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綠色建筑設計

2014-05-30 17:40李輝毛文舉
中華民居·學術版 2014年9期
關鍵詞:節能材料綠色建筑設計

李輝 毛文舉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面臨著人口劇增,資源過渡消耗;氣候變暖;環境污染和生態被破壞等問題的威脅。在嚴峻的形勢面前,對城市建設而言,實施綠色建筑設計,顯得突出重要。本文通過對綠色建筑設計進行概述,提出了推動綠色建筑設計的對策,希望能對我國的綠色建筑設計提供幫助。

關鍵詞:綠色建筑設計;節能材料;高新施工技術

引 言

在當前城市建筑工程中,和諧的發展觀要求建筑工程設計中要注重建筑和自然的和諧統一。綠色設計策略指導建筑行業更加科學地發展,促進了經濟效益的協調發展,改善了社會效益和環境,對國民經濟的發展和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起到了莫大的作用。

1 綠色建筑的概念

“綠色建筑”是建筑界響應可持續發展原則而發展起來的分支概念,旨在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指導建筑工程活動。隨著人們環境意識的覺醒,綠色建筑的提出彌補了現代建筑對于環境方面考慮的欠缺,糾正了現代建筑與環境的對立關系。綠色建筑也可稱為生態建筑、可持續建筑,關于綠色建筑的概念,至今國際上還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許多組織和個人從不同角度給出了各自的定義,這些定義雖然從不同角度出發,但其共同點都是將建筑與環境相聯系,指出綠色建筑為人類提供健康、舒適的生活空間的同時,應盡量減少對地球生態環境的影響和破壞、減少自然資源的消耗,強調從整體出發將建筑作為地球生態系統中的有機組成部分。

2 綠色建筑設計

2.1 建筑布局

合理的建筑布局是降低建筑使用過程中的能耗的重要前提條件。一般來說,建筑體形系數小,單位建筑面積對應的外表面積就小,這樣有利于降低采暖空調系統的負荷。住宅建筑的內部負荷相對較小,且基本穩定,外部負荷則起主要作用,因此,其外型設計應追求小的體形系數。

2.2 圍護結構保溫節能材料

建筑圈護結構保溫性能直接影響著建筑使用能耗的大小。嚴寒地區,在墻體的外面增加一層保溫材料必要且非常有效。在夏熱冬冷地區,對于建筑圍護結構既要考慮冬季保溫性能,又要考慮夏季隔熱性能,兩者間有時又會產生矛盾。例如:近年來,在建筑圍護結構中,玻璃的使用面積越來越大。透明的圍護結構可以增加室內采光,但是透明圍護結構的熱阻還是遠遠小于非透明圍護結構熱阻,透明部分的外側必須設有效的遮陽(最好是卷簾、百葉窗之類的活動遮陽),以降低進入室內的太陽輻射量。由于透明圍護結構的熱工性能比非透明圍護結構差,因此,從節能角度出發,應控制透明圍護結構的大面積使用。

2.3 綠色建筑材料

合理使用建筑材料、就地取材(主要是木材),盡量使用對人體健康影響較小的建筑材料,包括無放射、低揮發、低活性材料;另外,對油漆、膠水、粘合劑、地板磚、地毯、木板和絕緣物的選擇,除了要考慮性能優良外,還應強調沒有毒性物質的釋放。

2.4 綠色能源的利用

綠色建筑主張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例如:利用空調冷凝熱作為生活熱水的輔助熱源,利用太陽能和地熱能產生的熱水作為日常生活用熱水,利用太陽能光電系統來支持日常生活用電。建筑物表面材料,通過多功能的組織進行呼吸,可凈化建筑物內部的空氣,并降低溫度。形狀記憶合金材料可用于百頁窗的調整或空調系統風口的開闊,自動調節太陽光亮。建筑物表面的太陽能電池可提供采暖和照明所需要的能源。

2.5 建設水資源循環利用系統

現今社會針對綠色節能的主要一個話題便是節約用水,節水與水資源是否得到合理的利用也是構建綠色建筑設計的重要理念。環境保護與水資源的合理利用是綠色工程建筑的推動力。在規劃一個工程小區節水系統和保證用水質量的前提下,設立中樞處理的循環水利系統,將生活、工業使用的廢水和冷水等經過低能的生物系統過濾凈化處理,使其達到國家標準下水質的正常用水。利用有限水資源循環更替凈化出可利用的水資源,不僅降低了水資源的污染還減輕了資源緊缺的負擔。在綠色建筑設計的理念中工程建筑中生態景觀的規劃應遵循整體的規劃性,合理建設水資源循環再生系統,以節約水能保護環境為主要基準,構建對雨水資源的采集系統供給景觀用水,不僅建立了系統整套的綠色節水系統同時美化了建筑工程的環境,提高了整體工程建設的價值。

