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校園自發行為的高校建筑交往空間研究

2014-07-09 01:56劉秋勤LIUQiuqin王冬WANGDong
價值工程 2014年23期
關鍵詞:師生空間建筑

劉秋勤 LIU Qiu-qin;王冬 WANG Dong

(昆明理工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昆明650500)

0 引言

有別于早期高校單向傳授知識的模式,現時期高校轉向辦學開放、學科交叉、資源共享等教育方式。教育方式的改變必然在高校建筑上有所體現:建筑更加集約開放、空間更加靈活多樣、功能及設備更加實用科學等?,F代教育日益注重師生間的交往互動,作為人的本能需求,交往是人與人之間物資、信息等交換的基本途徑,促進人們的聯系與依賴性,是維系社會關系的紐帶與橋梁。對于高校而言,交往無處不在。積極的交往活動有隱形的教育功能:為知識的傳播和信息的傳遞提供渠道,為高校帶來勃勃生機、增強師生的認同感和凝聚力。

1 交往空間與校園自發行為的聯系

1.1 校園自發行為 丹麥社會學家楊·蓋爾把人們日常戶外活動簡化為:必要性活動、自發性活動和社會性活動三種類型。①能否最大限度的激發以上三種活動可以作為評價當下城市和建筑優劣的重要標準。筆者在此依據楊·蓋爾對室外活動的分類,把高校的行為活動分為:目的行為和自發行為。校園自發行為(交往、休息、娛樂等)有別于目的行為的目標明確性和必要性,是明顯的隨心隨時的偶發性行為,具有多樣性、開放性、自主性、普遍與私密性共存等特點,表現在“橫向”和“縱向”兩方面。橫向行為表現為同專業、興趣、年齡段的直接交往;縱向行為表現為不同年齡段、專業、興趣等的行為主體對同一空間的共同使用或是由橫向行為引起的復雜的網絡式的間接交往。自發行為產生的原因主要有:①校園建筑現有空間和設施無法滿足學生的心理和身體需求,學生尋找滿足自我的學習環境;②學習之余,師生需要休息、娛樂、交流等作為補充。

1.2 交往空間與校園自發行為的聯系 行為和環境具有復雜的雙向選擇的關系。人的行為受環境的直接影響,紊亂、嘈雜的環境會影響人的心情甚至抑制人們活動的熱情;相反,環境優美、層次清晰的空間會使人身心愉悅,吸引人們駐足進一步刺激其學習、交流、休息與娛樂等自發行為。橫向行為和縱向行為相互促進補充形成良性循環,活動聚集活動,增進信息傳遞與感情的交流。如此,高校就會成為積極互動的和諧“社區”,凝聚師生情感的“磁體”。同樣的,環境會因人們的心理及行為方式而改善亦或更新而獲得某種“特質”。

2 高校建筑交往空間文化意境化體驗的營造

2.1 高校建筑優質交往空間的基本特點 高校建筑的交往空間通常是指除教室、實驗室、辦公室等固定功能空間之外的非功能空間。建筑內部交往主要是于門廳、交通空間、邊庭、灰空間、各單元交匯點等部位;室外主要是庭院、底層架空、可停留的建筑外界面、屋頂平臺等部位。根據對高校生的心理需求和行為特征研究以及對高校建筑交往空間使用情況的實時觀察,筆者總結出高校建筑優質交往空間應具有的基本特點有:①易達性:便利、清晰的進入途徑以減少物質和心理障礙,為師生提供便利;②豐富性:首先是層次豐富性空間的靜與動、大與小、橫向與縱向等,不同層次的空間絕非是孤立而應是聯系緊密、互相滲透;其次是豐富的空間形態,體現在空間界面、圍合方式、開放度、材質的鋪設等,以增加交往的多選擇性和趣味性,滿足自發行為主體的不同身心需求。③領域性:良好的空間尺度、舒適的交往距離、合理的布局色彩等為師生的活動提供心理支持,增強安全感和歸屬感;④良好的物理環境:舒適的溫度與通風、充足的采光、精美的細節等是構成交往空間良好物理環境的基本條件。

2.2 走向文化意境化體驗的高校交往空間營造 查爾斯·柯里亞曾指出建筑有三個層次:第一層次關注功能,第二層次注重造型,第三層次是指由思想、文化、傳統等多種隱性因素作用產生的深層次結構。第一、二層次主要關注建筑的物質性,第三層次關注建筑的精神性②。對交往空間的營造同樣應從物質性與精神性兩方面著手,在滿足其基本物質屬性(易達性、豐富性、領域性、良好物理環境)基礎上將師生對教學建筑的功能需求適度轉化為對主體性或是場所特質的追求,使得建筑交往空間被賦予表現特定生活場景的“場所精神”。交往空間“可體驗”、富有“文化意境”深度、耐人尋味,足以激發和深化高校自發行為并豐富其定義。

2.2.1 空間的可體驗化 空間是可體驗和感知的:感性(錯位、交叉、扭曲等)的空間給人以動態力感;理性空間較為純粹,使人平和肅靜;留白空間引人遐想等;行為主體對空間的體驗有物質和精神兩方面:物質方面主要是對空間的形式、尺度、質感以及其環境的直觀感受;精神體驗方面是基于空間物質性而體驗到的人文氣息、意識形態等。

