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藏傳佛教寧瑪派“俄巴”的生產性儀式研究

2014-06-09 03:27看本加
西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4年2期
關鍵詞:法器防雹農牧業

看本加

(西北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 甘肅蘭州 850000)

“俄巴”是藏族地區民間的宗教師。這一群體既在固定宗教場所從事宗教活動,扮演宗教師的角色,又結婚生子,從事日常生產勞動以養家糊口,并且參加社區的政治、經濟、文化方面的各種活動,是藏傳佛教領域比較特殊的群體。由于該群體與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關系密切,因此其宗教儀式也與生產勞動息息相關。本文研究的生產性儀式,是指“俄巴”與農牧業生產相關的宗教儀式的統稱。

一、防雹儀式

防雹儀式是“俄巴”們為保護當地農田免受冰雹或暴風雨破壞而舉行的一種巫術行為,也是一種比較古老的宗教行為,現在已不多見了。下面以同仁縣L村的防雹儀式為個案進行描述。

青藏高原地理環境復雜,氣候變化異常,為保護農田不受冰雹或暴風雨的破壞,當地民間形成了一種防止冰雹侵襲的宗教儀式。堅贊“俄巴”今年70歲,很小的時候因喜好佛法便加入俄巴的行列。他們村的“俄巴”們每三年輪流一次,承擔防雹師的職責。今年輪到堅贊作為該村的防雹師,這也是他第一年擔任此職。他記得以前是苯教師們在防止冰雹,現在由“俄巴”們承擔。堅贊“俄巴”住在該村的山神廟里,從農歷五月初開始住到秋收結束,也就是麥子長到一定程度開始防雹,一直到秋收。防雹期間的報酬為全村每家每戶給十元錢和一升糧食,該村大概有300戶人家,他有3000元左右的收入。

圖1 防雹師堅贊

據堅贊“俄巴”介紹,該村的防雹儀式大致如下:每年的農歷5月15至20日的五天時間,全村45歲以上的“俄巴”集聚到俄康(即“俄巴”的宗教活動場所),足不出戶地念經,加持防雹箱和防雹法器防雹箱是由木板做成的方塊箱子,四邊寫了許多咒文,畫有金剛橛。防雹法器是一個木制人形十字架,用柳樹條編織起來,酷似人形。左右手分別拿一把木制的劍,頭部插了一塊人頭形木板,上面刻有馬頭明王的像。在西藏,馬頭明王是咒師們的主要本尊。每逢有旱災、水患或其他大自然災害,咒師以及僧人或者牧民們便會集聚在一起,修誦這位本尊的儀軌,來禳解災難。[1]念完經后,到了第六天,在全村人的護擁下,有些“俄巴”吹著海螺,將防雹箱和防雹法器拿到全村較高的山丘上。該村選的地理位置在村邊的小山丘上,從這里可以看到全村和大部分農田。堅贊“俄巴”也跟筆者說,他們選的地點比較獨特,能看到全村的農田。到達小山丘后,人們把防雹法器栽在土里。然后把防雹箱用泥包起來,放在離防雹法器大概有兩米遠的地方。小山丘上有一個已經修好的煨桑臺,它們并排在一起,之間的距離大概有兩米多。等一切安置好后,人們便在煨桑臺煨桑,吹海螺,誦經祈禱。至此,前期準備工作基本完成。

圖2 防雹箱 防雹法器 煨桑臺

接下來,堅贊“俄巴”便住進山神廟里,承擔防雹的事。堅贊“俄巴”每天要念紅色古扎經,積累咒語,并要念《金剛經》,不斷地向八部神魔供獻神飲(即白酒),一天至少需要一瓶酒。這些酒都是村民平時到神廟里祭祀時供奉的。在念經的同時,要走到神廟院子里,不斷地觀察天象,辨析天氣變化,包括晚上也要出去兩三次,以防冰雹來襲。他認為,主要是等神魔八部的作祟導致冰雹災害,因此要不斷地獻酒讓這些神靈高興,才能防止冰雹。并且向本尊祈禱,協助自己防止冰雹災害。

