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住宅建筑設計規范研究

2014-05-30 19:53胡征宇
中華民居·學術版 2014年9期
關鍵詞:市場化建議

胡征宇

摘 要:近年來,我國國民經濟不斷發展,特別是我國城鎮居民的住房福利分配政策逐漸趨于市場化,住宅供給趨向市場化,人們對于改善住房條件的需求集中釋放,使得建筑規模和建筑品質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其推動了我國住宅市場的形成和快速發展,對建筑設計人員提出更高要求。因此,本文對現有的一些相關問題提出了有效的建議,對住宅建筑設計工作有重要指導作用,希望給同行業人員一些參考。

關鍵詞:市場化;建議;建筑品質

目前,我國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城市化又可以成為都市化或者城鎮化,其發展導致了大量的農村人口轉變成為城市人口,是人口向城市集中的一個過程。城市的規模不斷擴大、數量不斷增加。城市空間結構和形態的不斷優化,帶來了大規模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隨著經濟改革和對外開放的不斷深入,房地產業的快速發展,成為國民經濟中與國民利益相關的重要組成,使其重要性在國民經濟層面上逐漸顯現。同時對建筑設計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各種建筑形式的品質也逐步提高。因此,建筑設計規范越發顯現出關鍵性。

1 我國住宅及其相關建筑設計規范的發展

目前,我國住宅建設投資和建設規模正在顯著增長,已經擺脫了城鎮居民住宅嚴重短缺的時代。土地制度和住房制度的改革,使得住宅建設與投資始終保持較高水平,也促進了住宅建設與住宅市場的形成與發展。

我國的住宅在居住面積改善的同時,因為技術創新和試點、示范工程等方面的原因,使得我國住宅建設在內在品質上也在逐步提高。住宅功能和環境質量得到普遍提高,多種新的住宅形式并存的局面,“以人為本”的建筑設計理念深入人心,滿足著各種類型、各個社會階層人群的不同需求。住宅的功能空間設計更加合理,“健康”、“綠色”、“環?!?,講求利用自然、回歸自然、享受自然的理念,住宅產業化發展提上議事日程。我國建設部提出了建立完善住宅技術保障體系,建立完善住宅建筑體系,建立完善住宅技術部品體系,建立完善住宅質量保障體系,建立完善住宅性能認定體系,以構筑我國住宅產業化框架體系。

我國住宅在不斷發展的同時,有些問題也顯現出來:我國目前的住宅還沒有擺脫粗放型的生產方式,仍然是勞動密集型產業,技術集成和部件化水平低,科技進步貢獻率不高,住宅建設和使用中資源、能源消耗多,環境污染嚴重。因此必須建立我國住宅相關建筑設計規范,做好編制與修訂工作,以完全適應住宅市場化和產業化的要求。

2 現行住宅相關建筑設計規范的主要問題

2.1 住宅內部空間發展變化不能適應時代需要

住宅的作用就是供家庭居住所使用,目前我國住宅存在不能適應住宅內部功能空間的發展變化的問題。規范僅對功能空間的使用面積提出了要求,起居室的使用面積很難確定;起居室的功能決定了其是一個開放的空間,與套內的其它功能空間相互滲透,很難準確界定起居室的范圍。如圖1,圖2,是兩個當前住宅市場上典型的“三室兩廳”和“兩室兩廳”的住宅套型平面圖。兩個平面中的起居室(廳)均與套內交通空間及餐廳相融和,而且圖2中還有一間居室的門開向起居廳,根本無法準確、合理地算出起居廳的使用面積。

廚房是住宅功能空間變化最大一個,但規范對對廚房的基本使用要求差別不大,規范未能及時面對市場中已經出現的“開敞式”廚房的“低限凈面積指標”,防止油煙等問題提出相應的技術保證要求,僅對廚房操作面的長度提出了要求,規范提出的最小面積指標偏低,而忽視了吊柜的作用,并未實質上改善套型使用功能(圖3為廚房吊柜布置圖);在住宅功能空間劃分更為細化和專用化方面,并未對新功能空間給出明確定義和設計要求,某種程度上反而降低了住宅的品質。

