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建筑工程項目管理的對策與建議

2014-06-17 00:00安濤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2014年37期
關鍵詞:建筑施工項目管理工程

安濤

摘 要:我國推行工程項目管理的起步較晚,對項目法施工的認知程度也不一致。本文在明確工程項目管理相關概念的基礎上,分析了常用的工程項目管理模式,并進一步探討了改善建筑工程項目管理的措施。

關鍵詞:建筑工程項目管理對策措施

中圖分類號:TU198文獻標識碼: A

近入二十一世紀年,來我國建筑行業始終走在改革的前沿,建筑工程管理體系日趨完善,管理模式也逐步更新。但令人遺憾的是,地域的差異和投資多元化的緣故,我國建筑工程項目管理模式的共存和并行,但由于各種模式的適用范圍以及內在的管理要求差異,對建筑施工企業適應多種模式的施工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基本概念界定

1.1工程項目管理的定義

工程項目管理是一門較為年輕的學科,是管理科學在項目領域的應用和發展。所謂工程項目管理,就是為了使工程項目在一定的約束條件下實現預期的各種目標,而對項目所進行的全過程的所有諸如決策與計劃、組織與指揮、控制與協調等一系列工作的總和。其主要內容進行了歸納:即項目整體管理、項目范圍管理、項目時間管理、項目成本管理、項目質量管理、項目人力資源管理、項目溝通管理、項目風險管理和項目采購管理共計九個方面。

1.2建筑企業的管理特點

由于建筑產品和施工生產的特殊性,建筑企業在管理上同其它企業相比有較大的不同點,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l)投標承包方式的競爭性。根據我國建筑法的規定,建筑施工企業一般都是通過投標競爭的方式來承攬業務。中標后再通過簽訂工程施工承包合同,來確定彼此的經濟與法律關系。但由于建筑企業的進入壁壘低,施工企業眾多,競爭非常激烈,大多數企業只能依靠低價競標方式來取得業務。

(2)生產經營任務的不穩定性。采用競標方式承攬業務的不確定性導致了建筑企業經營生產任務的不穩定性,從某一個具體項目看,企業能否中標,一方面與企業的業績、技術、管理、資金等綜合實力密切相關,也與投標策略、掌握的市場信息有很大關系,具體項目的中標具有很大的偶然性。

(3)管理環境的多變性。這里的環境有兩層含義:一是指作業環境方面,建筑施工大多為露天作業,作業條件較差,受天氣、氣候、地質、水文的影響較大。二是指管理方式的環境方面,不同的投資主體,多變的項目管理模式、不同地方的政策都使得管理環境復雜多變。

2常用的工程項目管理模式分析

我國的工程項目管理是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發展起來的,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至今已基本完成了與國際接軌的任務,但由于地域的差異以及投資多元化的緣故,現階段國內建筑市場仍是多種模式并行的狀況,常用的是以下幾種主要模式。

2.1工程建設分階段招標管理模式

該模式主要由業主、咨詢和設計單位、承包商(施工企業)三方參與。業主分別與設計單位和承包商簽訂合同,確定彼此的經濟與法律關系。與此同時,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實行工程監理制度,對工程投資、質量和進度加以控制。這種模式中,業主主要負責建設工程的行政領導、關系協調和建設中有關重大問題的決策,其他工作均由相應的專業單位負責進行,實現了建設工程管理的專業化和社會化分工。

2.2工程建設總承包管理模式

工程建設總承包模式是指具有工程總承包資質的總承包企業代替建設單位全面負責工程建設的組織管理工作,總承包企業可以將部分工作發包給具有相應資質的分包企業,分包企業對總承包企業負責。工程總承包模式中業主參與工程管理的工作很少,只要大致說明投資意圖和要求,其余工作均由總承包企業進行實施,因此,業主工作量大大減小,對合同的管理比較有利。

2.3設計/招標/建造模式

這種模式是嚴格按照設計—招標—建造的順序進行,在一個階段結束后,相應另一階段才能開始。由于其限制了項目進行平行作業,對工程建設周期有較大影響。但由于其操作簡單、通用性強,項目施工管理時變更較少而被廣泛地應用于各種國際項目工程中,因此,不管從理論上還是實際應用中。

3改善建筑工程項目管理的措施

3.1建立物資中心信息庫,完善內部物資供應市場

建筑企業應首先針對自身企業常用的主材、機械設備進行統計,調查材料的數量、規格、市場價格、使用頻次等數據,按重要性排序,確定企業內部應該集中采購的材料名錄及常用機械設備一覽表,建立物料中心信息庫。在不同模式下按照項目需要采用大宗材料的集中采購與項目經理部零星采購相結合的方式。在機械設備的使用上,將外部市場的價格調節和競爭機制引入企業,建立內部租賃市場,通過市場運行的調節機制,促進內部市場發育,達到滿足施工項目的材料和機械需求的目的。

3.2盤活固定資產,向資本運營型管理轉型。

從長期的發展來看,國內建設規模在城鄉建設一體化的充分發展之后必然會有一個回落,建筑施工企業在不久的將來必然會面臨施工任務不足的境況,因此企業要開始注重企業的資本運營,力爭早日由生產經營型管理向資本運營型管理轉變。作為施工企業而言,可以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是盡量讓固定資產運轉起來,這包括閑置的設備、房產、地產等。對于閑置設備可以通過內部租賃市場的功能來實現。二是靈活用好流動資金,自己主動創造市場,選擇比較好的政府項目進行投資,既充分發揮了施工企業的建設優勢,又可以取得比較高的資金回報率。

3.4轉變傳統經營理念,選擇最合適的經營戰略

現在的建筑施工總承包企業絕大多數具備多種產品生產的資質和能力,本身就具有多元化的特征,究竟采取哪種經營方式,只有最能促進企業發展的方式才是最合適的。這就要求企業在選擇經營方式的時候必須做好如下幾個方面的準備工作:一是深入了解專業化經營及多元化經營的特點,二是深刻把握市場的發展趨勢,三是精確考量自身的綜合實力。只有這樣,才能促使企業正確地選擇其發展道路。

4總結

總之,建筑企業無論是面對建筑市場相對繁榮的今天還是未來市場即將萎縮的明天,都有必要順應潮流,未雨綢繆,以先進的理念引導企業的改革和創新,確保企業健康發展。本文利用動態企業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在施工企業項目管理上提出改進和創新對策,為施工企業項目管理工作提供借鑒。

參考文獻

[1]金小祥. 分析建筑施工技術管理控制的要點[J]. 價值工程, 2010,(21).

[2]寇俊有. 促進工程監理和項目管理協調發展的探討[J]. 今日科苑, 2009,(12).

猜你喜歡
建筑施工項目管理工程
加強施工技術管理提高建筑施工安全
一圖看懂寧波金融“五強”提升工程
基于項目管理視角的中小企業營銷模式應用研究
高速透平真空泵工程應用
項目管理指南
建筑施工管理中危機管理意識的運用
項目管理成熟度模型構建研究
淺談建筑施工管理
泛濫的“工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