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圍手術期護理中的人文關懷

2014-05-30 10:48梁姣李婷
中國保健營養·下旬刊 2014年6期
關鍵詞:護理質量人文關懷手術

梁姣 李婷

【摘要】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醫學模式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倡導以尊重患者的生命價值、人格尊嚴及個人隱私為核心的服務理念逐漸成為患者的需求。因此,如何理解、尊重,關懷患者,如何為患者提供最溫馨的“人性化服務”,已成為各醫院除醫療技術和設備以外最主要的競爭策略,對圍手術期的患者實施護理,使患者達到最佳心理狀態,接受手術和護理,為手術后的健康恢復打下良好的基礎,提高了護理質量。

【關鍵詞】 手術;護理;人文關懷;護理質量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6-3048-01

人文關懷是對人的生存狀況的關懷,對人的尊嚴的肯定,對人類的解放與自由的追求。人文關懷主要倡導關心人、愛護人、尊重人。醫院人文關懷的本質是以人為本,以病人為中心,表現為對人的生存意義、病人的價值、病人的權利需求,病人的人格和尊嚴的關心和關注。

手術是拯救生命、減輕患者病痛的主要方法之一,因其本身的有創性,所以不管手術大小,會將其看作是人生的一次痛苦經歷。因此,手術患者和家屬在術前普遍存在焦慮、緊張、恐懼、抵觸等負心理反應[1]。這不但影響患者對手術的順應性,還會增加心腦血管意外等風險,從而影響患者的順利康復。我科對手術患者實施手術室全程人文關懷護理,取得了較好效果,現將經驗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0年至今我科對手術患者實施手術室全程人文關懷護理,通過手術后隨訪病人及家屬,無護理并發癥,無不良心理反應。

1.2 具體方法如下

1.2.1 關心病人 手術病人的需求包括、疾病知識需求;安全需求,滿足感需求、自豪感需求和成就感等需求,手術室護理人員根據不同性格、氣質、性別、年齡、職業、文化和修養的病人需求不同實施不同的護理,滿足病人的需求。

1.2.1.1 在圍手術期的護理中 護士對患者實施微笑服務,并送上一句問候及鼓勵的語言,護士關心患者的態度,良好的言談舉止,溫和的面部表情,誠實、堅定、友好的眼神,都能有效增強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巡回護士于手術前1d至病房對患者進行訪視。告知將對其進行術中護理,并對患者關心的問題如手術室環境、麻醉、護理等的一般情況予以詳細解答。使患者以積極的術前心理狀態接受手術,更快地在心理行為上與手術相適應,增強患者對手術的耐受性,促進術后心理及軀體的康復。

1.2.1.2 為患者營造一個舒適、安全的就醫環境 增強患者對手術治療的信心,使患者在就醫的全過程中感到舒適,從而達到滿意效果?;颊呷胧中g室后易出現高度緊張、焦慮狀態,特別是非全身麻醉手術患者,需要更多的關懷。因手術刺激或組織牽拉引起患者不適時,護士盡量陪在患者身旁,給予輕柔撫摸和適當解釋,用安慰的語言告訴患者手術進程,穩定情緒,減輕無助、孤獨感,以利于手術的順利進行。醫護人員真誠、親切、體貼、耐心的語言是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積極地配合、參與治療不可忽視的環節與手段[2]。家屬與患者分開的那一瞬間起就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患者的情況,想知道手術的進展,此時護士即扮演著信差的角色傳遞信息,讓家屬感覺到醫護人員對患者及其家屬的關心,滿足其心理需求,有效降低家屬的焦慮心理,使其安心等待,從而提高對手術室工作的滿意度。當患者清醒時即告之手術已結束且很成功,使患者放心;對手術不成功或姑息手術者給予安慰與鼓勵。

1.2.2 愛護病人 手術室護理人員應以患者的角度出發,通過換位思考,了解病人的感受和需求,滿足患者的需求,保護患者。

1.2.2.1 手術體位 對于部分患者,對不舒適或難受的感覺不善于或不敢表達,而對于全麻患者無法表達,因此醫護人員要特別注意給以舒適的體位,既要保證術野充分暴露,維持原位不移動,又要有利于呼吸、血液循環;肢體伸展不可過度;上約束帶松緊度要適宜,以能伸入一指為宜,里面放好襯墊。正確的體位有利于對生命體征變化的監測,而舒適的體位有利于患者的放松,使手術順利進行,防止術后皮膚的破損。

