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學習中文的經歷

2014-05-30 10:48資中筠
神州·校長 2014年5期
關鍵詞:資治通鑒熏陶文言文

資中筠

相比我的老師和父輩,我的舊學底子差多了,但是與我同齡人以及下一代比起來,我又學得稍微多一些。我的中文熏陶來自于三個方面:家庭、學校和自己亂看書。

家庭

我最早知道的詩句是“春眠不覺曉”,在我3歲的時候,早晨起來下雨了,我母親一邊給我穿衣服,一邊用她的方言,湖州調吟這首詩。吟跟唱差不多,每個地方的方言不一樣,吟的調子也不一樣。直到現在,我一想起“春眠不覺曉”,耳邊自然就回響起湖州調。

有一段經歷雖然比較短,但對我影響很大。初中國文課本中有一篇文章是《郭子儀單騎退回紇》,節選自《資治通鑒》。老師講得特別生動,使我對《資治通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碰巧,我父親的一位朋友送了我一套《資治通鑒》。

初三那年暑假,我出于好奇,就一本一本地看《資治通鑒》。書里每隔幾段,就有“臣光曰”,即司馬光的評語,表達他對這段歷史的看法。我忽然興起,把那些“臣光曰”全都抄在一個本子上,但為了說明他這一段評語說的是什么事,我就把前面那段歷史事實用自己的話做一個簡要的說明。

這樣抄了一段時間以后,被我家一位??桶l現了。他姓郝,是我舅舅的同學,我叫他“郝寄爺”,是干爹的意思。他不到50歲,很有學問,特別是舊學底子非常深厚,由于他恃才傲物,所以經常失業,窮困潦倒。他失業了就常來我家吃飯,我最愛聽他講話,因為他有一肚子的掌故。他看到我抄“臣光曰”的筆記本,對我寫的史實概要很欣賞,夸我的概括能力很強,說了一句“可以與言《左傳》矣”。于是,他就主動教我《左傳》。跟《資治通鑒》相比,《左轉》的文字更簡練、古奧,如果沒人講解,在當時我很難自己讀下去。他給我講是選讀,加上他自己的見解,像講故事一樣,特別生動,而且常使我有豁然開朗的感覺。

這樣,我對《左傳》越來越感興趣,郝寄爺教我的時間并不長,但是他的啟蒙為我打開了一扇門,不僅僅是《左傳》,整個春秋戰國時期的人物和故事都在我心中活了起來。這是我最早以這種方式接觸到古典,這樣一種自然的熏陶對我影響特別大。

一般綜合性大學搞通識教育,多搞拼盤,如文化史、書法、科技史、電影欣賞之類,但這不是通識教育的本義。

通識教育是“全人”教育,是完整的人格教育,不是為了增加一點文藝、人文修養,不是琴棋書畫;而是為了增加人類歷史傳下來的最智慧的東西。

通識教育主要鼓勵學生讀書,讀“基本的書”——對所有學科而言最基本的書,如《論語》、《孟子》、《紅樓夢》、《唐詩三百首》、《古文觀止》……這些書不是最好的,卻是最方便的書。

——溫儒敏

我父親是留學生,他有一些很“洋派”的朋友。那時候天津有外國學校,除了中文所有課程都用外文教學。為了學好外文,我父親的“洋派”朋友們就把孩子送到國際學校。我父親對此略有動心,但我母親堅決反對。她認為,如果中文底子不打好,一個人的思想就不會深刻,外文以后還可以補,中文錯過了就補不回來。所以,我繼續留在原來的學校。我很感謝母親做了這個決定,也認同她的看法。

學校

我讀的耀華學校是一所十二年完整的學校,從小學一年級一直到高中三年級。學校對中文特別重視,中文是最主要的主課之一,一星期至少五節。小學課本由國民政府教育部審定,第一課就是“小貓叫,小狗叫,小弟弟哈哈笑”。從小學三年級起,就會加上一點文言文選讀。我最初讀的是李白的《春夜宴桃李園序》,朗朗上口,很快就會背。

無限相信書籍的力量是他的教育思想的真諦之一,一個學??梢允裁炊紱]有,只要有了為學生和教師精神成長而準備的圖書那就是學校。閱讀對學校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學校教育時期是人閱讀習慣、能力、閱讀興趣形成最關鍵的時候。

——蘇霍姆林斯基

中學六年的課文大約文言文、白話文各半,文言文的課文基本按年代排,例如初一主要是先秦文章,初二是秦漢文章……高三是晚明和清朝的文章。老師在課堂上重點教授文言文,所以我印象深的都是文言文。我們學校很特別,中學六年基本上作文都寫文言文,國文老師的理論是,文言文做好了,就不怕白話文做不好。這有一定的道理,文言文的底子無形中對文風的通順、簡練,以及遣詞造句的推敲十分有幫助。

