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硬特色卓越工程師“雙創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2014-04-29 18:10孫國平劉磊張旺璽
中國電力教育 2014年36期
關鍵詞:雙創型培養模式

孫國平?劉磊?張旺璽

摘要:圍繞超硬特色卓越工程師“雙創型”人才培養目標,分析了目前“雙創型”人才培養模式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通過創新教學方法,完善實驗教學體系,實施科研驅動,開展學科競賽以賽促能。此外,培養“雙師型”創新創業導師,加強校企合作,開拓校企合作新模式等多個方面構建超硬特色卓越工程師“雙創型”人才素質能力培養模式。

關鍵詞:超硬特色;雙創型;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4)36-0070-01

在新材料領域,超硬材料因其特性,起著其他材料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得到廣泛應用。鄭州是我國超硬材料及制品產業的主要發源地和行業中心,是技術和人才的輻射源,是我國超硬材料的重要生產研發基地。中原工學院非常重視超硬材料方向的專業發展和建設,2011年以來先后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和金剛石工具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的批準建設。

中原工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學生的培養定位于服務中原經濟區的建設和河南區域經濟發展,其中最主要的特色和目的是培養系統地掌握超硬材料及制品相關的專業基礎知識、文化素質、知識、能力與素質協調發展的的高級應用型人才。超硬特色“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旨在培養造就一大批面向社會需求、創新能力強、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質量超硬材料方向的工程技術人才,為國家走新型工業化發展道路,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人才強國戰略服務。在超硬特色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的背景下,對“雙創型”(創新型和創業型)人才素質能力培養模式研究是順應經濟社會發展和學生就業創業需要的現實課題。

一、目前“雙創型”人才培養模式現狀

眾所周知,近些年來高校畢業生就業日趨困難,其主要原因在于學校人才培養結果與就業市場的實際需求嚴重脫節,學生普遍缺乏就業所需的基本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傳統的教學內容與模式忽略了這兩大能力的培養,很難適應當今經濟社會的發展要求。[1]

目前高校工科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還存在注重理論學習,輕實踐教學;理論教材中知識老化,更新緩慢,與實際脫節,有些實驗與工程實際相去甚遠等。實驗教學上演示性、驗證性實驗較多,綜合性、設計性實驗少,學生獨立思考少、動手機會少,難以真正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2]

因此,改革傳統意義的人才培養模式,進行 “雙創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以創新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以創業促進大學生就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超硬特色卓越工程師“雙創型”人才培養模式構建

1.創新教學方法,完善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教學模式

教學方法是制約大學生創新能力發展的主要因素。培養“雙創型”人才離不開改革與創新,創新教育理念的同時,推動教學內容、教學方式以及教學技術的全面創新。[3]堅持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動性相結合、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相統一的原則,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能動性,推行探究式、協作式、討論式的學習方式,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激發學生求知欲和創造性。教師可以提前布置相關的主題,學生根據主題查閱、收集相關的資料,目的在于讓學生學會自己解決問題。

2.完善實驗教學體系,全面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建立以能力培養為主線,以工程訓練為依托,以強化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為突破口的實驗教學體系。[1]科學設計實驗教學大綱,減少演示性、驗證性實驗內容,增加開設與學術研究及生產實際緊密聯系的綜合設計性實驗內容。這些綜合設計性實驗大都需要學生在自己查閱相關資料的基礎上進行實驗思路和實驗步驟上的某些創新。這種創新訓練不僅能鞏固學生基礎理論知識的學習,更能開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而這種創新思維也正是超硬特色卓越工程師所必備的主要能力之一。此外,還可以一定程度上促進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和研究性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激情。

3.建立“導師制”,開放科研實驗室,實施科研驅動,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精神

中原工學院超硬材料實驗室擁有良好的研究環境和條件,建有“金剛石高效精密鋸切工具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高檔超硬材料工具河南省工程實驗室”等科研平臺。實驗室圍繞超硬材料領域在創新團隊建設、科研平臺建設等方面取得了許多突破性進展。實驗室具備超硬材料領域較強的研發能力,具備開展各類項目的優良條件。

