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附著式腳手架技術在高層建筑中應用分析

2014-05-30 19:53孫猛李想李震宇
中華民居·學術版 2014年9期
關鍵詞:技術分析

孫猛 李想 李震宇

摘 要: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加快,建筑業已成為國民經濟發展主要組成部分,建筑業領域中出現很多先進工程施工新技術,本文分析并探討高層建筑施工中附著式腳手架技術問題,提高高層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為建筑工程不斷發展做貢獻。

關鍵詞:高層建筑施工;附著式腳手架;技術分析

引 言

高層建筑不斷發展,外用腳手架成為高層和超高層建筑進行施工時關鍵性技術,傳統落地架和不落地挑架等腳手架,在面對高層建筑施工中暴露出許多缺點。專門面向高層建筑構造特點及外架具有相應功能,誕生一種側貼附著式升降腳手架。腳手架完全憑借自身設備和裝置實現上升與下降,只要搭設3~5個結構層規定等級高外腳手架可以滿足主體結構和裝修所進行施工需要,同時具有投資小、現場整潔、周轉材料少等優點。近些年來在超高層與高層高難建筑施工方面,深受各建筑部門青睞,呈現出全面普及態勢,尤其是超高層高危型造作建筑外用腳手架主要選擇形式。

1 附著式升降腳手架技術分析

隨著高層建筑施工技術快速發展,附著式升降腳手架技術得到廣泛應用,不僅使用方便而且能節省勞動力、時間及材料,經濟效益隨著建筑物增高而增加。在進行結構與外墻裝飾施工過程中使用附著式升降腳手架與使用一落到底外腳手架相比節省經費。附著式升降腳手架根據爬升導向裝置可以分為導桿式與套筒式。根據其操作層數和構造尺寸特點將其分為多層整體式和雙層區段式。目前雙層套筒式附著式升降腳手架多用于剪刀墻施工中,而導桿式多層整體附著式升降腳手架多用于高層建筑框架結構施工中。套筒式附著式升降腳手架是操作平臺,下操作平臺中焊裝細而長立桿主要起著爬桿作用,上操作平臺和套筒或套管連接在一起可以沿著爬桿爬升或者下降,套筒或套管在爬架升降過程中起著導向作用。在爬桿頂部橫梁上操作平臺頂部及頂部橫梁上焊裝有手拉葫蘆用吊環。操作平臺面向混凝土一側都焊裝著四個附墻支座,其中兩個在上面,兩個在下面,通過穿墻螺栓聯接作用使爬架牢固附在混凝土墻體上。爬升升降腳手架操作平臺上可以進行鋼筋捆綁,安裝與校正大模板,在預留孔處安裝穿墻鋼管、拆除大模板及澆灌混凝土等作業。在進行附著式升降腳手架防傾裝置時使用螺栓將豎向主框架與附著支撐結構相連接,不能使用鋼管扣件碗扣方式。在升降與使用兩種工況時最下方與最上方防傾覆支承點間最小間距不能小于架體全高三分之一。附著式升降腳手架防墜落裝置設置在豎向主框架部位且在每個豎向主框架提升設備處設置一個。防墜裝置要安全可靠、靈敏,對于整體附著式升降腳手架,制動距離不能超過80mm,對于單片式附著式升降腳手架則不能超過150mm。對于防墜裝置,需要有詳細檢查方法與專門管理措施保證其工作安全、有效及可靠。提升設備與防墜裝置必須分別設置在兩個附著支承結構上,如果有一套失效另一套必須可以獨立承擔其全部墜落荷載。

2 附著式升降腳手架存在問題分析

附著式升降腳手架暗藏著許多不容忽視和需要引起重視并給予解決方案相關問題。

2.1 缺少附著式升降腳手架設計和使用標準規范難以保證設計時安全度

保持附著式升降腳手架安全平穩運行,需附著式升降腳手架整體架體、上升下降機構和相關設備、附著型支承做構造及設定拉接支承工程結構等均需要具備足夠安全系數用作設計。在附著式升降腳手架設計方面管制力度明顯不夠,各設計方在設計上各自行事,大范圍存在設計條件考慮不全面、荷載所取數值不足、具體計算方法和設計模型不切合實際所需情況,使用工況沒有專門限定等諸多問題使得設計方面安全度明顯缺乏力度。整個架體在升降過程中,特別是在架體下降時出現升降不同步情況時,速度慢架段因受力過大而出現受力不均危險從而引發架體下降時爬架事故。