圖3 防雹法器上的馬頭明王像

圖4 防雹工具——木劍

圖5 防雹工具——拋石器

防雹,作為一種象征性的行為,包括儀式性的誦經和實際的法器操作。[2]堅贊“俄巴”所念的經主要是《古扎經》金剛經》和一些祈禱本尊和地方保護神的祈愿文。法器主要有木制的劍、拋石器、石子、芥子、烏龜等。這些“俄巴”們多多少少都懂一些觀察天象和判斷云彩的知識。他們一般是觀察云彩的走向、顏色以及風向,來判斷冰雹是否來臨。他們通過觀察天象,以實施不同的宗教法器來阻止冰雹。首先,當烏云驟起,暴風雨即將來臨時,堅贊“俄巴”站在廟前的臺階上,抬頭望著天空,手里拿著一只烏龜殼,將烏龜殼指向云彩,并用手指指向云層,嘴里念誦咒語,來回走動以防冰雹。關于烏龜,堅贊“俄巴”認為如果是活的更好。有些地方在防雹時使用青蛙,他們認為,雹云的形成和水有關系,而青蛙是生活在水中的,屬于魯神(以前譯作龍神)。正是魯神作怪,導致冰雹降臨,故舉行防雹儀式時要做出青蛙之狀的面塑。因此,烏龜和青蛙在防雹中作用是一樣的。其次,堅贊“俄巴”右手持木劍,左手拿著裝有芥子和石子的小袋子,把芥子放入拋石器中,然后投向云層。如果不管用,再把擦擦放入拋石器中,投向云層。如還是不管用,最后將石子放入拋石器中,投向云層密集的地方。如此,依冰雹或暴風雨來臨的強弱程度,用不同的法器進行阻止或將其轉至別處。也就是說,剛開始用一些柔和的手段,祈求神靈幫助,逐漸再用一些比較強硬的措施進行阻止,如將擦擦、石子等投向云彩,而非開始便用一些武器進行防止,以迎合神靈的要求。

圖6 防雹工具——烏龜殼

西藏的天氣咒師使用的最重要的法器是雷石(隕石)、法鈴、橛、人脛骨做成的法號(據說這種法號的聲音可以嚇退所有試圖阻撓降雨的妖魔)、鼓。依靠鼓的幫助,有經驗的天氣咒師可以判定天氣的變化:如果鼓聲低沉或“不祥”,那么壞天氣即將出現;如果鼓聲高昂而歡快,那么就預示著不會有暴雨的威脅。要判定一塊積雨云是否帶來冰雹,咒師通常要把水裝進一個用五種貴重金屬做成的平底容器,然后觀察盤內水中反射的天空云彩。根據一些特定的征象(這些征象是他根據經驗得出的秘密)來判斷云彩是否帶來冰雹,假如有下冰雹的征象,咒師要立即開始進行相應的禳除形式。[3]

圖7 防雹師堅贊在舉行防雹法事

關于防止冰雹成功與否的事,堅贊“俄巴”也直言不諱地說,他本人感覺壓力特別大,能否防止也難說,不過他本人在盡最大的努力做法事。

據介紹,包括L村在內的廣大熱貢地區的防雹儀式是按一本名為《依修馬頭明王·防雹訣竅閃電之帷幕》進行的。經考證,此書作者是土觀·洛桑曲吉尼瑪,收集在《土觀·洛桑曲吉尼瑪文集》的“巴”函中,長條經文,共有25頁。

另外,熱貢當地學者娘吉囊雜勒多吉的文集中有一篇名為《防雹訣竅火之帷幕》[4]的文章,據當地“俄巴”介紹,這也是他們在防雹時經常使用的儀軌文本。此文篇幅較短,名稱與土觀的文章基本相似。筆者對照兩篇文章發現,內容結構基本一致,只是土觀的文章比較詳實。作者在文章的末尾也寫道:《防雹訣竅火之帷幕》是為了利益眾生,本人也有寫作的意愿,在白瑪多杰等眾多學子“俄巴”的勸告下,按照《防雹訣竅閃電之帷幕》和其修習儀軌——修行者白瑪程列所著,吸收合理的咒文儀軌,囊雜勒多吉于七十五歲時撰寫。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大致如下:文章開頭是一段祈愿文,接下來介紹防雹的程序有三個步驟,即第一步,制作金剛橛等和撰寫咒文;第二步,加持金剛橛和將咒文排整齊;第三步,將咒文收集和豎立防雹法器的方式等。文章最后為一段祈愿文,以及撰寫本文的緣由。

