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代中國民生發展的歷史邏輯及其特點

2014-07-24 02:29黃喜生
理論導刊 2014年5期

摘要:在當代中國,民生總體上處于發展之中,并遵循著一定的歷史邏輯:從保障民生,到改善民生,再到提升民生,從經濟、政治到文化、社會和生態,民生發展表現為質量不斷提高、內容不斷豐富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民生發展不斷呈現出自身的特點,它兼具歷時態與共時態的特征,不斷展現出人民群眾的歷史主體性,而且還具有不平衡性。只有把握了民生發展的歷史邏輯及其特點,我們黨才能更好地推進民生建設,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創造條件。

關鍵詞:民生發展;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提升民生

中圖分類號: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7408(2014)-05-0034-03

基金項目:2013年度廣西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馬克思主義民生發展研究”SK13LX531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簡介:黃喜生(1971-),男,江西峽江人,電子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教育學院博士研究生,桂林師范高等??茖W校副教授。

自建立社會主義制度開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當代中國的民生建設經歷了質量不斷提高、內容不斷豐富的發展過程。這個過程表現了當代中國民生發展的歷史邏輯和特點。把握它的歷史邏輯及特點,對于我們更好地推進民生建設,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民生發展的含義及其相關問題

要把握民生發展的歷史邏輯及其特點,首先必須對民生發展的含義有一個基本的理解。同時還要理順有關民生發展的相關問題,比如:民生發展與社會發展的關系、民生發展的公平正義原則,等等。

1.民生發展的含義。所謂民生,就是人民群眾的生活。在當代中國,人民群眾指的是廣大的工人、農民、知識分子以及新的社會階層人士。人民群眾占人口的絕大多數,是社會主義的基本依靠力量和建設者,是中國社會進步的力量源泉。生活指的是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它包括經濟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社會生活以及生態生活)。馬克思主義認為,發展就是事物出現變化,有新質的出現以及新形式的出現。民生發展就是指具有新質的民生內容不斷出現、民生的形式不斷更新、民生的水平不斷提高,表現為廣大人民群眾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在內容、形式以及水平上的完善提高。

2.民生發展與社會發展具有相輔相成的關系。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加強社會建設,必須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這說明民生發展與社會建設的關系十分緊密,它們相輔相成。因為:其一,民生發展與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是一致的,都是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任何社會的發展最初都是從生產力開始的,生產力的發展促進生產關系的變化,生產關系的變化引起經濟基礎以及上層建筑的變化;這一系列的變化導致社會心理和社會文化的發展變化,以及社會建設的不斷推進。人民群眾是社會的主體,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為民生發展提供了必要的條件。生產力發展了,社會就得到發展,民生也得到發展。其二,民生發展與社會發展是內容與載體的關系,兩者相互促進,缺一不可。民生發展與社會發展雖然不是完全等同的,但是,民生發展是社會發展的主要內容,社會發展是民生發展的載體。社會發展的目的是為了促進民生發展,民生發展豐富社會發展。人民群眾在推進社會發展的過程中,必然推進民生發展。民生發展與社會發展相輔相成,共同推進,它們統一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整個過程之中。

3.民生發展必須遵循公平正義原則。社會主義社會是人民群眾當家作主的社會,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必須得到維護和發展。民生發展是事關人民群眾的大事,它涉及到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等各方面,必須貫徹公平正義原則。民生無小事,民生發展必須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這些利益問題,不只是經濟利益問題,還有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等各方面的利益問題。只有遵循公平正義的原則,我們才能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以及生態等方面,為民生發展提供有力的條件保障,民生發展才能真正體現黨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也只有遵循公平正義的原則,民生發展的實際利益才能喚起人民群眾建設國家和社會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二、當代中國民生發展的歷史邏輯

在當代中國,民生發展符合事物發展的一般規律,它遵循著自身的歷史邏輯,這可以從民生質量的提高與民生內容的豐富兩個方面加以闡釋。

1.)民生發展是民生質量不斷提高的過程。民生發展與社會發展是相輔相成的,在社會發展的同時,民生一定得到發展;社會不斷由低級向高級發展的過程,也是民生質量不斷由低級向高級發展的過程。

民生發展第一階段是保障民生。民生要發展,首先必須有保障民生的社會制度和經濟基礎,合理的社會制度和充分的經濟發展是保障民生的兩大基本條件。但是,世界歷史特別是中國近現代歷史證明,階級社會不是為了人民群眾更好地生存和發展而存在,而是為了少數剝削者和壓迫者享樂奢侈而存在,廣大人民群眾處于饑貧交加的地步。這就是說,在舊的社會制度下,人民群眾不但沒有基本的政治地位,也沒有可供發展的經濟條件,根本談不上民生及其發展。馬克思主義認為,民生發展的主體就是人民群眾,人民群眾獲得生存和發展的基本前提就是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以及社會主義經濟的繁榮與發展。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歷經多年革命,推翻了舊制度,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并及時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建設。人民群眾在政治上翻身做了社會的主人,在經濟上也獲得解放,這就為民生發展實現質的飛躍提供了基本的保障。