2.2 附著式升降腳手架安全系數不斷降低

市場上建筑商競爭的重點是價格方面競爭。施工企業在施工環節追求低成本導致附著式腳手架專業承包市場間費用競爭越來越厲害,同時施工單位為適應市場不斷競爭更新需要,附著式升降腳手架改進到應用于外形不規則項目,對于技術及施工管理難度較高;某些附著式升降腳手架相關承包單位單純出于占領市場目的,盲目迎合施工單位一味壓價要求,降低相應安全系數導致有關腳手架方面安全隱患逐漸加深。

2.3 技術和作業操作管理不規范性

技術和作業操作管理不規范性加大附著式升降腳手架在運行時不安全性。建筑外形不可定型使附著式升降腳手架首要構件保持完全工廠化生產是不切實際的,質量高低好壞不能確定,現場組裝質量及使用情況對安全性能影響是非常重要,保持現場施工技術管理和作業管理對附著式升降腳手架安全運行起著至關重要作用。施工單位對附著式升降腳手架在設計和使用安全方面重視力度不夠,在使用過程中存在著各種不安全行為和不安全狀態,加深了附著式升降腳手架不安全運行。

3 附著式升降腳手架升降作業規定

嚴禁操作人員停留在架體上,特殊情況確實需要上人必須采取有效安全防護措施并由建筑安全監督部門審查后方可實施;設置安全警戒線,正在升降腳手架下部嚴禁有人進入,并設專人負責監護。嚴格按設計規定控制提升點同步性,相鄰提升點問高差不得大于30mm,整體架最大升降差不得大于80mm;升降過程中應實行統一指揮、規范指令。升、降指令只能由總指揮一人下達,但當有異常情況出現時,任何人均可立即發出停止指令;升降到位后必須及時按使用狀況要求進行附著固定。并加設好防墜保險鋼絲繩,將全部支座調節頂撐頂在主框架的固定短鋼攆承重銷桿上;升降的架體斷口處,當升降完成后立即將斷口處加設欄桿、圍網;卸料平臺應固定在建筑結構上單獨搭設并經設計計算,做到防護齊全和限載;架體下降流程安裝底部防傾附墻輪→拆上層支座安裝到最下一層→安裝調整升降裝置→安裝防墜裝置→拆除障礙物→下降架體→安裝承重頂撐和保險鋼絲繩→恢復架體防護→電動葫蘆掛鉤將上支座拆除下移→重復下一次下降程序。

4 附著式腳手架管理建議

實施方案篩選時要尤其注意腳手架在工程情況中適應性布點設計還有腳手架的安全可靠性檢測等;若需進行施工安排檢測,要在管理施工階段中做出相對應安排,同時將其列為施工階段每個環節管理一個重要方向;在進行升降作業前必須檢查防墜裝置是否可以有效進行工作。運用封閉式設計的安全裝置應當設計成可開啟構造,為以后觀察其運行狀況提供便利,從而判斷腳手架是否仍然在安全進行工作;平時作業時要安排專人負責對腳手架看護工作以便及時發現和處理由于工程中其他或者外來問題所引起的潛在危險,從而大大降低因腳手架問題而引起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每次作業完成后都由相關人員進行高危部位的質量檢測,進一步確保施工的安全性。

5 結束語

隨著建筑行業興起,一些運用到實際操作中技術便不斷被發明和使用,給國家工程建設提供很大便利。隨著科技不斷進步,展現在工程建筑方面技術會逐步得到完善。腳手架技術作為高層和超高層建設基礎必將會在以后建設中起到更加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徐崇寶,張鐵錚.雙排扣件鋼管腳手架工作性能的理論分析與實驗研究[J].哈爾濱建筑工程學院學報,1989,(02).

[2]董庸生.關于扣件鋼管腳手架搭設高度和支模問題的探討[J].建筑施工,1986,(03).

[3]賈楓.建筑施工腳手架安全管理中存在問題及對策措施[J]建筑安全.2011(6):16~17.

猜你喜歡
技術分析
關于建筑屋面防水施工技術分析
談公路工程邊坡治理問題及質量控制措施
樟子松種植培育技術探討
礦山機電設備故障診斷技術分析探討
淺析我國經濟周期與股市波動的關系研究
淺析《西游記之大圣歸來》動畫技術上的成功與不足
第一屆全國青年運動會網球男子單打決賽技術統計分析
2014年世界羽毛球超級系列賽男雙決賽技術對比分析
基于大數據的智能數據分析技術
建筑工程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