2.2 住宅本身的概念與定義不準確

關于住宅的概念和定義并不準確,產品的差異性不明顯,這就造成了相關的規范和條文存在嚴重的缺陷。對既有概念在市場中的擴展與更新關注不夠,概念本身定義不夠嚴謹,如“通廊式高層住宅”的定義不準確;由于住宅形式定義的不準確,對相關概念沒有做出及時調整,造成相關設計規范條文存在問題。如關于高層住宅中電梯的設置數量問題,現行住宅設計規范存在兩條平行的規范條文,又如關于高層住宅的安全疏散問題對于“塔式高層住宅”沒有闡述清晰,其它住宅相關建筑設計規范中也沒有相應的解釋,僅僅改善了相當有限的住戶的疏散條件。住宅作為一種特定的商品,雖然新版規范在內容上更為詳細,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在工程實踐中執行困難較大”的作法依然被納入條文,關于窗檻墻高度的問題實際上的規定不詳細。還應滿足防火規范中關于高層建筑貼臨建造規定?,F有工程建設標準體系中建筑設計專業標準體系中,不同規范在條文內容上存在著矛盾與交叉,并沒有很好地“各司其職”,上層標準涉及過多下層標準中非共性技術要求,下層標準為追求自身內容的完整性,所以會不根據實際情況而過多引用上層標準內容。

2.3 現行的住宅設計規范體系較為混亂

現行住宅設計規范體系的混亂,其主要表現在無法對工程建設標準體系中的標準層次進行確定,而是強調其全文都是“強制性條文”。并未否定其他現行住宅相關設計規范,與現行有關建筑防火規范存在矛盾,尤其是在關于住宅防火構造、關于住宅安全疏散方面。

2.4 對新型住宅的關注不夠

在住宅供給轉向市場化之后,相關部門對于不同類型的城市住宅或者是一系列的新型住宅的關注不夠。如在,安全防火問題上有建筑的安全出口數量、套內樓梯的標準、地下室的安全疏散未對私人地下空間給出相應的要求;節能設計問題上給低密度住宅設計設置了障礙。另外,小面積公寓存在套型類別問題。有關“公寓”的解釋也不明確。

2.5 不能與住宅產業化發展的要求相適應

不能與住宅產業化發展的要求相適應,模數協調標準的級別偏低,模數協調標準不配套,模數協調標準的現實指導意義不強。因此,必須建立和推廣適合工業化生產的住宅建筑體系。

3 建 議

3.1 理順住宅建筑設計與規范的關系

理順住宅建筑設計與規范之間的關系,為使我國的建筑設計標準能夠與世界接軌打下一定的基礎。采用“性能規定型”建筑設計標準體系,提高設計自由度,實施以性能規定為基礎,密切結合設計及使用實際,重視私人場所必需具備的私密性與舒適性,力戒合法而不合理的設計規范條文。適應我國建設節約型社會的客觀要求,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確的住宅產業化的發展方向,盡快完善產業化住宅的專項設計標準,加強基礎標準,特別是術語標準建設,要求做出全面、科學和適用的規定,為專用標準的編制工作提供專業理論支持。

3.2 注重市場研究

注重市場研究,就是要預見到幾年后的市場和技術發展水平,增強住宅建筑設計規范的前瞻性,規范編制工作必須轉換思維模式,并建立相應的快速反應機制。加大投入,不斷加大力度,建立與市場化相適應的設計規范編制及管理機制,在深入調查的基礎上,同時提供廣泛的參與渠道,明確設計標準的時效性和溯及力,并據此對規范內容進行相應調整,建立高效的建筑設計標準執行機制,以適應建筑業高速發展的需要。

3.3 加強基礎標準與術語標準的建設

為了使項目的市場推廣力度得到加強,在目前快速發展的住宅房地產市場中隨著新的建筑形式的不斷出現,與建筑相關的很多原有概念發生了變化。因此,盡快編制規范術語的定義,建筑設計術語規范,做出全面、科學和適用的規定,對規范住宅設計有著重要作用。另外,建立與市場化相適應的設計規范編制及管理機制,加大投入,以利于進一步改革、完善我國建筑設計標準體系。

4 結 語

隨著我國住房市場的快速發展,居民生活方式也在不斷變化,住宅所承受的功能也被賦予了更多新的內涵。我國的住宅在發生巨大變化的同時,其住宅建筑設計規范方面存在著方方面面的問題,根據以上的一些建議,可以有效地解決一些問題,促進我國住宅建筑的發展與進步。

參考文獻

[1]秦國棟.SI住宅體系的技術與應用研究[D].山東大學,2012:11~13.

[2]鞠瑞紅.住宅產業化進程中的SI住宅體系設計研究[D].山東建筑大學,2011:12~14.

[3]楊璐,王薇,張華.建筑設計與應用型課程相結合的教學探討[J].河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2):56~57.

[4]李立昌.關于住宅建筑設計規范的探討[J].才智,2011(35):43~44.

猜你喜歡
市場化建議
接受建議,同時也堅持自己
試論二人臺市場化的發展前景
離市場化還有多遠
好建議是用腳走出來的
解讀玉米價格市場化改革
我的學習建議
高考二輪復習的幾點建議
“泛市場化”思想根源及其治理:評《泛市場化批判》
供方體制應盡快走向市場化
建議答復應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