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甫《秦州雜詩二十首》詩藝探微

2014-07-04 00:46
杜甫研究學刊 2014年4期
關鍵詞:杜詩組詩杜甫

商 拓

作者:商拓,西南交通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610000。

杜甫于乾元二年(759)秋后不久,離開華州赴秦州,到秦州后寫下了《秦州雜詩二十首》。這二十首詩既是杜甫深入鄉邑、周覽山川、俯察民情、細觀社會寫下的述志之作,充滿憂國傷時的感慨,也是他精心結撰的里程碑式的杰作,在詩藝上也不乏獨到的精美之處,可供人們借鑒欣賞。本文擬對這組詩歌的詩藝作一簡單探討。

《秦州雜詩二十首》在形式體裁上對前人有所繼承,對自己前期的創作亦有所發展。

首先是對前人“雜詩”體裁的借鑒與繼承。所謂“雜詩”,據《文選》王粲《雜詩》李善注: “雜者,不拘流例,遇物即言,故云雜也?!碧评钪芎沧⒃?“興致不一,故云雜詩?!笨梢姟半s詩”有兩個特點,一是“不拘流例”,不遵守流傳下來的慣例,形式自由,長短隨意。二是“遇物即言”,遇到事物就抒寫感慨,題材廣泛,有感即發??傊亲杂墒銓?,不受拘束。 《文選》有《雜詩》一目,凡題材內容不屬于獻詩、公宴、游覽、行旅、贈答、樂府諸目者,概列入雜詩項。 《古詩十九首》及蘇武、李陵詩,既無題目,又“不知作者”或作者“疑不能明”,也被列入此類。即使有題如張衡《四愁》、曹植《朔風》等內容相近的,也歸入此項。建安時期,孔融、王粲、劉楨、曹丕、曹植等人的作品都曾以“雜詩”為題,到兩晉南北朝時期,嵇康、傅玄、張華、何劭、王贊、棗據、左思、張翰、張景陽、陶淵明等人皆有“雜詩”傳世,唐初沈佺期亦有此題。但這些人所作“雜詩”,除張景陽十首、陶淵明十二首外,大都規模不大,只一到二首。且詩歌長短不拘,如張景陽《雜詩》長的達二十六句一首,短的僅有十二句一首,十四句、十六句、二十句一首的都有。這些詩歌大都“遇物即言”,隨興而發。由于“興致不一”,內容題材也并不一致,故“不拘流例”,比較自由。即使十首、十二首,也并非作于一時一地,各首皆獨自成篇,互相聯系并不緊密。杜甫《秦州雜詩二十首》繼承了前人“不拘流例,遇物即言”的特點,但又沖破前人窠臼,以連章體組詩的形式,巧妙的構思,精心結撰,一連寫了二十章。與張景陽、陶淵明《雜詩》不同,杜甫這二十首詩寫作時間較為集中,大約在到達秦州的半年之內;地點也比較單一,就是秦州及其周圍地區;各首詩雖“遇物即言”,“興致不一”,內容并不相同,但因時地相同,故互相之間還是有一定的聯系的。這無疑又是對“雜詩”一體的充實與發展。

其次是對連章體組詩的發展與創新。長安十年時期,杜甫已開始創作連章體組詩,如他的《前出塞九首》 《后出塞五首》《曲江三章章五句》 《陪鄭廣文游何將軍山林十首》 《重過何氏五首》 《秋雨嘆三首》《喜達行在所三首》《羌村三首》《收京三首》 《大云寺贊公房四首》等。此時所作以五言古體最多,其次是五言律體,如《陪鄭廣文游何將軍山林十首》及《重過何氏五首》,也有七言古體,可見杜甫對連章體組詩已作多種體裁的嘗試。這些連章體組詩無論多少,詩人皆精心結撰,顯得次序井然。少者三首如《羌村三首》,仇注云:“杜詩每章各有起承轉闔,其一題數章者,互為起承轉闔。此詩首章是總起。次章上四句為承,中四句為轉,下四句為闔。三章上八句為承,中四句為轉,下四句為闔。此詩法之可類推者?!倍嗾呷纭肚俺鋈攀住?, “九首承接只如一首”,渾然一體,首章起,點題“出塞”,揭出主旨“君已富土境,開邊一何多”,以之為綱,統攝全篇。以下各首便圍繞這一主題,依次展開,各有重點。末章論功抒志,可為結。九首之間又各有照應,如線貫珠,聯系緊密。誠如浦起龍所說: “漢魏以來詩,一題數首,無甚銓次。少陵出而章法一線。如此九首,可作一大篇轉韻詩讀?!睙o疑這是杜甫在詩歌形式上的開創與探索?!肚刂蓦s詩二十首》首先是一題二十首,規模超前,結構宏大。長安十年,特別是安史之亂后,杜甫為生活所迫,更深入社會,更接近人民,更了解底層, “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其思想感情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其詩歌創作也更注重反映社會現實,抒發憂國憂民的情懷,題材更為豐富,內容更為充實,故短篇單章便難以反映廣泛復雜的社會生活和難以抒寫矛盾痛苦的內心世界。為以詩存史,抒寫時事,杜甫詩歌的長篇巨制和連章體組詩便應時而生,逐漸多了起來且越寫越好,長篇如《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北征》,連章體如前后《出塞》 《陪鄭廣文游何將軍山林十首》等。到達秦州后,杜甫在經歷了陷賊的生死考驗和為官的貶謫升遷等痛苦經歷后,思想和創作都更趨成熟。自乾元二年秋客秦后至上元元年(760)底入蜀以前約一年半時間共寫詩歌約百首,其中秦州半年所作上繼長安十年的鴻篇巨制,下啟《乾元中寓居同谷縣作歌七首》的連章組詩,不僅擴大了五律的堂廡,而且開啟了排律的新制,堪稱杜詩創作中的又一個光輝時期。 《秦州雜詩二十首》在吸取前期連章體組詩圍繞中心,波瀾起伏,層次井然的基礎上,精心構思,不僅規模更為宏大,而且起結有序。結構更趨嚴密,其第一首為二十首之發端,浦起龍《讀杜心解》謂“其一為二十首之冒,前言‘生事’‘因人’,籠后藏身等篇?!蹦┦诪槎椎目偨Y,仇注云: “以入秦起,以去秦終,中皆言客秦景事?!倍子秩梦迓审w裁,互相之間又緊密聯系,顯然這是對長安十年時期連章體組詩的進一步改造與發展,不愧是杜詩中的精華之作。

