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書人讀劉邦

2014-05-09 03:09薛仁明
讀書文摘 2014年5期
關鍵詞:耳順道德感虛心

薛仁明

自古以來,劉邦的名聲不算好。讀書人提起劉邦,總多感不屑。如此情形,古今皆然。早在劉邦當年,陳平就曾當面直說:“大王慢而少禮,士廉潔者不來?!奔词谷蘸蟠笫碌锥?,天下一統,都還有狷介高士對劉邦“慢侮人”的惡行深惡痛絕,最后,竟憤而“逃匿山中,義不為漢臣”(譬如“商山四皓”)。

讀書人(尤其廉潔狷介之士)與劉邦雖說如此犯沖,但古人曾言道,“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劉邦盡管可厭,卻仍有些長處,很可以讓這些讀書人借鏡的。譬如,劉邦知言。

“知言”看似容易,其實不然。孟子一書高談“知言、養氣”,談得精采,但老夫子是否真做得到“知言”,卻不無問題。孟子雄辯滔滔、議論縱橫,很輕易就能將對方給壓倒。他自詡的“知言”,更多是這樣的言語交鋒與論辯分析。但是,若真要說“知言”,卻必定得彼此心領神會,得先善于聽人說話。我們讀論語,看得岀孔子善聽??鬃幼匝浴傲槨?,一聽別人說話,字字句句,知情解意,無有隔閡;聽著聽著,可以全然無隔,這就是“知言”。但我們讀了孟子全書,卻很難想像孟子可以安安靜靜從從容容地聽別人娓娓道來。我們總覺得孟子好辯,急著要表達意見,也急著要說服別人。好辯之人,其實很難做得到“知言”。

劉邦知言。劉邦平日散漫,好狎侮,極無禮,不時就罵人,但真到了關鍵時刻,一旦認真,不僅無比正經、出奇冷靜,甚至比誰都還虛心。別人聽不進的,偏偏他就能。

譬如,劉邦遷都關中。當年劉邦滅項羽、即皇帝位后,原本打算長駐洛陽,左右大臣也主張定都于此;若依現代人“專制”或“民主”的那套想法,不管怎么說,似乎都該留在洛陽才是。豈料,只因張良力主建都關中,一席話,分析得極中肯綮,句句在理,劉邦于是頷首頻頻,遂幡然轉變,完全不顧自己原先的想法,也不管對沛縣老家多么魂牽夢縈,更全然不理會什么多數人之意見;他說改就改,毫不拖泥帶水,立馬遷都長安,“高帝即日駕,西都關中”(請注意“即日”二字)。這般果決,這般干脆利落,正緣于他知言的能耐。劉邦如此虛心,是骨子里的虛心,與他平常好說大話、吊兒啷當的模樣,看似完全矛盾,但事實上,卻是相反而相成。

與劉邦迥然有別、徹底顛倒的,當然是項羽。項羽“見人恭敬慈愛,言語嘔嘔”,甚至“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飲”,那模樣,簡直就是溫良恭儉讓。但是,同樣討論到定都時,有人力勸關中,項羽卻啥也聽不進,只撂下一句,“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必定要回返彭城,誰勸都沒用。這還不打緊,后來是有人看不過去,遂譏諷項羽急躁短視,有如“沐猴而冠”;項羽一聽,大怒,直接就把這人給“烹”了。如此殘暴,又如此執拗,對照他平日恭敬慈愛的姿態,當然也大有矛盾;但是,這的確也是相反而相成了。

與項羽不同、卻頗有相通的,是歷代“知書達禮”的某些讀書人。他們當然沒有項羽那樣的殘暴,但骨子里,卻也不乏類似的執拗。他們平日貌似謙恭,也常自詡虛心,但真到緊要關頭,卻經常死咬不放,偏執得不得了。如此偏執,緣于他們喜高言、好議論,言語滔滔,輕易就可自圓其說,甚至也能自我欺瞞。連自己都欺瞞得了,那么,別人的言語,又焉能聽得進去?

這偏執,更根柢的原因,是他們過度“是非清楚”與“善惡分明”。他們自居道德制高點,一拗起來,動輒要標榜“自反而縮,雖天下人吾往矣”;在“大是大非”的旗幟下,總將自己的偏執說成是“擇善固執”。于是,道德感熾烈的讀書人向來偏執,最難勸得動,也離“知言”二字最遠;而且,誤事最深。譬如當年,北宋有新舊黨爭兩造各持己見、相互傾軋的“道德君子”,清末也有成日譏彈李鴻章、自詡“清流”的翁同龢者流?!熬印币埠?,“清流”也罷,他們一直都在“擇善固執”,但可嘆的是,他們一直也都在誤人與誤己。

讀書人之狷介,本可敬佩,他們的道德感,原也美事一樁,但這可敬之美事,稍一不慎,卻可能淪為不自知的執拗?!皳裆乒虉獭迸c“執迷不悟”,本只一線之隔;熾烈的道德感與極度之偏執狂,原也只一步之遙。如何避免異化,其實是門極大的功課。如何學會真正的“知言”,更是每個讀書人都該面對的課題??鬃印傲槨?,境界確實高了些,但至少,他們應該學會放下原來的不屑,慢慢平心靜氣地參詳“無賴”劉邦,琢磨他“知言”的本領,這倒是個簡易的法子!

(選自《看歷史》2013年第6期)endprint

猜你喜歡
耳順道德感虛心
何謂耳順?
耳順與隨喜
求知若渴 虛心若愚
呆奇的故事
再聞費翔先生演唱“故鄉的云”
虛心求上
外媒:研究證明狗和猴子跟人類一樣有“道德感”!
道德與現代性啟蒙
論哈奇森的道德感理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