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毒性肝炎的中醫護理體會

2014-05-30 05:11趙秀華
中國保健營養·下旬刊 2014年6期
關鍵詞:情志護理病毒性肝炎飲食護理

趙秀華

【摘要】 目的 病毒性肝炎是由甲、乙兩型肝病毒所引起,以肝臟損害為主的消化道傳染病。中醫認為病毒性肝炎多因時氣疫毒、濕熱、寒濕之邪侵襲,或飲食不節,或勞倦內傷等,以致肝、膽、脾、胃功能失調,寒濕阻遏,濕熱蘊蒸以及氣機郁滯,膽失疏泄,膽液滲溢于肌膚,而發為黃疸,膽汁未溢于肌膚者多,濕熱蘊伏,為無黃膽型肝炎,改變護理模式,采用中醫辯證施護,使病人更快恢復健康。方法 采用隨機調查分析法觀察中醫辯證施護本病40例,與對照組西醫基礎護理38例,比較研究二者差異。結果 兩組臨床療效差異有顯著性(p<0.05)。結論 健脾除濕、降逆止嘔、活血化瘀中藥及針灸治療中醫辯證施護使病人更快恢復健康。

【關鍵詞】 病毒性肝炎;黃疸;飲食護理;情志護理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6-3380-02

1 資料與方法

1.1 病例選擇 病毒性肝炎病人78例,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40例,男18例,女22例,年齡在35歲-60歲之間,平均年齡51歲;對照組38例。治療組男18例,女20例,年齡在32歲-58歲之間,平均年齡50歲。兩組病程均5-10年,經統計學處理,兩組臨床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西醫診斷標準 有明確的病毒性肝炎史,典型的臨床癥狀及體征,肝功、兩對半、病毒定量檢查。

1.3 中醫診斷標準 病例選擇參照全國高等院?,F行內科學教材,凡以因時氣疫毒、濕熱、寒濕之邪侵襲,或飲食不節,或勞倦內傷等,以致肝、膽、脾、胃功能失調,寒濕阻遏,濕熱蘊蒸以及氣機郁滯,膽失疏泄,膽液滲溢于肌膚,而發為黃疸,膽汁未溢于肌膚者多,濕熱蘊伏,為無黃膽型肝炎,舌淡、苔黃、脈濡,證屬濕熱蘊結型者。

1.4 納入病例標準 病例選擇要求符合上述診斷及分型,凡確診為病毒性肝炎輕、中、重型患者且符合中醫辯證為濕熱蘊結證的病例,可納入作為觀察病例。

1.5 排除病例標準 ①病毒性肝炎伴有其他嚴重的并發癥的病人。②對本護理不耐受本治療的病人。

1.6 治療方法

1.6.1 對照組 根據病情給予基礎治療即飲食,休息,心理護理。

1.6.2 治療組 在飲食,休息,心理護理基礎上,針對病人極度乏力,精神倦怠,厭食、厭油膩、腹脹、肝區疼痛、球結膜黃染色明亮、口臭、大便秘結、小便短少而赤黃、情緒急躁、易動怒、舌苔黃膩、脈緩或濡象。給予隔離讓患者了解肝炎有傳染性,介紹隔離知識,使患者自覺遵守隔離制度。臥床休息臥床休息扶正氣,使正氣充足,以便達到扶正祛邪的目的。飲食護理:給予易消化清淡飲食,適當加補米粥,赫豆糜粥,綠豆糜粥,輔以當歸、生姜、羊肉湯服(精羊肉50克、當歸5克、生姜3克文火)另外加以適量生食大蒜、大蔥、熟芝麻、芝麻油、芝麻醬,少量食糧、蜂蜜、山楂,新鮮蒸菜、水果、西瓜蜂蜜,情志護理,并介紹有關病毒性肝炎的知識包括發病的病因,臨床癥狀,用藥及飲食對疾病的恢復的重要性。介紹患者認識臨床治愈的病人,使患者首先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然后指導患者聽一些悅耳的音樂以解除煩躁的心情,同患者接觸時不要表現有隔膜,要親切和藹,使患者對護士信任,防止病人的悲傷情緒發生。病人病程迂延不愈,臨床癥狀加重,思想負擔大,鼓不起生活的勇氣,所以更應做好情志護理,多同病人談心,除介紹治療典型病人外,還應同患者講明疾病的轉歸,主要取決于病人自己,如配合治療合理用藥,加上飲食療法,適當活動量完全可以治愈的,讓患者適當到樹林、公園中散步,多接觸大自然,避免過勞,多觀察兒童活動讓孩子的天真無邪的情緒感染病人,使患者鼓起生活的勇氣。