《秦州雜詩二十首》在表現手法上富于變化,多種多樣,不拘一格。這是“雜詩”的特點,也是連章體組詩的特點。

借景抒情,以景寫情,情景交融,這是杜詩常用的表現手法,《秦州雜詩二十首》也不例外。如第九首云:

今日明人眼,臨池好驛亭。

叢篁低地碧,高柳半天青。

稠疊多幽事,喧呼閱使星。

老夫如有此,不異在郊坰。

寫秦州驛亭的美景,使人眼前一亮,令人十分興奮?!皡搀虻偷乇?,高柳半天青”,叢生的竹林讓低地一片碧綠,高聳的柳樹使天空半邊青藍。遠近高低,互相映襯,描寫生動,真實可感。既指出了“明人眼”的具體原因,更抒發了作者的稱頌贊美之情。正因為有如此美景,這才引起詩人“老夫如有此,不異在郊坰”的感嘆,從而抒寫了自己渴望有此家居而不可得的情懷,景中寓情,十分自然。再如第十首“煙火軍中幕,牛羊嶺上村”,寫雨中之景,抒發雨后寂寥索寞之感,亦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

比興寄托,含意深婉,也是杜詩常用的藝術手法。詩貴含蓄,不宜直說,故比興寄托,能使詩意深婉,令人回味無窮。如《秦州雜詩二十首》中的第五首詠馬詩:

西使宜天馬,由來萬匹強。

浮云連陣沒,秋草徧山長。

聞說真龍種,仍殘老骕骦。

哀鳴思戰斗,迥立向蒼蒼。

懷古傷今,借史慨時,抒寫自己的懷抱,這是《秦州雜詩二十首》的藝術手法之一。如第八首就借漢使以慨時事。其詩云:

聞道尋源使,從天此路回。

牽牛去幾許,宛馬至今來。

一望幽燕隔,何時郡國開。

東征健兒盡,羌笛暮吹哀。

敘事描寫,議論深刻,亦是杜詩的常用手法。杜詩多議論,但杜詩的議論往往結合敘事描寫,使議之有理,論之有據,意義深厚,頗有情韻。如《秦州雜詩二十首》之第六首:

城上胡笳奏,山邊漢節歸。

防河赴滄海,奉詔發金微。

士苦形骸黑,林疏鳥獸稀。

那堪往來戍,恨解鄴城圍。

其次是遣詞的語短意長。如第一首“遲回度隴怯,浩蕩及關愁”中“遲回”“浩蕩”二詞。用“遲回”言其“度隴”時的膽怯猶豫之狀,以“浩蕩”說其“及關”時憂愁的廣闊無涯,不僅具體生動地刻畫出了詩人此時此地矛盾復雜的內心世界,而且縈前透后,由度越關山之難,寓托著經歷人世之難和當前的時事之難,又關合下文“問烽火”,的確是語短而意長,遣詞準確精妙。再如第十一首“蕭蕭古塞冷,漠漠秋云低”兩句, “蕭蕭”指寒冷的風聲,從聽覺寫出古塞的凄涼;“漠漠”指沉重的云層,從視覺寫出秋云的廣闊。兩個迭詞的運用,具體可感,生動形象,對仗精工。杜詩遣詞的推敲講究,語意悠長,于此可見。

注釋:

①李善注:《文選》,中華書局,1977 年,第415 頁。

②六臣注:《文選》,中華書局,1987 年,第546 頁。

⑩王嗣奭: 《杜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年,第87 頁。

猜你喜歡
杜詩組詩杜甫
可見光(組詩)
蒼涼組詩
登高
杜詩學文獻研究的重要創獲
——評王新芳、孫微《杜詩文獻學史研究》
宋代杜詩舊注整理與研究
——以宋代蜀人三家杜詩注輯錄為例
貧困無田杜太守
絕句
從源于杜詩的成語看杜詩的錘煉藝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