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跟骨骨折的臨床特點及臨床治療效果觀察

2014-05-18 03:27
中國醫藥指南 2014年22期
關鍵詞:組間病情關節

黃 銳 高 峰

(吉林醫藥學院附屬醫院,吉林 吉林 132011)

跟骨骨折的臨床特點及臨床治療效果觀察

黃 銳 高 峰

(吉林醫藥學院附屬醫院,吉林 吉林 132011)

目的對應用切開復位內固定技術對患有跟骨骨折的患者實施治療的臨床效果進行研究。方法將我院收治的78例患有跟骨骨折的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平均每組39例。采用撬撥復位固定技術對對照組患者實施治療;采用切開復位內固定技術對治療組患者實施治療。結果治療組患者跟骨骨折病情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治療前后Gissane's角的改善幅度明顯大于對照組;術后住院恢復治療時間和術后跟骨功能恢復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圍術期出現的不良反應明顯少于對照組。結論應用切開復位內固定技術對患有跟骨骨折的患者實施治療的臨床效果非常明顯。

切開復位內固定;跟骨骨折;治療

跟骨局部軟組織的覆蓋程度較薄弱,局部生理解剖結構非常復雜,移動性較差。跟骨骨折會對患者個人及其家庭造成嚴重影響,術后并發癥率較高[1]。本次研究對患有跟骨骨折的患者應用切開復位內固定技術治療的效果進行研究?,F匯報研究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1年2月至2031年2月我院收治的78例患有跟骨骨折的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平均每組39例。對照組中男性30例,女性9例;患者年齡18~54歲,平均年齡(34.1±0.5)歲;跟骨骨折發病時間1~9 h,平均發病時間(3.3±0.6)h;治療組中男性28例,女性11例;患者年齡19~56歲,平均年齡(34.3±0.6)歲;跟骨骨折發病時間1~10 h,平均發病時間(3.2±0.7)h。兩組患者上述三項自然指標組間無顯著差異(P>0.05),可以進行比較分析。

1.2 方法

①對照組治療方式:于患足跟腱止點的外側傾斜20°左右,將一根克氏針插入,在C型臂X線機透視條件下,將跟骨后關節面向后進行撬起處理,同時用力對一側跟骨部進行擠壓復位,操作后對患肢進行制動,定期利用X線技術對骨折的愈合情況進行復查。待骨折完全愈合后將克氏針拔出,逐步進行負重練習,6個月后將空心釘取出[2]。②治療組治療方式:于患者脛骨的后緣跟腱外踝上4cm至第5跖骨的基底部,實施“L”型切開處理,使跟距關節能夠充分暴露,接著采用骨膜分離器將已經下陷的后關節面翹起,同時對跟骨結節進行牽引處理,對增寬的跟骨進行擠壓復位。操作后對患肢進行制動,定期利用X線技術對骨折的愈合情況進行復查[3]。

1.3 觀察指標

選擇兩組患者的治療前后Gissane's角的改善幅度、術后住院恢復治療時間、術后跟骨功能恢復時間、跟骨骨折病情治療效果、圍術期出現的不良反應等指標進行對比。

1.4 治療效果評價方法

采用Maryland Foot Score足部評分系統評價方式,對本次研究過程中患者的患足術后功能恢復情況進行評價,分為優、良、可、差四個等級,優:總評分達到90分以上;良:總評分達到75分以上,但仍在90分以下;可:總得分達到50分以上,但仍在75分以下;差:總得分仍然在50分以下[4]。

1.5 數據處理

所得全部研究數據采用SPSS18.0統計學數據處理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加減標準差()形式表示,并進行t檢驗,對計數資料進行χ2檢驗,如果兩組數據比較P值<0.05,則認為兩組對比數據之間的差異有顯著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治療前后Gissane's角的改善幅度

對照組應用撬撥復位固定技術治療前Gissane's角為(162.06± 4.18)°,治療后Gissane's角為(141.57±4.71)°,組內差異顯著(P<0.05);治療組應用切開復位內固定技術治療前Gissane's角為(160.95±4.33)°,治療后Gissane's角為(126.61±4.12)°,組內差異顯著(P<0.05)。兩組患者治療前Gissane's角組間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

