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爭議“改期”不如論“改革”

2014-05-30 10:48黃古
中國西部·教育刊 2014年9期
關鍵詞:尊重人才尖子生教師節

黃古

教師節已經從幼兒長成青年了。她的出世,提升了教師地位,鼓舞了士氣,給心中還被“臭老九”陰影覆蓋的廣大教師徹底解除了心靈枷鎖,因為她的出世,全社會形成了尊師重教的良好風氣。

但后來,伴隨著她成長的還有爭議聲不斷,以近十年尤甚,主要是她的紀念日之爭。去年,國務院法制辦公布《教育法律一攬子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擬將教師節由9月10日改為孔子誕辰日9月28日,又將這種爭議推向高潮。

爭議的內容大致歸為三條。議論者的主要觀點是,9月28日是孔子誕辰日,把這天設為教師節,可以增加其文化內涵,傳承其文化意義;次要觀點是,開學時老師們很忙,9月10日不適合作教師節;而反對者則認為,日期更改后離國慶節較近,教師節有可能會被沖淡。歷史上我國曾把教師節和勞動節放在同一天,結果教師節被勞動節“屏蔽”,被逐漸淡忘。

依我看,這種爭論的意義不是很大。贊成更改日期者,主要是認為孔子誕辰日文化“含金量”更大,更適合于教師節,更能承載其功能,并用聯合國“世界教師節”、香港特別行政區“教師節”,甚至美國加州地區“教師節”都在9月28日加以佐證。問題是,孔子誕辰日是否為9月28日也有爭議。遼寧大學文學院畢寶魁教授曾發文《孔子生年生日詳考》指出,孔子誕辰日為9月28日是缺乏科學依據的。據記載,可確定孔子生年生日為公元前552年10月9日,其他說法應摒棄。除此外,還有8月27日、10月3日之說。既然是一個有爭議的日子,為什么要拿來作教師節呢?何況還涉及到修改教師法。假若有一天,歷史學家發現孔子的生日不是9月28日,是不是又要修改日期,修改法律呢?這樣修來改去,是不是不夠嚴肅?叫社會、教師如何適從?況且,9月28日離國慶節太近,確實有被沖淡之虞。至于“開學忙,不適合作節”論者,并沒說要把節日改在9月28日。我們不難發現,大家爭論的表象是教師節的日期,而實質是想通過一個有意義的日子的設立,喚起全社會給予教育、給予教師應有的尊重。

眾所周知,目前,廣大教師的社會地位、經濟地位都不盡如人意,得不到社會最起碼的尊重。去年湖北各地發生多起教師罷課事件,我校幾十名教師子女無一人報考師范院校,無一人愿當老師,教師冷與公務員熱形成的強烈的尷尬對比,都有力地證明教師職位缺乏吸引力,即使是支教生、特崗生,有幾人是沖著教師地位來的?有幾人不是把這作為跳板,先就業,再跳槽?

孔子是教師的鼻祖,是儒家學說的創始人,是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主張把他的生日設為教師節的人,無非是想借助孔子這位教育的先圣師祖來喚起更多的人尊重教育,尊重教師,這才是主張修改者的本意,而不主張修改者,其出發點也是為教育、為教師著想,所以二者并無本質不同。

這幾天熱播的電視連續劇《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鄧小平同志發出了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吶喊,廣大知識分子倍受鼓舞,歡呼雀躍,一時間,社會上尊重知識、尊重人才蔚然成風??墒?,那時是沒有教師節的,而此次改期之爭同鄧小平的吶喊其實是殊途同歸,異曲同工。

提高經濟待遇、提高社會地位是一種尊重,理解教育、支持教育也是一種尊重。如今,社會評價一所初中的標準只有一個——重點高中的升學率。升學率高,社會滿意,就是好學校;否則,就是差學校,他們就要用腳投票,學校所有的資源都為他們服務——“尖子生”,其余絕大部分學生都是“陪讀”,都是綠葉,這一兩個“尖子生”如果爭氣,社會輿論還能“寬容”,如果全軍覆沒,社會輿論則一片譴責。

教育的痛苦、教師的痛苦,只有自己最清楚,感受最深——想改革,但卻是困難和阻礙重重,如果不能通過課程改革殺出一條血路,不允許開發適合每個學生特點的校本課程供學生主動學習,健康成長,各成所才,學校教育就只能是死路一條。到了那時,即使教師節改在了9月28日,即使天天都是教師節,又有誰會尊重教師、尊重教育呢?到了那一天,日期的改與不改又有什么意義呢?

不搞爭論,實干興教,行動尊師,才是正經。

猜你喜歡
尊重人才尖子生教師節
叮咚,你的教師節攻略到了
今天是教師節
教師節
尖子生為何不領情
從如皋實踐看如何打造一流縣級融媒體中心
論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與人才隊伍建設
淺談如何培養高中數學尖子生
又是一年教師節
197恢7復—高2考017一個國家和時代的拐點
淺談班主任對學生個性的培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