通過分析和比較民族志資料以及藏文文獻可知,“俄巴”們在舉行防雹儀式時,基本上以這些文獻為藍本和依據,然后一代代傳承和延續。

二、祈雨儀式

青藏高原氣候變化多端,有時冰雹襲擊,有時干旱無雨,基于這種氣候條件,“俄巴”們也“創造”了不同的宗教儀式,以確保當地生靈和農牧業生產的安全。其中,祈雨儀式是“俄巴”們日常宗教儀軌中的重要內容之一。

在青海貴德地區,每年舉行祈雨儀式。下面以M村為個案進行論述。M村是一個以農業生產為主的村莊,村里有一個格魯派寺院和“俄巴”的俄康。每年的農歷3月29日舉行背經活動,以祈求降雨、五谷豐登、人畜興旺。

每年農歷3月29日早上九點左右,人們集合到位于村子中心的俄康里,在“俄巴”們的組織下,每人背一兩部大藏經即《甘珠爾》、《丹珠爾》。首先,由“俄巴”們念誦《佛說八部佛名經》吹著海螺,帶領民眾從俄康出發開始繞村莊一圈?!岸戆汀眰円脖持浳?,參加者無論男女老少皆可。M村每年參加的人數大概有150余人,人們穿著藏族服裝,形成了一支龐大的背經隊伍。

背經隊伍到達村子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時要停下來,“俄巴”們念誦《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白傘蓋經、《度母經等,祈求風調雨順。一路上,老百姓念誦著“六字真言”、《白傘蓋經》、《度母經》等。背經隊伍到達不同的方位時,要休息一會,村民們準備有簡單的茶飯,背經的人們喝點茶,隨便吃一點后,又繼續前行。直到下午三、四點鐘,才能圍繞村子轉一圈。最后,人們把經文背回俄康,整個活動才算結束了。

據當地“俄巴”介紹,背經活動的目的是為了祈求降雨、五谷豐登、人畜興旺。而當地一位背經人的解釋,更是道出了背經活動的具體意義。她說:背經活動是為了莊稼不受病蟲害影響,農田不受暴雨襲擊,以及祈求降雨。

為了安撫魯,法師還應該進行“出索”儀式。人們認為通過這個儀式可以平撫龍怒,并能驅除由魯引起的病患?!俺鏊鳌眱x式可以分為如下幾個部分:①念誦咒語。②從一個稱作“出瓶”的容器內舀出黃色的水,倒在一面鏡子上。據說這面鏡子能映現出所有被人的罪污染的魯影像,鏡子最好用銀,最不濟也必須用響銅或水晶制成,將倒在鏡子上的水匯集到一個稱作“出響”的平盤內。③“出索”儀式包括誦讀三大魯經的儀式,還要求眾人在他們誦經時提供幫助:在喇嘛們誦經祈禱求雨的同時,婦女身背《甘珠爾》、《丹珠爾》等佛經,排成一列,沿寺院和農田轉圈。[5]貝內斯基所談論的儀式,與上述貴德地區的儀式基本相同,都認為背經活動是為了祈雨,而貴德地區背經活動的內涵更加豐富,涉及五谷豐登、人畜興旺等方面。

另外,“俄巴”們還通過觀察天象、云彩以及一些征兆來判斷是否降雨。從云彩的形狀和色彩及其移動的方位,天氣咒師可以推斷出要想求得下雨,應該去祈請哪一類神怪。例如,如果從東方飄來一塊呈佛塔狀的云彩,那么就必須崇拜王系魔;如果從南方飄來像怒相神靈具有的頭發一樣的發狀云,那么就是魔女瑪姆阻擋了降雨云,因而要進行答謝女魔的儀式;一塊由西方而來的云彩具有紅馬的現狀,那是標志著天不下雨是贊所致;從北方而來的云彩呈狐褐色牦牛形狀,可以看作是由魔所設置的障礙。此外,假如天空被云彩遮蓋而仍不下雨,那就是地方神作怪。從各個方向來的雷聲在盼望降雨的時候也被作為天氣咒師的一個預兆。如果從西方聽到雷聲,那么當天晚上可能下雨;如果從東方聽到雷鳴,那么會在三天以后下雨;如果從北方聽到雷聲,那么將是深夜降雨的信號。[6]