2.2 術后住院恢復治療時間和術后跟骨功能恢復時間

對照組應用撬撥復位固定技術治療后(126.81±10.14)d患者的跟骨功能恢復正常,術后住院接受治療(16.97±2.16)d;治療組應用切開復位內固定技術治療后(96.03±9.51)d患者的跟骨功能恢復正常,術后住院接受治療(12.18±2.05)d。兩組患者術后住院恢復治療時間和術后跟骨功能恢復時間兩項觀察指標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

2.3 跟骨骨折病情治療效果

對照組應用撬撥復位固定技術治療后跟骨骨折病情控制總及格率為71.8%;治療組應用切開復位內固定技術治療后跟骨骨折病情控制總及格率為92.3%。兩組該項觀察指標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

表1 兩組患者跟骨骨折病情治療效果比較[n(%)]

2.4 不良反應情況

撬撥復位固定治療期間有9例對照組出現不良反應,達到23.1%;切開復位內固定治療期間有1例治療組出現不良反應,達到2.6%。該項指標組間差異顯著(P<0.05)。

3 討 論

跟骨骨折為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骨折疾病,跟骨是位于足部的最大一塊跗骨,骨折率占人體全身骨折患者總人數的2%左右。大多數情況下由于高出跌下而導致發病,中青年男性是該病的高發人群。跟骨骨折是目前臨床上常見的一種足部骨折疾病類型,而足踝部是人體中解剖結構較為特殊的一個部位,骨折疾病發生后出現創傷性關節炎的可能性較大。且如果骨折不能夠得到及時的復位治療,出現外傷性平底足的概率較高。在病情出現的早期階段及時實施正確的復位治療,對于跟骨骨折功能的恢復可以產生較大的影響[5]。切開復位與撬撥復位是目前臨床上常用的兩種跟骨骨折復位治療方式,臨床上對該方面進行研究的報道較多。目前普遍對該類疾病患者實施撬撥復位處理,但是跟骨是松質骨的一種,跟距關節面發生塌陷的可能性較大,撬撥復位無法使出現塌陷的關節面得到有效恢復,也不能夠再進行植骨手術治療,使克氏針牢固維持撬起的關節面的難度明顯加大,易于再次出現塌陷。而切開復位治療技術具有較寬的視野,可以更加清楚地實施骨折準確復位,使用跟骨鈦鋼板能使關節面變得更加堅固,發生塌陷的可能性較小,且手術治療后的早期階段可以進行功能鍛煉,防止術后出現并發癥[6]。

[1] 尹偉忠,倪明,胡曉亮,等.可吸收棒髓內固定治療跖骨不穩定骨折[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10,11(25):4679-4680.

[2] 陳展宇,丁忠均,陳晉川,等.78例Y型鋼板內固定治療跟骨骨折效果研究[J].西南軍醫,2010,10(13):433-434.

[3] 董軍,閏虎,譚遠超,等.雙能x射線骨密度儀測量離體羊股骨骨折端及鋼板對接骨折端的骨密度[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11,14(35):6557-6558.

[4] Canale T,盧世壁.坎貝爾骨科手術學[M].9版.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2052-2053.

[5] 鄭移兵,齊越峰.跟骨骨折治療研究進展[J].中國骨傷,2012,25(11): 962-963.

[6] 張小兵.經皮撬撥復位克氏針固定術與切開復位鋼板內固定術治療跟骨骨折對比研究[J].中國醫藥導報,2012,19(14):155-156.

R687.3

B

1671-8194(2014)22-0247-02

猜你喜歡
組間病情關節
達格列凈對預混胰島素治療血糖控制不達標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療效和安全性研究
A case of conjunctiv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with spheroidal degeneration: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與病情、預后的關系
不戒煙糖友病情更難控制
低GI飲食模式或能顯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關節突關節比在退行性腰椎滑脫中的應用價值
小切口下重建喙鎖肩鎖韌帶及前上關節囊復合體治療陳舊性肩鎖關節脫位
數據組間平均數、方差關系的探究
要背溝,不要“虎背熊腰”
血清TSH對乳頭狀甲狀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