空間的可體驗化營造超越物質層面為高校自發行為提供人性化、深層次的關懷:以師生行為模式、思維習慣等為指導;結合地域特色、迎合場地特質使建筑與校園環境融為一體;適當添加生活符號、植入生活事件,增加交往空間的親和性與飽滿度;融合文化氛圍,延續高校文脈,增強師生的認同感。此外鑒于空間體驗的片段式非同步性,注重交往空間品質的打造,使其平面形態盡可能流動連續且有豐富的變化和精致的細部等使得交往空間具有鮮明的個性,增加其內在控制與引導力,誘發師生使用、體驗某空間的想法與行為。師生在自發活動的基礎上根據原有經驗對空間信息進行篩選、重組和處理以重新建構個人理解,深化對交往空間的參與和體驗,建立與場所的聯系。如東莞理工學院教學實驗綜合樓迎合地形采用典型的“魚脊式”群體布局(圖1)。利用踏步、連廊、坡道等不同的高差手段在建筑內部穿插、交錯,舒緩亦有刺激,使使用者感受到一個流動、混沌的整體(圖2、3)。大量的優質、親和力的交往空間是自發行為的誘發因素。在此師生自由無拘束,想象力和創造力相互激發、情感互融。

圖1 東莞理工學院教學實驗綜合樓俯瞰圖(圖片來源:百度圖庫)

圖2 東莞理工學院教學實驗綜合樓(圖片來源:百度圖庫)

圖3 東莞理工學院教學實驗綜合樓(圖片來源:百度圖庫)

圖4 天津大學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圖片來源:在庫言庫)

2.2.2 空間的文化意境化 格式塔心理學的核心理論“異質同構”指出:物、身、心三者存在本質的區別,但三者在“力”的結構上具有同行的關系,幾種力的作用達到結構一致時,就會激起行為主體的審美體驗。建筑作為“凝固的音樂”、“立體的詩歌”,在關注具體功能、空間、形象之外,還應有物與人合、借景傳情的功能甚至是情景交融、詩情畫意的境界。然而經濟的發展,高校建筑的定位偏差,過度重視建筑規模,趕“歐陸風”、“過現代”潮流等,使得建筑文化意境丟失。

古云“三分匠,七分主人”③:造園的成就七分取決于主人的品位追求,三分在于設計者的構思和創造??梢娫趦炠|物質性基礎上,在交往空間中營造出人文關懷和文化的氛圍,使建筑與使用者充分交融顯得尤為重要。對交往空間的文化意境化營造需要設計者以及相關人員:①開拓視野,有意以審美意識引導、追求建筑的藝術品位和文化氣韻,同構師生與交往交往空間物質的“力”。②明確立意,確定建筑文化意境的基調。切忌文不對題、畫蛇添足、對空間元素平鋪直敘、雜亂無章等使交往空間光怪陸離。如可從以下方面著手:使用本土設計的方法及元素、結合特色圖騰,突出高校歷史文脈;借鑒中國造園手法營造、交往空間,賦予其中國傳統山水氣韻;注重空間的節奏和韻律,使得建筑景觀符合現代審美特征;適當點綴中國文墨書畫或校史、藝術品是等文化符號以及小品雕塑等增加文化氣息。如天津大學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如圖4),利用方形院落圍合出內部寧靜的書院氣氛,簡潔的現代手法、抽象的形體、豐富的空間層次變化使得建筑即具有傳統的意蘊又不失現代感。在非必要的教學空間中設置了大量的公共空間,此類空間層層遞進、步移景異、節奏明朗,有意無意地向使用者和路人傳達歷史、文化和深邃的意境。

3 總結

現代建筑拘泥于功能與空間合理的泥潭里不能自拔,忽視了建筑的使用主體的基本身心需求以及空間氛圍的營造。一味地關注高校建筑的功能分區、造型新穎、空間的精彩只會使建筑氛圍更加嚴肅和壓抑甚至是單調,使得高校缺乏應有文化氛圍,文脈中斷。作為建筑設計者,關注師生的日常需要,把師生對日漸深化的交往需求置于重要地位,在高校建筑中設置豐富的人文關懷的交往空間,使得建筑妙趣生輝、意境深邃,激發和深化校園自發行為,促進師生交流和情感的融合,重構“場所精神”,高?!叭萜鳌迸c“磁體”并重。

注釋:

①(丹麥)揚·蓋爾.交往與空間[M].何人可譯.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2.10:13.

②徐怡珊,周典,玉鎮琿.探求查爾斯·柯里亞建筑作品中的物質性與精神性——以貝拉布爾住宅區為例[J].華中建筑,2010,28.p13.

③明.計成原著.園冶注釋[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88,5,1.p47.

[1(]丹麥)揚·蓋爾 著.交往與空間[M].何人可,譯.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2,10:13.

[2]徐怡珊,周典,玉鎮琿.探求查爾斯·柯里亞建筑作品中的物質性與精神性——以貝拉布爾住宅區為例[J].華中建筑,2010,28:13.

[3]潘婷“.場效應”—建筑系館交往空間的塑造[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9,06:14-17.

[4]張鵬舉,盂曉軍.開放、共享、交流——對新時期高校教學建筑的設計體認[J].內蒙古工業大學學報,2002,3:2.

[5]明.計成原著.園冶注釋[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88,5,1:47.

猜你喜歡
師生空間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簡則
創享空間
建筑的“芯”
麻辣師生
獨特而偉大的建筑
重視“五老”作用 關愛青年師生
成功的師生溝通須做到“三要”
QQ空間那點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