特開始使用的。文章開頭已經介紹了,萊奧·維納的作曲風格深受李斯特的影響。

作品共分4個部分:第一部分1—100小節,快板;第二部分101—137小節,行板;第三部分為137—206小節,速度為活潑的快板;第四部分206—341小節,速度為144。作品的四個部分表現出了“快—中—快—更快”的速度布局。

作品的第一部分是從1—100小節,由于這是作品的開始,所以主要是以陳述主題為主,這一部分當中的主題材料在之后的其他部分也都進行了更充分的發展。這一部分的結構為并列的復合二部曲式。復二部曲式的第一部分是一個帶再現的單三部曲式,第一樂段為前13小節,包含了2個樂句(第一樂句1—4小節;第二樂句4—13小節),之后17個小節為展開段落,從31小節開始再現,但旋律由開始的鋼琴部分轉換到單簧管聲部。從46小節開始是復二部曲式的第二部分,這一部分也是由帶再現的單三部曲式構成第一個樂段共8個小節,包含2個樂句(第一樂句46—50小節;第二樂句50—53小節),之后為單三的對比部分,從72小節開始再現,但是旋律由開始的單簧管聲部轉移到鋼琴部分,再現的前2樂句是一個變奏關系,從80小節開始又變奏反復了再現段,并把旋律安排在單簧管聲部,而且第二句進行了擴充,從而有機地與作品的下一部分連接起來。

作品第二部分從101—137小節,為行板,這一部分的結構為一個帶補充的大型樂句樂段結構。第一個樂句從101—113小節,第二樂句從114—128小節,之后為補充,兩個樂句采用的是不嚴格的模進關系。第二部分的最后是一個帶有過渡性質的華彩句,結束在第137小節,與作品的第三部分形成疊入關系。

作品第三部結構為并列的單三部曲式結構。從137—162小節為第一樂段,包含了兩個樂句(第一樂句137—143小節,第二樂句144—152小節)和11個小節的補充(152—162小節)。之后為這一部分的第二段,其中包含了4個樂句,分別是:第一樂句162—165小節;第二樂句166—170小節;第三樂句171—174小節;第四樂句175—181小節。同時,其中的3、4樂句對之前的兩個樂句進行了不嚴格的模進處理。之后,為這一部分的第三段,這一段落采用的是合成樂段的結構,由兩個樂句構成(第一樂句183—186小節,第二樂句187—206小節),其中,第二樂句的規模明顯大于第一樂句,同時,第二樂句表現出了積極展開的因素,因此,該部分為合成樂段。

從作品206小節開始是作品的第四部分,同時,這一部分也是全曲最快和最后一個部分,在這一部分中綜合了之前其他部分的動機材料,因此,這一部分帶有較明顯的綜合再現的意圖,也體現出了在多樂章作品中終曲樂章的性質。該部分主要采用的是并列單三部曲式的結構原則,開始的6個小節為這一部分的前奏,第一個樂段為帶擴充的三句樂段(第一樂句212—219小節;第二樂句220—227小節;第三樂句228—236小節),其中,第三樂句進行了較大的擴充處理。這一樂段的主題動機采用的是上行跳進的方式,這與全曲開始的下行跳進形成了明顯的聯系,體現了再現的因素。247—264小節是這一部分的第二段,這一段落是一個自由的展開的部分,在其中很明顯地采用了作品之前第一、三部分中的動機材料進行了發展。從265—307小節為第三樂段,在這一段中作品回到了主調,但采用的是同名大調,這一樂段對作品開始的再現因素更加明顯,不僅僅是在主題音調上進行了再現而且在織體上也有明顯的再現痕跡。307小節到最后為尾聲部分,低音聲部主要是主音持續,并對之前的主題音調做了一些回憶,最終結束全曲。

3.單簧管演奏技術分析

本文主要針對維納敘事曲單簧管部分的演奏技術進行分析和探討。從樂曲的整體來看,要想完成好該作品應注意三個方面的技術問題;

3.1 較好的運指能力是完成作品的前提保證

3.2 正確的音準控制是完成作品的關鍵環節

作品有兩個主要的特點,一是速度較快,二是高音區出現的頻率較高。這兩個特點對于管樂演奏時的音準控制會造成一定的困難。當演奏者在進行快速演奏的同時還要兼顧音準的問題,這是一個較為復雜的技術。例如:

譜例1

作品16-17小節在連續十六分音符的演奏的同時演奏者要注意其中降A、降B音的音準控制。這兩個音符處在單簧管的中音區或者叫鼻音區,這一音區的發音在單簧管的演奏中是最缺乏色彩的幾個音,音準也不容易把握。此處的演奏速度較快、運指難度較高。另外,根據譜面要求演奏需控制在弱奏的力度。如果演奏者不進行有針對性的處理,往往容易出現音準偏低的情況。另一種情況例如:

譜例2

作品94-100小節音符從小字2組的降B向小字3組的E以半音的形式遞進,力度要求卻逐漸遞減,這種情況也會給演奏中氣息穩定和音準控制造成較大的困難。類似上述兩種情況在作品中多次出現,針對這些問題建議演奏者在練習時應注意以下兩種方法:

1.控制好練習速度不要快,結合校音器進行練習,養成正確的聽覺習慣。

2.演奏者在保證穩定的氣息和正確的音色的情況下,學會適當調整口型的松緊度。在出現不同的力度要求和音準浮動的時候,能夠迅速地通過口型松緊度的改變完成正確的演奏活動。

正確的音準控制是完成作品的關鍵環節,同時也是一名成熟優秀演奏者的重要標志。

3.3 準確把握作品的樂句劃分是完成作品的重要標志

本文在作曲家及作品簡介部分提到了,萊奧·維納對于音樂理論和曲式分析方面在音樂界是有著杰出的貢獻的。所以,該作品樂句劃分的準確把握是完成好該作品的重要標志。很多演奏者在演奏本作品時往往會忽略作品的分句,這一方面是因為作品本身速度較快,演奏者在練習時沒有細致地分析作品,使得演奏聽起來缺乏音樂旋律色彩的變化,給人一種千篇一律的感覺。另一方面,是無序的呼吸狀態使得樂句演奏變得凌亂不堪,音樂表達不能夠體現作品所要求的律動效果。還有一方面就是由于作品速度較快無序的呼吸狀態會影響演奏者氣息的合理分配,從而導致演奏狀態緊張,造成運指、音準控制等技術的偏差,最終不能從容順利地完成作品。所以,演奏者應在練習作品之前做好功課,細致分析作品,準確劃分樂句,并在練習的開始階段,慢速的、嚴格的按照正確的樂句劃分合理分配呼吸點,熟練掌握譜面表情記號的要求。

韓庶(1972-),沈陽音樂學院藝術學院講師。

猜你喜歡
敘事曲維納單簧管
高音單簧管的發展歷史及在管弦樂作品中的運用
論肖邦《第二敘事曲》(Op.38)的敘事、形式與風格
20世紀末單簧管藝術在中國的發展進程
行走的流沙
——為單簧管、小提琴、鋼琴而作
奔馳在祖國大地上
——選自大型交響敘事曲《苗寨的故事》
單簧管的演奏與教學
淺析《蘭花花敘事曲》特色揉弦的運用
健忘的數學家
大數學家維納趣事一籮筐
性依存敘事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