在祈雨過程中,還有許多禁忌需遵守。當企圖給天氣施加影響時,必須特別注意吉祥的占星時間和適宜地點的選擇。例如,一些降雨的儀式決不應該在貧瘠干旱的地方進行,而應該在一座山的山頂進行。在這座山的山坡上還要發現很多居有水鬼的泉眼,泉水還要相當純凈,沒有污染,特別是“沒有女人和狗到過此處”。天氣咒師、法師的思想也必須純潔,儀式開始之前,他不能吃肉、吃蒜,也不能喝青稞酒,確定供奉給神靈的供品也必須是純凈的,而且是質量好的供品,否則,咒師的努力就不會獲得成功。[7]

其實,在藏區,尤其是“俄巴”比較多的地方就有祈雨儀式,而且每個地方的祈雨儀式也不盡相同。在藏傳佛教典籍中有許多相關的儀軌文獻,有些“俄巴”以這些文獻為基礎舉行儀式,而有些“俄巴”自己撰寫相關的儀軌文,對這些儀軌進行適當的“改造”,并且增加一些地方特色。因此,各地“俄巴”在祈雨儀式時所依據的經典也有所不同。

下面根據《藏密醫術文獻匯編》[8]一書中的相關文獻進行論述。此書是一本文獻資料匯編集,作者皆為寧瑪派“俄巴”,其中有多篇祈雨方面的儀軌文。主要有:嘉央乾澤旺布的《秘決精要匯集》一書中有兩篇有關祈雨儀軌文文獻,在一篇名為《饒益農田秘訣精華》中有一篇降雨秘訣精要的儀軌文,另有一篇名為《與龍神相關的祈雨短文介紹了祈雨儀式。佐慶曲央道丹多杰撰寫的《依皈依壇城之各種業》一文中,有一篇名為《依止皈依祈雨》的儀軌文,在另一篇《古若司都業集寶串》中,有一篇祈雨的儀軌文。

三、與農牧業相關的其他儀式

“俄巴”們除了舉行防雹儀式和祈雨儀式外,還要圍繞農牧業生產勞動的其它方面,舉行大量的宗教儀式,防止病蟲害和自然災害的影響,確保農牧業豐收?,F根據文獻《藏密醫術文獻匯編》,[9]作進一步介紹和闡釋。

《藏密醫術文獻匯編》一書是由青海寧瑪研究所主編,收集了“俄巴”們經常念誦的咒文文獻。此書雖命名為藏密醫術,其實書中含有大量關于農牧業生產方面的儀式,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值得深入分析和研究?!恫孛茚t術文獻匯編》一書共有13篇文獻,其中大部分文獻都與農牧業生產相關,現擇其摘要進行介紹。

嘉央乾澤旺布的《秘決精要匯集》介紹了防止霜、冰雹、雷電,防止農田受病蟲害影響,農業豐收的秘訣,防止暴雨,為母畜催奶,保護農田,祈雨,保護牛犢,防止牛犢癲狂,牲畜興盛的秘訣,防止牲畜病,防止羊病等的具體措施。

在本文集中,佐慶曲央道丹多杰有三篇文獻,其中第一篇《依皈依壇城之各種業》,介紹了依止皈依防雹、依止皈依祈雨的儀式過程。第二篇《古若司都業集寶串》,介紹了祈雨、制止降雨、防止暴雨、防止冰雹的儀式,馬牛羊興盛的秘訣,控制人和家畜興旺的方法等。第三篇《曜神儀軌》主要介紹了防止天龍八部造成的疾病等。

