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理課堂教學中生成性問題的優化處理

2014-06-05 12:40田光進
教書育人·教師新概念 2014年5期
關鍵詞:沙塵沙塵暴筆者

田光進

一堂真正意義上的好課,必須是生成性的;不避諱生成,課堂才會鮮活、真實、生動。學生具有普遍的個體差異:原有的知識基礎、已建構的知識體系、學習新知的能力、學習行為習慣等。這就意味著,在地理課堂教學中,會有眾多意想不到的情況生成,這是課前無法也不可能預設的。

一、生成新情境,別有一番洞天

教學情境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主動或被動創設的情感氛圍或具有一定情感氛圍的教學活動。情境創設要關注以下幾點:1.教學情境要有生活氣息,即能從學生的現實生活中提煉出情境資源。2.教學情境必須富含有價值的問題,且能有效地激發引導學生產生深層次的思考。3.教學情境應該是感性、形象、具體的,要能有效地刺激引發學生的想象或聯想,促使感性認識轉化、升華到理性認識。4.教學情境可以彰顯學科特色、緊扣教學內容、凸顯學習重點,更能體現學科知識發現的過程、應用的條件以及在生活中的價值。

例如,筆者在高一教學“熱力環流”一課時,事先預設如下教學情境:在密封的透明玻璃箱內,放置一根蠟燭和一塊冰磚,點燃蠟燭之后,讓學生仔細觀察蠟燭和冰磚之間氣流的運動狀態,總結規律,探究緣由。正當筆者準備試驗時,課堂中突然彌漫著一股刺鼻的味道,學習氛圍頓時被這異況干擾。原來是一個調皮鬼用打火機點燃了幾根毛線,我怒火中燒,正欲發作,突然靈機一動,新的教學情境在頭腦中已然生成。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有言:“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預見到課的所有細節,在于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巧妙地在學生不知不覺中做出相應的變動?!?/p>

于是,筆者讓該生到教室前繼續“縱火”———點燃一小紙堆,起初該生頗顯局促,經過耐心解釋,倒也配合起來。同時,讓學生注意觀察紙片和灰燼顯示出的空氣流動路線;在仔細觀察的基礎上,要求學生展開思考討論———紙片、灰燼為什么會這樣運動?指導學生根據空氣熱脹冷縮的原理,繪制同一水平面上冷、熱兩地之間“熱力環流”的簡略示意圖;鼓勵學生進一步思考:在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地理現象也屬于“熱力環流”的范疇?在這里,筆者放棄原有的情境設計,化師生間“干戈為玉帛”,轉意外情況為有效教學情境,而且新情境根源于現實生活(本校處于城鄉結合部,多數學生見過農村“祭祖燃經”的現象),形象具體,有一股濃郁的鄉土氣息,更易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和求知欲望,教學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二、生成新觀點,風景這邊獨好

地理新課程改革旨在要求學生在學習地理的過程中,儲備“對生活有用、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知識和技能;蓄就深厚的地理素養;熟練運用地理思維解決周邊與地理相關的問題,且能夠多角度、多方位、多層面去分析思考。

例如,筆者在高二教學“生態環境保護”時,曾經讓學生就“沙塵暴給人類帶來哪些影響”的主觀題進行探究討論,學生們雖能暢所欲言,但波瀾不驚,其回答與教科書預設答案相差無幾?!吧硥m暴還會帶來豐富的營養物質!”不知是誰突然冒出這么一句,惹得課堂漣漪蕩漾、笑聲不斷,大家都認為這是一個偽答案。有道是“風起于青蘋之末,無風不起浪”,該生能有如此回答,必定有其緣由,說不定還會有意外收獲。筆者旋即讓該生闡述自己的觀點,該生獨辟蹊徑、侃侃而談,從逆向思維上去考慮“沙塵暴帶來的有利影響”,令人耳目一新。在其帶動下,其余同學也你一言、我一語參與討論起來,可謂爭論不休、高潮迭起。最終達成如下共識:1.沙塵提供凝結核,促成降水,緩解干旱。2.沙塵削弱太陽輻射,使地球降溫,抑制全球氣候變暖。3.沙塵內含堿性物質,可中和酸性物質,緩解酸雨。4.沙塵從內陸攜帶營養物質,促進海洋生物生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該生的“異舉”帶活了整個課堂,促使課堂教學質量和學生思維發展都有新的突破。學生各自的成長環境、人生閱歷及思考問題的角度、廣度、深度有所不同,這就決定了在開放性地理課堂教學中,必須走求同存異的道路,運用辯證的眼光看待和解決問題。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言:“知教育者,與其守成法,毋寧尚自然;與其求化一,毋寧展個性?!?/p>

鮮活、真實、生動的課堂必定是生成性的課堂,從中我們可以看到思維碰撞的火花,嗅到知識綻放的芬芳,聽到生命拔節的聲響……課堂生成或為積極,或為消極,積極生成無需贅言,消極生成則必須要“化戾氣為祥和”。如何處之?亟需教者平時不斷地實踐、反思和積累,唯有這樣,教者方能持有“閑庭信步,看花開花落,望云舒云展”的閑適心態,優化處理一切生成性問題:情境、觀點、方法、思路……endprint

猜你喜歡
沙塵沙塵暴筆者
可怕的沙塵暴
老師,別走……
換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師,你為什么不表揚我
可怕的沙塵天氣
大話西游之沙塵暴
天外來客:火星沙塵暴
如何看待沙塵暴的利與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