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述管理措施對我國公路經濟建設的影響

2014-05-30 21:50丁飛
中華民居·學術版 2014年9期
關鍵詞:管理體制經濟管理公路

丁飛

摘 要:公路是我國經濟建設的一項重大事業,從目前情況來看,多數地區還在發展當中,結合當地具體情況和本人多年公路管理經驗,簡要的對公路建設管理要點進行相關闡述,僅供參考。

關鍵詞:公路;經濟管理;措施;方法;管理體制

隨著高速公路建設的不斷發展和公路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尤其是高速公路項目屬投資大、資金密集型行業,因此加強高速公路經濟管理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目前高速公路收費采用噸公里收費,或者按車型收費。高速公路管理主要分收費、監控、養護、路政等幾個主要部門。路政管理采取二十四小時不間斷巡邏的方式,保證路面的暢通安全,保證道路車輛得到及時救援,處理各種不同的特殊情況。交通管理部門如何適應市場需求,建立適應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運輸市場,真正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并逐步走向系統化、規范化、法律化的軌道,這是當前及今后一項較為突出的任務。

1 公路經濟管理體制分析

1.1 公路經濟管理體制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客觀需要

商品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自然地產生了市場經濟。只要是社會化大生產基礎上的商品經濟,無論其實行生產資料公有制還是私有制,都必然要求實行市場經濟體制,而交通運輸市場經濟是商品經濟和社會化大生產的一部分,因此,交通運輸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是現代生產力高度社會化發展的客觀要求和必然趨勢。

1.2 保障公眾出行利益的需要

國家在一定程度上捍衛著人民群眾的出行利益。這主要是因為高速公路本身是一個集公益性、網絡性以及外部性為一體的綜合體。按照公共經濟學的解釋,社會物品總體可分為純公共產品、純私人產品、公共資源、準公共產品四種類型,類別的判定是由消費上的競爭性和供給上的排他性共同決定的。第一種產品除了具有非競爭性能以外還有著非排他的性能。第二種產品不僅有競爭性還同時具備排他性。第三種產品包括競爭性以及非排他性。最后一種產品具有非競爭性以及排他性。我國的運行的高速路目前采用的是一種全封閉的收費形式,它具有很好的排他性。但是,它還具備非競爭的性能,換句話講就是說高速路的消費有一定的共享性能。因此我們可以斷定高速路是屬于既有非競爭性能有同時具備排他吐能的準公共產品。這是他的自身屬性問題,與其采用的管理體制沒有必然的關聯。

1.3 保證國有資產安全的需要

我國公路資產的同有在法理上講來自兩方面:一是國家自己投資建設公路,按照物權法取得所有權;二是在引進非國有的國內外投資時,在投資建設合同中明確保留公路資產的所有權,依據債權法則取得所有權。具體分析以上兩點我們可以得出結論那就是,不管公路的投資者是誰,也不論它的管理模式是何種形式,以及是誰具體經營,公路的所有權歸國家所有,這也包括高速公路在內。因此,政府作為所有權的擁有者,應該努力的提高管理水平,使高速路能夠運行安全暢通。

2 高速公路經濟管理的措施

2.1 立法與執法

市場經濟從另一個層面上來說是一種法治經濟??v觀發達國家,我們不難發現他們的高速公路管理模式是十分健全的,這主要是歸功于他們有一套完整的可行的法律保障體系。所以,我們可以看出高速公路建立完善的法律體系才能保障它的有效運作。因此我們要在現在的法律體系的基礎之上,積極完善相應的法規,盡早完善高速公路的法制化建設進程,使高速公路的發展能夠真正的有法可循。改革管理體系時要把高速公路的執法作為一項重點來對待?,F行的執法體系弊端較多,效率太低。應實行綜合執法,統一調度高速公路的各種力量和管理資源,形成快速反應能力,避免政出多門、多頭處罰。除此之外,要想高速路安全運行,工作效率得到有效保證,我們還不能忽視對配套設施的管理,比如要有完善的信息系統等。