通過導師制等方式鼓勵學生開展科學研究。有濃厚科研興趣的學生從大二開始就可以參與到老師的課題研究中去,使學生不僅應用了學習到的相關理論,而且培養了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科技創新能力。

同時加強以畢業設計 (論文 ) 為核心內容的科研訓練。畢業設計 (論文)環節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重要環節。嚴格選題申報與審查制度,明確要求選題緊密結合教師的科研課題、生產實際、社會工作等,同時提高畢業設計(論文)選題的更新率,保證題目的先進性、新穎性。畢業設計絕大多數實驗都需要學生自己查閱資料,進行實驗設計;搭建實驗平臺,自己動手操作,培養了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及創新精神。

4.以學科競賽為載體,以賽促能

學生以小組為團隊參與挑戰杯大學生創業大賽、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等相關競賽,圍繞參與的活動詳細的設計方案,查找資料,動手操作,在此過程中鍛煉學生的各項創新創業能力。同時將高校導師制下的“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與學科競賽相結合,對學生創新成果進行總結,把優秀的成果進行完善提高,參加各類學科競賽練。若學生從大二開始創新創業訓練,大三參加各類學科競賽,大四就會有優秀論文(設計)、專利等成果,今后走上社會創業就有堅實的基礎。[4]

5.培養“雙師型”創新創業導師,提高教師創新能力和工程實踐能力

建設一支精于、善于開展產學研的教師隊伍,提高教師自身的工程素養,并滲透到相關課程的教學當中。超硬材料方向的教師經常深入企業調研學習,開展項目合作,具有一定的工程實踐能力。同時定期選派年輕教師到大型骨干企業從事實踐能力培訓;鼓勵中青年骨干教師赴國際知名大學和研究機構做訪問學者,提高其創新能力及工程素養。

6.加強校企合作,開拓校企合作新模式

創建“校內導師+企業工程師”的聯合指導模式,在產學研、聯合指導本科畢業設計、培養研究生等領域有著廣泛的合作,同時聘請知名專家學者和企業優秀工程技術人員開設專題講座與培訓,開拓學生的知識面[5],增強學生的社會認知能力和工程實踐素養,提高創業就業競爭力。在多年的項目合作過程中,超硬實驗室同鄭州華晶金剛石股份有限公司、鄭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鄭州金海威科技實業有限公司等單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并建立了實習基地。2012年,依托單位同鄭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和鄭州華晶金剛石股份有限公司簽署了科技協同創新戰略聯盟合作協議。

三、結束語

中原工學院超硬材料相關研究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為超硬材料特色方向人才的培養也提供了必備的條件,更建立了以超硬為特色的卓越工程師班。通過創新教學方法,完善實驗教學體系,實施科研驅動,開展學科競賽,校企合作等,對于超硬特色卓越工程師的“雙創型”人才的培養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當然,這種“雙創型”人才的培養模式還需要在長期的實踐中不斷修正和完善。

參考文獻:

[1]雷麗文,吳春蕓,祝振奇,等.材料化學專業卓越工程師人才培養的教學改革與實踐[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6(9):155-157.

[2]吳江,任建興,潘耀芳,等.基于培養模式改革的卓越工程師計劃探索與實踐[J].中國電力教育,2013,(32):30-31.

[3]郭群.基于“雙創型”人才培養的數據結構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28(6):254-255.

[4]楊智,陳榮軍,許清媛,等.基于導師制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教育的實踐與思考[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4,31(7):21-23.

[5]楊智,陳榮軍,許清媛,等.電子信息類卓越工程師培養模式探討[J].武漢大學學報(理學版),2012,58(2):9-12.

(責任編輯:王祝萍)

猜你喜歡
雙創型培養模式
農業院??萍挤趸瘓@對雙創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作用研究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工作現狀及“雙創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基于“雙創型”人才培養推進應用型本科院校教學建設
農業類高?!半p創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
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服務地鐵工學結合
電子信息類高技能人才培養模式分析
小學高年級數學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模式探析
青年農民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基于人才培養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