1.7 觀察方法 觀察內容包括:①臨床表現:脘腹脹滿、厭食、噯氣、惡心、嘔吐。乏力,精神倦怠,厭食、厭油膩、腹脹、色明亮、口臭、大便秘結、小便短少而赤黃、情緒急躁、易動怒、舌苔黃膩、脈緩或濡象。②體征:肝區觸痛、球結膜黃染。③臨床檢查:肝功各項指標。

1.8 療效標準 顯效:①治療后癥狀或體征消失;②肝功大致正常。有效:治療后癥狀或體征改善>60%;②肝功功能改善>60%。無效:①治療后癥狀或體征改善低于30%;②肝功功能無改善。

2 結 果

治療組40例,顯效30例(75%),有效8例(20%),無效2例(5%),總有效率95%;對照組38例,顯效例14(36.8%),有效12例(31.6%),無效12例(31.6%),總有效率68.4%。治療組明顯優于對照組。

3 討 論

病毒性肝炎,西醫診斷治療和護理基礎相同,但中醫根據病人臨床癥狀舌苔,脈象的分析,辯證護理收到了很好的療效,尤其是飲食方法更為病人易接受,因為赤、綠小豆,有清熱利濕解毒的功效。例如濕熱蘊結型急性肝炎病人,其臨床表現為腹脹,肝區疼痛,厭食、厭油膩,惡心欲嘔吐、舌苔黃膩,因為肝臟腫大,膽汁疏泄不暢,濕熱膩隔,阻礙氣機,所以不宜服用高糖,高蛋白等飲食,因為糖能生濕熱,膩膈加重病情,蛋白類飲食亦更不相宜。因為中國人的飲食習慣是以谷類、菜類為主,況且病人時時反應出欲吐的癥狀,如此刻給予牛乳等蛋白質飲食。往往是適得其反,加重其嘔吐癥狀,同時也不宜消化,亦更能加重腹脹的程度,或牛乳的異味。亦更能誘發嘔吐。如要突出以赤小豆糜粥、綠豆糜粥為主食,輔以西瓜,蜂蜜等飲食,這樣即能有利于濕熱的病機早日解除,同時病人也非常愿意接受,對疾病會利于恢復。病毒性肝炎病人除了注忌飲食護理、情志護理也很重要,因為肝炎病人主要表現在消化功能改變和情志的改變,要做病人的知心人,對病人要熱情耐心,關心使病人信任護士,有什么心理話能講出來,以便做相應的護理,使病人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鼓起生活的勇氣,總之護理病毒性肝炎病人除了隔離、休息、飲食和情緒是很重要的,要做到辯證施治更要做到辯證施護。

參考文獻

[1] 實用中醫內科學.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發行,1985.8.

[2] 2007.中華中醫藥學會發布.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7.6.

猜你喜歡
情志護理病毒性肝炎飲食護理
人口老齡化背景下的老年護理發展現狀及趨勢調查研究
“情志護理”在急診科監護病房探視管理中的應用
情志護理干預配合針刺對急性面癱患者不良情緒以及睡眠質量的影響
糖尿病患者的中醫飲食護理相關問題分析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飲食護理研究
情志護理對糖尿病療效的影響
在病毒性肝炎診斷中相關常規生化檢驗指標的應用價值分析
病毒性肝炎合并心肌損傷的臨床研究
病毒性肝炎應用痰熱清注射液聯合西藥治療的可行性分析
凝血四項檢測對病毒性肝炎的診斷價值評估及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