民生發展的第二階段是改善民生。在人民群眾基本的政治條件和經濟條件充分發展的前提下,保障民生已經不成為問題,必定要推進民生向更高級的階段發展,這就是改善民生階段。如果說,保障民生為民生發展提供了政治制度保障和經濟保障的話,那么改善民生則是民生發展全面鋪開的階段。我們黨多次提出,要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社會建設的各個方面為改善民生提供了必要的條件。在社會建設的過程中,以下幾個方面可以為改善民生提供條件:首先是通過發展教育,實現教育公平,提高國民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改善民生提供必要的思想道德和教育科學文化條件。其次是實施擴大就業的發展戰略。就業是民生之本,通過千方百計擴大就業,鼓勵自主創業,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為改善民生提供更高的收入條件。再次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保持人民群眾的收入水平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而提高,防止兩極分化,使人民群眾逐步走向共同富裕,為改善民生提供合理的分配機制。最后是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完善社會管理,妥善處理各種矛盾,為改善民生提供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通過這些方面的建設,我國社會逐漸走向繁榮與穩定,而一個繁榮與穩定的社會最有利于改善民生。當然,繁榮與穩定的社會需要貫徹公平正義原則,無論是教育、就業、分配還是社會保障與管理,都要加大公益性的投入,讓公平正義在改善民生中發揮作用。endprint

民生發展的第三階段是提升民生。改善民生的基本實現為提升民生準備了條件,而提升民生是改善民生的必然前途。馬克思主義認為,只有在人們的吃穿住行等方面都得到充分滿足的時候,人們才能夠得到解放和發展。在當代中國,社會主義制度在不斷完善,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在鞏固和發展,加上我國的社會建設成效顯著,整個社會在穩定中前行。這些情況表明,在當代中國,改善民生的進程還在繼續推進,改善民生的基本目標正在陸續實現,而提升民生已經提上了議事日程。提升民生不同于改善民生,但是提升民生離不開改善民生,兩者前后相繼。當前和今后的長時期內,提升民生的基本要求就是促進人民群眾在精神文化方面獲得發展與享受的資料,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時鼓勵人民群眾參與國家和社會的管理,增強人民群眾的民主參與意識,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鋪平道路。提升民生的重要內容可以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使創新性的文化消費成為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主流。我們把創新性的文化消費作為提升民生的重要內容,主要是因為,只有當人民群眾由被動接受文化消費變為主動消費文化,甚至是創造文化,人民群眾才具有文化生活的主體性。另一方面是,使人民群眾真正成為管理國家和社會的主體。我們以此作為提升民生的重要內容,是因為,長期以來,我國人民群眾參與國家和社會管理的積極性不高,有的人認為管理國家和社會是政府和官員的事,沒有認識到管理國家和社會的主體是人民群眾,這就嚴重影響到他們的政治生活與精神生活的全面發展,使民生發展留有缺憾。只有這兩方面的內容做到了,才能保證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和民主政治生活的實現,也才能做到提升民生。

民生發展由保障民生開始,經歷改善民生,再到提升民生,這是符合物質發展與精神發展的辯證性質,符合人民群眾物質文化生活的發展規律,是民生發展的必由之路。這是民生發展在質量方面的歷史邏輯。

2.)民生發展是民生內容不斷豐富的過程。人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是人的兩種基本屬性,這就決定了人民群眾的生活必然是兼具自然性和社會性的。自然性的民生內容就是民生的物質性方面,社會性的民生內容就是民生的精神性方面。但是由于社會經濟發展的程度不同,民生內容的自然性和社會性方面各自所占的分量會有所不同,在某個階段的側重點會有所不同,這就造成了民生發展在內容方面的變化軌跡。

在民生發展的第一階段,人民群眾重點要解決的是溫飽問題和政治地位問題,這個階段的民生發展的主要內容就是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制度,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保障人民群眾的基本需求,這個階段的民生發展的內容側重于經濟和政治。在民生發展的第二階段,人民群眾重點要解決的是公平正義問題,這個階段的民生發展的主要內容就是進行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改善人民群眾的生存環境,這個時期的民生發展的內容側重于社會方面。在民生發展的第三階段,人民群眾重點要解決的是自由和全面發展的問題,這個階段的民生發展的主要內容是發展和繁榮社會主義文化,促進民主政治意識深入民眾,提升人民群眾的尊嚴,這個階段的民生發展的內容側重于精神文化和民主政治方面,以及生態文明方面。在民生發展的整個過程中,它的內容總是在不斷豐富,民生發展的后面階段的內容不但包含了前面發展階段的內容,而且增加了新的內容。這不僅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結果,也是人民群眾生活提高的需要,它是促進人的自由和全面發展的必經之路。