上述文獻中所介紹的各種生產性宗教儀式,其儀式過程大致如下:首先,要收集諸多儀式需要的原料,如各種藥物、礦物質、食物、人的頭發和骨頭、各種動物的排泄物以及墓地的土等應有盡有;其次,將咒文寫在紙上作為符咒掛在某種動物身上,或者某個指定地方(包括牛圈、羊圈、田地等),或者念誦咒文若干遍。如,防止農田受病蟲害,在墓地風化的灰上念咒語,并撒播到農田里,灰能控制病蟲害。牛羊不讓擠奶,在護身符上寫上咒文,若有犄角頂,則系在角上,動則系在腿上,如不下奶則系在尾巴上,有作用。馬牛羊興盛的秘訣,用馬牛羊的毛捻成五色線,裝入黃鼠狼的陰囊里,并裝滿金銀等寶物和糧食作物,掛在院內或牛羊圈里,有助于牛羊興盛等等。宗教儀式的內容涵蓋農牧業生產勞動的方方面面,并且有大量家畜,如馬牛羊等的日常治療方式,應有盡有。

三、“俄巴”的生產性儀式特點

通過以上對“俄巴”生產性儀式的描述,我們知道,由于“俄巴”與日常生產勞動關系密切,從而產生了大量與農牧業生產勞動相關的宗教儀式,這些儀式頗具地域文化色彩。

(一)儀式內容豐富多樣,儀式程序簡單且容易操作

因“俄巴”身份的特殊性,他們在從事宗教活動之余,將主要精力花在農牧業生產勞動之中,以維持生計,養家糊口,從而也“創造”了許多與農牧業生產相關的宗教儀式。這些儀式的內容包括生產勞動、農作物保護、家畜飼養、家畜疾病、防止自然災害、保護農田、祈求農牧業豐收等,涉及農牧業的方方面面,而且還創造了馬神古畢拉畜神拉姆諾金瑪羊神諾吾桑布等一系列與農牧業相關的動物神靈。并且這些儀式過程不像其他宗教儀式那樣繁瑣復雜,而是程序比較簡單,容易操作。他們在日常生產勞動中,利用很少的時間完成儀式,不用花很多時間,同時大部分儀式由一個“俄巴”或生產者自己來完成,這對于比較繁忙的農牧業生產勞動者來說,具有一定的實效性和可行性。

(二)生產性儀式促進生態平衡,保持人與自然和諧

青藏高原環境復雜,氣候異常。人們面對復雜的環境和變化多端的氣候,沒有先進的科技應對,只能訴諸于宗教,以達到心理慰藉。并且在藏傳佛教的影響下,人們在日常農牧業生產勞動中,很少使用化肥和藥物,以避免殺生,這種行為減少了環境污染,有效保護了生態環境。其實,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雖然在進行不同的宗教儀式以求農牧業豐收,但不太關注其作用和實效,只是將其作為一種生產生活方式和一種文化行為,不斷延續和傳承,以應對周邊的生計模式和生態環境,以求精神慰藉和表達對大自然的敬畏。在這種文化理念的引導下,其生計模式和生態環境也自然是比較協調和諧的。

[1]諾布旺典.藏密神明圖鑒[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9:200.

[2]郁丹.在神的懷抱里:一個安多藏族村落的生態——顯圣景觀[J].西北民族研究,2010(2).

[3][5][6][7]勒內·德·內貝斯基·沃杰科維茨.西藏的神靈和鬼怪[M].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558,566,559,560.

[4]荒棄.娘吉囊雜勒多吉文集[G].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211-215.

[8][9]荒棄.藏密醫術文獻匯編[G].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154,160.

猜你喜歡
法器防雹農牧業
貴州地區強對流天氣防雹雷達回波特征研究
妙寶莊嚴
——故宮博物院藏法器展
開天辟地頭一回,故宮深藏皇家寶器組團出宮
基于多種模式的內蒙古農牧業特色化研究
“無人機放?!弊屴r牧業走在時尚前端
內蒙古農牧業生產資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種與作業效率相關的人工防雹物理檢驗方法的探究
淺談西藏農牧業信息資源管理
一二八團開展“夏送清涼”慰問
人工增雨防雹社會化認識評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