除了國文課之外,我們學校還特別加了“經訓”?!敖浻枴泵啃瞧谝惶?,小學六年級是《論語》,初一是《孟子》,初二是《大學》和《禮記》,初三是《詩經》,高一是《左傳》,然后到高二改成“中國文學史”。高二中國文學史那位老師講得非常生動,每個朝代都挑一點東西講,還講很多野史,我們都聽得興趣盎然。

這樣說起來,我好像讀了一大堆古文,四書五經,其實只讀了“三書二經”,還只是挑著念了一點,不可能像前人那樣從頭到尾每一本都念。但是,這樣淺嘗輒止跟從未接觸過是不一樣的,選讀文章大多比較精彩、出名,我了解很多成語、典故的出處,而且對于漢文的美有了鑒賞力。從文言文中了解到古代讀書人的境界、幽默、思想,使我對中國的文化和歷史產生了深厚的感情。

我覺得這應該歸功于老師,不管是家里的老師,還是學校的老師,每一位都全心全意,非常投入。他們給學生講一首詩的時候,首先自己就非常喜歡和欣賞,甚至感動得快要落淚了。學生跟著老師一塊兒欣賞,一塊兒感動,而不是為了準備考試或者其他目的。有人說“五四”以后文化斷裂,我覺得至少在我身上是沒有斷裂的。

課外亂看書

學生時代我讀的書遠遠超過課堂。商務印書館出的幼兒文庫、少兒文庫、中學生文庫是我最早的課外讀物,內容豐富,圖文并茂。

我較早亂翻書是在小學五、六年級,那兩年住在上海舅舅家,他家有一個壁櫥,堆滿了各種新老書籍,沒有整理。我沒事就鉆進去弄得灰頭土臉的,確實狼吞虎咽地看了不少書,從武俠、神怪到紅樓夢,從巴金的《家》、《春》、《秋》到冰心的《寄小讀者》,還有翻譯小說,如福爾摩斯、大仲馬、莫泊桑。這是真正的“亂”翻書,完全自由放任,生吞活剝,沒人管,也沒人指導。不過,每次遇有趣的東西,或有心得,我就與年齡相仿的表姐們交流。

我們那時學習比較寬松,放學后家庭作業少,所以有許多閑暇看閑書。母親雖然對我管教嚴格,但只要成績單令她滿意,她就絕不干涉我隨便看書。我主要養成了“讀字”的興趣,不一定是看書,抓著什么看什么,對一切有字的東西都好奇,連買東西包的報紙都不放過。

我拉拉雜雜講了這些,只是和大家分享我個人學習中文的經歷,和我自己的一些體會。我的體會算不上學術觀點,純粹是個人感受,一得之愚。我決不提倡現在的小學生花很多時間大量學古文,更不提倡讀經。

我要說的是,作為中國人打一點中文基礎是一種文化底蘊,一種熏陶,不是作為實用的工具。有這個熏陶和沒這個熏陶,人思想的深度,審美的品味是不一樣的。然后,在接納外國文化時,在取舍之間,你的品味也會不一樣。

缺少閱讀,就如同缺乏了大量來自外界的刺激,我們整體的視野和觀念就很容易被局限,像是井底之蛙一樣,井中觀天,所見的那片天空,必定被井壁遮擋,無法觀看整片天空的寬廣與遼闊。從中國近代史的例子來看,清朝實行閉關自守的政策,非但不曉得西方的堅船利炮已進展到什么地步,還依舊驕傲地以“天朝”自居,最后不堪一擊,落得割地賠款的悲慘命運。

閉門造車,很容易原地打轉。外來的刺激和交互流通,反而能沖撞出新的想法和概念,所以萬不可關起門來自滿得意。

大人物當然應該靠大量閱讀來汲取知識,一般人也是如此。我們進入社會,必須應付各種各樣的問題,而應付這么多不同的問題,絕不是只靠專業的知識,而需要倚靠大量的常識。很多弱勢群體,常常就因為普通常識不夠而吃了大虧,最常見而容易理解的例子,就是弱勢者往往不懂法律,因而被懂法律的人所欺侮,所以千萬不可小看普通常識的重要性。

——李家同

現在是知識爆炸的時代,要學的東西太多了。我的舊學根底不算深,而現在的年輕人甚至沒有功夫學我學過的那些,只能淺嘗輒止。這就像到了一個精品店里,琳瑯滿目,你瀏覽過,知道有這些非常精致、漂亮的東西,你不可能把它們全買回家,但是你知道你見過,以后想起來的時候知道還存在什么樣的東西。有了這個見識,就曾經滄海難為水了。

編輯 八 里

猜你喜歡
資治通鑒熏陶文言文
用藝術熏陶家風
藝術熏陶
小題精練(二) 文言文翻譯
小題精練(一) 文言文翻譯
胡三省苦心作注
如此熏陶
火了1000年,一套被毛澤東翻碎了的書
《資治通鑒》帶我玩穿越
《資治通鑒》差點被毀版
初中文言文的“教”與“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