總之,民生發展的內容,由最初的側重于經濟生活和政治生活兩個方面的內容,到加強了社會生活和文化生活方面的內容,當前還增加了生態生活方面的內容,民生發展的內容越來越均衡、越來越豐富。這是民生發展在內容方面的歷史邏輯。

三、當代中國民生發展的特點

在當代中國,民生發展在民生質量不斷提高、民生內容不斷豐富的歷史進程中,也表現出自身的特點:

1.)民生發展兼具歷時態與共時態的特征。民生發展的歷時態是指,在民生發展過程中要經歷不同的發展階段,在不同的歷史階段,民生發展具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和側重點。在質量方面,民生發展要經歷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和提升民生的幾個階段;在內容方面,民生發展要經歷以經濟生活和政治生活為主的階段、以社會生活為主的階段、以精神文化生活和生態文明生活為主的階段。民生發展的共時態是指,在民生發展的不同歷史階段,有著某些共同的內容,即某些內容是幾個階段所共有的。比如,經濟生活和政治生活方面的內容,是任何階段所具有的,這是最為基本的民生內容,即使在民生發展的高級階段,它們也是必不可少的內容。因此,民生發展兼具歷時態與共時態的特征。

2.)民生發展不斷展現人民群眾的歷史主體性。馬克思主義認為,人民群眾是人類歷史的主體,一部人類歷史就是人民群眾爭取自己更加美好生活的歷史。在民生發展的第一階段,人民群眾為了保障民生而進行的確立社會主義制度、建立社會主義經濟基礎、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等歷史活動,都展現了他們的歷史主體的革命性,這種歷史主體的革命性促進了中國社會實現質的飛躍。在民生發展的第二階段,人民群眾為了改善民生而進行的社會建設,體現了人民群眾在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歷史主體的創新性,這種歷史主體的創新性促進了當代中國更加和諧穩定。在民生發展的第三階段,人民群眾為了提升民生而進行的文化建設、民主政治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展現了他們的歷史主體的開拓性,這種歷史主體的開拓性促進了中國人民逐步走向自由和全面的發展??傊?,民生發展的整個過程就是不斷展現人民群眾的歷史主體性的過程。

3.)民生發展具有不平衡性。由于地域不同,我國東中西部的經濟社會發展的程度相差很大,民生發展因此具有不平衡性。早在1956年底,我國確立了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但是由于地理位置、自然資源、人才條件等各方面的差距,我國東中西部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程度相差也很明顯,雖然經過幾十年的改革開放,當代中國的民生發展仍然具有不平衡性。從總體上來說,東部發展快些,中部其次,西部慢些。當西部還在為保障民生而努力的時候,中部早已經在改善民生了,而東部可能就在提升民生了。這種不平衡性不僅就全國而言是存在的,而且在某個區域也是存在的。

四、現實啟示

在當代中國,把握民生發展的歷史邏輯及其特點,對于我們黨解決民生問題、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的發展創造條件,意義重大。

民生發展的歷史邏輯要求我們:第一,必須把民生發展的基礎建設好,這個基礎就是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做好保障民生的工作。任何時候我們都必須堅持社會主義制度,任何時候都要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離開了社會主義制度,離開了生產力的發展,民生發展就成為一句空話。黨的十八大對于社會主義制度的堅持和強調,對于發展生產力的堅定決心,表明我們黨堅持了民生發展的正確方向。第二,必須不失時機地推進民生發展,使之向更高的階段發展。當保障民生實現了,我們就必須加強改善民生的工作;當改善民生實現了,我們就必須進行提升民生的工作。這樣才能使民生發展具有連續性,而不至于半途而廢,前功盡棄。

民生發展的特點提醒我們:第一,必須注意民生發展的不平衡性。事物發展的不平衡性是事物的一個普遍現象,民生發展也不例外。在民生發展落后的地方,我們要加強基礎性的工作,使之穩步發展;在民生發展先進的地方,我們要提出更高的要求,不能原地踏步,否則就會起到消極的阻礙作用。在民生發展的過程中,切忌一刀切、全面均衡地做工作,必須按照各地具體情況,因地制宜地推進民生發展。無論是民生發展先進的地方,還是民生發展落后的地方,都要為促進人的自由和全面的發展創造必要的條件。第二,必須發揮人民群眾在民生發展中的主體作用。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發展的主體和推動力量,社會建設和民生發展離不開人民群眾的偉大作用。只有依靠人民群眾,走群眾路線,群策群力,民生發展才能夠順利推進并取得巨大成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才能順理成章、水到渠成。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江澤民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胡錦濤.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4]胡錦濤.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責任編輯:宇輝】endprint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