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獨立學院非英語專業本科生大學英語學習焦慮

2014-07-19 03:42周衡
讀寫算·教研版 2014年9期
關鍵詞:非英語專業獨立學院

周衡

摘 要:我國獨立學院處于發展與探索階段,語言學習焦慮屬于學習中的普遍現象。本文依據二者的聯系,通過調查與文獻研究,在獨立學院的框架中,以非英語專業學生為載體,就英語學習焦慮的產生原因進行簡要分析及闡述解決方向。

關鍵詞:英語學習焦慮;獨立學院;非英語專業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9-006-02

焦慮是最常見的一種情緒狀態,影響著學生英語學習效率。獨立學院的發展只有近十年的時間,尚處在摸索與發展的前期,因此筆者結合三者的實際情況,針對獨立學院非英語專業本科生做了一份關于英語學習焦慮的調查研究。

一、焦慮基本理論

1、焦慮的定義及分類

焦慮是一種常見的情緒。S·弗洛伊德是最早從心理學角度分析并探討焦慮問題的人。他,焦慮是受壓抑的libido 的一種發泄方式,是自我和本我之間、本能欲望和現實調節之間沖突的結果。當本能的能量聚集太多以致不能用習慣的方式應付時,就會造成精神創傷。弗洛伊德把這時體驗到的不愉快情緒狀態和精神創傷定義為為焦慮。而英語學習焦慮指的是一個與課堂語言學習有關的、在語言學習過程中所產生的獨特而復雜的自我認識、信念、情感以及行為的獨特的綜合體。

根據Horwitz(1991)作出的焦慮分類,本文將語言學習焦慮的產生分為四大類,分別是:交流焦慮、考試焦慮、課堂焦慮以及負評價焦慮。

2、焦慮的觸發條件

首先,根據H·S·沙利文對弗洛伊德理論的修訂以及理解,他認為一個人的生理需要未能以社會許可的方式得到滿足時,就會產生焦慮。其次,仇德輝先生在其所作的《統一價值論》中認為,當某事物的價值在將來可能會發生明顯降低時,人們就會對該事物產生的不安。這種不安情緒也就是焦慮。最后,依據維基百科的解釋;當外界所給予的驚嚇與自身的抗壓能力不能達成平衡,通俗的說,也就是事情超過自身承受能力時,就會產生焦慮。

二、非英語專業本科生英語學習焦慮現狀調查

本小組對共266名來自國際經濟與貿易、物流管理、漢語言文學、信息管理、旅游管理、信息管理、市場營銷等專業的學生參與調查。本次調查使用的工具是Horwitz編制的調查表FLCAS。該問卷由25個問題構成,包括交際畏懼、負評價恐懼、考試焦慮和課堂焦慮四方面內容。問卷的內容使用中文,由小組成員在課間時間發放,當場回收。共發放287份,回收266份,無效問卷21份。然將結果建立數據庫用SPSS 10.0進行分析。

焦慮類型 平均數 焦慮度

交流焦慮 3.44554455 偏高

考試焦慮 2.91683689 中等

課堂焦慮 2.40484048 中等

負評價焦慮 3.551988019 偏高

以上表格可以看出,學生在大學英語學習的過程中,交流焦慮與負評價偏高,考試焦慮與課堂焦慮相對偏低。

三、獨立院校非英語專業學生英語學習焦慮產生的原因

從上表可以看出,獨立學院學生對英語課堂與考試的焦慮程度偏低,結合焦慮的觸發條件,可以得出三種可能。

1、課堂與考試在將來的價值并不會明顯的降低,也就是說:課堂與考試(偏向內的學習方式)在獨立學院大多數同學對自身未來規劃中所占的價值量并不是很大。

2、課堂與考試的內容已經以社會許可的方式得到了滿足,通俗的說;大多數獨立學院的同學們認為自己所具備的知識(在課堂上老師所單方面教授的知識以及考試、測試上所運用的知識)程度已經足夠在社會上使用了。