2.6 建筑智能化系統

以建筑為平臺,兼備建筑設備、辦公自動化及通信網絡系統,集結構、系統服務、管理等于一體的最優化組合,向人們提供安全、高效、舒適便利的建筑環境。建筑設備自動化系統(BAS)將建筑物、建筑群內的電力、照明、空調、給排水、防災、保安、車庫管理等設備或系統構成綜合系統,以便集中監視、控制和管理。

2.7 廢棄物管理與處置系統

滿足小區自然環境保持一種平衡狀態,采用不同的處置方式對固體廢物進行管理、無害化處理和綜合利用,在國內采用物理化學法、固化法及高溫焚燒法等。管理方面,政府部門需要在制定法規計劃,改革管理機制,建立監督執法,抓好宣傳教育等方面通盤考慮綜合治理,鼓勵推行清潔生產、清潔生活方式、生活垃圾的收費制度等。

3 推動綠色建筑設計的對策

3.1 對建筑物進行整體設計

對一個建筑的整體進行設計質量的優劣,可能會直接影響到整個建筑物竣工后的質量的高低,對綠色建筑設計方法的使用一定考慮當地的文化、地理環境因素,不能不加任何思索使用先前的經驗,更不同只協調了建筑的一部分而忽視了整體的設計感。比如,在很炎熱的地方,如果建筑單位仍然使用超保溫的建筑墻體材料的話,那么當地的居民會熱出病來,這時就應該使用一些既保溫又透氣的墻體建筑材料,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還要考慮這個建筑物的實際使用途徑,比如在大商場中,肯定會有很多人流,這個時候建筑材料肯定會產生大量的熱量,那么如果一味的使用保溫的材料,這么大的熱量怎么能散發出去,這樣就不利于這個建筑物的整體用途。所以再設計的時候就應該從整體上把握。

3.2 對建筑物進行因地制宜

對綠色建筑設計是以綠色設計理念為基礎的,因為在實踐中,并不是每個建筑物的氣候、地理條件都是一樣的,根據不同的條件也會產生不同的設計方案,設計師不能僅僅使用一些優秀的設計案例,卻忽視了當地的實際情況。綠色建筑設計應該同當地的自然、地理條件相結合,對當地的通風或者采光條件要充分利用,提高資源的利用率,減少能源的消耗。

3.3 以當地的環境為基礎

綠色建筑設計要以當地的環境為依托,在保障建筑物整體功能不變的情況下對建筑物乃至附近的環境進行保護,在實踐中,建筑設計師有必要對當地的地理環境進行考察,尋找最優的設計方案,把建筑物同周圍的環境進行協調,進行結合,提高資源的利用率,保證人民舒適的生活環境。

4 結束語

要推廣建筑節能標準,許多城市還存在難度,需要在建筑保溫材料管理和技術標準的要求方面加大措施;對既有建筑改造和供暖設施的分戶改造難度更大,需要統籌考慮、分步實施,并且由財稅政策支持,給予一定補貼,使既有建筑的節能改造推進速度加快。要實現新建建筑全面達到節能標準,不能留有縫隙;既有建筑實現逐步改造,要按照先公共建筑、商業建筑,后住宅的順序進行,也就是首先改造相對容易的建筑,然后逐步解決比較復雜的住宅節能問題。

參考文獻

[1]林志宏.關于推動綠色建筑設計的思考[J].城市建筑,2013,(14):45~46.

[2]吳素敏.關于推動綠色建筑設計的思考[J].門窗,2013,(07):70~71.

猜你喜歡
節能材料綠色建筑設計
探析建筑節能環保材料的特點與應用趨勢
建筑設計中綠色建筑設計思路的運用
試析建筑給排水設計中的環保節能理念
綠色建筑設計的原則與目標討論
關于推動綠色建筑設計的思考
新型建筑墻體節能材料與檢測分析
綠色建筑設計在高層民用建筑設計的有效運用
建筑外墻的保溫技術及節能材料應用探討
關于建筑節能的應用及發展趨勢的幾點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