1.2.2.2 麻醉后導尿 甴于導尿通常都會給患者帶來疼痛和不適感,甚至造成尿道粘膜損傷,因此我科對手術患者均行麻醉后導尿,并且在尿管前段涂抹利多卡因乳膏以減少患者的不適,導尿時手法輕柔,避免動作粗暴引起尿道黏膜損傷。

1.2.2.3 避免體溫過低 手術病人由于精神緊張和藥物的作用,常常感到手術室溫度低,因此,手術室護理人員提前做好保暖的準備,患者進入手術間前應調節室溫在24℃-26℃之間,濕度在40%-60%[3],進行各項操作時盡量減少患者身體不必要的暴露。術中體腔內沖洗液和輸入的液體,血液應加溫到37℃左右再使用。對老年、小兒及體質弱的病人,采取手術床上鋪變溫毯來保持病人的體溫,增加病人的舒適度。術中注意體溫的監測,防止術中受涼,影響手術過程,同時以避免術后發生肺炎。

1.2.2.4 穿刺時機和部位的選擇 靜脈穿刺雖然是一項常規且常見的操作,但是仍給病人造成軀體和心理上的不舒適感,因此,手術室護理人員根據患者的年齡及手術部位選擇穿刺時機和部位,尤其對嬰幼兒患者,在患兒進入麻醉狀態后穿刺,減輕了患兒的疼痛感和心理上的傷害。對于病情復雜、外周血管條件差的患者,手術室護理人員選擇較遠端的血管穿刺,盡量保護血管,這樣,既減輕了病人的痛苦,又保護了病人。

1.2.2.5 搬運病人 動作輕柔,尤其對疼痛較劇烈的病人,在搬運病人的過程中手術室護理人員耐心聽取病人的訴說,用真誠、關心的語氣安慰病人,滿足病人的需求,齊心協力,盡量減輕病人的疼痛和痛苦。

2 尊重病人

護士熱情、飽滿的精神面貌,親切的微笑,高雅的談吐,體貼的語言,能使患者產生親切感、溫暖感、信任感[3]。滿足了患者被尊重、關心、愛護的心理需要。

2.1 術中要注意聽取患者的主訴與感受 主動與患者交談,了解心理與生理需要,適時地告知患者術中你會盡量照顧他,請他不要緊張,并可通過握手來消除患者的無助感。

2.2 在非全身麻醉的手術中 醫護人員要嚴格遵守保護性醫療制度,避免大聲談笑,不談與手術無關的話題,不要以患者的病情或隱私開玩笑。

2.3 手術結束時給病人穿好衣褲 注意保暖清醒的病人告知手術順利,一切正常,及時詢問患者的感受,必要時在其肩部、輸液肢體及其他暴露部位上加蓋被服或暖袋。

3 討 論

人文關懷也就是人文護理[4]。對患者實施人文關懷的護理主要達到了提高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減輕了患者的心理壓力。倡導護理的人文關懷,并非否定和取代護理技術,技術在醫學領域中的作用是任何手段都無法代替的,應該把高科技的技術與人文關懷有機融合[5]。如果去除人文關懷這一核心,任何嫻熟的技術操作、先進的儀器設備、完美的護理病歷都可能在實踐中流于冰冷的形式和機械化。

4 小 結

手術護理與人文關懷有機融合,體現了人性化服務的理念,增強手術患者的信心,使患者處于最佳的手術狀態,為手術的安全進行、疾病的早日康復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同時實現了“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使患者達到最佳心理狀態,接受手術和護理,為手術后的健康恢復打下良好的基礎,提高了護理質量。

參考文獻

[1] 王芝芳,驍克,安錦慈.規范化語言在患者術前訪視中的應用[J].臨床護理雜志,2003,2(3):2-5.

[2] 魏革,劉蘇軍,等.手術室護理整體模式[A].手術室護理學[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3.156.

[3] 曹偉新,李樂之.手術室管理和工作[A].外科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09.54.

[4] 王斌全.護理人文關懷與健康新概念[J].護理研究,2003,17(1):2.

[5] 倪衡金.高新科技與人文關懷的有機融合[J].中國醫院管理雜志,2003,19(12):722-724.

猜你喜歡
護理質量人文關懷手術
手術之后
淺析突發事件網絡新聞報道中的人文關懷
高校體育教學中人文關懷的缺失與重構
對員工的人文關懷,是預防工傷事故的重要手段
前列腺增生患者護理中優質護理服務的應用意義探析
2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循證護理效果研究
論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關懷研究
顱腦損傷手術治療圍手術處理
中西醫干預治療腹膜透析置管手術圍手術期106例
手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