3、課堂與考試的內容與難度完全在大部分同學的可承受能力內,課堂活躍、考試簡單,同學們不會為此產生焦慮。

根據參考文獻,第三個原因出現的的可能性可以排除。

而學生在英語交流以及負評價(偏向外的學習方式)的焦慮程度偏高,結合焦慮的觸發條件,我們也可以得出三種原因。

1、交流和正面評價需要以社會許可的方式得到滿足。也就是交流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和訓練以達到認為滿足自身社會需要的程度,并且未能在學習中得到一定程度的肯定。

2、交流能力與評價在學生對將來的計劃中占有一定的價值量,既該事物價值(相對于考試與課堂)會增高。

3、多數學生認為,環境在交流能力方面的需求大于了自身的承受能力(既自身程度與環境期望存在差異)。

四、克服英語學習焦慮的對策

鑒于本文將要論述的則是其特殊性——獨立學院人群的語言學習焦慮,因此,擬對該框架進行分析。我國獨立學院尚處在摸索與發展的前期,筆者認為建立符合國情的應用型本科是獨立學院發展的趨勢,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

首先,在時間上,獨立學院的在起點與成長上與我國產業結構調整的歷程處在相同的時間軌上。其次,人群基礎上,學生基礎相對較差,具備刻苦專研等良好習慣的學生相對較少,易于培養介于知識型和完全技能操作型的人才。最后,在發展空間中,課程體系不完善,與母校的培養目標大同小異,擁有充足的對專業化、應用化方向的調整以及完善空間。所以,獨立學院的轉型方向應定位于——應用型本科,因此筆者認為,獨立學院非英語專業學生對英語的學習應以此大趨勢與環境開展。

在明確了獨立學院的定位方向與學習焦慮的原因,問題的解決方向也就逐漸清晰了。

1、因地制宜。在內容上,獨立學院根據自身的專業特色,在設置專業英語(如農科英語、物流英語、會計英語等)的基礎上,適當關聯與學生本專業有聯系的專業英語(如制藥英語與化學英語、機電工程英語、紡織機電英語與自動控制英語等)進行淺層次的、多方面的學習。在英語課堂上,應該創造適量的與學生專業相關的場景進行模擬交流。endprint

2、因材施教。在考核制度上,減少考試類活動在學生期末總評分中所占的比例,提供更多的課外應用渠道(如英文演講比賽、英文話劇表演和專業調研英文展示等)。將學生在課外活動中所取得的成績按照合適的比例加入總評分。使考核內容多元化,不再局限于課堂與試卷上。

3、正確看待語言學習中的焦慮現象。英語學習焦慮存在于學習的各個階段,伴隨著社會的發展與學習方式的進步,是學習活動的一部分,是普遍存在的矛盾。適度的英語學習焦慮會起到促進作用。隨著獨立學院設施與教學資源的逐漸完善,經過不斷更新的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改革,會形成符合自身專業特色的語言教學結構,把語言學習焦慮限制在對學生學習積極性害程度最小的范圍內。使其不再成為學生語言學習的主要阻礙。

參考文獻:

[1] Harry Stack Sullivan.The Interpersonal Theory of Psychiatry[M].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2] 仇德輝 統一價值論[M].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3] Horwitz,E.K.(1991).“Preliminary Evidence for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A Foreign Language Anxiety Scale”.In Horwitz E.K.&D.J.Yong,eds.Language Anxiety Research to Classroom Implications[J].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 Hall:37-39.

[4] Young,D.J.(1991).Creating A Low—anxiety Classroom Environment:What does Language Anxiety Research Suggest[J].The Modem Language Joumal,75:425-427.

[5] 陳小虎 吳中江 李建啟.新建應用型本科院校的特征及發展思考[J].中國大學教育,2010(06).

[6] 陳志軍 轉設期的獨立學院發展定位探析[J].重慶城市職業學院學報,2013(03).

[7] 胡志明 郭迎福 秦世瓊.獨立學院應用型和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以湖南科技大學瀟湘學院為個案[J].文教資料,2011(19).endprint

猜你喜歡
非英語專業獨立學院
淺議大學英語課堂設計與非英語專業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
淺談高職高專非英語專業課堂詞匯教學方式
獨立學院法學專業的學科特色及其發展研究
以微課教學促進獨立學院國際經濟學應用性教學轉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