2.2 經濟與行政手段以特許經營為特征的微觀規制

一般來說,在當前的形勢下引入競爭并不合理。這時就需要發揮政府的強制性,選定一家企業壟斷行業,并授予特定的壟斷權。但是這樣也存在很大的弊端,就是不能有效的配置資源,同時還危害了消費者的經濟利益。高速公路具有規模性、公共性、不可替代性和非盈利性、建設周期長、起始投資大、經營風險大、投資回收慢等特征。這些特征的存在使得一些企業因無利可圖或無力經營而不愿進行與其相關的活動。而這時政府的干預無疑是必要的,由政府進行高速公路的組織建設,進行良好交通服務的提供,對一些特定企業賦予經營壟斷權。對于高速公路的經營所采取的規制,既與高速公路的經營發展規律相適應,又是政府經濟宏觀目標要求的集中體現。高速公路在經營上,應當具有特許經營機構非盈利性的主要特性。一般意義上來講,其又區別于特許經營,而是一種由政府進行參與和授權經營的特許經營模式,但是其主要目的并不是盈利。就高速公路的特許經營權,政府和企業間所簽訂的合同應對雙方的義務、權利、責任、經營期限進行合理的規劃,盡可能地使其合同具有激勵適當、規制合理等優點,以促進高速公路經濟管理的有效實施。因此高速路的這一特性使得國家在社會福利以及企業利益方面難以取舍,基于此種狀況目前可行的解決方法就是,可以允許企業經營某條公路,但是國家要干預治理,具體的治理是一種微觀規制。

2.3 加強成本管理與控制施工項目

(1)公路施工項目成本費用的預測與計劃。公路施工項目開工前必須作科學的分析論證,預測出完整公路工程項目所需要的總成本額,以此作為進行計劃成本控制與目標考核的依據。每一個公路項目的施工,都應當有精心的預測,以免造成不應有的失誤。相關的項目人員要認真地做好準備工作,篩選方案,同時把好材料的質量關,對成本規劃要確保心中有數。公路工程項目費用計劃應分為項目管理費用計劃和工程成本計劃兩種,施工時要仔細的審核,這樣能有效地節約成本。

(2)公路工程成本費用的控制與核算貫穿于項目施工全過程。我們要認真地依照計劃來進行相應的核算工作,其中包括材料費用,人工費用以及管理費用等。舉例來講,控制材料費時要做到:認真核實材料的數量;嚴格控制材料的價格;對材料的領用制度加以規范;當某種材料出現稀缺現象時,我們要隨用隨進,保證有一定的庫存量,這樣能避免占用資金問題。

(3)公路施工成本費用的分析與考核。每次施工完成后都要進行認真地分析,這樣能為我們的下一個工序的有效進行提供可靠地依據。在堅持每個施工項目都實行綜合分析的基礎上,及時檢查、分析、修正、補充,以達到控制成本和提高效益的目標。

2.4 法律層面有效措施分析

高速公路經濟管理法律層面上的有效措施分為立法層面和執法層面兩方面的內容。就立法層面來講,法治經濟即是市場經濟,高速公路立法對于高速公路的健康發展和其科學管理體制的建立都是必不可少。當前,我們應該從法律的政策和法規入手,對其充分運用和遵循的同時,進行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和修訂,對高速公路活動中人們的權利和義務加以明確,從而使得人們在交通行為中實現了有章可循,進一步避免和減少了相關糾紛的發生。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只有全面分析影響公路經濟管理的諸多因素,才能采取有效措施對經濟效益進行科學調整與控制,從而引領公路系統朝著可持續方向發展下去,進而使得公路經濟效益的最大化目標得以實現。

參考文獻

[1]侯慧中.高速公路的建設對區域經濟中的發展若干問題探討.

[2]鄭世芳.對如何提高高速公路的經濟與社會效益的探析.

[3]黃忠明,張亮波.高速公路改擴建的經濟費用效益分析.

[4]馬瑞俏.提高高速公路經濟及社會效益的研究.

[5]崔贛濤,詹鷹蘋.高速公路經濟現代化管理體制和措施探討.

猜你喜歡
管理體制經濟管理公路
我國建成第三條穿越塔克拉瑪干沙漠公路
“十四五”浙江將再投8000億元修公路新增公路5000km
公路斷想
國外自然資源管理體制對比分析——以國家公園管理體制為例
公路造價控制中的預結算審核
行政管理體制的創新
論各地高新園區管理體制
我國高速公路管理體制的反思與構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